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志群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410205)
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教育的目標之一。而閱讀又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之一,但是僅僅靠課堂是不夠的,需要在課外大量自然閱讀。自然閱讀是閱讀個體粗略思考并對所閱讀內容加工、重建的復雜過程。大學英語自然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從被動閱讀轉變成積極的自然閱讀,并挖掘出學生所潛藏的巨大閱讀動力,構建積極主動又具有個性化的閱讀模式,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然閱讀能力。以元認知理論知識為基點,對英語自然閱讀教學會有很大的實際意義。教師要重視元認知在英語自然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傳授元認知知識和意義,以傳促教,使學生真正受益。
元認知概念最初是Flavell 研究元記憶,他指出“元認知是認知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識”。[1]可以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兩種認識:動態(tài)認識就是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進行監(jiān)控;靜態(tài)認識就是元認知知識。元認知有三個元素,即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知識是認知主體通過有意或無意、正式或非正式對自己及別人相對穩(wěn)定的一種認知過程。比如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過程中,閱讀者對自己的語言基礎和記憶程度的了解,也可以了解到自然閱讀的目的和任務,即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就是認知主體能夠意識到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比如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過程中,閱讀者可能理解也可能沒有理解閱讀材料,這就是一種體驗;元認知策略知識涉及了陳述性、程序性和條件性等知識。這三個元認知要素相互聯系、不能分割。元認知知識是元認知體驗和策略的理論基礎,元認知體驗可以更正元認知認識、完善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反過來促進元認知知識和體驗。
英語自然閱讀教學很重要,教師要意識到閱讀主體不僅要認知閱讀材料又要認知閱讀過程,而學生也就是閱讀的主體,他們完全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但是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給學生傳授元認知知識,指導學生分析閱讀主體和客體,提出閱讀策略。
每個個體是不一樣的,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認清自己,認真對待自己的優(yōu)劣勢。方法之一就是學生可以從自然閱讀效果來看清自己的閱讀水平、速度以及詞匯量,還有對長句的理解,以此給自己制定自然閱讀計劃,并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方法。方法之二就是教師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因材施教。比如對于閱讀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在閱讀面上下工夫;對于英語閱讀水平較差的學生,就要在詞匯和語法方面對其進行輔導。方法之三就是互補學習,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所以學生之間可以交流英語閱讀經驗,不斷和別人對比英語閱讀方法和閱讀的時間,可以更清楚自己要閱讀的材料和任務,以至于能選擇性地去閱讀。閱讀個體在對認知任務了解的基礎上,就增強了自己對閱讀材料的判讀和把握能力。
學生要好好運用元認知策略知識,使用元認知策略的次數越多,其英語閱讀水平會越高。教師要不斷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的培訓,講座或者是課堂教學都是很好的方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英語閱讀材料和方法策略結合起來進行傳授。也可以從理論,即策略知識開始進行,然后再結合英語閱讀材料。這樣學生在了解策略知識之后,再運用到閱讀中去。但是這種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所經歷的階段較長,“有四個階段:準備、呈現、實踐和擴展階段”。[2]在準備階段,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設計英語閱讀任務和目標;在呈現階段,教師要豐富學生對策略知識的認識,讓他們清楚什么時候用哪種策略;在實踐階段,“就是學生把所掌握的策略知識運用到課堂或者是課后的英語閱讀中,通過大量的英語自然閱讀,讓自己徹底理解元認知策略知識”[3];在擴展階段,也就是自我評估階段,學生要及時糾正自己的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使自然閱讀更順暢。這樣學生就更喜歡在閱讀中暢游,喜歡并享受著英語自然閱讀帶來的樂趣。
學習興趣和動力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自主學習能力越強的學生,其學習動力也就越大。所以教師在英語自然閱讀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閱讀興趣,加大成功的心理體驗。首先,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具有情景化、形象化的課堂氛圍,再輔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們的閱讀思維和興趣,同時幫助他們設疑,并共同解疑。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開闊閱讀視野并建議他們閱讀各種各樣的英文書籍或報刊。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課堂上,每學完一個單元的主題后,教師可以提供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網絡閱讀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閱讀深度,而且對本單元主題也能更加了解。最后,教師要指引學生做好英語閱讀筆記,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成功的閱讀心理體驗和閱讀總結是密不可分的,學生也能從中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成就感。
