高慶
理智上的疏離與情感上的親近
——陶淵明詩歌中的自我形象
高慶
(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重慶400715)
陶淵明一直留給大家簡單淳樸的農民和隱士形象,近來卻常被闡釋為陶淵明形象存在“外在表面”與“真正隱蔽的天性”的雙重性差距。但所有陶潛形象的感知我們只能從他留給我們的文本及相關的文本中獲得,而其形象的復雜性并不是從文本結構之外揣測獲得,而是文本本身就有直接真摯的表達。他的詩歌不僅僅塑造了一個單純的農夫和隱士,也真實地揭露了他渴望知音的孤獨、對死亡命運的悲嘆以及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儒家精神等等,他理智上疏離塵世,情感上卻又時常親近。陶淵明常通過負面的言說方式來表達他的詩性感受。
陶淵明;復雜性;負面的言說;自我形象
陶淵明(365—427),又名陶潛,東晉時期著名詩人,但他在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地位直到五六百年后大詩人蘇軾贊美他的語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才確立。一方面是由于他的簡樸平易的風格與當時綺麗矯飾、極盡鋪張之能事的文風不相容,不符合當時及之后很多年讀者的“期待視野”,因此不能被普遍接受。另一方面我們一直以來也總是津津樂道于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質,而他的文學成就卻常被忽視。
在詩歌中,陶淵明展現(xiàn)給我們一個質樸無華、享受安靜簡單的農家生活的農夫與隱士形象,近來卻經(jīng)常被解讀為陶潛并不是個單純的農夫,他熟讀四書五經(jīng),少年時渴望建功立業(yè),并不忘關注時事。孫康宜女士在《陶淵明:重新發(fā)揚詩歌的抒情傳統(tǒng)》一文中認為陶潛在詩歌中有意識地塑造自我形象,在他的作品中顯示出“一種想要確立自己最終的自我實現(xiàn)的愿望”,想象中的自我實現(xiàn)和自傳式的反思之間的界限往往變得模糊,詩人“似乎看不出在虛構和自傳之間有什么必然的沖突”[1]23。宇文所安認為:“成文的東西同它要表達的意義之間,表面顯露的東西同真實之間,總有一段距離、一條鴻溝。”[2]2尤其是當把陶淵明的作品當成“詩體自傳”時,其中牽連著作者想要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欲望,自傳的真實性就更值得探究。宇文所安認為陶淵明的形象具有一種雙重性,“其外在的形象隱匿、遮掩、歪曲了某些真正隱蔽的天性”,“陶潛并不像他自己聲稱的那樣是一位質樸和直率的詩人”[3]204。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也認為,“陶潛總不能超于塵世,而且,于朝政還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4]646。還有很多學者都認識到了陶淵明形象的雙重性。而張隆溪則認為農夫和隱士是我們唯一能夠認識的陶潛,因為我們對他的詮釋只有通過他留下的文本和與其相關的文本,“至于文本結構之外的‘真實自我’卻根本是毫不相干的問題”[3]207。我們對陶潛形象的認知確實只能從他留給我們的文本及與之相關的文本中獲得,但文本中所展現(xiàn)的陶淵明形象并不是如張隆溪先生所說,只描述了一個農夫和隱士形象,而是真實地表現(xiàn)了各種豐富真實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他是一個復雜的存在。這種復雜性也并不如宇文所安所說從文本結構之外揣測獲得,而是文本本身就有直接真摯的表達。
魯迅說:“既然是超出于世,則當然連詩文也沒有。詩文也是人事,既有詩,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保?]645因此完全超脫于政治與人世的詩人是沒有的,陶淵明也不例外。他時常追憶少年時代的凌云壯志,糾結于家境的窮困,年老多病也使他常常感慨生命的稍縱即逝、世事的變化無常,他想要“無復獨多慮”,“聊乘化以歸盡”,但終究“履運增慨然”??梢娞諟Y明一生矛盾豐富的生命體驗。
(一)不慕名利、蔑視權貴的隱士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變遷、門閥統(tǒng)治的混亂時代,中年又屢經(jīng)喪事,又遭火災,“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可見生活是非常困苦的。但陶潛鄙視驕奢淫逸的生活,不肯向權貴屈辱低頭,他多次出仕,最終回歸本性,過上隱居的田園生活。他多次在詩歌中描寫他回歸恬靜、淡雅的農居生活的溢于言表的興奮之情,“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然而消極避世的隱逸生活并不能徹底解決他內心的矛盾。酒是他宣泄與麻醉自我的一種方式,“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醒醉還相笑,發(fā)言各不領”,這就和阮籍一樣借酒醉來避免禍亂,同時也在酒中自我麻痹,“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二)平淡樸實的農夫
