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道生
(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湖南 長沙 410116)
土地私有制正式出現(xiàn)當以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的“初稅畝”為標志。至春秋末,中原地區(qū)都相繼采取了按畝征稅的制度。何謂初稅畝,據(jù)《左傳》宣公十五年載:“初稅畝,非禮也,谷出不過籍。”意思是說按西周的傳統(tǒng)應用“籍法”,即借民力助耕公田直接對農民榨取剩余勞動(勞役地租)的,開始實行的按畝收稅制是不合周之禮法的?!俺醵惍€”就是對公田以外原不征稅的私田和可供墾僻的國有土地也交農民耕墾,而后計畝征稅。春秋初實行“初稅畝”后,勞動者除了助耕公田時繳納十分之一的勞役地租外,在私田上還要按畝納十分之一的實物稅?!蹲髠鳌沸迥甓蓬A注云:“公田之法,十取其一。今又履其余田(指公田以外的私田),復十收其一”。《谷梁傳》也說:“初稅畝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畝十取一也?!笨梢?,“初稅畝”,開始時并不是取消公田按畝收稅,原來在公田上的勞役盤剝并未廢除,而是在公田之外的私田上按畝征稅。故“初稅畝”的實行是統(tǒng)治者加重和擴大了對農民的剝削。由原來的十分一的勞役地租,擴大到了十分之一的實物稅。原來統(tǒng)治者只在公田上盤剝削勞動者,此外在直接生產者的份地和井邑所屬上的大片草地、森林、荒地等都無稅收,這就是所謂“公田而收其入”,“而不稅民之私也?!边@樣統(tǒng)治者剝削收入的來源僅僅限于領地的那一部分公田上,對其余大部份土地都不課稅。初稅畝實行后,不僅勞動者的份地要交稅,而且不為農民供用的草地、荒地等公用土地也通過租賃方式讓農民辟墾、耕作而向統(tǒng)治者交納實物稅。后來,統(tǒng)治者發(fā)現(xiàn)按畝向農民征收實物稅既省力,省事,且又增加了稅源和稅收收入,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后來則普遍采用按畝征稅的制度?!俺醵惍€”從此改變了舊的賦稅制度,而代之以新的賦稅制度,按田畝征收實物稅。“初稅畝”的出現(xiàn)意義重大,它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潰,是古代賦稅制度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從此,中國從徭役地租向實物地租過渡,新的經濟發(fā)展方式從此出現(xiàn)了。各諸侯國的土地和賦稅制度都發(fā)生了深刻改革。
1、齊國的“相地衰征”。
齊國地處黃河下游,“趨工商之業(yè),便魚鹽之利”,商品經濟較早地對農業(yè)發(fā)生沖擊,土地賦稅制度變革較早。在齊襄公當政時,由于奴隸和自由民不滿統(tǒng)治者的剝削,群起而逃亡,統(tǒng)治者靠奴隸、自由民共耕公田榨取其剩余勞動的辦法已無法維持。為了擺脫這種困境,齊恒公執(zhí)政后任用管仲于公元前686年開始改革,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賦稅制度。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遷徒)”。何謂“相地而衰征”?“相,視也;衰,差也。視土地之美惡及所生出(生產),以差(差等)征賦之輕重也?!奔窗赐恋氐暮脡暮彤a量的高低來征收田租。當時,管仲采取了“井田均疇”的措施,把井田大體均平地分給勞動者,廢除共耕井田的,讓勞動者自行耕種并對分給土地的農民實行按土地的好壞、肥脊分等差征收實物地租制度。這一次改革是賦稅征收方式的大變革,它導致了分散的個體農民經濟的出現(xiàn)?!跋嗟囟フ鳌钡木唧w做法是:“賦祿(?。┮运冢▽嵨铮┌府€而稅。二歲而稅一,上(豐收)年十取三,中年十取二,下年十取一。歲兇不稅,歲饑馳而稅。”意思是賦稅征收實物——粟,按土地的好壞和產量的高低,分別征收不同稅率的稅收。二年只征收一次稅,豐收的年成,按十分之三征收,中等收成的年份按收成十分之二征稅,一般收成欠佳,就征十分之一的稅率。災年不征稅,一般性的災年減征或緩征稅。這種“案田而稅”的稅收辦法,恰到好處地改變了“公田不治”平均分配土地,做到“陸阜陵謹,井田疇均”解決了公田荒蕪和人民流徙的問題。
