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明
【關鍵詞】細處 例子 《船長》
人物對話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A-
0081-01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11冊《船長》一文敘述的是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撞擊后即將沉沒之際,以自己的果敢、勇氣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自己則以身殉職的故事。文中大量運用人物語言揭示人物品質,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教師教學本文時往往抓住哈爾威船長所說的話整合教學內容,以反復朗讀、揣摩人物語言來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卻忽視了語言最基本的呈現(xiàn)形式?!洞L》一文中的人物對話實際上涵蓋了四種語言呈現(xiàn)形式,即提示語在前、提示語在后、提示語在中間和無提示語。教師教學文本時可以緊緊抓住人物語言的呈現(xiàn)形式來展開。
一、教學分析
1.提示語在前?!疤幔ㄌ崾菊Z)前話(人物說的話)后”的形式一般強調提示語內容,意在突出人物講話時的語氣、動作、神態(tài)等。如:“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這句話中的提示語“大聲吼道”強調了一個“吼”字,說明當時形勢的嚴峻和船長下達命令的迫切心情。
2.提示語在后。將話語前置,意在強調說話的內容。如:“‘快救克萊芒!船長喊道?!焙汀啊畡幼髟倏禳c!船長又叫道。”這兩句中,將“快救克萊芒”前置,是因為“克萊芒還不過是個孩子”,展現(xiàn)了災難來臨時婦女、兒童優(yōu)先的人性美;“動作再快點”前置是因為“第20分鐘快到了”,突出了情況的危急。
3.提示語在中間,即提示語出現(xiàn)在兩次分段陳述的引語之間。“提中間話兩邊”的形式常常用來表明人物所說的話前后有區(qū)別,停頓較長,或是有意強調人物的前半部分話語。比如:“‘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奧克勒大副,你的手槍在嗎?”這句話的前后語義有區(qū)別,前面的“夠了”是回答“20分鐘”,是為了給大家以信心,后面的話強調“手槍”,提示語起到了區(qū)分前后語義的作用。
4.無提示語,即只有人物說的話,提示語省略。這是依據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話是由哪個人說的,或者是說話雙方在緊急情況之下的快速應答,無需提示語。如:
“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船長叫我嗎?”
“爐子怎么樣了?”
“被海水淹了?!?/p>
“火呢?”
“滅了?!?/p>
“機器怎樣?”
“停了。”
這段對話中雖然沒有一個提示語,沒有直接寫出說話者,但讀者根據上下文完全能夠理解每句話是出自何人之口。這樣的安排使行文簡潔明快,突出哈爾威船長的沉著、鎮(zhèn)定。但如果我們把上文改成有提示語的形式,如:
哈爾威船長叫道:“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洛克機械師回答道:“船長叫我嗎?”
哈爾威船長問:“爐子怎么樣了?”
洛克機械師說:“被海水淹了?!?/p>
……
有了提示語后句子反而顯得啰嗦,現(xiàn)場的緊張感沒有了,也無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仿寫練習
好的文章形式與內容是一致的,我們通過外在的形式感知同樣可以達到對內容的領悟。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語言呈現(xiàn)形式的細微之處,而學生的習作中對后面三種提示語形式基本是難以體現(xiàn),千篇一律地采用提示語前置這一形式,這與教師習作訓練中的重視程度有很大關聯(lián)。教學本文時教師可以安排仿寫練習,如根據以下生活場景“媽媽給我買衣服,看中一件——討價還價——媽媽欲走——店主叫住——繼續(xù)討價還價——最后買成”描寫一段對話,要求提示語出現(xiàn)在不同位置,并注意在提示語中反映人物說話的語氣和神態(tài)等。有了課文的教學引路,學生也就有章可循,有例可援。這樣有序、反復地訓練,豐富了學生習作中表達技巧的運用。
好的文章往往蘊涵著表達的方法與藝術,閱讀教學并不僅僅要學生悟思想、悟意境,還要悟寫法?!洞L》一文的人物對話表達形式,是窺探學習語言表達的一扇窗,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很好地透過這扇窗去理解、領悟直至運用其表達技巧。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