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輝 程艷明
摘要:在煤礦生產中,皮帶運輸是主要的運輸方式,而在皮帶機運轉過程中,由于皮帶機跑偏、大塊煤沖擊、以及煤量大等原因造成下皮帶不同程度拉回頭煤,回頭煤經皮帶與機尾滾筒做圓周運動,在清理時,需人工采用鐵锨掏出,清理時如果不停止皮帶運轉,有可能將鐵锨卷入皮帶而造成對工作人員的傷害。
關鍵詞:創(chuàng)新 自動清煤 安全可靠 減人提效
1 設計思路
①自動清煤代替人工清煤,提高工人的安全系數(shù)。
②減人提效,降低噸煤成本,增加效益。
2 故障分析
在日常生產中,帶式輸送機常見故障主要是皮帶跑偏。造成皮帶跑偏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落煤點有偏差致使煤灑在底皮帶上,清理不及時,導致底皮帶在經過皮帶機機尾滾筒時滾筒上沾有煤塵,致使?jié)L筒直徑變大使膠帶跑偏。同時傳統(tǒng)的清理回頭煤的方式存在以下三點弊端。
①安全隱患:人工手持鐵锨在皮帶機運轉期間清理時,經常會出現(xiàn)鏟子被卷進皮帶,造成人身事故。
②人力浪費:掘進工作繁多,有時會出現(xiàn)人員緊張,但皮帶機運行期間必須要專門安排一人進行清理機尾,額外占用人力。
③清理不到位:人工用鏟子長時間清理時,清理者常會出現(xiàn)松懈、懶惰的情緒,導致皮帶機尾回頭煤清理不到位,輕者造成了巷道環(huán)境衛(wèi)生差,重者皮帶機機尾噎車造成運行事故。
3 改造過程
根據(jù)以上情況我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設計了一種新型皮帶機尾集煤槽清理裝置,不僅省時省工,且安全高效,在施工期間解決了皮帶機在運轉期間機尾回頭煤清理問題。
3.1 結構組成:此裝置名為皮帶機尾自動集煤清掃裝置,主要由螺旋托輥和集煤槽子組成,螺旋托輥上端緊貼住上皮帶,其支座與集煤槽子底板之間用螺栓連接并可調節(jié)螺旋托輥位置。螺旋托輥是用一寬為75mm的鋼板彎成螺旋狀,并焊接在皮帶機直托輥上。集煤槽子的一端與皮帶機滾筒之間留1~2mm距離(如圖1所示)。
■
3.2 工作方式及原理。該皮帶機尾清掃裝置是放在皮帶機機尾滾筒前、上下皮帶中間,清煤槽的前端邊油緊挨著皮帶機機尾滾筒工作時,回頭煤經機尾滾筒做圓周運動進入集煤槽子,螺旋托輥在上皮帶的摩擦帶動下不斷的將煤排除集煤槽子,并可通過控制螺旋托輥的螺旋方向(左旋或右旋)使清掃出來的煤排向皮帶機外幫以便于集中清掃(如圖2所示)。
■
4 效果
4.1 工時利用方面:皮帶機運行時帶動皮帶機尾自動集煤清掃裝置運行,直至皮帶機運行停止,在整個皮帶機運行期間,機尾的清理工作在不間斷的進行,大大提高了清理的效率和質量。改進前每班至少安排1人專門清理機尾,改進后每班定期安排一人進行巡查清理,每次清理只需幾分鐘,每班節(jié)省時間4個小時左右,大大提高了清理的效率和質量,減少了人力和勞動強度。
4.2 應用成本方面:照此計算:每月節(jié)約人工成本1工/班×3班/天×30天/月=90工/月。按目前150元/工的標準計算,每部皮帶每月可節(jié)約工資150元×90工/元=13500元。
4.3 結構組成方面:皮帶機尾自動集煤清掃裝置結構簡單,適應性、實用性比較好,維修量較小,而且其構件可重復使用。
4.4 設備造價方面:該裝置的主體結構就是一根直托輥,使用鋼板焊接在上面,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在機尾,生產材料易得。整個設備的加工件總造價不足1000元,而且所有構件均可復用。
4.5 安裝方面:該裝置的組成結構簡單,運輸安裝方便,維修量極小,可反復拆卸使用,適應性強。
4.6 設備維修方面:該設備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和拆除,零部件易加工,皮帶機尾自動集煤清掃裝置只需簡單的注油潤滑,無需其他方面的保養(yǎng)維修。
5 結語
5.1 機尾清掃裝置有效提高了帶式運輸機的機械效率,在減少了對機尾滾筒的磨損同時也保護了作業(yè)環(huán)境。
5.2 加裝此裝置后,恒源煤礦綜采隊不但確保了工人的安全系數(shù),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節(jié)約了大量的人工和維修費用。
參考文獻:
[1]范崇洛主編.機械加工工藝學[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2]張佑清編注.礦山機械維修與安裝[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76年.
[3]李清榮.機尾螺旋滾筒的設計及推廣[J].山西焦煤科技,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