這種賦稅制度取消了公田制度勞役剝削,讓農民能占有土地收取實物稅。稅收不僅考慮到土地肥脊,而且還注意到年成的豐歉,體現(xiàn)賦稅的公平原則,這樣就可以安撫民心,使“民不移”(逃亡),從而穩(wěn)定了稅源,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2、晉國“作爰田”。
繼齊國之后,晉國變革井田制,始“作爰田”。據(jù)《左傳》嬉公25年(-645年)載:秦晉韓之戰(zhàn),晉惠公戰(zhàn)敗俘虜,在知道秦穆公將要放他回國時,晉惠公讓臣下郤乞回國告訴呂甥。呂甥讓“朝國人而以君命賞”并假托君命說:我雖然要回國去,但有辱社稷,讓立公子圉為君。眾人卻感動得哭了,“晉于是乎作爰田。”所謂“作爰田”,就是“分公田之稅應入公者,爰之于所賞之眾。”(杜預語),易也。為易田之法,賞眾以田。易,易疆界也。(賈逵注《國語.晉語三》)就是改革原來的井田疆界,把公田分給國人和庶民,并固定長期為他們所耕作,這就是“賞眾以田”的意思,獲得“爰田”的民眾要按田畝多少交納軍賦。具體做法是:“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為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币馑际牵涸瓉碓诰镏葡?,各家耕作的份地,無論上,中,下都是一夫(家)百畝,而后各家輪流耕作。實行“爰田”制后,分上,中,下田時,打破原來的井田界限,每家各分一百,或二佰,或三百畝。各家所分的耕地面積不同,田界需重新計劃分,這就是所謂“易其疆畔?!薄白麟继铩本褪菑U除井田制,重新把公田分給農民,長期由他們使用,并重新劃定田界。農民按田畝向政府交納賦稅。“作爰田”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有利于富國強民。
3、魯國“作丘甲”,“用田賦”。
魯國在實行“初稅畝”后的四年,即魯成公元年(前590)對軍賦的征收進行過二次改革,這就是“作丘甲”和“用田賦”。
據(jù)《左傳》記載:魯國于公元前590年再度改革賦稅制度,“作丘甲?!薄叭隆瓰辇R難故,作丘甲?!奔礊榱朔纻潺R國的進攻,改革軍賦的征收制度?!豆攘簜鳌氛f:“作,為也,丘為甲也,丘甲,國之事也。作丘甲,非正也。作丘甲之為非正何也?古者立國家,百官具,農工皆有職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所能為也,作丘甲,非正也?!保ā豆攘簜鳌烦晒辏┲苤凭欧驗榫木疄橐?,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丘,是野(即農村)中的一種基層組織。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村或鄉(xiāng)。周制規(guī)定一丘要出戌馬一匹,牛三頭,丘64井要出長轂(戰(zhàn)車)一乘,戌馬一匹,牛四頭,甲士3人,步卒72人,作丘甲,按范文瀾先生的說法,就是一丘出一定數(shù)量的軍賦,丘中人各按所耕田數(shù)分攤,不同于公田制農夫出同等的軍賦?!棒攪弊銮鸺?,就是改革賦役制度,進一步打破國野界線,在野中都鄙之域擴大兵源,增加甲士及相關軍賦,加強國防,以抵御他國的侵入。公元前483年魯國又一次改革軍賦,即“用田賦”。就是按田畝數(shù)征收軍賦的一種征賦役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廢除以丘為單位的軍賦,同意改為按田畝多少征收軍賦,以適應土地占有多少不等的新變化,此種改革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4、鄭國的“田有封洫”和“作丘賦”。
