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東
二戰(zhàn)前的兩大品牌(英國HMV和美國RCA)壟斷局面,由于對LP市場的爭奪而被中小廠牌打破:英國本土的Decca異軍突起,開發(fā)出單聲道高保真錄音系統(tǒng)ffrr;美國局面則更復(fù)雜,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羽翼日漸豐滿,不光成為RCA在本土的最大競爭對手,更帶動水星(Mercury)、國會山(Capitol)和雷明頓(Remington)三家公司崛起,大肆從HMV和RCA方面挖角;至于歐洲則有剛從二戰(zhàn)中恢復(fù)的德國唱機公司(DGG)、德律風(fēng)根和荷蘭菲利普公司。
上述近十家公司這時都已經(jīng)具備了進行商業(yè)化立體聲錄音的技術(shù)能力,而拔得頭籌的卻是其中名氣不大的雷明頓公司,1953年他們?yōu)橥瑯用麣獠淮蟮募s翰遜(Thor Johnson, 1913-1975)指揮下的辛辛那提交響樂團錄制了第一卷立體聲錄音母帶。老大RCA自然不甘落后,年底即請斯托科夫斯基進行試驗性的立體聲錄音,1954年以法國指揮家明希(Charles Munch)和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柏遼茲清唱劇《浮士德的沉淪》為開端,進入立體聲錄音時代。首批產(chǎn)品還包括托斯卡尼尼的最后兩場音樂會。
英國方面一馬當(dāng)先的是當(dāng)時擁有最成熟高保真單聲道錄音技術(shù)ffss的Decca,也在1954年5月14到28日間在瑞士日內(nèi)瓦維多利亞大廳完成第一批商業(yè)化立體聲錄音,由瑞士大指揮家安賽美(Ernest Ansermet)偕羅曼德管弦樂團錄制巴拉基列夫的交響詩《塔瑪拉》、柏遼茲的《本維諾托·切里尼序曲》以及格拉祖諾夫和里亞多夫的管弦樂曲。
有趣的是最早的商業(yè)化立體聲錄音不是以LP形式推出,而是采用了雙軌開盤式立體聲錄音帶(Reel to Reel)的格式。主要的發(fā)行商有RCA和Concertpaes兩家,同樣的錄音帶,立體聲版的價格較單聲道版貴一倍。隨著雙聲道放大器和揚聲器的普及,到1957年秋天,立體聲音響組合首先以錄音帶為信號源為專業(yè)人士采用。
1957年11月,一家小唱片公司Audio Fidelity率先推出立體聲LP,第一面是“迪克西蘭公爵”(Duke of Dixieland)的爵士樂,第二面則是各種鐵路、火車的聲音效果。Audio Fidelity的老板西德尼·福賴(Sidney Frey,1920-1968)十分精明,他告知所有唱片行業(yè)內(nèi)的人士,只要以有公司抬頭的信紙來函,即可獲贈立體聲LP一張。而經(jīng)營剛出世不久的立體聲唱機組合的音響店老板,則只有購買Audio Fidelity的LP作為示范之用。福賴又推出四款新的立體聲LP,內(nèi)容還是迪克西蘭爵士樂,此時由于器材的普及,立體聲唱頭的價格從最早的二百五十美元跌到不足三十美元,福賴功不可沒,當(dāng)然他的迪克西蘭爵士樂,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張暢銷的立體聲LP。
而后各家大唱片公司看準(zhǔn)風(fēng)向,立刻跟進。Audio Fidelity本小力微,賺得第一桶金后福賴又投資設(shè)立了一個叫“倫敦超技管弦樂團”的演奏團體,錄了十三張古典音樂LP,內(nèi)容從柴科夫斯基到維也納圓舞曲,但這方面福賴顯然不是RCA和Decca的對手,之后他還是回歸到爵士樂領(lǐng)域,大約在1984年結(jié)業(yè)。
及至1950年代結(jié)束,幾乎所有大唱片公司都推出立體聲LP了。單聲道LP此時還同步推出,到1960年代末終告停產(chǎn)。
