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偉
(東華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
社會信息論的一般哲學研究承擔著為各具體的社會信息學科提供基本的理論前提與方法論原則,可以作為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各學科不斷加強內部整合與創(chuàng)新的紐帶,從而有利于實現當代科學,尤其是社會科學中的基礎理論的問題、論域、觀點和理論本應具有的統(tǒng)一性關系。在中國,學者們對“社會信息論”的理論、體系與方法進行了大量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然而,在社會信息論領域的研究最為薄弱的則是其基礎理論部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科學研究在不斷地加強其各具體學科內部的整合與創(chuàng)新,進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互動。顯然,社會信息范疇,對于整合當代科學和當代文化與當代哲學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創(chuàng)新與契合點。因此,關于社會信息范疇的“真”與“價值”問題、以及圍繞真與價值的相關論題是深化社會信息本身的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入口。
作為一種橫斷性、綜合性研究,社會信息的哲學研究的主要思路應基于對信息作為物質世界的間接存在的一般界定、社會信息的社會本質的一般認識的存在論轉換,以一種整體視角對各種具體的分支社會信息學科加強整合與創(chuàng)新,實現對社會信息的社會存在論意義的揭示。由此,社會信息論的哲學研究可分為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形而上”的研究(以研究社會信息的真相與真理問題為核心),一種是“形而下”的研究(即具體圍繞著有關社會的現實與實踐問題)。這兩種類型研究常常是相互貫通的,沒有截然分割,它的研究路向是對各種具體的分支社會信息學的一般概括。
社會信息概念的范疇是多維的,它不僅有著自然特性,還有著鮮明的人類學特征,后者甚至是更有意義的。
在信息自身的運動和發(fā)展歷程中,從信息的哲學本體上看,信息呈現出了“自在、自為和再生”三種基本式態(tài)。[1]47-55自在信息本質上是一種自然信息,從其與人的關系來分析,它是信息還未被主體把握和認識的形態(tài)。自為信息是自在信息的主體“直觀”把握的形態(tài)。人類思維過程所產生的區(qū)別于自在、自為信息的新的信息,定義為再生信息,它是信息的人類主體創(chuàng)造性的形態(tài)。社會信息活動無疑首先是對“自在信息”的超越。從本體論上看,“自在信息”總是有著向“自為、再生信息”轉換的可能。因為,“自在信息”在獲得現實形態(tài)與意義,也即實現從“自在”(自然)到“社會”信息的飛躍過程中,“為我之物”仍有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及其活動的一面。這種不依賴人的規(guī)定包含著某種“自在”性,意味著“信息”由廣義實踐過程而外化于現實的存在,即社會信息仍然有其“自在信息”的必然構成。從根本上說,人作為社會信息活動的主體,其存在本身即以“自在”為其本體論的前提,這一事實既決定了人在走進社會的同時難以割斷與自然的聯(lián)系,這實為規(guī)定了“自在、自為、再生“三態(tài)信息之間具有連續(xù)性。因此,正如鄔焜教授所認為的,社會信息,就其本來的內容來講,它并不是一個獨立的信息形態(tài),而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顯示著的“三態(tài)”信息的統(tǒng)一。[1]61-64在信息的哲學分類中,信息有著“三級質”的變換。[1]61-64因為,任何物體,首先是一個具有內在結構和狀態(tài)的物質的直接存在形式,所以,由這個物體所產生的信息場,必然首先以該物體本身的直接存在為其顯示的第一層級的內容。但是,任何物體又都已經信息體化了,所以,當物體自身的結構和狀態(tài)在信息場中顯示出來的時候,凝結在這個結構和狀態(tài)中的信息也便一同顯示了出來。這部分信息便是信息場中顯示著的第二層級的內容。而當以人類意識的能動作用,對信息在相互關系中的屬性考察,不是以客觀為準繩,而是以主觀為規(guī)定時,信息就具有了第三性級的質的意義。這即表明世界存在著從物質的直接存在到其信息態(tài)、又到包含主體意識的社會信息態(tài)的“三階距離”。顯然,社會信息結構中的三態(tài)信息(自在信息、自為信息和再生信息)構成與三階距離結構決定社會信息是一種“真與價值”的深度契合的信息體。
社會信息的創(chuàng)制就是對感知、記憶的社會信息(自在、自為、再生三態(tài)信息)的加工改造,通過對“已有”的社會信息產生出“未有”的“社會信息”,正如“創(chuàng)制”,這個概念在現代漢語中,釋義是“初次制定(多指法律、文字等)”;在伊斯蘭教律法中,創(chuàng)制,即“伊智提哈德”(ijtihad),指對《古蘭經》、圣訓和”公議”中都沒有論及的問題所作的分析。一定程度上,社會信息創(chuàng)制的特點實現了社會信息結構中的“三態(tài)三質”的統(tǒng)一特性,是一個經過多級工具中介的、自覺自愿、自擇自控、自發(fā)自知的過程。需要說明的是,社會信息創(chuàng)制活動本質上應視為一個思維過程。這是因為思維過程所產生的是區(qū)別于自在、自為信息的有著新質的信息,如信息的第三性級的質;顯然,只有人類的思維活動才能真正契合信息的創(chuàng)制本性。