鄭簡公三年(公元前563),鄭國執(zhí)政子駟“為田洫”,興修田間水利系統(tǒng),使司氏、堵氏、侯氏及子師氏皆“喪田”。與子駟有矛盾的大夫尉止乘機聯(lián)合四氏族眾發(fā)動叛亂,殺死了子駟。不久,平定叛亂有功的子產執(zhí)政,并于公元前543年推行改革,“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廬井有伍”,主要是“田有封洫”,清理田界,承認個體農民合法,穩(wěn)定其個體經濟。并在全國建立與此相應的制度,按什伍加以編制,抑制舊奴隸主貴族的勢力,此舉遭到舊貴族的反對,他們用歌謠來發(fā)泄對子產的不滿與怨恨,其歌曰:“取我衣冠而禇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他們咒罵子產,“孰殺子產,吾其與之”。三年過后,子產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受益,國人擁戴他,作歌贊曰:“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子產的改革是把公田分給農民耕作,廢除了原來的井田制,重新劃分田界,并興修水利,獎勵農民墾復荒地,使統(tǒng)治者增加了收入,新興的地主階級也增加了財富,國人和貴族都贊美,擔心害怕子產死后沒有人能繼承他的政策。鄭簡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38年)子產改革軍賦,“作丘賦”。其做法是:以丘為單位,以田畝為基礎。即以丘為單位按田畝征收軍賦。此項改革在鄭國取得很大成功。增強了鄭國的軍事力量,也使生產者具有了甲士的地位,提高了勞動者的社會地位。
5、秦國的“初租禾”、“制轅田”和“初為賦”。
秦國地處偏遠,比較后進。直到春秋末戰(zhàn)國之初才實行改革。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推行“初租禾”,此項改革與魯國的“初稅畝”相似,即在廢除井田制上的公田和藉法,按各戶實際占有土地面積征收實物稅。秦獻公十年(公元前374年)行“為戶籍相伍”,即打破村社組織結構 ,按五家為一“伍”,把平民編入國家戶籍,承認個體農民和以小家庭為單位獨立經營農業(yè)的合法性。
秦獻公死后,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廢井田,開阡陌。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國強力推行變法,“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保ā妒酚洝ど叹袀鳌罚┶淠爸缚v橫交錯的田埂,封疆,指田界封記。開阡陌,就是拓開舊的田埂,即打破舊有的田制,廢除舊的井田制,按新的240步為一畝的畝制,把公田分給個體農耕作。(井田制是以100步為一畝的畝制)破除了舊的阡陌封疆,重新建立適應新畝制和私人占有新畝制田地的阡陌封疆,并對新立得阡陌封疆予以法律保護。使私人占有土地合法化,為土地自由買賣開方便之門。
商鞅廢井田,開阡陌,在秦國推行“轅田制”?!靶⒐蒙叹妻@田,開阡陌,東雄諸侯?!保ā稘h書·地理志下》)什么是“制轅田”呢?“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惡,商鞅割裂田地,開立阡陌,令民各有常制。”孟康曰:“商鞅相秦,復立阡陌,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復易居業(yè)。食貸志曰‘自爰其處而已’,是也。轅、同爰?!鄙眺睆U井田后推行“爰田制”,讓勞動者長期固定地占有使用所分配的那塊耕地,自行在這塊土地上輪換耕作,這就是“自爰其處”的田制。這種“爰田制”,可以穩(wěn)定個體農民的小農經濟的地位,有利于增加生產和國家的賦稅收入。
秦孝公十四年(-348)秦國推行“初為賦”的軍賦改革。其辦法是:以戶為單位計人口征收軍賦。秦對戶口明確規(guī)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保ā妒酚洝ど叹袀鳌罚┘词鍤q以上的男童,成為敖童,民有兩個以上敖童,必須分戶,有隱匿者,加倍征收軍賦。秦對隱瞞戶口和人口都有嚴厲的刑法。秦商鞅改革軍賦,不以田畝征軍賦,而以戶口為單位計人口征收軍賦,亦稱“戶賦”。唐人杜佑稱此種軍賦是“舍地而稅人。”不按田畝征收軍賦,而按人口征收,是后世人頭稅的起源。
(二)戰(zhàn)國時期的土地制度和賦役制度
1、授田制與名田制。