在石油危機來臨之前,西方一片榮景,進入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大發(fā)展時期。LP搭上這班順風(fēng)車,自然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此刻正是錄音術(shù)發(fā)明后第一代老大師碩果僅存,第二代健將風(fēng)頭正健之時。以指揮家為例,富特文格勒和庫塞維茨基趕上了LP時代,但沒有留下立體聲錄音;而托斯卡尼尼則在生命最后幾年里留下了雖然是單聲道、但質(zhì)量相當(dāng)不錯的LP制作,還嘗試了立體聲錄音。而立體聲錄音正式投入運用時,相當(dāng)一部分大師還健在,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幸事,他們中有很多人留下了優(yōu)秀的早期立體聲錄音后就去世了,如羅金斯基(1958年去世)、貝奴姆(1959年去世)、比徹姆(1961年去世)、萊納和弗列克賽(1963年去世)等。相比二十年后數(shù)字錄音時代大師凋零的情況,這時堪稱LP的黃金時代。
各大唱片公司爭相與知名指揮家和演奏家們簽約,只要是那時能夠拿到大唱片公司合約的,日后基本上都成為新一代大師。運用立體聲技術(shù)的先鋒RCA除了萊納,又將指揮家明希、萊茵斯多夫、費德勒,鋼琴家魯賓斯坦、霍洛維茨、范·克萊本,小提琴家海菲茲,大提琴家皮亞蒂戈爾斯基,單簧管演奏家古德曼納入專屬藝術(shù)家之列;CBS旗下則擁有指揮家賽爾、奧曼第、伯恩斯坦,小提琴家斯特恩,鋼琴家古爾德等;在LP早期競爭中持保守態(tài)度的HMV(EMI的前身)則再也不愿意錯過這個良機,在著名的錄音制作人瓦爾特·萊格(Walter Legge)的策劃下,除了請來指揮家克倫佩勒外,又延續(xù)與卡拉揚和愛樂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的錄音合同,再加上其他指揮家如比徹姆、鮑爾特、薩金特、朱里尼的加盟,使得HMV擁有所有大品牌中最豪華的指揮家陣容。
而后起之秀也不甘示弱。DGG在單聲道LP時代即快速拓展,以德國本土藝術(shù)家和樂團為基礎(chǔ)而苦心經(jīng)營,1959年又成功獲得卡拉揚和柏林愛樂樂團的錄音合約,成功從HMV處“挖角”,而且在制作質(zhì)量上有后來居上之勢;單聲道時代的簽約指揮家弗列克賽、約夫姆、伯姆,鋼琴家肯普夫,小提琴家施奈德漢、費拉斯等都在立體聲時代繼續(xù)大顯身手。HMV在英國還遭遇到Decca的有力競爭,單聲道立體聲早期Decca的錄音水準(zhǔn)即超越了較為保守的HMV,而在藝術(shù)家和樂團的競爭中,Decca和HMV幾乎就是短兵相接了,在1960年后與Decca的簽約者中,有很多都已經(jīng)和HMV有了合約,如指揮家鮑爾特、卡拉揚,樂團如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等。更對HMV構(gòu)成威脅的是,Decca開始涉足前者的“禁地”歌劇錄音。
其實HMV早在1956年就完成了第一個立體聲歌劇全劇錄音《波西米亞人》(比徹姆指揮),但之后不知何故卻繼續(xù)部分地使用單聲道錄制歌劇達三年之久,其中還包括卡拉斯的很多歌劇全劇錄音,以至于1961年HMV終于采用立體聲重錄《諾爾瑪》的時候,卡拉斯的嗓音已經(jīng)風(fēng)華不再,她最拿手的《圣潔的月光》(《諾爾瑪》里最出名的詠嘆調(diào))還是1953年的單聲道版本。
