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津潤,趙 艷
(貴州大學人文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古琴在其構(gòu)造、彈奏、欣賞等諸多方面,都是中華文化的體現(xiàn),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這一樂器,古琴彈奏眾多流派中虞山派代表人物徐上瀛的《溪山琴況》以“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為原則,仿照司空徒的《二十四詩品》,從“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采、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二十四況出發(fā),不僅概括出了彈奏古琴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要領與技巧,更上升到了中國哲學的高度,其文的基本風格也與虞山派的基本風格“清、微、淡、遠”相契合?!断角贈r》的最終結(jié)論是:“精于其道者自有神而明之之妙,不待縷悉,可以接節(jié)而求也?!保?]634文人雅士在撫琴的同時自然可以做到心與造化相通,德與神人相合,在修養(yǎng)自己的性情的時候也可以陶冶天下人的性情。從這些角度出發(fā),《溪山琴況》不僅是琴論,也是人論,琴中之道論,其與琴道相結(jié)合的哲學思想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其中體現(xiàn)出了儒道釋三家精神在古琴這一器物上的交匯與融合,本文就簡要地一一進行分析。
儒家自古重視樂在社會生活中的教化作用,樂是儒家所提倡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之一,古琴作為一種樂器充分表現(xiàn)了儒家哲學。
首先,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禮與樂是相運而生,同時得到提倡的,而禮多強調(diào)事物的相異性,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與階級,禮就是規(guī)定了不同階層所要遵循的規(guī)范。樂則不然,樂尚同,重在一種化育、感化的作用,能夠產(chǎn)生一種調(diào)和的功能,使社會上不同事物趨向同一?!抖Y記·樂記》有云:“地氣上齊,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保?]211
這段話就將樂與百化相聯(lián)系,音樂的作用就是用以調(diào)和天地與人,使萬事萬物和平相處。古琴象征天地之和,在古琴的制作上,上隆象征天,下平象征地,中空象征宇宙萬物在天地間生生不息,這就達到了天地物的和諧。徐上瀛將“和”放在了二十四況之首,可見和的重要。彈琴的輕與重、宏與細、遲與速都不能偏離了和,故“弦上取音唯貴中和”,“和也者,其眾音之窾會,優(yōu)柔平中之橐籥。”彈琴之時,先要調(diào)弦求和,以散和為最和,按和則次之,進一步探求得到和的方法則要做到三個方面即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和,做到這三個方面也就達到了和的目的。中華民族古往今來崇尚“以和為貴”,琴道自然非常重視中和之美,彈琴達到了和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做到“興到而不自縱,氣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同擾,意到而不自濃。其弦若滋,溫兮如玉。泠泠然滿弦皆生氣氤氳,無毗陽毗陰偏至之失。”[1]613
