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關系*

2014-04-20 05:43張笑梅朱燕波鄔寧茜姚實林虞曉含史會梅
天津中醫(yī)藥 2014年10期
關鍵詞:濕質腹型陽虛

張笑梅,朱燕波,鄔寧茜,王 琦,姚實林,虞曉含,史會梅,姜 博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2.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北京 100029;3.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合肥 230038)

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關系*

張笑梅1,朱燕波1,鄔寧茜2,王 琦1,姚實林3,虞曉含1,史會梅1,姜 博1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2.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北京 100029;3.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合肥 230038)

[目的]探求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的關系,為調整偏頗體質、防治肥胖提供依據。[方法]采用橫斷面現(xiàn)場調查法收集江西、安徽兩家醫(yī)院983例健康體檢人群數(shù)據。中醫(yī)體質調查采用標準化中醫(yī)體質量表,應用判別分析法判定體質類型。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探索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關系。[結果]未調整混雜因素的模型1和調整混雜因素的模型2均顯示痰濕質發(fā)生腹型肥胖(OR1=2.92,95%CI=1.76~4.86,P<0.01;OR2=2.74,95%CI=1.63~4.60,P<0.01)和全身型肥胖(OR1=2.22,95%CI=1.36~3.61,P<0.01;OR2=1.89,95%CI=1.14~3.14,P<0.05)的危險度顯著增高,而陽虛質發(fā)生全身型肥胖(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的危險度顯著降低。[結論]痰濕質是發(fā)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主要體質類型。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中醫(yī)體質類型;Logistic回歸分析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肥胖與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并列為慢性病[1],并且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2]?,F(xiàn)在,肥胖的廣泛流行和逐年上升的趨勢已影響人群的健康和生命質量。

中醫(yī)體質理論認為,中醫(yī)體質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等方面具有決定性作用,影響人體的疾病易感性,因此中醫(yī)體質可以作為選擇治療方法的重要依據。本研究旨在探討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的關系,探求易發(fā)生兩種肥胖類型的傾向性體質,為調整偏頗體質、防治肥胖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方便抽樣方法,分別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在安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和2012年7—10月在江西瑞金市人民醫(yī)院的保健體檢中心健康體檢的人群中抽取983例進行調查。

納入標準:20周歲以上中國公民,對調查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20周歲以下人群,患有精神疾病,病情嚴重及無法理解調查問卷的問題,未獲得知情同意者。

共發(fā)放問卷1 120份,回收問卷1 026份,其中有效問卷983份(安徽517份,江西466份),占發(fā)放問卷總數(shù)的87.77%。因此,將983份有效問卷納入本次分析。

1.2 調查方法 采用橫斷面現(xiàn)場調查法。調查問卷由調查對象自填(無法自填者由調查員或其親屬逐條詢問填寫)和經過培訓的具有中醫(yī)背景的調查員測量共同完成。回收問卷后,調查員逐條檢查,并剔除無效問卷(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或存在邏輯錯誤的問卷)。

1.3 調查內容

1.3.1 基本情況調查 包括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以及體質量指數(shù)(BMI)、皮褶厚度、腰圍身高比(WHtR)、腰臀比(WHR)、腰圍(WC)的數(shù)據。

1.3.2 中醫(yī)體質調查 采用王琦、朱燕波等開發(fā)的中醫(yī)體質量表(第2版),問卷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9個亞量表共60個條目的內容。

1.4 診斷標準

1.4.1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的診斷 1)腹型肥胖:達到以下任一標準即診斷為腹型肥胖:男性WHR>0.9,女性WHR>0.8[3],WHtR>0.5[4],男性WC>85 cm,女性WC>80 cm[5]。2)全身型肥胖:達到以下任一標準即診斷為全身型肥胖:BMI≥24 kg/m2[5],男性皮褶厚度≥34 mm,女性皮褶厚度≥47 mm。

1.4.2 中醫(yī)體質類型判定 按照中醫(yī)體質量表(第2版)的計分方法計算各亞量表的原始分和轉化分,然后利用判別分析法對每例調查對象進行主要體質類型的判定。

因為當前我國在實行事業(yè)單位改革,因此要求事業(yè)單位具有較為完善的資金配置標準,針對資產管理以及預算管理的結合而言,事業(yè)單位具有多種形式。針對資產類型、分配標準和應用年限等,需要進行充分考慮,這樣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產重復購置問題,可以對單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進一步為事業(yè)單位提升管理效率。

1.5 統(tǒng)計分析 檢查合格的問卷采用EpiData 3.1錄入,雙錄入核查保證數(shù)據準確可靠。統(tǒng)計分析使用SAS8.2統(tǒng)計軟件完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不同特征的人群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分布的差異性采用χ2檢驗,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關聯(lián)性,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在983例調查對象中,男488例,占49.64%,女495例,占50.36%。年齡在20~98歲,平均年齡為(45.33±12.29)歲,其中20~44歲人群較多,占51.98%。大部分調查對象為漢族,占99.08%。多數(shù)調查對象已婚(871例),占88.61%,未婚者76例,占7.73%,其他36例,占3.66%。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最多,有514例,占52.29%。有高血壓既往史者122例,占12.41%,高脂血癥既往史者68例,占6.92%,冠心病既往史者34例,占3.46%,糖尿病既往史者55例,占5.60%。