戰(zhàn)國時代,周天子更加衰徽,對全國的最高土地所有權無法行施。各諸侯國國君對國內土地擁有實際所有權。其突出表現(xiàn)形式是:各諸侯國之間可以互相兼并、割讓和授受(贈予)土地。在國內國君可以把土地授予直接生產者,并向他們征取賦稅。史載:周代實行授田制,一夫百畝,“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此種授田制,直延至戰(zhàn)國末期。如魏國魏安釐王二十五年(-252)魏戶律規(guī)定:“自今以來,叚(假)門逆呂(旅),贅婿后父,勿令為戶,勿鼠(予)田宇?!币馑际牵簭默F(xiàn)在起,商賈(叚門)和開客店的(逆呂),以及“贅婿”,這些身份下賤的人都不準立戶,不分給田地房屋。而其他平民可以立戶并授給田宅。這就充分說明魏國此時保留了西周以來的授田制,對一般農民都授田。當時的秦國也實行授田制,據(jù)《秦律十八種·田律》載:入頃芻藳,以其受田之數(shù),……頃入芻三石,藳二石。(《睡虎地秦墓竹簡》P292)意思是農民應按授田數(shù)量繳納賦稅,每頃地應納芻(粟)3石,藳(草料)2石。用作軍賦。藳是喂馬的草料。授田數(shù)量各諸侯國不同。大國土地遼闊,土地常以“頃畝”為計,由“頃畝”算出“方百里”的面積。當時“方百里”之地相當于一個縣所轄的地方。故有“百里而一縣,千里而一國”?!按罂h百里,中縣七十里,小縣五十里。大縣二萬家,中縣萬五千家,小縣萬家”。(《銀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各地根據(jù)人口和土地多少授田,狹鄉(xiāng)一般一夫(戶)一百畝,寬鄉(xiāng)二、三百畝。良田一百畝,惡田(貧瘠的田)三百畝。
名田制。就是按軍功等級授予爵位,以軍功和爵位等級,獎勵授予一定的土地。即為以私人的名義按等級占有土地。戰(zhàn)國初,魏國在戰(zhàn)國七雄中曾率先實行“名田”制度。吳起為國的西問郡守,為攻克與邊境相鄰的秦國小亭,下令懸賞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任之國大夫,賜上田上宅。即先登上城墻攻下亭者賞國大夫之爵,獎勵上等良田和美宅。于是,“人爭趨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边@說明魏國是戰(zhàn)國初年就推行了“名田”制度。秦國在商鞅變法時也實行了名田制。據(jù)《商君書·境內》載:“能得甲(甲士)首(頭)一者,賞爵一級,賞田一頃(百畝),益宅九畝。”意思是勇士在戰(zhàn)場上能斬獲敵人帶甲之士,取人頭一個,賞官爵一級,獎勵田一百畝,宅基地九畝。后來秦國在商鞅變法后普遍推行“名田制”。秦大將王翦發(fā)現(xiàn)秦始皇疑心自己有叛逆之心,為打消秦始皇對自己的猜忌,主動請賞,要求秦始皇賜他良田美宅,“為子孫業(yè)”??梢姡敃r“名田制”已承認了土地私有化,土地私有化有了法律保證。
戰(zhàn)國時期,由于商品經濟非常發(fā)達,私有土地日益商品化。權貴和居有高軍功者利用自己的軍功獲得豐厚的賞賜、巨額黃金布帛,購買因天災人禍而破產的個體農民的土地,許多貴者富者大肆兼并貧苦農民的土地,或乘人之危廉價收買平民土地,或依勢強占小民土地,而成為占田數(shù)千頃的新興的豪強大地主。“蓋秦開阡陌之后,田為庶人所擅,然亦惟富者貴者可得之。富者有貲可以買田,貴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田之夫率屬役于富貴也?!保R端臨:《文獻通考·田賦考一》)戰(zhàn)國晚期,土地兼并異常激烈,豪民瘋狂兼并土地,小農日趨破產。社會上出現(xiàn)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弊躺素毟粦沂獾默F(xiàn)象。
2、田賦和軍賦。
戰(zhàn)國時期的田賦制度,基本上是“按畝征稅”,“分等定級,差別征稅?!奔窗刺锂€面積和土地上的收獲量課征,田多者多征,糧多者多征,田少者少征,產量低的少征。課稅的形態(tài)是實物,主要是糧食,其他就是土地上所產的各種農產品。戰(zhàn)國時,由于連年戰(zhàn)爭,各國軍費開支浩繁,農民賦稅負擔普遍繁重。據(jù)史書記載:當時魏國為什三稅,即百分之三十,齊國為什六稅,即百分之六十,而秦國則二十倍于古。其他還有苛捐雜稅,田賦暴斂實為農民不堪負擔的壓力。真是“苛政猛于虎也。”
戰(zhàn)國時代,由于各諸侯國攻城略地,戰(zhàn)爭頻繁,故人民負擔的軍賦是異常繁重的。