這樣就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地步,整個琴聲沒有凌厲晦澀的感覺,不偏失,不過分,撫琴之人與物、與境、與天地都會處在一片祥和之中。任何的不平之氣,不和之心都會蕩然無存,古琴之聲悠然入耳,清麗而靜,和潤而遠?!兑住吩弧氨:咸汀保对姟吩弧吧衤牶推健?。在追求“和”的境界的時候,有修為的君子還要注意慎獨,這樣才能達于至和,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古琴追求“和”的境界,琴音莊重和穆,相應也會在社會上產(chǎn)生一定的教化作用,體現(xiàn)出一種中庸和諧之美,從而也就達到了“寓教于樂”這一目的。
其次,古琴崇尚其德育的作用,作樂崇德?!兑捉?jīng)·豫卦》有云:“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薄耙魳返哪康暮凸δ苁窃诔绲碌?。個人、家庭與社會,通過美好而高貴的音樂,可以使大家成為一種德化的存在?!保?]612-613《溪山琴況》開篇所云“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協(xié)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這里所說的德,是生命的一種能量,而不單純指道德,古琴的創(chuàng)始人華夏民族的祖先伏羲氏、神農(nóng)氏等,他們的本能使他們能夠心與造化相通,德與神人相和。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便是上,然而如何才能達到上呢?就要通過德,要用重智慧之眼,來看待心靈。然則德不僅有如上所說“本能”“本性”之意,蓋以為古琴為上古所留,并非所有人都能夠?qū)⑵鋸椇?,彈琴之人必有其好的道德修養(yǎng),故德更有一種道德修養(yǎng)之意。中國儒家講究修身養(yǎng)性,提倡慎獨。氣質(zhì)浮、心未靜就難出正音。必是具有超逸之品的人才能彈出超逸之音,《溪山琴況》有云:“本從性天流出,而亦陶冶可得,如道人彈琴,琴不清自清。……誠實人彈琴,便雍容平淡?!保?]614
中國古代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譜寫出了琴道如人道的美好詩篇,后人在談起古琴時,也會在心中記起他們或灑脫飄逸,或失志不渝,或勇猛奮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如竹林七賢的嵇康,有著讓人尊敬的獨立人格與獨立精神,其為人之道也就是琴道。故:《廣陵散》歿后世憂,志士心高不道愁。琴中自有乾坤志,莫學今人如小丑。古琴作為儒家一直提倡的個人修養(yǎng)工具,在德育的方面有其重要作用。
再者君子知樂。縱觀今日世界,到處充斥著金屬樂器的聲音,疲者聽之更疲,倦者聞之生厭,這些音樂并不能放松人們的心靈,卻追隨者甚多,難道這個世界瘋了嗎?古琴卻能帶來靜、帶來逸、帶來感動。究其原因乃古琴為君子之樂,非能與凡人道也。
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2]179。
有道德、有修養(yǎng)、具德慧見地的人才真正懂得音樂。從古至今人類文明在很多方面都在進步,在音樂上卻在退步,現(xiàn)在所謂的音樂并不是真正的音樂而頂多只能稱得上聲音?!断角贈r》日:“惟涵養(yǎng)之士,淡泊寧靜,心無塵翳,指有余閑,與論希聲之理,悠然可得矣。”[1]604
這種音通太古的境界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達到的。時下有些彈琴之人,彈琴連連不斷,急于彈完全曲,只求熱鬧娛耳,不知意趣何在。這些人并不是真正地了解音樂,真正了解音樂的人彈出的皆為清音,琴聲中正、宏大、寧靜、深遠。君子知樂,所彈琴聲也必然合乎古人,古人的音樂正直和雅,合于律呂,其中凝聚著真正的智慧,合乎道。蘇東坡有詩云:“無情枯木今尚爾,何況古意墮渺茫。江空月出人響絕,夜闡更請彈《文王》。”[1]524
世俗化的今天,古樂越來越少,人人聽音樂都只是為了迎合內(nèi)心的欲望,并不是從形而上道的層面出發(fā),這樣就難以達到徐上瀛所提出的清、微、淡、遠之境,嗚乎悲哉!正因如此,古琴之樂是屬于真正懂它的君子的。
