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清,李浩淼
(湘潭大學,湖南 湘潭411105)
《默觚》作為整書是魏源于清道光十五至十九年(1835~1839年)居揚州潔園時整理出來的。但據(jù)《魏源傳》作者李漢武先生所考,《默觚》是“《清夜齋文集》的主體內容,成書于1826年或本年以前,是魏源33 歲之前的讀書心得”[1]P67。就是說,魏源在年青時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并在后來的人生征途中踐行自己的思想。魏源直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才開始寫作《圣武記》、《海國圖志》,由此可以推出《默觚》是其思想之源?!赌分彩窃醋钥鬃佑需b于當時社會禮崩樂壞,器物名實不符,發(fā)出“瓤不瓤”的感嘆而來。因為魏源亦感到孔孟之學已走了樣,讀書人或埋頭訓詁考據(jù),或論玄虛之理、唱高調,漠視現(xiàn)實,忽視甚至歪曲圣人修齊治平之道,大大遠離周孔之真?zhèn)?。學篇與治篇這種著述體例,也是仿荀子著述體例而來,可見魏源立志之高:他想借今文經學的微言大義來“解弊”,以正晚清萬馬其喑之學風。
《默觚·學篇》由十四節(jié)構成,由淺入深,微言大義。反復研讀,可將其哲學思想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在“天人關系”即客觀和主觀的關系方面,《學篇》在主張以天為本的前提下,強調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第一,以天為本
魏源繼承了今文經學“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他所認為的“天人感應”不是“天”來應人,而是人應當去主動“應天”。因為天道才是一切的中心,人只有不斷追尋天的腳步,方能天人合一。
“大本本天,大歸歸天,天故為群言極。”(《默觚·學篇一》)[2]P5無論眾人還是圣人,都應當以天為本,而不是以己為本,更不是以先人為本。天就是人類整個類意識與天下萬物的集合體,是“群言極”。天道是一切的根本,“黃帝、堯、舜、文王、箕子、周公、仲尼、傅說,其生也自上天,其死也反上天”[2]P5,人所經歷的一切始于天,最終又歸于天,這才是天人合一。人存在的意義就在于豐富了天的內容,完善天道。
第二,以人應天,而不是以天應人
天是不會偏向于人的,人于天只不過是萬物之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佛不以眾生為念”等都體現(xiàn)了天對人的態(tài)度,人不應當消極地接受所謂的命運,應當主動“應命”?!叭酥匾陨辖蕴?,不知一身內外皆天也。”(《默觚·學篇五》)[2]P13人并不是天的奴隸,而本身就是天的一種表現(xiàn),天道就隱藏在人之內,不可妄自菲薄?!疤烊瞬欢?,人對天的改造本身就是天道。人只把自己當人看,那不過是人道。人當以天道待己,而不只是以人道待己。
第三,天道與人道的差別
人道與天道是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人道就是把人與物都看作是平等的人類個體來對待,一只狗可愛,那是因為人認為它可愛,抒發(fā)的是人類的感情;而天道則是人把人與事物都認作是同類,或者說一部分,是值得信任的,就好像大腦與腳都是人體器官,人與物皆為一體。“人不敢怨天而敢怨親,是人其親而未嘗天其親也;未天其親,由未嘗以道求其身也。”(《默觚·學篇六》)[2]P15魏源通過對孝的描述解釋了人道與天道的這種區(qū)別,人會埋怨自己的親人,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親人看作是自己,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心有嫌隙,于是會產生怨恨。倘若將親人視為手足,手足無措,難道會用手去扇足一耳光么?此天人合一便可視天人為一體。
“‘濟川’、‘攸往’、‘建侯’、‘行師’、‘取女’、‘見大人’,曷為不言其當行不當行,而屑屑然惟利不利是詔?”(《默觚·學篇八》)[2]P20天道高于人道,不言是非,但言利與不利,但人若要追求天道,是建立在人道追求是非的基礎上的,因為人道是可以通過后天教化而成的,可以通過教化建立普通人的是非觀,但在人的是非觀之上,是有天道的,它不以人的是非觀而轉移,但言利與不利,不問人之是非。也就是說神道(天道)是重視結果的,人道則是重視過程的。天人合一,就是結果與過程的統(tǒng)一?!爱斉c不當”是人道應該注意的問題,只有在人道中“當”之后“利”,就是合乎天道的,其它的皆只是人道。“甚哉是非之與利害一也,天道之與人事一也!”天人合一就是人能將自己的“是非”與天道的“利害”同步而不作偽。