而Decca已經(jīng)開始籌劃立體聲歌劇的系統(tǒng)性工程:1955年他們的團隊在羅馬完成了第一個立體聲歌劇全劇錄音——《圖蘭朵》(埃雷德指揮);而后,他們開始以立體聲方式重錄很多單聲道時代的經(jīng)典版本,其中很多都是由苔巴爾迪主演的;到1961至1962年,Decca已經(jīng)擁有差不多所有著名的意大利歌劇的立體聲全劇版本,并以1958年索爾蒂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完成的《萊茵的黃金》為開端,錄制錄音史上第一套立體聲《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全集。
此時HMV覺察到自家后院起火,連忙以施瓦茨科普芙和卡拉揚為主要班底,用立體聲方式錄制理查·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以及一系列維也納輕歌劇唱片,但由于HMV決策層不愿意立刻錄制立體聲版威爾第和普契尼歌劇唱片,以免影響卡拉斯單聲道版的銷路,因此Decca憑借苔巴爾迪的立體聲普契尼套裝LP,順利地將原先HMV的一部分市場納入自己囊中,自此歌劇LP市場基本上由HMV、Decca和RCA三分天下。
當(dāng)然在大廠牌頻繁交手的時候,中小廠牌也沒閑著。Philips唱片公司將錄音重心分別放在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和法國拉穆魯音樂會管弦樂團上,前者由荷蘭大指揮家貝奴姆完成一系列浪漫主義和印象派作曲家的作品錄音,在貝奴姆去世后,由海廷克接任并成為Philips所有簽約指揮家中最重要的一位;后者則邀請俄羅斯指揮家馬克維奇指揮更熱門的管弦樂曲目。同時Philips也策劃了一系列重要的室內(nèi)樂和鋼琴獨奏錄音項目,主要參與者包括小提琴家格呂米歐和哈斯基爾,由此奠定Philips在錄制室內(nèi)樂和鋼琴作品上的顯赫地位。
美國方面,Capitol公司力邀指揮大王斯托科夫斯基加盟,錄制了將近二十張立體聲LP,暢銷一時;Mercury則請多拉蒂和帕萊(Parry)兩位指揮家分別在明尼阿波里斯和底特律大量錄制立體聲LP;另一個廠牌VOX也自LP時代開始崛起,他們的大本營設(shè)在猶他州,以阿布拉尼瓦爾和猶他州交響樂團為中心,曲目側(cè)重于交響樂,進入六十年代后則將一半精力用于鋼琴獨奏作品(布倫德爾在和Philips簽約前,為VOX留下大約五十張LP的錄音)和冷門管弦樂曲的錄制。
歐洲的中小品牌則更具有民族色彩。1953年Erato唱片公司成立,成為法國第一唱片品牌;1958年則有Harmonia Mundi成為法國另一個獨具特色的唱片品牌;在意大利,由于版權(quán)法規(guī)相當(dāng)不健全,較難有大型的唱片公司,在此時只有卡拉斯首次簽約的Cetra稍稍有名;而此時東歐國家卻建立了相當(dāng)完整的國營唱片公司,捷克斯洛伐克的Supraphon早在戰(zhàn)前就已創(chuàng)建,是其中水準(zhǔn)較高者;民主德國則有VEB,匈牙利有Hungraton,波蘭為MUZA;而蘇聯(lián)的全國性唱片公司則要到1964年才整合完畢,起名為“旋律”(Μелодия)。
LP市場在奠定大局后進入白熱化的競爭,售價也不斷下調(diào)。以英國為例,1970年代新出版的十二英寸LP平均售價在2-2.5英鎊之間,和1960年代相差不大,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價格實際上是下跌了,更不用說價格更低的再版唱片。而基于雙聲道的LP的音質(zhì)已經(jīng)相當(dāng)優(yōu)異,絕不是十幾年前初期時的水平了。音響器材的更新發(fā)展速度也不慢,HI-FI的概念漸漸由展示廳走入家庭。既然屏幕越來越大的彩色電視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電影院的效果,那么音響組合為什么不能還原大音樂廳的現(xiàn)場呢?