提到古琴,人們通常會想到古泉石旁,林中陌上,幽然谷中一人席地而坐,神與天地相合的場景,彈琴之人也頗具仙風道骨,《溪山琴況》對古琴所體現(xiàn)的道家精神也有重要的闡述。
老子曰“大音希聲”,指的是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可以達到無聲勝有聲的境界,即“道”的層面,后世的音樂創(chuàng)作都一直在提倡“大音希聲”,但是“希聲”的境界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達到。要做到“希聲”,在彈琴之時必須要深于氣候,臻于至美。所謂氣候,不僅是樂曲的節(jié)度與關(guān)鍵,也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個重要概念。氣乃候之機,候乃氣之心,在沒有開始彈琴的時候,先要做到儀態(tài)莊重,心情澄澈,氣度舒緩,神思高遠,然后再在萬籟俱寂中發(fā)出清冷的聲音,有如太空一般疏朗,太古一般悠遠,在彈琴時要做到“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边@也就是說,一首曲子要有其一定的節(jié)度,在一個樂句中有一定的節(jié)候,一個樂音中有一定的肯繁。樂理是十分微妙的,必須要做到整齊有序。在彈琴時一定要注意調(diào)氣,而氣貴在“細、慢、勻、長,”只有調(diào)整好了呼吸才能夠靜下心來,將全身的注意力集中到手指上,神靜則音自靜,能夠洗掉心中的浮躁之氣,放松下來自己競爭的心。《溪山琴況》曰:“欲得其清調(diào)者,必以貞、靜、宏、遠為度,然后按以氣候,從容宛轉(zhuǎn)。候宜逗留,則將少息以候之;候宜緊促,則用疾急以迎之。是以節(jié)奏有遲速之辨,吟猱有緩急之別,聲調(diào)愈欲疏越,皆是一度一候,以全其終曲之雅趣?!保?]607
同時應該注意在彈琴時,“達于遲”要靠氣息來調(diào)節(jié),“達于遠”就要依靠想象,氣息有節(jié)候而想象卻沒有節(jié)候,可以在節(jié)候之中領會遠,這樣氣息就可以為遠所用,達于遠要在節(jié)候之外,憑由想象來主宰一切。練指養(yǎng)氣是彈琴必備的兩個重要條件。深于氣候,則遲速、輕重、緩急俱得,并行不相違背。
在進入“希聲”的境界后,就身心歸空了,宇宙存在的真境也就得以顯現(xiàn),這就抵達了形而上道的境界了。彈琴之人的神思不再拘限于所在的情境,而是可以產(chǎn)生無限的聯(lián)想與想象,了無牽掛,自由翱翔。往往琴聲有盡而意蘊無盡;表現(xiàn)山岳,似乎巍峨的高山就在眼前;表現(xiàn)流水,似乎就可觀得洋洋的流水;表現(xiàn)寒冷,即便是在盛夏,也會讓人心生寒冷;表現(xiàn)溫暖,即便是冰凍三尺,也會讓人體驗重重暖意。這些并不彈奏者刻意所為,有一種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自然而然的不經(jīng)意之美,如唐常建的《張山人彈琴》:“君去芳草綠,西峰彈玉琴。豈推丘中賞,兼得清煩襟。朝從山口還,山嶺聞清音,了然云霞氣,照見天地心。玄鶴下澄空,翩翩舞松林。改弦扣商聲,又聽飛龍吟。稍覺此身妄,漸知仙事深。其將煉金鼎,永矣投吾簪?!保?]
詩人產(chǎn)生了無限的想象與聯(lián)想,甚至于物我兩相忘。同時進入超驗的境界后,琴聲也可以從有聲到無聲,個人可以從塵世到“塵垢”之外,沒有了俗念,“通乎杳渺,出有入無?!迸c古人對話,徹徹底底沉浸在藝術(shù)的境界之中,感受古往今來圣賢的氣魄與思想。這也可以用來說明為什么古往今來圣人、有志之士都會鐘愛于古琴,正是由于古琴所帶來的這種超驗的感受,雖世殊事異,但在達于道的境界后都可以擺脫塵世之累,在悠悠的琴聲中尋得真正的自我,放浪形骸于天地之外,從形至心都瀟瀟灑灑,無牽無掛,品味道,體驗道,所以彈琴是君子進行個人修養(yǎng)與先哲們對話的重要工具?!跋B暋敝俾暼绯稳磺锾叮ㄈ缓?,湱然山濤,幽然谷應,令人心骨俱冷,體氣欲仙。這種感覺使人能與萬事萬物合而為一,達于玄妙莫測、無所不至的境地,其所帶來意味也是玄而又玄的。達于至靜之境有如遨游峨嵋雪峰,使人能夠通往“希夷”,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保?]