“自夫雜霸為功,意氣為節(jié),文詞為言,而三者始不皆出于道德,而崇道德者又或不盡兼功節(jié)言,大道遂為天下裂?!保ā赌W篇九》)[2]P22之所以天道與人道不能合一,就在于道德脫離了世俗生活,而世俗生活又多急功近利而蔑視道德,二者分離后漸行漸遠導致了天人二分。“故無功、節(jié)、言之德,於世為不曜之星;無德之功、節(jié)、言,於身心為無原之雨;君子皆弗取焉。”(《默觚·學篇九》)[2]P22天人因此而無法合一。
第四,天人合一的方法
“君子之于道也,始于一,韜于一,積于一,優(yōu)游般樂于一?!保ā赌W篇十一》)[2]P26首先要認識天道的存在,此所謂“始于一”,然后不斷地積蓄自己的力理于一處,“韜于一,積于一”,最后能逍遙游于天道之中。但合與一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新的起點?!耙簧?,變生化,化生無窮?!保ā赌W篇十一》)[2]P26與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義類似,但前提不同,后者的一,是先天的一,是超乎于人的存在,而魏源所說的一,是“君子”所韜積而來,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如同黑洞是由高質量的物質積聚而來的一般,密度不斷加大,在密度未超出臨界點時,這仍然是個黑洞,是“一”。當它成為一個起點之后,黑洞就可以爆發(fā)形成另一個宇宙。而道就是這個新宇宙的中心,這個宇宙之中的一切客觀存在都是以道為中心旋轉變化。所以“九流諸子裂道一隅而自霸,道其任裂與?事在四方,道在中央,圣人執(zhí)要,四方來效?!保ā赌W篇十一》)[2]P26那么如何來把握這個道呢?魏源認為:“觀乎天文以察變,觀乎地文以理孫,觀乎人文以化成,語乎并包無垠者也?!保ā赌W篇十一》)[2]P26探索天文、地理的目的在于把握其發(fā)展變化的趨勢,理順主客觀之間的關系;探索人文的目的在于怎樣成功地開展道德教化,等等,這些都各有專精,從不同的方面來積累,完善“一”。
《學篇》的樸素辯證法思想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且相互依存的
“天下無獨必有對;而又謂兩高不可重,兩大不可容,兩貴不可雙,兩勢不可同,重、容、雙、同必爭其功?!保ā赌W篇十一》)[2]P26魏源認為萬物皆有矛盾,矛盾的兩方面是對立統(tǒng)一的?!疤斓?,是非之域也;身心,是非之舍也;智、愚、賢、不肖,是非之果也;古往今來,是非之場壘也?!保ā赌W篇十二》)[2]P28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與思想中,無論在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都存在“是非”,都存在矛盾。
其次,矛盾雙方相互轉化
“暑極不生暑而生寒,寒極不生寒而生暑。……消與長聚門,禍與福同根?!保ā赌W篇七》)[2]P18矛盾的兩方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種轉化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的。沒有物質是永恒的,唯有變化本身是永恒的?!安豢嘈须U,不知居易之樂也;不苦嗜欲,不知淡泊之樂也;……苦生憂,憂生嗜,嗜生樂?!乖n知吾所謂苦,非彼所謂甘,吾所謂憂,非彼所謂樂乎?”(《默觚·學篇十》)[2]P24凡事皆有矛盾兩方面,人要做的不是消滅某一方面,而是從中找到“所樂”。角度不同,“苦”、“甘”、“樂”亦不同。
再次,矛盾作為一個統(tǒng)一體,存在對立的兩個方面,要集中精力應對矛盾的主要方面
“有對之中必一主一輔,則對而不失為獨?!保ā赌W篇十一》)[2]P26矛盾皆有主次,又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相互依存,想同時兼顧二者是很困難的。人的精力有限,可以選其中一方面為突破口,專心鉆研,切不可三心二意?!笆且跃又畬W,先立其大而小者從令,致專於一,則殊途同歸。道以多歧亡羊,學以多方喪生?!保ā赌W篇十一》)[2]P26“人之智慮亦然,豐于此則必吝于彼,詳于末則必荒于本?!保ā赌W篇十一》)[2]P27一個人的精力始終是有限的,只有將有限的生命專心于一件主要的事務,方能有所成就?!肮示觿毡?,專用力于德性而不敢外務,恐其分吾德性之功而兩失之也?!保ā赌W篇十一》)[2]P27因而君子一心致力于內在德性的培養(yǎng),而不敢旁及其他事務,因為旁及其他事務會妨礙德性的陶冶。從而以此推之,冶鐵者就當專務冶鐵,治軍者專務治軍,各精其業(yè),何愁功業(yè)不立,何愁家國不興?!皻赓|之性,其猶藥性乎!各有所宜,即各有所偏;非煅制不能入品,非劑和眾味,君臣佐使互相生克,不能調失過不及?!保ā赌W篇十二》)[2]P29
最后,矛盾的轉化是有規(guī)律與條件的。人在矛盾的轉化過程中要主動改變,而不是被動接受
