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競澤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詩概念闡釋與詩學體系建構
任競澤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詩概念之定義闡釋是詩歌理論的基本問題。何其芳關于詩的定義基本上含蓋了中外歷代詩人、文學批評家對詩概念所定義的各個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定義所濃縮的詩概念內涵也基本是近現(xiàn)代詩學體系建構的主體框架。我們在選取典型文獻史料對詩概念的諸種特征進行全面闡釋的基礎上,力圖從中勾勒出詩學理論的整體面貌。
詩概念;詩學體系;詩學理論
在中西古今詩史上,詩的定義各有不同,眾說紛紜,很難給出一個確切明晰的、為所有詩人和讀者公認的定義。正如黑格爾所言:“凡是寫過論詩著作的人幾乎都避免替詩下定義。”[1]為了讓讀者能夠簡明地理解詩概念之內涵及其詩學體系的豐富和復雜,我們將何其芳所下的詩定義介紹給大家:“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和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xiàn),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jié)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盵2]這個定義所濃縮的詩概念內涵基本是近現(xiàn)代詩學體系建構的主體框架。我們就以此為基礎,在對詩概念的諸種特征進行全面闡釋的基礎上,力圖從中勾勒出詩學理論的整體面貌。
關于詩歌的本質,從作者主體來說,在于抒發(fā)詩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這一點在中國古代出現(xiàn)了“言志”和“緣情”相互聯(lián)系又對立統(tǒng)一的兩種說法?!把灾尽闭f是我國最早對詩的本質的解釋,在先秦典籍中,如《尚書·堯典》云:“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薄蹲髠鳌贩Q“詩以言志”?!肚f子·天下篇》云“詩以道志”。在這里,志的主要意義就是“懷抱”,這個懷抱是與諷誦政教相關的。
從漢儒解詩起,已經(jīng)看到志與心、意相通,故而體現(xiàn)了詩人的內心情感。漢代《毛詩大序》對此做了總結,其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边@里提出了詩是“吟詠情性的”,即“情志一也”,超越了儒家對志之政教懷抱的界定范圍,更重視抒情特征。當然,在漢儒那里,這個“情”還是有所約束的,即需要“發(fā)乎情,止乎禮義”。
到了晉代,陸機《文賦》則明確提出了“詩緣情而綺靡”的命題,從而確立了“詩緣情”即詩抒情的特殊本質。此后在中國古代文論中,詩的抒情基本特征便被歷代批評家反復申述,如鐘嶸《詩品序》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至于吟詠性情,亦何貴乎用事?”宋代嚴羽亦強調:“詩者,吟詠情性也?!保ā稖胬嗽娫挕罚┒伎吹搅嗽姼璧谋举|在于抒發(fā)人的內心情感這一基本特征。
到了中國現(xiàn)代詩歌理論中,詩的抒情特征也無不被詩人、評論家所重視和強調,如郭沫若《論節(jié)奏》稱“抒情詩是情緒的直寫”[3]。艾青則認為“寫詩要在情緒飽滿的時侯才能動手,無論是快樂或痛苦,都要在這類或那種情緒浸透你的心胸的時侯”[4]。
西方文論中關于詩歌抒情特點的理論也不在少數(shù),如恩格斯稱愛爾蘭民歌“這些歌曲大部分充滿著深沉的憂郁,這種憂郁直到今天也還是民族情緒的表現(xiàn)?!盵5]華茲華斯云:“我曾經(jīng)說過,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盵6]
在表現(xiàn)情感方面,詩與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不同,盡管散文小說和戲劇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但表現(xiàn)方式不同。如何其芳云:“小說和戲劇總是通過它們里面的人物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象詩常常采取直接抒情的方式。”[2]26在中國古代有詩文之辨,如金人元好問云:“詩與文,特言語之別稱耳,有所記述之謂文,吟詠情性之謂詩,其為言語則一也。”(《遺山先生文集》卷三十六《楊叔能小亨集引》)明人張佳胤云:“詩依情,情發(fā)而葩,約之依韻;文依事,事述而核,衍之成篇?!保ā稖驿橄壬肪硎住独顪驿橄壬颉罚┒伎吹轿挠脭⑹露娭魇闱榈膮^(qū)別。
詩雖是作者主觀情感的體現(xiàn),但這種主觀情感不是作者頭腦中憑空產(chǎn)生的,而是其對社會人生深刻感悟的結果,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如何休認為《詩經(jīng)》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公羊傳解詁》),班固認為《樂府詩》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漢書·藝文志》),白居易強調“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這個“事”,就是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即“文學抒情作為一種自我表現(xiàn),同時也包含著普遍的社會內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會共鳴”[7]。詩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與小說、戲劇等文體也不同。艾青說:“在詩里,就是直接反映社會生活的東西,也和小說、戲劇不一樣;試圖以寫小說或寫戲劇的方法來寫敘事詩,其結果也只能產(chǎn)生有韻的小說或是歌劇,卻不是敘事詩?!盵5]59
形象化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詩歌要抒發(fā)詩人的情感和反映社會生活必須借助形象。臧克家云:“一個詩人,利用形象為他的思想情感服務,而不是僅僅把它當做裝飾品。但是真正的形象化,決不是僅憑‘俯拾’、僅憑修辭學的工夫就可以得到和達到的。形象化,是形象思維的結果,它和詩人的思想情感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斗爭生活經(jīng)驗越豐富、思想性越高、情感越真實,形象所發(fā)揮的效能也必然越大?!盵8]毛澤東亦云:“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所以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的?!稳硕鄶?shù)不懂詩是要用形象思維的,一反唐人規(guī)律,所以味同嚼臘。 ”[9]
