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芳 徐魯斌
(青島農業(yè)大學化學與藥學院 山東青島 266109)
農業(yè)院校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趙艷芳 徐魯斌
(青島農業(yè)大學化學與藥學院 山東青島 266109)
提出預測-發(fā)現-解釋實驗教學模式,用于完善實驗考核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儀器分析實驗 教學改革 能力培養(yǎng)
儀器分析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根據被測組分的某些物理或化學特性進行分析檢測的方法,它已經超出了化學分析的范圍,成為生產和科學各個領域的工具。儀器分析課程是高等院?;瘜W、醫(yī)學、生物學等相關專業(yè)的基礎課程,是培養(yǎng)眾多領域復合型人才的基石;儀器分析實驗是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典型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只強調實驗操作步驟,很少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這樣就難以在實驗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感受不到動手的樂趣,更談不上進行素質教育了。因此,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1-3]。筆者結合農業(yè)院校專業(yè)特點,探討了符合培養(yǎng)目標的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有一些體會,介紹如下:
(1)合理安排學時,加大實驗力度。
儀器分析是我校食品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及食品營養(yǎng)與檢測專業(yè)的必修課。這兩個專業(yè)雖是新興專業(yè),但一直是熱門專業(yè),就業(yè)方向主要是在企業(yè)、檢驗、衛(wèi)生防疫等單位從事食品領域的分析檢測、質量控制、生產安全評價、科學研究等工作;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并掌握食品檢測的原理與技術。儀器分析屬于專業(yè)基礎課程,學生通過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了解各類儀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過程及應用,為今后的工作及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我們對課程安排做了一些改進:在原來的教學安排中,儀器分析理論和實驗作為一門課程,理論課為20學時,實驗課為16學時。我們考慮到儀器分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在教學改革中,將理論課安排為16學時,而實驗課增加為32學時,并將實驗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同時,考慮專業(yè)特點和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經常接觸到的儀器設備,在理論課上刪去一些章節(jié),如分子發(fā)光分析、電化學等,著重講解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紅外光譜法、色譜法。為了使學生對所講授的儀器分析方法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儀器基本原理的理解,分別開展了相關的實驗。在實驗課中,盡量安排與專業(yè)性質有關的實驗項目,如用反相色譜法測定飲料中的咖啡因,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自來水中的鉛等;在綜合性實驗中還開設了糧食中除草劑殘留的測定。在測定時,要求學生學會處理樣品,熟悉儀器操作,并要得到合理的實驗結果。實驗課在理論課結束后開設,此時學生對各種儀器分析方法已有初步了解,但僅處于感性階段。如何讓學生真正了解儀器原理、結構、操作方法等是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2)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
在典型的實驗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正確、安全地使用儀器并嚴格按程序進行實驗操作,然而,培養(yǎng)實驗操作技能只是實驗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不是主要目標。實際上,大多數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教科書和實驗操作手冊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讓學生感受到主動參與和動手的樂趣,學生更像是操作工,談不上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部分學生覺得做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考試,導致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實驗,不愿動手,雖然講起實驗頭頭是道,但一遇到實際操作就不知所措,實驗能力低下。
我們認為,實驗教學應按照預測-發(fā)現-解釋模式進行,即通過合理預測,發(fā)現問題,解釋數據3個環(huán)節(jié)來進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先讓學生預習實驗課本上的內容,教師根據實驗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在做反相色譜法測定飲料中的咖啡因實驗時,預先提出幾個問題:能否用離子交換色譜法分析咖啡因?在進行液相色譜分析時流動相為何要進行過濾和脫氣處理?改變流動相中甲醇的比例,咖啡因的保留時間會有什么樣的變化?設置不同的流動相流速,對咖啡因的保留時間和峰面積有什么樣的影響?外標法定量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學生根據在理論課中學過的知識,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的預測,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做實驗。由于是帶著問題做實驗,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能更加主動,在得到與自己的預測相反的結果時,學生往往會發(fā)出原來如此的感嘆。此外,個別學生的錯誤見解會激發(fā)其他同學對實驗更深入的思考,增加學生對實驗關鍵步驟的理解和重視程度。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到實驗結果,產生更直觀的印象,比在書本上學到的內容記憶更加深刻。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有些學生還能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一些新問題,使學習活動由被動的接受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探索。