面對一些陌生繁雜的人際交往,是非對錯,立場到底在哪里,真相在哪里,真理在哪里,是一個難題。無論對于個體、還是集體、國家,甚至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其實也是一個首要的主題。顯然,“真”應該是我們的生活最需要的整理明白的一個認識論也是實踐論問題,然而,“真”這個范疇本身充滿爭議與不確定,現在還沒有形成最基本的概念上的界定共識,很不容易把握。
這里需要指出,真、真的信息與真理應該看成是非同一的概念。在社會信息認識論視域下,“客體對象本身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進入對之進行認識的主體,那能夠進入主體意識的僅僅是已在諸多中介中幾經變換、選擇、建構過了的關于客體對象的社會信息。”[1]168也就是說,“真”只是以社會信息體為其對象的,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或者對對象之“真”的把握經由了多級社會信息中介。而對于“真”之符合論的理解就是對象信息和認識的主體信息在人類社會中實現了的矛盾的統(tǒng)一,也可以說是在實踐中的統(tǒng)一,而實踐與認識在社會信息活動上的一致性,我們把“求真”的本質在于使自在自為、再生的“真”的社會信息通過理論的表達而顯露出來。
把社會信息范疇引入真理性創(chuàng)制信息問題研究,結合社會信息結構中的“三階距離”與“三態(tài)三質”的多重組合,意味著真理性信息創(chuàng)制的生成有著多元通道,從而真理性信息創(chuàng)制過程就是適合社會實踐的“三元(主體、客體與中介)信息變項”相互符合、一致的關系動力下的多重中介建構過程,是關于“對象”的同構模擬?!叭说娜魏我环N認識都只能是對象信息和人的認知結構之間發(fā)生實質性相互作用所引出的一種效應結果,亦即都只能是一個價值產生的過程?!盵1]360可以說,從一般性、普遍性上看,這個過程必然是信息“相互作用與差異”的、包含主體社會價值信息生成的過程。作為人類文明一種自覺意識,這個過程是“真理自覺”,它有四種基本表現:主體的價值自覺;對作為虛擬概念的“絕對真理”的辯證“自覺”,“澄明客體”與“真理的標準”的自覺。
在不同的社會階段存在著不同性質、形式的社會信息,社會生態(tài)與工具系統(tǒng)最大化地制約了社會信息的創(chuàng)制。當今時代,最明顯的特征是互聯(lián)網的出現催生出虛擬社會與虛擬實踐,本質上,虛擬實踐活動是一種虛擬社會信息活動。因此,我們要關注網絡“虛擬”對認識、把握和發(fā)展真理觀所帶來的變化,如“虛擬社會”的真理,以“人機交互”、虛擬主體為鮮明特征的真理性信息創(chuàng)制的主體創(chuàng)新等。
如果把在虛擬實踐中生成的有真理意義的“虛擬信息”稱為“虛擬真理”,那么,“虛擬真理”就是對社會信息體的“真”的反映。它必以“真”為其質,是主體信息與客體信息互相適應的“符合”、“一致”。作為一種信息化本質表現的虛擬化對于真理性信息的存續(xù)與進化有著重要意義。首先將會給真理性信息的創(chuàng)制帶來新的特征,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真理性信息的創(chuàng)制越來越表現為間接性的特征。因為,真理性信息的創(chuàng)制過程越來越依賴于進化著的體外的物化工具的中介而展開。比如,從人類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角度來看,電子媒介促使了人的體外聲音信息系統(tǒng)和影象信息系統(tǒng)的極大發(fā)展,這一定意義上帶來了真理性信息創(chuàng)制效率和質量上的飛躍。實際上,每一次重大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工具的發(fā)明都使信息的創(chuàng)制方式與模式也發(fā)生了質的革命飛躍,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虛擬實踐”越來越占主導地位,可以樂觀的看到,隨著人類認識的復雜性程度的增大以及虛擬性程度的增強,“虛擬實踐”必然為人類真理世界的進化帶來了新的機遇。基于這種趨勢,在真理性信息的檢驗標準上,除了承認物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之外,真理性信息的獲得越來越依靠于邏輯與思維,或者說真理,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信息,也生成于虛擬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制中。