鄭國按田畝征收軍賦,丘(即124戶)要繳軍馬一匹、牛三頭。另外還得按田畝繳百分之二十的粟,作為軍糧。秦國在商鞅變法后,實行按人口征收軍賦,不論平民還是貴族都得納軍賦。除此外,還得按田畝多少,征收芻蒿,芻蒿就是禾桿,是用于軍馬吃的草料。每戶兩石。應納戶還得把應納的糧食、草料運到指定的地方,少則一百里,多則數(shù)百里,甚至千余里,這又是繁重的勞役,人民不堪負擔。
兵役: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爭十分慘烈,兵員傷亡數(shù)驚人。如前331年秦大敗魏兵斬首8萬。前312年楚懷王發(fā)兵攻秦,為秦兵所敗,8萬甲兵被斬首。前260年秦攻趙國長平,趙國主將趙括被秦兵射死,趙軍投降秦軍,秦將白起怕趙兵“反水”,在長平將趙軍40萬全部活埋。因此,各諸侯國都有嚴令,強迫老百姓服兵役,凡年滿15歲至60歲的男子,均得服兵役。一旦戰(zhàn)爭需要時還要征調婦女、兒童服役。如守城,運送軍用物資。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都擴軍備戰(zhàn),征兵數(shù)量十分驚人。當時,楚國有兵100萬,而總人口不足600萬。按一家五口人計算,幾乎家家有一人在服兵役。魏國人口不足300萬,而軍隊70萬。秦國擁兵100萬,趙國擁兵70萬,而秦趙兩國人口加在一起不足600萬。幾乎有一半男子在服兵役??梢?,兵役給百姓帶來了何等沉重的災難。
3、徭役(力役)。
戰(zhàn)國時百姓徭役驚人地繁重。徭役主要包括為統(tǒng)治者修建宮室臺榭,建造陵墓棺槨。以滿足他們生前的荒淫奢侈的生活和死后哀榮。其次是興建大大小小農田水利工程。戰(zhàn)時男子要充兵,老人、婦女兒童也要被強迫去修筑工事,運送軍糧、草料。有時一年幾個月不能回家,嚴重影響農業(yè)生產和收成。沉重的勞役使成千上萬的農民失去了土地,甚至家破人亡。
4、其它苛捐雜稅。
商稅。戰(zhàn)國時期,由于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私營商業(yè)和大商人涌現(xiàn),商稅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秦國商鞅變法,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對非農業(yè)活動課以重稅。他主張“不農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加重關市之賦,加重酒肉之稅,對酒肉征取其成本10倍以上的稅收。加重一切市場營利的捐稅,特別是商稅。其稅率高達50-60%。商鞅對非農業(yè)活動,特別是商業(yè)采取重稅政策,除了為國家增加財政收入外,其主要目的是以稅收為工具,達到抑商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鼓勵人們耕戰(zhàn)、立軍功,達到富國強兵、兼并天下、統(tǒng)一天下的目的。但他過度的重征商稅的政策,摧殘了工商業(yè)經濟的發(fā)展,阻礙了當時社會經濟的全面發(fā)展。
關市稅。即關稅和市稅。關稅,即為商品通過關卡要交納的稅收。市稅,對固定地集市,或進入市場的行商,或在市場上開設店鋪的坐賈課征的稅收。秦國商鞅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重關市之賦”,對關卡和市場實行重稅政策。商品經過關卡要征稅,在市場上出售也要征稅。重稅政策使商人無利可圖,以此防止人們棄農經商。這是商鞅“利出一孔”落實農戰(zhàn)政策的具體措施。戰(zhàn)國時代,各國諸侯之間的兼并戰(zhàn)爭連年不斷,軍費開支浩繁,為彌補國用匱乏,各國遍設關卡,加重關市之征,厚斂無度,額外加征,稅無定制,苛捐雜稅多于牛毛。
山澤稅。山澤的出產有:金、銀、銅、鐵、錫等礦產,有珍禽異獸,皮毛、齒、角、羽翮、竹木、新炭、漆等物產;池澤有魚、蝦、鹽等。戰(zhàn)國時,山澤之利基本上為國家所壟斷。秦國商鞅采取“壹山澤”的政策,不準百姓經營礦冶和漁業(yè),連狩獵也受到嚴格限制。國家對農民下湖海捕魚、進山狩獵、伐木都要收稅。