由于實驗儀器相對緊張,因此實驗為分組進行,每個小組3~5人。雖然不是每人使用一臺儀器,但學生可以在復雜的實驗操作過程中有效地學會與其他同學的合作。現在入學的學生大都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但相對比較缺乏團隊意識。團隊意識是一種主動性的意識,是將自己融入整個團體,想團隊之所需,從而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有許多機會向同學表達觀點、傾聽意見并討論其他人的觀點,將自己所懂的知識與實驗所得相聯(lián)系。在團隊合作學習時,對于團隊中某些不贊成所提出問題答案的學生,應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在討論過程中可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此外,要鼓勵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和學習,教師在教學時并不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教師主要是起“向導”的作用,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3)改進實驗室裝備,加大對多媒體的應用。
大學實驗室是教師進行科研和學生學習高級科學課程的場所,實驗室環(huán)境將影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改善實驗室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用環(huán)境積極地影響學生,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將儀器置于實驗室四周,配有多臺電腦,學生可以在各自的工作臺上進行實驗操作,并可以集中起來聽教師講解或進行集體討論,在實驗室中將實驗與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步進行。在實驗室四周的墻壁上,張貼安全環(huán)保要求的警示,并設有優(yōu)秀學生實驗報告展覽區(qū)域和最新科技文獻展示區(qū)域,以供學生在實驗之余學習安全知識和了解科技動態(tài),開拓視野。由于儀器分析實驗中所用的儀器基本上是大型精密儀器,儀器內部的工作過程無法直接觀察,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一些儀器的工作過程,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并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虛擬實驗室,通過信息共享、交流、反饋,為師生提供大量的實驗資源。實驗教學中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許多難以想象的抽象情景成為可能,實驗教學的效果也能不斷提高。我們還讓學生在等待實驗結果的同時,在未連接儀器的電腦上練習實驗條件的設置,熟悉工作站的使用,并討論實驗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整理實驗臺,打掃衛(wèi)生,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認真、整潔的習慣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習慣。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而實驗教學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4)完善實驗考核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潛能。
為促進實驗教學的改善和提高,采取有效的評價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實驗考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在科學素養(yǎng)上獲得發(fā)展提高,并具備良好的操作動手能力。合理的考核方法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在考核內容上,應包括對實驗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對實驗探究能力以及實驗態(tài)度等方面的考核。學生可以通過考核來了解自己的實驗能力和對實驗課程的掌握情況,因此確定考核標準和每個標準所占的比重在考核中顯得很重要。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我們采用筆試占40%,平日成績占60%的方式進行。筆試為統(tǒng)一出題,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原理、儀器構成、實驗注意事項等,同時還加上實驗設計的題目。筆試可以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區(qū)、盲區(qū),以便在下一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然而,僅僅通過筆試難以看出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我們將學生平時在實驗室中的表現也作為考核的重要部分,否則就有可能出現有的學生平日做實驗時不認真,而在筆試中僅靠突擊學習就可以獲得高分的情況。在平日成績考核中,實驗教師通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各種表現,給以相應的分數,其中包括學生的實驗操作(10%)、實驗記錄(10%)、實驗結果(20%)、實驗過程中回答問題的情況(10%)和實驗素養(yǎng)(10%)。通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行為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更真實、全面、公平地反映學生對實驗技能的掌握程度。
總之,經過近年來對儀器分析實驗課程改革的探索,改變了過去主要靠教師“講”實驗,學生“聽”實驗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普遍反映自己在實驗過程中學會了思考,是真正在“做實驗”。當然,我們進行的儀器分析實驗改革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加強的地方,對教材、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以適應學科要求及社會需要。
[1]崔連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2):189
[2]王宇昕,張永忠,徐雅琴.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09,26(4):135
[3]鮑長利,賈瓊,陳博,等.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