意指虛寂玄妙之境界,清靜無為,任其自然。這種音樂所包含的無窮的孕味,如坡仙所說:“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如徐青山所說:“一室之中,宛在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風聲簌簌,今人有遺世獨立之思,此能進于古者矣?!睆哪撤N層面上講,琴道的基本精神與道家莊子所提倡的“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出世追求是不謀而合的,琴聲達到“希聲”之境便可以做到“無己”“無功”“無名”,超越了塵世間的一切對待關(guān)系,沒有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琴聲中徹徹底底實現(xiàn)精神上的逍遙游,仰觀宇宙之大,不為外物所役,是一種靈魂上的解脫。所以說琴道之灑脫飄逸之擬古抑今之追求希聲之境非常契合道家的精神。
古琴在體現(xiàn)了儒家與道家思想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佛家禪宗思想,佛教自從漢代傳入中國之后,就與中國本土所原有的道教、儒教并存發(fā)展,三家甚至還有一些融合,這些在中國文化集大成的古琴上也有突出表現(xiàn)。
古人在彈琴之前講究焚香靜坐,沐浴更衣,不入歌舞之場,古琴是一種孤芳自賞、甘于寂寞的樂器,它的音量不大,有人說音量不大,是古琴的一個短處,而事實恰恰相反,這正是古琴的一個長處。古琴適合在安靜的地方一個人靜靜地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如果有幾個知己能聽得懂,懂得欣賞,這更是人生的一件樂事。古琴追求一種恬淡的境界,《菜根譚》有云:“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本褪且环N很好的概括,古琴追求的淡味,讓它沒有其它金屬打擊樂那么大的聽覺效果,卻可以讓聽之者與彈之者在這種合乎古人并不迎合時下人的欲望的琴聲中心緒趨向平靜?!断角贈r》:“清泉白石,皓月疏風,消消自得,使聽之者游思縹緲,娛樂之心不知何去?!薄安晃抖?,則為水中之乳泉;不馥而馥,則為蕊中之蘭芷?!保?]612-613
古琴所追求的淡與靜正是佛教禪宗所提倡的,佛教音樂的嚴肅莊嚴、淡靜虛遠與琴曲的中正平和,清微淡遠極為類似,在彈琴時可用佛教參禪氣功的方法而達到神閑氣靜、靄然醉心的心理層次。琴聲發(fā)而清幽寒靜,空靈疏淡,自會有一種禪氣、禪境、禪思、禪趣騰然而起。悠悠琴聲之中感受天地宇宙萬物,自然會了悟人生,無限況味參之不盡,實現(xiàn)超脫。如宋歐陽修所作《贈無為軍李道士》:“無為道士三尺琴,中有萬古無窮音。音如石上瀉流水,瀉之不竭由源深。彈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覺天地白日愁與云?!保?]
詩人在琴聲中得到了人生的了悟與解脫。這是人生的一種頓悟,是琴聲的靜與淡讓人有所感悟。并且,禪宗提倡一種堅持苦練的精神。通過堅持以達到磨練心性的效果,古琴也是如此,學琴并不能只憑一時的興趣,修練過程極其枯燥,不能急于求成,要日積月累,一點一滴地取得進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佛教禪宗修持方法中有“明心見性”一說,即悟了自心本性(即佛性)即可成佛。“明心見性”實際上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思想,提倡通過內(nèi)省功夫而認識真理。彈琴是達到這種修為的重要途徑,心里浮躁,不寧靜都會在琴聲中有所體現(xiàn),只有不斷地修養(yǎng)自己清靜純正的性情,琴聲才會清靜純正,不偏不倚,不急不躁,恰到中正平和。了悟本心自有本音發(fā)出,這種音樂才是真正地雅樂,合乎古人。所以彈琴并不是彈琴那么簡單,彈琴是在彈琴但又不僅僅是彈琴,彈琴更是一種修為,如今很多學院派琴家在演奏時噼里啪啦,缺乏的就是一種氣度,一種修為,這種演奏就只停留在演奏的層面,缺故事,缺涵養(yǎng),缺氣度,更不可能表達內(nèi)心,也無法帶給人們以感動,這就背離了古琴彈奏的初衷。唯樂不可為偽,沒有經(jīng)過內(nèi)心的反思,沒有超驗的體驗,不精不誠,是不可能打動人的,所以古琴必須是演奏者內(nèi)心最真實情感的表達,注重修養(yǎng)與涵養(yǎng),有修為的人才能彈奏出真正動人的樂章。從這些意義上說,佛教雖然不是產(chǎn)生于中國,卻在傳入中國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了完美的結(jié)合,古琴之上也體現(xiàn)了佛教禪宗的智慧以及對生命、存在的體驗。
古琴結(jié)合了中國哲學之中儒道釋三家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著名學者田青將古琴之精神概括為一個敬字,敬己,敬人,敬天地,敬先賢,敬后人,它代表著中華文化中莊嚴、肅穆、中正、平和、飄逸、虛靜、致遠的部分,是精英文化的代表,也注定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夠真正的懂得欣賞。虞山派大師徐上瀛的《溪山琴況》所提二十四況,充分雜糅了儒道釋三家的哲學思想,徐上瀛不僅僅是琴學之大師,更是中國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今日,古琴這門藝術(shù)日趨邊緣化,但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應該看到它對儒道釋三家哲學思想的秉承以及它對中華精神之延續(xù)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1]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2]張尚德.中國人是真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常建.常建詩集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10.
[4]老子·第十四章[M].
[5]歐陽修.歐陽修文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