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梅
(安徽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安徽 蕪湖 241008)
英國著名女作家喬治·艾略特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她所取得的文學(xué)成就和兩次叛逆的婚姻生活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更令人驚訝的是她在宗教上的經(jīng)歷也是一波三折。她從一個虔誠的福音派教徒轉(zhuǎn)變成正統(tǒng)宗教的質(zhì)疑者,最終又成為人文宗教的熱情倡導(dǎo)者。盡管她被稱作英格蘭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無神論小說家,但她的作品常常彌漫著濃厚的宗教色彩?!秮啴敗へ惖隆肥菃讨巍ぐ蕴氐牡谝徊块L篇小說,小說題目中的亞當,極易使人聯(lián)想到《圣經(jīng)》中的亞當,實際上小說中的人物、場景、結(jié)構(gòu)、主題都與圣經(jīng)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了互文性的特征。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譯作“文本間性”、“間文本性”等。通常用來指示兩個和兩個以上文本間發(fā)生的互文關(guān)系。當代法國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和批評家朱麗婭·克里斯蒂娃在《詞語、對話與小說》中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語的鑲嵌品構(gòu)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編”。[1]40互文性理論認為文本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現(xiàn)文本產(chǎn)生于對前文本的吸收和改造。在《亞當·貝德》中,艾略特巧妙地將《圣經(jīng)》中的人物形象、場景、結(jié)構(gòu)、主題等“移植”到她作品的框架中來,并賦予其新的內(nèi)涵。
克里斯蒂娃認為“互文本決不能理解為摘抄、粘貼或仿效的編輯過程,而是說,從文本之網(wǎng)中抽出的語義成分總是超越此文本而指向其他先前文本,這些文本把現(xiàn)在的話語置入與它自身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著的更大的社會文本中。[1]141事實上,《亞當·貝德》中的主要人物與《圣經(jīng)》人物存在著雙重的互文指代。艾略特將亞當夏娃及撒旦耶穌的形象移入她的作品中來,并賦予新的形式、內(nèi)容和意義。
小說中的海蒂可以被看成《圣經(jīng)》中夏娃的化身?!妒ソ?jīng)》中的夏娃原本過著單純而幸福的生活,但魔鬼撒旦的出現(xiàn)改變了夏娃的命運。天真而無知的夏娃在撒旦的引誘下,偷吃了智慧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園,從此終身受苦,受盡磨難。小說中海蒂與夏娃十分相似,她單純而迷人,在遇見亞瑟之前,海蒂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干草坡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但是她愛慕虛榮的個性經(jīng)不住亞瑟的迷惑,失身懷孕,后來因為棄嬰罪而被流放國外,與夏娃一樣陷入到了深深的悔恨與痛苦之中。
然而,海蒂的墮落與夏娃的墮落在本質(zhì)上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論。夏娃的墮落是因為她違背了上帝的旨意而受到上帝的懲罰。這是基督教核心思想的體現(xiàn)即人類要絕對服從于上帝。夏娃的悲劇命運表現(xiàn)的是人無力與上帝抗爭,只能聽命于上帝,這是人與上帝的沖突。而海蒂的悲劇則是由于自身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個性加上受現(xiàn)代文明腐蝕的浪蕩公子—亞瑟的引誘而導(dǎo)致,是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價值觀念造就了海蒂的墮落與毀滅,這是人與社會的沖突。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海蒂是男權(quán)社會壓制下的犧牲品,也是出于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的悲哀之處。艾略特的的本意并非是對上帝發(fā)出抗議和質(zhì)疑,而是想要揭露了維多利亞時代婦女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困惑。艾略特借古諷今,表現(xiàn)出了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女性作家,對男權(quán)社會下女性命運的審視與洞察。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亞當·貝德和人類祖先亞當一樣,有著高大健壯的外貌特征:“一個身高約六尺、骨骼粗大、肌肉發(fā)達的人,他的肩背扁平,頭部姿態(tài)昂然?!盵2]2亞當·貝德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夏娃,單純美麗的海蒂就是他心中的夏娃。他努力勞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和海蒂過上伊甸園般的日子。然而,海蒂的心早已被亞瑟·唐尼桑恩上尉占據(jù),對亞當熾熱的愛情置若罔聞。亞當眼看著海蒂一步步陷入罪惡的深淵而無力挽救。和獲罪的亞當一樣,亞當·貝德也品嘗到失去幸福帶來的痛苦和絕望。