農夫形象是我們所熟悉的,也是我們所喜歡和向往的。他真摯熱情、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tài)度。他歌頌“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田園美景的同時,也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簡單與美好?!俺颗d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當然,詩人也真實地表達了農耕生活的辛苦與勞累?!疤锛邑M不苦,弗獲辭此艱”,“衣食終須記,力耕不吾欺”。這些感受都是如此的真實自然。
(三)渴望知音的孤獨者
作為一個不思考社會的思考者,陶淵明是孤獨的、寂寞的。因為他必須能夠忍受他所發(fā)出來的語言,可能是別人聽不懂的,無法接受的,甚至是別人立刻要去指責的。陶淵明的孤獨不僅是精神上的孤獨,他潔身自好,不愿與官僚同流合污,渴望過上淡雅淳樸的隱居生活;也是文學作品不被別人理解的孤獨,他的詩歌如他的人一樣自然真誠、沖淡平和,而當時的東晉推崇玄言詩,偏好華麗風格,因此陶潛的平易風格不被世人所認同。他像“孤云”一樣無所依靠,像艱辛但仍然恪守舊轍的飛鳥一樣孤獨無助,“知音茍不存,已矣何所悲”。孤獨的詩人只有在歷史中不懈地去尋找他永恒的朋友。如《詠荊軻》:
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fā)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
這種勇敢、真誠、大無畏的朋友義氣是陶潛大加贊揚的,他渴望有荊軻一樣的知音,為了太子丹能夠赴湯蹈火。在詩人的眼里,超越時間與生命的功德才具有永恒的價值,才能夠不朽。由此也可見,詩人是具有英雄情懷的,他內心飽含熱情,渴望建功立業(yè),渴望不朽。
(四)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儒士
少年時期的陶潛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和雄心壯志,“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游”,“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但詩人最終選擇了與這條道路截然相反的歸隱生活。宇文所安在《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xiàn)》一書中曾提出,“中國古典詩歌始終對往事這個更為廣闊的世界敞開懷抱”,它看重的是往事所起的作用和擁有的力量。但“并不是把過去的事作為過去來考慮,作為消逝不存在的東西,相反,倒是把它們看作壓迫人的、現(xiàn)實存在的東西”[2]2-10?;貞浛偸墙?jīng)過主觀心靈的篩選,并且容易過濾掉痛苦與丑陋,把快樂和美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但多少也襯托出生活的苦難與焦慮。所以回憶可以使人歡樂,但不免也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少年時期的雄心壯志經(jīng)過歲月的滄??倳湃s不會被遺忘,追憶過去多少反映了對現(xiàn)時生活的不滿意。杜甫在《遣興》一詩中:
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達生豈是足,默識蓋不早。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
“枯槁”一詞曾引起兩種解釋,有把它理解為文辭枯澀,也有把它理解為人生的困頓失意[5]228。筆者贊同李華在《陶淵明詩“枯槁”說辨疑》一文中的看法,認為把“枯槁”理解為語言枯燥無味是對杜甫的誤解,文中有詳細的闡述,這里不贅述。可見,詩人雖隱居田園,卻仍無法忘卻年少時的遠大理想,在年老病弱時回望打探自己的一生,悲嘆其平庸似枯槁,不由得傷感。
(五)感慨生命無常的普通人
陶詩中多次表達了對生命無常的感受,“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這很大程度上表達了人類的普遍情感。因此并不能因為詩人時有對生命短促的感慨而斷定他隱逸生活的不純粹,當然這也并不是說詩人的隱逸生活就是純粹的,這要看對“純粹”一詞是如何界定的。絕對的純粹是不存在的,關鍵是詩人的真誠與質樸是純粹的。何況詩人只是退出了仕途生活,并不是日常生活,他有著活生生的人所擁有的全部情感。
在《形影神》詩三首中更傳達了詩人復雜豐富的內心體驗。因為時光有限,“形”因此很煩惱,便勸說“影”飲酒作樂,但“神”又跑出來說,“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影”于是也開始感嘆生命易逝,所以勸“形”說,“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但“神”又開始批評道,“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可見詩人內心的矛盾糾結,他一心想立善,卻無法做到,然后叫他及時行樂,每天飲酒忘憂了此一生,他又不甘心。只有“勿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順其自然,不以立善不成、生命短促為念,以求自我解脫。因此,陶潛不僅作為迥異于他那個時代的獨特個體而存在,同時也作為生存于這個世界中的一個普通人而存在。