“一陰一陽者天之道,而圣人常扶陽以抑陰;一治一亂者天之道,而圣人必撥亂以反正;”陰陽治亂的變化是依天道轉化的,人應當主動掌握天道,將轉化的結果引到有利于人的一面。“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轉……無不右旋而成章,惟不順天,乃所以為大順也?!保ā赌W篇四》)[2]P11天道在矛盾中以“左”為主要方面,而萬物卻反其道而行之,右旋成章,反而更符合天道。被動的“順”反而會助紂為虐,“彼以縱任為順天者,隨其而助其虐也”(《默觚·學篇四》)[2]P11。
《學篇》的唯物主義認識論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先行而后有知
“及之而后之,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默觚·學篇二》)[2]P7魏源反對認識是“先覺覺后覺”的,主張“及之而后之”,認為變革對象才是獲得知識唯一來源。人若不主動去變革、探索對象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認識的。“至誠前知,先覺覺后覺,此非大人所能占也?!保ā赌W篇十四》)[2]P32所謂的料事如神,都是以至誠之心度所察之事,方才能抓住事之道。若無至誠求實,則無論人本身有多大之才華,多富之資財,都是無法預料得到的。
第二,反對存在先天至圣的說法
魏源認為“不亂離,不知太平之難;不疾痛,不知無病之福;故君子於安思危,於治憂亂”(《默觚·學篇七》)[2]P19,進而“敏者日魯,魯者日敏。”所有人在機遇面前是平等的,關鍵在于做與不做,多做與少做。從未進行或者很少實踐的人,即便再聰明也會“敏者日魯”,而不斷實踐的人,即使天生愚鈍也擦出智慧的火花,“魯者日敏”。
第三,以行致知
若是沒有經過任何實際活動而達成的理論,只能是猜想,而不能成為事實,所有的理論知識都要不斷進行檢驗與完善,沒有一成不變的認識。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要將猜想實踐成為事實?!叭陨希龓熤酪欢Y樂為治法;三代以下,君師道二而禮為虛文?!保ā赌W篇九》)[2]P22魏源認為古代的禮樂本來是治理國家用的法律、規(guī)則,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三代以后天人二道相分,導致禮樂與治國相分離,墮入虛玄之中,失去了原來的主要功能。因此,只有不斷地實踐、外益,方能保持一個思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活力。
真正的學問與知識都是一步步從“小學”到“國學”,由諸侯國之才上升至能進入中央王朝的王佐之才,而不是僅僅用訓詁的方式去考究過時的事物。要從經世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做學問,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道形諸事謂之治;以其事筆之方策,俾天下后世得以求道而制事,謂之經;藏之成均、辟雍,掌以師氏、保氏、大樂正,謂之師儒;師儒所教育,由小學進之國學,由侯國之王朝,謂之士;士之能九年通經者……”(《默觚·學篇九》)[2]P23從道到經世致用,是一個嚴謹而漫長的過程,要一步一步積累而來,不斷地再創(chuàng)造,方能及之而后之,天人方可合一。
第四,外益與內質相統(tǒng)一,知與行并重,二者缺一不可
魏源認為心性修養(yǎng)并非如玄學那樣求諸冥冥之中,也不是沉溺于對過去的訓詁之中,而是從對萬事萬物當下的體驗之中去把握,不通過外益是無法真正觸摸到內質的。
內外二者是有“度”的,如何去把握“度”,魏源的答案是:“君子用世之學,自外入者其力弸,自內出者力弘”(《默觚·學篇十一》)[2]P27。這里的“弸”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廣韻》的解釋,“弸,弓弱”,意思是軟弱無力。那么這句話就被理解為,單靠外力入用世之學,會軟弱無力,脫離實際。另一種是《說文》的解釋:“弸,弓彊貌”,意思是緊繃的樣子。那么這句話就被理解為,外力使用世之學緊繃起來,是發(fā)射前的準備、積累狀態(tài)。我認為第二種解釋更符合魏源的原意。因為他在《默觚·學篇六》曾說過外力是入內心的基礎,“無外之非內也”。同時下句的“弘”在《說文》中的解釋為:“弘,弓聲也”??梢哉J為這兩句是互文,合起來就可以解釋為:君子用世的才學,是從內外兩方面來的,外力給予拉弓的力量,內質越好則能發(fā)出更強勁的聲音。若沒有外力則內質無聲,若無內質則外力無處發(fā)力,內質是基礎而外力是強化。最后這把弓能發(fā)揮出的最大威力,則要外與內相合,相合度越好,威力發(fā)揮得越大?!傲χ〈螅捎谛闹馍?,天地人之所同也?!边@內外相合之度,就由“心”來調整,專心才能天人合一。