比興手法是一種形象思維,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發(fā)展史上,自《詩經(jīng)》的比興表現(xiàn)手法為人所認識以來,比興理論已很成熟。劉勰和鐘嶸都從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的角度認識到比興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認識到比興思維的“稱名也小,取類也大”和“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思想情感包容性。唐代以后,如皎然說:“取象曰比,取義曰興,義即象下之意。凡禽魚、草木、人物、名教,萬象之中義類同者,盡入比興?!保ā对娛健罚┧麄兌颊J為比興是情、景和象、義兼容,離開“形而切”的形象是不能表達真實的思想情感的。
詩與小說、散文等文體相比,更需要形象思維,脫離情感的抽象思維和說理則是要不得的。正如艾青所說:“以詩來解釋一些哲學的命題,往往吃力不討好。……說理和辨解的成份多了,就會相對地減少感情的成份,結果也就削弱了詩的感人的力量。這就是為什么哲理詩始終不能很發(fā)達的原因?!盵5]59東晉玄言詩和宋代理學家詩之所以為歷代批評家所詬病,就是因為其“理過其辭,淡乎寡味”,“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文心雕龍·時序》),故而“率是語錄講義之押韻者”(《吳恕齋詩稿跋》)。高爾基在 《給薇·葉·加克爾—阿林斯》中論理性和情感稱:“真正的詩永遠是心靈的詩,永遠是靈魂的歌,它很少談論哲理,它是羞于大發(fā)議論的。”[5]18
詩和散文、小說戲劇相比,要求語言更加精煉。朱自清在《古詩十九首釋·序》中說:“詩是精粹的語言。因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所以,古今以來,詩人們都很注重煉字推敲。如唐代的孟郊、賈島等,都是苦吟詩人,有“吟破一個字,拈斷半莖須”之說。臧克家的《學詩過程中的點滴經(jīng)驗》亦云:“對于錘煉字句,我一向是不放松的。為了一個字的推敲,總是付出許多時間和心血。”[5]71
詩在語言上不但要凝練典雅,還要明白如話,口語化,歷代民歌就是典范,《詩經(jīng)》、樂府、詞、曲等都是民歌或者是從民歌發(fā)展演變而來的,即“真詩出民間”,所以中外詩人都注意從優(yōu)秀的民歌中吸取語言養(yǎng)料。
詩要口語化,但口語化絕不意味著詩語言的平庸化,黑格爾所強調的“詩的表達方式就須比日常語言有較高的價值”的觀點,詩歌創(chuàng)作者還是應該牢記在心的。
詩歌與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的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詩具有和諧的節(jié)奏和優(yōu)美的韻律,也即詩的音樂性,這是詩與其它文體不同的重要特征。中西方文論中的文學起源說,都把詩歌作為最原始的文藝形式。原始詩歌起源于勞動中的節(jié)奏,在當時詩、樂、舞是一體的。如《尚書·堯典》、《呂氏春秋·古樂》等古代典籍中都有記載?!对娊?jīng)》在當時都是能夠合樂歌唱的,其風、雅、頌就是按其音樂的性能劃分的。《楚辭》的產(chǎn)生首先受到楚國地方音樂的影響,是“紀楚地,歌楚舞,書楚聲”的。漢樂府民歌則是對先秦詩、樂一體的繼承。在佛教影響下,漢語四聲的發(fā)現(xiàn)以及南朝“永明體”聲律說的提出,則把詩歌語言的音樂性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隨著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發(fā)展,文學批評家對詩歌與音樂節(jié)奏的關系也多有論述。魯迅在《致竇隱夫》中針對當時關于新詩、白話詩、自由詩需不需要押韻的爭論,提出了自己鮮明的主張。他說:“詩歌雖有眼看的和嘴唱的兩種,也究以后一種為好;可惜中國的新詩大概是前一種。沒有節(jié)調,沒有韻,它唱不來;唱不來,就記不住,記不住,就不能在人們的腦子里將舊詩擠出,占了它的地位。”[10]高爾基在《給基·謝·阿胡米英》的書信中認為:“詩人是世界的回聲,而不僅僅是自己靈魂的保姆?!盵11]所以“必須尋求還沒有為人找到的東西:新的字句、新的韻節(jié)、新的形象、新的畫面?!盵11]498泰戈爾則以河岸和流水為喻,形象地說明了詩歌音律節(jié)奏的重要特征。他在《孟加拉風光》中寫道:“就語言來說,韻律起著河岸的作用,賦予詩歌以美的特征。就象河岸給每條河以突出的個性一樣,節(jié)奏也使每一首詩歌有種獨特的寫法?!盵12]
艾青認為詩歌的聲調韻律必須同詩人的情緒、感情結合起來,才能夠使得作品聲情并茂。他說:“用韻的目的,就是為了念起來比較和諧……這就是‘詩的音樂性’。當然,這種音樂性必須和感情結合在一起,因此,各種不同的情緒,應該由各種不同的聲調來表現(xiàn)。 ”[13]
意境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獨有的關于詩歌藝術美學風貌的核心理論范疇,是指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所具有的那種 “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含蓄蘊藉之審美特征。如皎然《詩式》所謂“但見性情,不睹文字”,“廢言尚意”,“情在言外”;司空圖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二十四詩品》)。而鐘嶸所說的“文已盡而意有余”(《詩品序》),梅堯臣所謂“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引),嚴羽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滄浪詩話》)等,則是對詩歌意境論的精妙總結。