表1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與非肥胖者的中醫(yī)體質類型構成比Tab.1 The TCM constitution type constituent ratios of abdominal obesity,body-type obesity and non-obese people 例(%)

2.2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與非肥胖者的中醫(yī)體質類型構成比較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和非肥胖者的中醫(yī)體質類型的構成如表1所示。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者痰濕質、濕熱質比例較高。氣虛質在兩種類型肥胖者中所占比例較高,分別為11.80%和10.90%,但與非肥胖者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血瘀質、陰虛質在腹型肥胖者中所占比例最低,而陽虛質、陰虛質在全身型肥胖者中占有比例最低。

2.3 不同特征人群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的分布特點 如表2所示,對于腹型肥胖,最終學歷、運動習慣和高血壓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而對于全身型肥胖,性別、年齡、最終學歷、吸煙、飲酒、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都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不同特征人群的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分布Tab.2 The abdominal obesity,body-type obesity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例(%)

2.4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比較關系 Logistic回歸模型1:分別以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為因變量(均以非肥胖為對照),以中醫(yī)體質類型為自變量(偏僻體質均以平和質為對照)做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1不成立(性別、年齡等混雜因素的影響)時做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選入自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05,剔除自變量的檢驗水準為0.10。

Logistic回歸模型2:在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模型1的基礎上,分別引入性別、年齡等各類肥胖的影響因素,與中醫(yī)體質類型共同作為自變量做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變量的賦值情況見表3。

表3 變量賦值表Tab.3 Variables assignment table

以腹型肥胖作為因變量,模型1、模型2均顯示,痰濕質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度增高。以全身型肥胖作為因變量,模型1、模型2均顯示,痰濕質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危險程度增高,陽虛質發(fā)生全身型肥胖的危險度降低。見表4。值得注意的是,將選入自變量的檢驗水準調整為0.10,剔除自變量水準調整為0.15時,濕熱質(P=0.09)可進入腹型肥胖的模型1、模型2和全身型肥胖的模型1中,OR值分別是1.48(95%CI=0.95~2.30)、1.47(95%CI=0.94~2.32)和1.47(95%CI=0.94~2.32),提示濕熱質與兩種肥胖類型有一定的相關性,應進一步研究。

3 討論

3.1 腹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 中醫(yī)最早將肥胖分為“脂人”、“膏人”、“肉人”3種類型。其中“膏人”的特點是“縱腹垂膚”、“皮緩”、“肉不堅”[7],可以看出此類人就是現(xiàn)代所說的腹型肥胖。日本、印度及中國人群的體脂分布以中心性為特點[8]。國外學者認為,中心型肥胖(即腹型肥胖)發(fā)生疾病的危險和死亡危險高于全身型肥胖[9],因此值得重點關注。

由本研究的腹型肥胖回歸模型1、模型2的分析結果可知,痰濕質與腹型肥胖顯著相關,是最易發(fā)生腹型肥胖的傾向性體質。痰濕既是代謝產物,也是致病因素[10]。中醫(yī)學認為,痰濕積聚較多是肥胖癥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7]。本研究的結果符合中醫(yī)對于肥胖的認識,也印證了以往的研究成果[7,11]。因此,痰濕質是最值得關注的與腹型肥胖相關的體質類型,化痰祛濕、益氣健脾是防治腹型肥胖的有效方法。

表4 腹型肥胖、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關系的Logistic分析Tab.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relationships of abdominal obesity,body-type obesity and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

另外,與以往一些研究[11-12]不同,本研究結果未體現(xiàn)腹型肥胖與濕熱質有顯著相關性。然而,在放寬Logistic回歸模型選入、剔除自變量的檢驗水準后,濕熱質進入模型1和模型2,提示其與腹型肥胖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造成以上結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濕熱質的體質特征。根據王琦[13]對濕熱質特征的闡述,濕熱質除形體偏胖外,也有蒼瘦的情況。因此,濕熱質并不一定和肥胖存在特定的聯(lián)系。2)年齡因素的影響。鄔寧茜[11]和黃瑞琦[14]等認為,在中老年人群的偏頗體質中,濕熱質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而本研究樣本主要來自20~44歲人群,中老年人群較少,可能導致濕熱質與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沒有顯著相關性。3)兼夾體質的影響。朱燕波[15]認為,多數(shù)人的體質特征不典型,在2/3的偏頗體質中,同時具備2種及以上偏頗體質特征,即兼夾體質普遍存在于廣大人群中。例如,濕熱質和痰濕質的成因之一皆為過食肥甘,都會出現(xiàn)面部油光、身重不爽、易困倦、對濕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的問題。因此,兼夾體質的出現(xiàn)可能會減弱濕熱質與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關系。