鹽鐵專賣是春秋時期由齊國管仲所首創(chuàng)。齊相管仲反對強制征稅的政策,而采取運用國家權力、控制貨幣和價格,“寓稅于價”巧妙的剝削方式,達到充實國家財政收入的目的。鹽和鐵是人們生活和生產不可或缺的物資,需求量極大。管子認為鹽和鐵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國家只要慎審地制定“寓稅于鹽價”和“寓稅于鐵價”的政策。實行專賣,壟斷控制價格,就可以坐收其利。管仲提出了“謹正鹽策”的主張。他說: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一個萬乘之國,以一千萬吃鹽的人計算,如果每日吃鹽千鐘,每升加價二錢,一個月就可多收六千萬錢。萬乘之國,如果征取人口稅,每月每人納稅三十錢,總口可得收入三千萬錢。這樣通過鹽專賣,便可取得相當于兩個萬乘之國的人口稅的財政收入。同樣,推行鐵制品專賣政策也能獲得巨額的財政收入。每個婦女必須有一根針,一把剪刀才能從事女紅。每個農夫必須有一張鐵犁,一把鋤,才能從事耕作,每個工匠必須有一把斧頭,一把鋸子、鑿子才能從事木工。如果國家壟斷了鐵制品價格,對每根針加價一錢,每把剪刀加價六錢,每架犁加價十錢。這樣國家就可以獲得遠高于人頭稅總額的財政收入。管仲實行鹽鐵專賣政策,“寓稅于價”,“不藉于民”,而國家財政收入卻大大提高了。這種鹽鐵專賣政策在戰(zhàn)國時普遍為各諸侯所采用,直到漢代桑弘羊都采取了這種專賣政策。他高度評價鹽鐵專賣制度,他說:“鹽鐵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軍旅之費,務蓄積以備空絕,所給甚眾”,“征敵伐國,攘地斥境,不賦百姓而師以贍,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盡西河而民不苦”,“有益于國,無害于民?!保ā尔}鐵論》)
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賦役管理制度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賦役管理制度與方法,無論是財稅原則、財稅管理的基本法則,還是組織機關、財政賦役管理的法制化程度都是比較成熟和系統(tǒng)的,對后世二千余年的歷代專制皇朝影響深遠。從秦漢直到明清,歷代專制皇朝均未從原則和體系上突破《周禮》所述管理模式。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賦稅管理制度,均見于《周禮》一書?!吨芏Y》成書于戰(zhàn)國晚期,此書記載的財稅管理思想、原則和各項制度基本上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只是托名周公所作而已。《周禮》問世較晚,大概在西漢末年,相傳孔子曾整理過西周時的典章制度,修訂成書,名曰《周禮》。后此書為秦始皇禁焚。儒者冒死藏匿,隱藏百余年后,于山巖屋壁中發(fā)現(xiàn),劉向子歆校理秘書,始得列序。遂成為后世儒家學者崇奉的最高經典。鄭玄為之作注。宋將它列入《十三經》,于是《周禮》一書遂成歷代皇朝專制社會之法典。
據(jù)《周禮》所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財稅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是兩個:一是財稅大權高度集中于國君(諸侯王之手);二是實行量出為入的財政原則。之所以推行這兩大原則,主要是當時各國諸侯連年從事兼并戰(zhàn)爭,需要集中人力和財力和物力,以確保巨額軍費開支和諸侯國行政費用及統(tǒng)治者的奢侈生活之需。為了確保人力和財力,各諸侯國的財稅管理重點是對戶籍和土地的管理,故《周禮》中財稅管理制度的戶籍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尤為周詳。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井田制崩潰后,各諸侯國對直接的農業(yè)生產者實行授田,而授田的原則是對農民的份地實行平均分配。為實現(xiàn)平均分配的份田的原則,政策不僅考慮土地的數(shù)量,而且考慮土地的肥瘠,勞動力的強弱。如《大司徒》載:“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溝之。以其室數(shù)制之。不易之地家百畝,一易之地家二百畝,再易之地家三百畝?!奔丛谝欢ǖ牡赜騼?,安置相應的家數(shù)。