第五,在以行致知的過程中應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
“方隅之士,入主出奴,日相斷站,物而不化,豈知大人殊途共歸,百慮一致,無不代行而錯明乎?”(《默觚·學篇十二》)[2]P28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人們?yōu)椴煌木鞒鲋\劃策,相互敵視,卻不知他們君主的目標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都是一統(tǒng)天下,只不過是殊途同歸罷了。所以真正的道,不會是一家之言,而是糅合百家甚至“異端”之言而益己?!拔┦ト藭r乘六龍以御天,潛龍飛躍,無有定在,時惠時夷時尹時而非惠、夷、尹也;有時似老似墨似楊而非老、墨、楊也?!保ā赌W篇十二》)[2]P28人心只能專一,而道心則需寬廣。此所謂虛心?!胺菍W胡匡?非學胡成?”(《默觚·學篇十二》)[2]P29所以人應當專一而通多,外益之能使內弘之,內外合一,天人合一。
其一,“心為天君,神明出焉?!保ā赌W篇七》)[2]P18人與物的區(qū)別就在于人能意識到自己而物不能,倘若人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那么就與物沒什么區(qū)別了,與天有中心一樣,人也應當以自己的心為君,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應有高尚的精神追求。“眾人以物為群,以身為臣,以心為使令,故終身役役而不知我之何存?!比羧酥恢非笪镔|享受,那么就會終身被物所束縛,不知自己為人之樂?!笆ト艘孕臑榫?,以身為城,以五官為臣,故外欲不入謂之關,內欲不出謂之局,終身泰然而不知物之可營,未有天君不居其所而能基道凝道者也。”若人能支配自己的心志,那么就能做他人所不能做之事,成他人不能成之功。
其二,“靈光如日,心也;神光如月,目也。……故光明者,人身之元神也。”(《默觚·學篇五》)[2]P14魏源在這里強調了天亦有中心,真正的心不是人心,而是天心!天人合一,就在于人心會天心,像萬物繞天心而行,人也應當以自己的心為君,二心合一。精誠所致,金石為開。雖然外物是心性修養(yǎng)之基礎,但外物并不是心性修養(yǎng)的最終目的,僅僅靠外物是不能幾于道的。而且作為一個整體,外物存于世間每個角落,而心獨存于人。從天的角度來說,為求平衡,人應當多“心”方才能求天人合一。
其三,“左規(guī)右矩,前準后繩,而中權衡焉?!保ā赌W篇六》)[2]P17
天地萬物從來都是取長補短,不斷在權衡修改中完善,而不是突發(fā)其想而來,更不是先天就存在的?!爸杏埂苯允菣嗪舛鴣?,先有“左右”之分,方知“中心”何處。中、心本就是左限右制而來,沒有天生的規(guī)則。正所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我們總是在螺旋地尋找道,而道實際就在這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里。人道以此來體悟天道,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種境界。
其四,人要“造化自我”,做“造命之君子”
“匹夫確然其志,天子不能與之富,上帝不能使之壽,此立命之君子,豈命所拘者乎?”(《默觚·學篇八》)[2]P21人可以為了一些理由,中斷自己可能得到的“利”,這不是天所能強迫改變的。“祈天永命,造化自我,此造命之君子,豈天所拘者乎?”(《默觚·學篇八》)[2]P21人所謂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人一旦做出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定,那怕是皇帝都不能把一個窮人變成富人,命里當富貴的人也可以殺身取義。天人合一,不單單是簡單的順天應命,那樣只會浪費“天”賦予人的主觀意識,反而是天人分離。人的生死存亡,多半掌握在自己一念之間。只有做自己心的主人,才能天人合一,無心者無力。
首先,改革是天道
“一陰一陽天之道,而圣人常扶陽以抑陰;一治一亂者天之道,而圣人必撥亂以反正;何其與天道相左哉?”(《默觚·學篇四》)[2]P11針對頑固派聲稱的“祖宗成法不可變更”,魏源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一治一亂”的不停轉換是天道,對于窘困時局不能墨守陳規(guī),必須“撥亂反正”,才能陰陽平衡。人在天道中所處的地位,就是改革者。天道變,則人道亦要為之變,“氣化無一自不變者”。沒有不變的真理,只有變化的事實。他在后來的《默觚·治篇五》中提到“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便是此理。
其次,“道心非操不存”