實際上,艾略特筆下的亞當·貝德絕不是《圣經(jīng)》中亞當?shù)姆?。盡管艾略特將亞當·貝德塑造成道德品行高尚,正直善良的男性形象,但在他身上仍然可以看到某些人性的弱點。比如他行為處事總是猶疑不決,有著多方面的道德考慮。對待親人過分嚴厲,對待自己的愛人海蒂充滿著甜蜜的幻想,而從未真正了解她的內(nèi)心世界。亞當·貝德并沒有圣經(jīng)神話中的亞當那樣完美,充滿神性的光芒,更多的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文主義思想的化身。
在《圣經(jīng)》里,撒旦變成蛇引誘夏娃偷吃伊甸園的“禁果”。小說中的亞瑟就是《圣經(jīng)》中撒旦的化身,他是造成海蒂悲劇命運的元兇。盡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社會地位不允許他娶一個農(nóng)村的女人,他根本不可能給海蒂帶來她想要的幸福。但為了滿足自我的欲望,自私的亞瑟還是誘使海蒂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亞瑟原本是一個深受村民愛戴、年輕有為的莊園繼承人。他是一個可以呆在天堂中的人,但他卻未能永遠居住在天堂,而是在欲望與激情的沖擊之下違背了上帝的教誨,偷吃了禁果,從此走向墮落,并陷入永無止境的苦海中去。
艾略特筆下的人物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其實,亞瑟的本性是善良的,至始至終,他的良心和善良的天性都未完全泯滅。在引誘海蒂的過程中,他的內(nèi)心一次次激烈地掙扎著。因此我們無法完全把他與邪惡的撒旦劃上等號。艾略特觀察事物的方式不單單是從道德的是與非、善與惡的角度出發(fā),而且竭力接近生活的核心,探討真實的人性。
《亞當·貝德》中的黛娜是一位衛(wèi)理會的女傳教士,她本身就是上帝耶穌的代言人。在小說中,黛娜是個虔誠的信徒和傳教士,她樂于幫助和撫慰那些受苦受難的人民。小說中多次寫到她安慰受傷的心靈,像耶穌一樣隨時隨地為悲苦中的人民做善事。在海蒂被帶往刑場的路上,是黛娜陪伴著她,使她的心擺脫黑暗,獲得了寧靜。黛娜拯救了海蒂,也拯救了亞當,海蒂獲罪后,亞當一度痛不欲生,直到黛娜帶著上帝的光輝走進他的生活。邁克爾·愛德華茲指出“亞當是在星期五經(jīng)歷了海蒂的受審,苦水橫溢。而他的再生,正如該章標題暗示的那樣,是在禮拜天早上完成的。”[3]禮拜天所代表的神圣,禮拜和重生,都暗示了黛娜無疑是耶穌的化身。
《圣經(jīng)》中的上帝耶穌是一位男性,而小說中黛娜卻是一位女性基督的代表,她公開布道,代表上帝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在她的身上,上帝的宗教意義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文主義的同情與關(guān)懷。艾略特通過黛娜形象的塑造來證實女性對男性命運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力,她的經(jīng)歷本身就是對男性權(quán)威的解構(gòu)和顛覆。這正是艾略特女性觀超前性的體現(xiàn)。
《舊約·創(chuàng)世紀中》中的伊甸園是眾所周知的人間樂園。在《亞當·貝德》中“干草坡”作為一個重要的場景不斷地被提及。這一意象是對于伊甸園神話的再現(xiàn)。艾略特通過男主人公亞當?shù)难劬ο裎覀冋故玖诉@個豐饒富足、美麗安逸的地方。“他(亞當)行經(jīng)的道路,迂回在樹木的濃蔭下,或是沿著灌木叢生、長滿牧場和谷物的山坡而上,他到處都可以看到漂亮的鄉(xiāng)紳宅第掩映在山谷之中,或坐落在山坡頂上”。[2]15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善良淳樸,互助友愛,儼如《創(chuàng)世紀》中伊甸園的再現(xiàn)。
另一方面作為《圣經(jīng)》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荒野叢林常被描寫為受到詛咒的、罪惡的土地,是人間的另一所地獄?;囊皡擦植粌H是亞當和夏娃歡樂嬉戲的伊甸園,也是撒旦引誘夏娃,將罪惡散布人間的地獄。艾略特所描繪的“伊甸園”,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約翰·彌爾頓筆下的“失樂園”。正是在這里,女主人公海蒂像夏娃一樣偷吃了禁果,犯下了必須世代救贖的罪孽。海蒂原本可以與愛她的亞當在干草坡過著平靜幸福的田園生活,但亞瑟的出現(xiàn)使其陷入了無限的悲苦之中。在亞瑟的挑逗下,海蒂常常與他在樅樹林中私會,并懷上了身孕。亞瑟的離棄,使海蒂陷入痛苦的深淵,絕望中的海蒂幾次都想在荒野中自殺,她將自己的孩子丟棄在了樹叢中,致其死亡,犯下了無法挽回的罪孽。因此《亞當·貝德》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荒野叢林”意象被賦予了善惡對立的二元意義。伊甸園神話與小說中出現(xiàn)的干草坡實現(xiàn)了完美地契合。
在敘事結(jié)構(gòu)方面《圣經(jīng)》遵循的是“樂園—犯罪—受難—懺悔—救贖”的結(jié)構(gòu)。這一敘事模式也就是弗萊所說的U形敘事模式,“我們可以把整個圣經(jīng)看成是一部‘神圣喜劇’,它被包含在一個這樣的U形故事結(jié)構(gòu)之中……”[4]《亞當·貝德》的結(jié)構(gòu)設(shè)置正好契合了圣經(jīng)的U形敘事結(jié)構(gòu)。海蒂本可以在被人們視為伊甸園的干草坡過著平靜的生活,但她卻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她的肉體和精神受盡了磨難,在女性基督黛娜的指引下,經(jīng)過艱辛磨礪和自我懺悔后,海蒂最終回歸了上帝,超越了自己負罪的心靈,得到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道德上的新生。艾略特在建構(gòu)《亞當·貝德》中,有意無意地嵌入了圣經(jīng)的敘事結(jié)構(gòu),同時傳達了小說主題思想上的指涉性。