每天,人們都在“制造”基于“社會真相”名義的社會信息,把對所謂社會真相的描述的文字或其他之類的社會信息轉化成為可以用來消費的產品,抑或以真理的名義傳播、要求“順從”。因此,今天,當在社會信息網絡傳播生態(tài)中關于社會真相的強權與操縱無處不在的時候,詢問與研究社會真相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氣的。關于它的邏輯移入到中國的現實語境中來,更是隱含著一種對持有真理優(yōu)勢心理的反思。
對社會真相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然而,生命是有限的,理性也是有限的,這使得社會真相的把握更具有人類中介化、或者人類學特征。于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眼前:一段時間空間距離中的認識總是有限的,或者具體事件往往不能夠產生跨越時空的界限,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引導人們對生活規(guī)律的普遍理解和具有普遍規(guī)律效力的跨距離闡述、創(chuàng)制與傳播。這樣,不同的社會信息的傳播及其真相就如同某人涉足兩個不同的領域,在理解不同社會真相體系的表達時常常發(fā)生歧義。所以,當此種情況出現時,對待真相,恐怕首先形成某種社會共識也許是一個較為科學的態(tài)度了。當沒有共識時,就會沒有規(guī)則,那么,在共同體中,就不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
在多元、多樣化社會里,人們越來越被一體交往關系紐帶聯(lián)結在了一起,要有對于社會真相的必要的社會信息調查和潛意識的謙虛,這就需要一種能夠平衡普遍意識和地方敏感的新的世界觀,以及有必要發(fā)展一種新的交往范例和方法。其中,核心問題在于基于社會信息的“三態(tài)三質”以及“三階距離”的存在邏輯,形成社會真相共識的社會信息調查方法論。這種方法論首先承認在當代世界的融合與發(fā)展下社會真相作為一種具有距離邏輯,如表達身份、文化特征及與其他文化差異的一種認知,它通過揭露不同距離邏輯下的經驗性事實,尋求是否能夠適合歷史定位需要,并達成某種基于社會信息傳播及其真相的社會共識。其價值、規(guī)范性是否滿足社會對秩序的基本需要的,對不同距離下的經驗的認知和一種新型的與當代需求緊密聯(lián)系的歷史認知的結合。這種結合反映了作為歷史知識的認知特征的客觀性的要求,是產生這種知識的規(guī)范性承諾。另外,還應充分認識到當代社會與發(fā)展中的多元性所蘊含的無窮無盡的潛在優(yōu)勢,進而達成一種尊重多樣性的基于社會真相的某種社會共識。
總之,當代中國包容多元價值的時代所能容納的各種不同社會信息體的質與量大大超過以往,承認和接受其他人與其不同的差異性,在中國走向多元文明的對話、切磋、溝通、相礪相長的共識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真相寬容程度,對全球一體交往關系帶來的真理觀的諸多失序、無序狀態(tài)而不慌亂有重要價值。
關于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問題的研究既是目的,也是一種實現實踐共識的技術性保障,它既屬于認識論范疇,也屬于實踐范疇。一定意義上,人的本質力量首先以人的信息活動能力為其表現形式;而人對世界的實踐關系,總是相應于人的信息活動能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發(fā)展形態(tài)。因此,人的信息活動能力或者信息化水平是構成了人類真理世界樣態(tài)的內在條件。從對象的人化、或者說存在著的相互作用這一維度看,人類活動最本源的形態(tài)是實踐。如果說自為社會信息體還保持著與認識對象的直觀對應性的話,那么,作為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往往已經超越了與具體對象的直接的直觀對應了。因此,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其實就是對象社會信息體獲得其現實性,就是在社會中對象實現人化形態(tài)(對象成為人自身的對象化)。需要說明的是,并非人類創(chuàng)造的所有社會信息體都是可以達以客觀實現的。社會信息的真理性是其社會信息的現實化的保證或根據,只有當它不僅與客觀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發(fā)展的規(guī)律相一致,而且具有實現的現實可能性時,它才有可能轉化為客觀現實。這一過程既通過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而表現了人的獨特存在方式,也改變了對象世界的存在形態(tài),同時與人的存在過程形成實質的聯(lián)系,并由此獲得了現實的規(guī)定。所以,自在的世界不會主動地適應人,也不會自發(fā)地滿足人的需要,勞動實踐是人與自然聯(lián)系的直接中介。