“自然常勝者陰乎?!保ā赌W篇四》)[2]P11在人所能認識的自然界中,未知總是多于已知?!独献印返谄呤哒拢骸疤熘?,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庇箨庩柶胶?,人必須要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前面在說“一陰一陽天之道……”此句時,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何其與天道相左哉?”用這句話說明了“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只有迎難而上,努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才能繼續(xù)生存。“故道心非操不存,人心不引自熾。政教之治亂,賢奸之進退亦然。”(《默觚·學篇四》)[2]P11人若不主動改變,只會天人相離,最終會走向滅亡。只有主動改變,社會才能由亂入治,去奸舉賢。
再次,“祖宗成法”亦由改革而來
“道形諸事謂之治;……由小學進之國學,由侯國之王朝,謂之士;士之能九年通經者,以淑其身,以形為事業(yè),則能以周易決疑,……以出使專對謂之以經術為治術?!保ā赌W篇九》)[2]P23所有經書都是為了闡述當時之時事而來,經過無數(shù)的經驗與實踐,也經過無數(shù)的修改而來。圣人也是從經書中找到與時事相合之經驗尋解決之道。若經書不用在其所本該用到的地方而只是用于訓詁,那么經書也就不是經書了?!白孀诔煞ā北緛砭褪墙涷?,應該用更多的改變來豐富它,而不是“以詁訓音聲蔽小學,以名物器服蔽三禮,以象數(shù)蔽易,以鳥獸草木蔽詩,畢生治經,無一言益己,無一事可驗諸治者乎?”“祖宗成法”也只有用在相應的地方才能發(fā)揮用處,應當依時依勢而變之。若沒有八旗到綠營的改革,恐怕乾隆帝也不會那么輕易地取得新疆戰(zhàn)場的勝利。
首先,其學篇思想對中國學術與文化有著重大的啟蒙意義:
第一,魏源反思了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學術屆萬馬齊喑的局面,字里行間透露出強烈的改革傾向,力圖喚醒自己以及與自己同時代的知識分子,繼承與發(fā)展了明末清初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啟蒙。第二,他試圖用樸素的辯證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給晚清學術界方法論帶來了變革的契機。第三,他反對把“禮義為干櫓”理解為埋頭只讀圣賢書的迂腐思想,禮義不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而是要通過踐行,“及之而后知”,來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的。第四,發(fā)展了今文經學的天人觀,突出了人在天人關系中的作用。人不再只是從屬于天的奴隸,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天的主導,而是要主動地去改造天,甚至主導天。第五,改造了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歷史觀,歷史不再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是“道心非操不存”,不斷前進,并且伴隨著巨大危險,“自然常勝者陰乎”的進程。歷史是不斷進步的,改革迫在眉睫。
然而,其學篇思想也有很多的時代局限:
其一,魏源忽略了人民群眾對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作用,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千百年難得一遇的圣人的身上,其進化史觀成了無源之水。其二,對思想的啟蒙和天人觀的改造仍停留在對禮義的闡發(fā),對君子的向往,只將眼光聚焦于知識分子與統(tǒng)治階級,忽視了人民群眾的存在,使其啟蒙思想成為歷史蒙塵,反而不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力度。其三,過度強調了心力的作用,使人們容易忽略他的辯證法思想,誤解他對天人二者的定位,過猶不及,其彰顯心力唯意志論傾向對湖湘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1]李漢武.魏源傳[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88.
[2]魏源全集·第十二冊[M].長沙:岳麓書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