不易之地,是年年能耕種的上等土地,每家受田一百畝;一易之地,是一種一年休耕一年耕作的中等土地,每家受田二百畝;再易之地,是一種二年休耕一年耕作的下等土地,每家受田三百畝。《小司徒》中又規(guī)定:“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shù)。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薄翱扇我舱摺笔侵父骷夷軇偃无r業(yè)生產勞動的人數(shù)。七口之家,一人為家長,其余四人體力強弱各占一半,可以勝任農業(yè)生產勞動的有二人,故受上地。土地好,可精耕細作,所以需要的勞動力多。勞動力多的受肥度高的土地,勞動力少得受肥度差的土地,而使各農戶受田在勞動力狀況上大致相當,體現(xiàn)了農民份地分配公平、均等的原則。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連年的兼并戰(zhàn)爭,需要大批兵員和軍賦,各國軍賦和兵役都按人口數(shù)量征調。因此,各諸侯國對戶籍和人口的管理十分嚴格,制度周密而完善。中央地官司徒管理全國土地和人口。“大司徒之職,掌邦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shù),以佐王安撫邦國?!保ā吨芏Y·大司徒》)小司徒是協(xié)助大司徒專管全國人口、戶籍。每三年要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核查。要查清貴賤老幼廢疾各若干,以鄉(xiāng)為單位進行登記,每年上報到縣。(戰(zhàn)國時許多諸侯國已推行郡縣制)各縣每年都要搞一次人口核查、登記,而且核查決不能馬虎,要求十分嚴格?!胺材信猿擅陨?,皆書年、月、日名焉”。(《地官·媒氏》)出生的年月日和性別、相貌都要記錄在案。對人口的管理更是周密。社會組織實行“比伍之法”,“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人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五黨為州,使之相赒;五州為鄉(xiāng),使之相賓。”(《周禮·大司徒》)相保,就是聯(lián)保相坐,互相擔保,違法了擔保的五家要連坐,受犯罪者的牽連。相受,就是遷徙時給予證明。當時,一般平民基本上沒有遷徙之自由。相葬,就是有喪祭之事相互吊祭。相救,就是遇有災荒互相救助。相赒,就是困難時相互救濟、借貸。相賓,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要尊敬他們,要向縣、郡推薦他們出來做官。統(tǒng)治階級如此重視人口的登記、清查和嚴格管理,是因為徭役、兵役和軍賦的征調都以人口、戶口為依據(jù)?!吨芏Y》中規(guī)定: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七尺,即年20歲,六尺,年15歲的男子。國中,即王城內的百姓;野,指郊野的百姓,包括郡、縣之百姓。當時,一個七口之家的農戶,服徭役的就有四人。還有丁賦,完全按人頭征收,這是一種實物稅。因此,春秋戰(zhàn)國時期,統(tǒng)治者對戶籍人口管理極為嚴格、周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財政大權集中于中央,特別是到戰(zhàn)國晚期,各諸侯國均把財稅大權集中到中央,且以嚴格的組織機構來保障財賦集中于中央。當時中央有冢宰,即最高行政首腦,統(tǒng)轄全國財稅。并設司徒主管財稅,大司徒下有副職小司徒,協(xié)助大司徒,管理土地、人口、賦役……“以聽王命”,“以養(yǎng)萬民”。中央設有大府、內府、外府司、司書等辦事機構,隸屬大司徒。大府掌管九貢、九賦、九功。制定財政支出制度。司會,掌管全國戶籍、書契、財稅賬表、對各級財稅官員政績的考核紀錄等。大府內設有各職事官,有司書,登記財稅賬目、山川林澤之數(shù),有職內管理都鄙之財稅收入之數(shù)。即登記各地所納賦稅收入。地方設有鄉(xiāng)大夫之職,掌其鄉(xiāng)的土地、戶口、賦役。鄉(xiāng)下有閭,閭設閭胥,掌其閭之征令,征收賦稅,及時上繳至鄉(xiāng)、縣。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各國均建立了嚴格的會計制度,對財稅收入每年都要嚴格核查,并把核查情況上報至諸侯王。如發(fā)現(xiàn)有官員貪污行為的,嚴厲查處,直至處以死刑。國家對于賦稅收入實行嚴格的支出管理,實行專稅專用。如關稅、市稅的收入,只供朝廷膳食衣服的費用。國中的農業(yè)實物稅,只供外交上招待賓客之用。距國都200里之外的農業(yè)實物稅供官員俸祿、祭祀和賞賜百官之用。國家所有的財政支出,都要向大府領取。