“愛”這個永恒的主題貫穿《圣經(jīng)》的全書。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要愛人知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5]小說《亞當·貝德》中亞當和海蒂就是愛的化身。亞當品德高尚,正直無私。由于父親沉溺于嗜酒,他承擔(dān)起了家庭承重的經(jīng)濟負擔(dān)。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母親和弟弟亞瑟。為了照顧他們的生活,他情愿放棄遠離家鄉(xiāng)發(fā)財致富的機會,以至于錯過了結(jié)婚生子的最佳時機。亞當還是個忠貞不一、溫柔深情的男子。他對海蒂一直一往情深,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真誠的愛,希望靠自己辛苦的勞作,有朝一日能娶她為妻。當他得知海蒂與亞瑟的私情之后,亞當為了拯救他的愛人,毅然阻止了亞瑟的輕率行為。海蒂被亞瑟始亂終棄以后,亞當還是百般呵護著她,對她依然是情真意切。亞當寬容無私的愛雖未贏得海蒂的芳心,最終卻打動了品德高尚、富有愛心的黛娜。在小說中,黛娜是一位圣母瑪利亞式的女性形象,只要她出現(xiàn)的地方,就會散發(fā)愛的光芒。在亞當·貝德的父親失足淹死后,她便來到了悲痛至極的母親身邊,給予她女兒般的體貼和安慰,使可憐的莉絲貝斯感受到了愛的溫馨。當海蒂被關(guān)進死牢里的時候,黛娜自愿整夜陪伴著她,用宗教的愛感化她。在作者筆下,黛娜是一個對人類充滿愛的理想主義形象。
弗萊認為整部圣經(jīng)的敘事其實就是一連串的盛衰起落,所以我們所看到的更像是一個史詩的英雄下至低層的世界去解救一大群男人和女人。[6]這種救贖的圣經(jīng)主題也淋漓盡致地貫穿于《亞當·貝德》的始終?!妒ソ?jīng)》提倡依靠對上帝信仰的力量來達到人類理想中的善和正義。唯有堅定自己的宗教信仰,才能得到救贖。小說《亞當·貝德》中,女主人公黛娜本身就是一位對宗教堅定地信仰者,作為一名衛(wèi)理會的傳教士,黛娜認為自己的使命就是幫助和拯救那些受苦受難的人民,用宗教的愛喚回那些彷徨迷途的人。黛娜對海蒂的救贖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當赫蒂因棄嬰罪被判絞刑,絕望、恐懼地赫蒂拒不懺悔罪過,黛娜用熱忱的宗教勸導(dǎo)感化了海蒂,使其幡然悔悟,認罪懺悔。
《圣經(jīng)》是歐洲文學(xué)的源頭之一,對西方文學(xué)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小說《亞當·貝德》在整體結(jié)構(gòu)上重現(xiàn)了“圣經(jīng)”故事最主要的情節(jié)構(gòu)架,無論從人物的塑造、場景的描寫、結(jié)構(gòu)的選擇還是主題的設(shè)置,都充分體現(xiàn)了艾略特以“圣經(jīng)”神話故事作為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手段。本文從互文性這一新的角度,將小說《亞當·貝德》置于《圣經(jīng)》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ノ男钥朔藗€人話語的高度封閉性,為作家提供了敘述空間,也為讀者提供了閱讀參與空間,通過作者、讀者、文本的三方結(jié)合更好地完成對文本理解和闡釋。[7]在與《圣經(jīng)》的互文中,小說凸顯了宗教和社會倫理道德這個貫穿于艾略特創(chuàng)作生涯的命題。艾略特宣揚人世間的寬容、友愛與同情,認為只有當人們走出自我這個狹隘封閉的世界,學(xué)會理解和關(guān)愛他人,幸福才會來到。因此,《亞當·貝德》不僅是對“圣經(jīng)”故事的再現(xiàn),更是作者借助于《圣經(jīng)》并在其基礎(chǔ)上所進行的具有全新視角的獨立創(chuàng)作。
參考文獻:
[1] 王 瑾.互文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5.
[2] 喬治·艾略特.亞當·貝德[M].周定之,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 龍 艷.激進而保守的女性主義——美國作家喬治·艾略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8:24.
[4] 弗 萊.偉大的代碼——圣經(jīng)與文學(xué)[M].郝振益,樊振國,何成州,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220.
[5]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圣經(jīng)[M].上海: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2009:17.
[6] 劉建軍.基督教文化與西方文學(xué)傳統(tǒng)[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250.
[7] 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in the Kristeva Reader,Troil Moied[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