1970年4月由RCA推出的Quad-8系統(tǒng)就是基于上述理念,載體包括八軌聲道的LP、盒式磁帶(MC)和開盤帶。理論上,這個系統(tǒng)的還音部分也必須具備八個揚聲器,可是實際上在家用范圍能做到的相當(dāng)少,在實際操作中Quad-8要求前方設(shè)置兩個傳統(tǒng)雙聲道揚聲器,后方設(shè)置左中右三個揚聲器,減少了三個聲道;而后置揚聲器即便是在家庭影院系統(tǒng)風(fēng)行的今日,若要不破壞客廳的整體裝潢,就非得預(yù)埋線路不可(無線家庭影院系統(tǒng)除外),更何況1970年代。
于是在1971年日本JVC公司又拿出簡化的四揚聲器系統(tǒng)CD-4,它很快就被RCA接受取代自己發(fā)明的Quad-8。原來CD-4對載體的要求較Quad-8為低,四軌聲音信號還是和傳統(tǒng)雙聲道LP一樣分享兩個聲槽,這樣可兼容雙聲道和四聲道唱頭,還音的便利性大大增加了。
但是CD-4在歐洲卻受到冷遇,歐洲唱片公司選擇了由CBS于1972年開發(fā)的立體四聲道系統(tǒng)(Stereo Quadraphonic,SQ),其實SQ和CD-4一樣可以兼容雙聲道和四聲道,所不同的是CD-4將兩個后置聲道的信號以超過人耳頻率的格式再同時分配到四個聲道中,這樣就反而造成了定位感的飄忽;而SQ只是相對平均的分配信號,這樣實際播放效果就清晰多了。
SQ是為唱片公司所采用最普遍的一種四聲道格式,美國的CBS、Capitol、Vanguard,歐洲的HMV/EMI、Eurodisc、Supraphon都以四聲道方式錄制了不少LP。Decca開發(fā)了自己的四聲道錄音系統(tǒng)Phase 4,其原理也接近于SQ;Philips則不宣稱特定使用何種四聲道系統(tǒng)錄音,但其1970年代后期的大型管弦樂作品錄音有的采用了四聲道;而DGG則是唯一沒有發(fā)行過四聲道LP的大品牌。
但是,四聲道最后的結(jié)局卻并非如意。其原因很多,主要的一點是由于多聲道揚聲器系統(tǒng)在1970年代的歐美家居陳設(shè)中,并不容易搭配協(xié)調(diào);以大屏幕電視機為中心的客廳設(shè)置并不如今日般流行,一般顧客覺得高保真的雙聲道系統(tǒng)較之七十八轉(zhuǎn)單聲道已大有改善,缺乏重新投資更新系統(tǒng)的熱情,于是四聲道系統(tǒng)只為小部分發(fā)燒友所認(rèn)可。
此時,唱片公司為了強行推廣四聲道系統(tǒng)又出一招臭棋:將原來四聲道信號混錄為二軌出版雙聲道唱片,期待拓展市場,但成效參差不齊。EMI和Philips等的混錄效果尚屬出色,而注重追求音色的Decca卻在混錄理念上又犯下錯誤,堅持要保留四聲道錄音的一些特效,于是很多轉(zhuǎn)為雙聲道版本的四聲道錄音,音場扭曲,樂器之間的比例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失真,有時聽眾甚至覺得鋼琴就在自己的鼻子底下演奏。Decca后來遂決定將四聲道系統(tǒng)用于輕音樂唱片的錄制,這下摸準(zhǔn)路數(shù),沒有造成全盤皆輸?shù)慕Y(jié)局。
到了1970年代末期,古典音樂錄音基本上又回復(fù)到雙聲道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