春秋戰(zhàn)國時代,賦稅管理基本上走向了程式化、規(guī)范化和法制化。國家設有天官冢宰,相當于后世的丞相(或宰相)頒布六典、八法和八則。規(guī)定了財稅征取和財政開支的嚴格的程序和相關法律制度。百官機構的任何財政收支都要以“式法”或“令”為準,任何人必須按規(guī)定的式法程序辦理,不得違反。就是國君也要受法律式法的約束。司會還規(guī)定了嚴格的定期報送會計材料的制度。會計材料的定期報告分“日成”、“月要”和“歲會”?!叭粘伞笔敲渴斐蕡笠淮危霸乱笔且粋€月呈報一次,“歲會”是年終報送一次。大宰對年終會計收支報告要親自審查,并把審查結果直接上報國君。國君根據(jù)“歲會”的情況決定百官的升遷降免。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財稅管理的理論、思想深刻而精湛,對后世影響深遠。對我們今天的財稅管理也有借鏡作用。
首先,當時的理財家提出了“均財節(jié)用”的理財原則和“量入為出”的財稅法則。
“均財節(jié)用”的理財原則要求,國家財政收支要做到歲歲有余。對“失財,用物,辟名者”要予以懲處?!熬敼?jié)用”成為我國二千年來歷代理財家共同必須遵守的古訓。何謂“均財節(jié)用”呢?即“以均萬民,以節(jié)財用”,即要求使天下百姓的賦役負擔均平合理。國家的財政開支要“節(jié)用”,節(jié)儉,絕對反對浪費和奢靡。
“量入為出”的財稅法則是春秋初期提出來的,到戰(zhàn)國時,便成了諸侯各國都奉行的財稅管理的金科玉律。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那時,社會經濟主體主要是農業(yè)經濟,農業(yè)生產的豐歉,決定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盈虧。而農業(yè)生產的豐歉是人力無法控制的,國家的財政預算職能而且必須在榨取的農業(yè)實物稅已經完全獲得后才能制定。“量入為出”的財稅管理法則體現(xiàn)了國家財政收支預算是以農業(yè)經濟這一當時社會經濟的重要基礎為出發(fā)點,以田賦收入為主的依據(jù)的根本規(guī)律?!傲咳霝槌觥保鼙U县斦杖敕€(wěn)定,財政支出合理不發(fā)生虧欠,最好能有積蓄,以備災荒和戰(zhàn)爭之需。“量入為出”的財稅管理原則,對中國和世界的財稅管理思想都是一大貢獻。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國家對政府各級官員尤其是對財稅官員的監(jiān)督和考核十分嚴格。許多經驗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特別是對財稅官員的考核辦法周密而具體細致,值得我們吸取。其具體辦法是:“以聽官府之六計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辯?!贝肆椏己藰藴实闹行氖恰罢焙汀胺ā?,即為官必須做到兩條,清正廉明和依法辦事。對不依法辦事,失職瀆職的官吏,則予以嚴懲?!安挥梅ㄕ?,國有常刑”,“其有不共,則國有大刑”。這些考核和懲罰官吏的條文對我們今天反腐倡廉不無借鑒作用。
[1]十三經注疏[O].上海:中華書局影印版,1952.
[2]二十二子[O].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
[3]司馬遷.史記[O].上海:中華書局,1962.
[4]中國歷代食貨典[O].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
[5]趙徳馨.中國經濟通史[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6]巫寶三.先秦經濟思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