言說的焦慮是古今中外文學史上永恒存在的問題。在魏晉時期,陸機提出:“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蓋非知之難,能之難也?!保?]239曹丕提出“詩賦欲麗”,魏晉時期極力倡導華麗之風,詩人們都極盡夸張鋪陳之能事,濫用辭藻,努力平衡普通語言的無力,但卻忘了內在感情與外在表達這一永恒的矛盾。陶潛卻另行其道,成功地用質樸的語言把自己豐富復雜的生活體驗體現(xiàn)于詩中。陶潛在詩歌中常通過“否定性的言說”來表達他的詩性感受,而當遇到實在無法言說的情境時,就寧愿選擇不去言說,給讀者留下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如我們很熟悉的《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詩中第一句用否定詞“無”建立了詩人的私人世界與喧囂的塵世的對立沖突,但只要“心遠”,即使在“人境”也能保持內心的平靜恬淡??上胂笥邢喈斠徊糠秩耍赡芤舶ㄟ^去的詩人自己在喧囂混雜、物欲橫流的塵世中迷失過自我。這種對立在陶淵明的詩中多次出現(xiàn),如《歸園田居》(其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迷诜\里,復得返自然?!薄傲b鳥”“池魚”與“丘山”“園田”“草屋”等形成鮮明的對立,可見詩人曾有段時間出離本性,不“和自己在一起”,但最終回歸自然,返回自我。而并不如宇文所安所揣測的那樣,認為這種姿態(tài)只不過是“一層透明的面紗:他通過無言而喊出想說又沒有說的東西”[2]8,從而認為此時的陶潛并沒有詩人自己聲稱的那么質樸直率。雖然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可言說的感受,而言說出來的感受與內心真實感受之間可能也存在一定的距離,但對陶潛形象的感知我們只能從其留下的文本及相關的文本獲得,如果從文本結構之外去揣測詩人的感受,那么我們就不得不懷疑文本存在的意義。從兩首詩歌里,我們所能感受的就是一個純粹的農夫,盡管其他詩歌里表現(xiàn)了很多詩人的復雜面,但并不是這兩首詩歌所傳達的。因此只有閱讀更多陶潛的詩歌,我們才能更全面更整體地感知陶淵明的形象。
詩人無意看到夕陽映照下的南山籠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靄之中,愈發(fā)變得佳妙神奇,而一雙雙飛鳥眼看暮色漸濃,結伴飛向林間的巢窠。此情此境中的田園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言說,詩人卻忘了該怎樣用言語來表達了?!肚f子·外物》中說道:“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與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7]407可見詩人在面對言說的困難時,選擇了和莊子一樣“忘言”,如果強制去言說,只會破壞真意,而適時的沉默才是保存直覺感悟的唯一方式,也能給讀者留下更多的闡釋空間和想象空間。
總之,陶淵明是復雜的,往往復雜且富有自覺意識的人又渴望變得單純和質樸。但人的情感常常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他理智上想要遠離塵世中的喧囂、腐敗,與權貴絕交,而情感上總是無法遠離塵世,他不忘時事、關注政治。他高傲不屈,享受獨處帶來的寧靜時光,但有時又孤苦無依,渴望被理解,渴望不朽。每一面的陶淵明都是如此真實動人。這種理智與情感的二分對立的復雜感受真實地統(tǒng)一在詩人身上。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矛盾綜合體,而陶淵明做到了使這些復雜感受在其詩歌中得到真實誠摯的表達,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和讓讀者動容之處。
[1]孫康宜.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M].鐘振振,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6.
[2][美]宇文所安.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xiàn)[M].鄭學勤,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3]張隆溪.道與邏各斯[M].馮川,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魯迅.魯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李華.陶淵明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2.
[6]陸機.文賦序[M]//蕭統(tǒng).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7.
[7]莊子.莊子·天道[M]//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責任編輯:莊亞華
I207.22
A
1673-0887(2014)01-0025-04
2013-10-16
高慶(1990—),女,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