意境論的真正確立在唐代,與之相關的境象、意象、景物、境界、情境、物境、意境等詩學意境概念范疇,也在唐詩繁榮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如空?!段溺R秘府論》所說的“境與意相兼始好”;劉禹錫所謂“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記》);權德輿所說“意與境會”(《權文公集》)等等。而托名王昌齡的《詩格》更明確提出了“詩有三境”和“意境”之說。到了晚唐,司空圖則提出了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思與境偕”、“超以象外”(《與極浦書》)等觀點,對唐代意境論作出了全面的總結。晚清王國維《人間詞話》的“境界說”則是中國古代詩學意境論的集大成者,對中國古代意境美學理論進行了全面總結和提升?,F(xiàn)代美學家宗白華則在《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中對中國古代意境理論作了全面總結:“中國藝術意境的創(chuàng)成,既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環(huán)中’。超曠空靈,才能如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盵14]
“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之美,是通過情、景關系來體現(xiàn)的。詩的意境創(chuàng)造和生成主要通過以景寫情、情中見景、情景交融的方式來展示。情景論的集大成者王夫之在其《詩話》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大量的詩創(chuàng)作實踐證明,具有意境美的詩篇必定是言近旨遠的優(yōu)秀作品。
關于詩歌的社會功能和價值意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從詩歌抒發(fā)情感的角度來看,詩具有排遣憂憤的作用,即“宣泄”說。如《管子·內業(yè)》云:“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這與屈原《惜誦》篇所說的“發(fā)憤以抒情”相通。這一思想影響到司馬遷的“發(fā)憤著書”說。白居易更明確提出詩歌具有“泄導人情”的價值功用。
詩具有感動人心的作用。如《荀子·樂論》中稱“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鐘嶸在《詩品序》中說:“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認為詩的最大功用在于感蕩人的心靈。黃遵憲在 《與梁啟超》中云:“吾論詩以言志為體,感人為用。”詩歌還具有自娛娛人的娛樂作用。如邵雍《安樂窩中詩一首》云:“安樂窩中詩一篇,自歌自詠自怡然?!眲O《九皋詩集序》稱“夫詩者,所以自樂吾之性情也。”
其次,從詩歌反映社會歷史生活的角度來看,詩具有倫理教化、美刺諷諭、經(jīng)世致用、有補于世的社會政治功用。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故而詩歌的倫理教化作用首先被重視。如《毛詩序》云:“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敝赋鲈姼璧母緝r值取向是為封建倫理教化服務的。同時與“風化”說相關,詩歌還要具有美刺諷諭的功能,《詩大序》提出:“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漢儒研究解讀《詩經(jīng)》,美刺諷諭為核心內容。白居易所論尤為充分,指出詩歌具有“補察時政”的作用(《與元九書》),作詩讀詩要“先向歌詩求諷刺”(《采詩官》)。
與詩歌的美刺諷諭、關注政治興衰和民生疾苦相關,詩歌要有補于國、有補于世,要為世用。如蘇轍提出:“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庶幾有補于國?!保ā稏|坡先生墓志銘》)到了近代,詩歌還具有改良政治的功用,如康有為在評論黃遵憲的詩歌就提出了“上感國變,中傷種族,下哀民生”的觀點(《人境廬詩草序》),龔自珍則認為詩應發(fā)揮象歷史一樣的鑒借作用,即 “安得上言依漢制,詩成待史作評論”(《夜直》)。
[1]黑格爾.美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17.
[2]何其芳.關于寫詩和讀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25.
[3]郭沫若.文藝論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229.
[4]艾青.關于現(xiàn)代格律詩[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51.
[5]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文學理論學習資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15.
[6]伍蠡甫.西方文論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17.
[7]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29.
[8]臧克家.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漫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250.
[9]臧克家.論詩遺典在[J].詩刊,1978(1):12-16.
[10]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250.
[11]高爾基.文學書簡[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497.
[12]泰戈爾.孟加拉風光[J].世界文學,1962(4).
[13]艾青.詩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116.
[14]]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7.
[責任編輯:孫艷紅]
I01
A
1007-5674(2014)01-0076-03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1.017
2013-11-15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編號:11BZW02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編號:10YJA751059);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編號:10SZD03)
任競澤(1968—),男,內蒙赤峰人,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論和唐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