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并不僅僅表現為純粹的物質化過程。因為它就是針對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的合法化的成就,即從內部的學術要求,以及外部壓力促使基于社會信息體的真理性的重構和澄清常規(guī)中的眾多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問題為研究主題,不僅關注社會信息體的現實化體系理論及概念的歷史的內在研究,而且特別關注其實踐層面上的政策動機。這意味著在“社會實現”中社會信息體的存在式態(tài)呈現出了“真”、“善”、“美”的品格。所以,對社會信息存在之“真”的現實化確證,與人對本然對象(物質與信息)的變革具有一致性。而事實上,化本然存在為人化存在的實質指向,就在于使自在意義上的世界成為合乎人需要。“可欲之謂善”,當本然的存在通過人的作用過程而與人的需要一致時,它無疑也呈現了“善”的價值意義。美的意義仍相對于人而言;正是在審美活動的展開與審美意識的萌生中,美的意義才得到呈現,而這一過程又以自在之物向為我之物的轉換為前提和背景。[2]因此,以人與世界的“三類(真、善、美)關系”為內涵,社會信息體既通過認識和評價活動在意識的層面得到其意義,又基于廣義的實踐過程而外化于現實的存在。這樣,世界就由“本然”展現為“真”的、有意義的世界,同時,社會信息體實現了其深沉的內涵。
人的社會信息活動能力突出地表現為人既是社會信息生產者、社會信息傳遞者,又是社會信息消費者。所謂社會信息的消費指的是人們?yōu)闈M足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而消費社會信息。從狹義上看,社會信息消費是直接或間接以社會信息產品及其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社會信息的消費活動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核心因素是社會條件,即首先是一種社會性的信息消費。它有空間維度又有時間維度的特征;在不同的社會階段,社會信息的消費存在著不同性質、模式和方式。社會信息的社會價值的充分實現,要求重視社會信息的消費,以及提高人們的社會信息消費能力。因為,從動態(tài)的視角來看,社會信息的社會價值存在著貶值、保值與增值。
通??磥恚鐣畔⑾M資源被視為是“無污染、生態(tài)化”的,然而,社會信息產品以及具有信息性符號與象征意義的物質產品,背后必然是物質性存在的支持。因此,社會信息的消費也非絕對的無損耗、可再生,也會導致自然物質消耗,產生環(huán)境生態(tài)壓力,從而影響人的發(fā)展?;蛘哒f,對社會信息的不當消費,同樣會引起生態(tài)資源與環(huán)境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因此,在人實現其本質和全面發(fā)展的道路上,社會信息消費也如一把雙刃劍,存在著消費生態(tài)“異化”傾向。這種“異化”傾向實質上是人與自然、需求與供給之間矛盾的反映,實為人與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人化自然的矛盾。這種情況表明,當代信息社會發(fā)展所遇到的真正問題,首先不是有沒有能力繼續(xù)發(fā)展的問題,而是社會信息的社會價值問題,即是以什么樣的價值觀指導并規(guī)約人們對社會信息的生態(tài)化消費自覺問題。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已經廣泛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前,我們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必須拓展和實現網絡信息消費生態(tài)下的實效,構建基于核心價值觀的消費信息價值網絡。在網絡信息消費生態(tài)下,以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實現對網絡信息消費的價值導向中,當個體占有的價值信息不足的時候,核心價值網絡的構建過程就是為了實現消費主體獲得更大的價值信息。價值信息網絡的建構總是要與消費主體的社會信息距離保持一種辯證關系,才會接近和建構客體。如果,在價值信息網絡建構中,消費主體承受價值太重太輕,價值位勢太大或太小,都明顯制約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實效,從而宏大價值觀教育也面臨著風險。因此,在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與方法設計上,要讓人看到在未來與現在存在著的巨大價值信息距離可以通過消費主體的努力聯(lián)系起來,既將當下價值觀起點與差別巨大的價值目標聯(lián)系起來,在“信息動力”的推動力下實現由“我被”到“我要”的價值信息距離彌合。
總之,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社會信息消費問題。從目的上看,社會信息的理性消費是社會信息問題研究的終極目的、方向所指、也是其全部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因此,必須實現對信息的社會價值消費問題的關注與認知,倡導對社會信息的消費應是一種理性消費,即充分發(fā)揮其好的社會價值,不造成消費后的負作用、社會負價值,避免導致價值理性喪失的社會信息消費。
[參 考 文 獻]
[1] 鄔焜.信息哲學——理論、體系、方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 楊國榮.意義與實在[J].社會科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