掌握了一定的元認知策略知識后,還要運用這些策略知識。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置英語閱讀計劃表。學生可以在閱讀表中把運用策略的情況記載下來,也可以記錄閱讀中和閱讀后感受。為了讓自己的閱讀水平更有提高,一個月把自己的閱讀經驗歸納一次,并找出自己閱讀的劣勢和優(yōu)勢,以此來調節(jié)和修正自己的閱讀經驗。首先制定出符合自己的閱讀計劃,當然這個計劃要細化到每天、每周和每月,讓自己逐步實現自己的英語閱讀目標;其次閱讀計劃中要把一些不利客觀因素考慮進去,比如,有一些重大考試或者臨時變動需要占用一定的時間,所以在制定計劃時,盡量讓時間寬松一些,或者把閱讀資料進行難易結合,讓自己的英語閱讀計劃游刃有余,就會讓自己更有成功的閱讀體驗。
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教學中,學生自我監(jiān)督和自我評價至關重要,同時也需要經歷“教師的監(jiān)控和評價、同學的監(jiān)控和評價以及學生自己的監(jiān)控和評價”這三個階段。[4]在教師的監(jiān)控和評價階段:教師要在大學英語閱讀課堂上給學生制定出監(jiān)控和評價的模式,對學生的課后英語自然閱讀給予及時的評價、監(jiān)控和鼓勵,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閱讀效果;在同學的監(jiān)控和評價階段:小組合作學習是個不錯的選擇,同學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知曉其他同學的英語自然閱讀情況,也可以增加自己英語閱讀的動力和興趣,而且還可以根據同學們的評價及時調整自己的英語自然閱讀計劃;在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監(jiān)控階段: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英語閱讀計劃,監(jiān)控自己的閱讀進展,發(fā)現自己的英語閱讀障礙,檢查自己閱讀任務完成的情況,只有這樣不斷地監(jiān)控和評價,才能夠總結出成功的英語閱讀經驗,增強自主閱讀興趣,不斷地取得進步。自我評估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反思自己的閱讀思維過程,發(fā)現問題并理清思路。只有對自我評估,學生才能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評估還可以下意識地進行,即每次完成英語閱讀任務,學生可以下意識地評價自己的英語閱讀情況。在每一個閱讀階段,學生可以對自己的閱讀任務和知識進行相關的自我評價,知曉自己哪方面不足,有待加強。比如在閱讀《老人與?!泛汀蹲仙愤@兩部作品時,還想多了解其內容和擴展知識。教師就要在學生有強烈求知欲的情況下對此進行指導。指導他們去中國知網查閱資料,或者去學校圖書館翻閱相關書籍。學生通過不斷地查找資料,就可以加深英語閱讀深度和自己的知識面,這樣做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興趣,也能夠加強英語閱讀能力。
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元認知的知識和重要性外,還可以和學生一起制定英語自然閱讀計劃,但是一定要注意時間的合理分配。如果有額外的事情與計劃發(fā)生沖突,就要用彈性時間進行彌補。而且教師心中也要有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來對他們進行判斷。
要構建良好的元認知英語自然閱讀環(huán)境,首先教師就要和學生一起制定好英語閱讀計劃,比如可以師生共讀某本書或者某篇文章,讀完之后,可以一起討論元認知知識、策略和體驗,這樣元認知的英語閱讀氛圍就很好了。除此之外,教師要在自然閱讀過程中,起好帶頭、示范作用,比如幫助學生知曉整個英語閱讀的思維過程并達到體驗和運用策略的目的。師生要共建一個良好的英語自主閱讀氛圍,教師首先要對元認知策略知識非常熟悉,才能對學生的運用反饋情況給以充分和正確的評價,同時要把學生的英語閱讀重心引導在“計劃的制定、方向的把握、方向的改變和修正”這些思維方面上來。[5]通過大量的英語自然閱讀實踐,幫助學生建立適合他們自己的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交叉運用的閱讀思維體系。
元認知理論知識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教學上起著很大的指導作用,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理論知識也就是指引學生在英語自然閱讀過程中學會制定科學的英語閱讀計劃,把計劃管理好,同時監(jiān)控好自己的閱讀行為,調節(jié)好閱讀思維,客觀評價自己的閱讀成果,從而達到自主自然的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同時這一個閱讀目標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所以教師在大學英語自然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策略這三大要素,讓學生的元認知理論也豐富起來,并運用元認知策略,增強元認知體驗,以此來提高英語閱讀能力。”[6]只有教師有效地把元認知知識和大學英語自然閱讀教學連接在一起,學生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大學英語閱讀能力并拓寬英語閱讀面。
[1]杜曉新.閱讀中認知策略與元認知策略相關及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1997,(2).
[2]郭世明.元認知理論與ESL 閱讀教學[J].大學外語增刊:外語教學觀點與方法,1996,(6).
[3]楊小虎.元認知與中國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相關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3).
[4]Gardner,D&Miller,L.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5]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6]Oxford,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Boston:Heinle&Heinle,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