3.2 全身型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 《靈樞·衛(wèi)氣失?!穼⒎逝址譃?類,其中一類“皮肉不相離”、“身體容大”為肉胖人,即全身型肥胖[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痰濕質不僅是腹型肥胖的危險因素,也是全身型肥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全身型肥胖回歸模型1和模型2均顯示,痰濕質與全身型肥胖顯著相關,是最易發(fā)生全身型肥胖的傾向性體質。這和多數(shù)超重肥胖的體質研究[11-12,18]結果相符,也印證了中醫(yī)體質辨識中對痰濕質形體肥胖的特征描述[13]。因此對于全身型肥胖,痰濕質的調整也是防治肥胖的重點。和腹型肥胖的分析結果相似,全身型肥胖的回歸模型中也未出現(xiàn)濕熱質,與以往研究[11-12,19]存在差異。在放寬Logistic回歸模型選入、剔除自變量的檢驗水準后,濕熱質進入模型1,而未進入模型2,提示在排除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后,濕熱質與全身型肥胖的關系并不顯著。原因可能與腹型肥胖相似。但和其他一些相關研究[18]認為濕熱質和超重肥胖的關系不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的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陽虛質與全身型肥胖存在顯著的負相關,提示陽虛質可降低發(fā)生全身型肥胖的危險度。古代及現(xiàn)代中醫(yī)多認為陽虛質形體偏胖,然而也有古代醫(yī)家認為形瘦是陽虛質的特征之一。如《柳選四家醫(yī)案·評選繼志堂醫(yī)案兩卷》中提到:“夫形瘦、色黃、舌白,陽分比陰分更虧?!爆F(xiàn)代研究也發(fā)現(xiàn)陽虛質者多體型偏瘦。例如,一項關于陽虛質的研究[20]發(fā)現(xiàn),體型與陽虛質呈顯著負相關,認為陽虛質多見于形體偏瘦者。另外,朱燕波等[18]和王建平等[21]的研究也證實了以上結論。因此,本研究結果符合中醫(yī)理論,并與相關研究成果一致。

綜上,痰濕質是易發(fā)生腹型肥胖和全身型肥胖的傾向性體質,因此應當根據體質特征,在居住環(huán)境、飲食、體育鍛煉等方面調整痰濕質,以促進健康。

[1] 任文君.科學運動控制體重與減肥[J].中國醫(yī)療前沿(上半月), 2007,2(21):16-17.

[2]武陽豐,馬 冠,胡永華,等.中國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現(xiàn)狀[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3(5):316-320.

[3] 陸大江,陳佩杰,李效凱.身體成分測定方法介紹[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2,14(3):332-336.

[4]鄺 建,楊華章,王聲涌.腰圍/身高比值,預測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有效的腹型肥胖指標[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4,20(3): 272-275.

[5]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與控制指南(節(jié)錄)[J].營養(yǎng)學報,2004,26(1):1-4.

[6]龔海洋,駱 斌.淺談《黃帝內經》對肥胖的認識[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9(3):149-151.

[7] 段紅蕾.中醫(yī)綜合治療在腹型肥胖臨床研究中的應用探討[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

[8]陳春明.肥胖問題——我國公共衛(wèi)生的新挑戰(zhàn)[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1):1-2.

[9]Kissebah AH,Krakower GR.Regional adiposity and morbidity[J]. Physiological Reviews,1994,74(4):761-811.

[10]胡 雯,湯 毅.淺析痰濕體質與高脂血癥[J].天津中醫(yī)藥,2011, 28(3):221-223.

[11]鄔寧茜.基于不同肥胖指標的肥胖與中醫(yī)體質類型的關系[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

[12]殷振瑾,閆遠杰,韓智敏,等.社區(qū)肥胖成年人中醫(yī)體質調查[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7):88-89.

[13]王 琦.9種基本中醫(yī)體質類型的分類及其診斷表述依據[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28(4):1-8.

[14]黃瑞琦,孫怡春,洪春榮.長寧區(qū)社區(qū)中老年人群中醫(yī)體質類型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0,5(4):284-293.

[15]朱燕波.中醫(yī)體質分類判定與兼夾體質的綜合評價[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1):37-39.

[16]鄔寧茜,朱燕波.肥胖指標與中醫(yī)體質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2013, 8(1):8-11.

[17]周書明,尹秋生,曹少軍.內臟型肥胖、全身性肥胖與老年糖尿病、糖耐量受損患者之間的關系[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 (6):649-650.

[18]朱燕波,王 琦,吳承玉,等.18805例中國成年人中醫(yī)體質類型與超重和肥胖關系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10,8(11):1023-1028.

[19]張秀美.濕與肥胖相關的初步研究[J].天津中醫(yī)藥,2014,31(1): 59-60.

[20]朱燕波,王 琦,姚實林.中醫(yī)陽虛體質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醫(yī)雜志,2007,48(12):1113-1115,1124.

[21]王健平,朱燕波,姚實林,等.505例健康體檢者的中醫(yī)體質類型與血糖、血脂、體質量指數(shù)關系分析[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2(6):21-25.

Relationships of abdominal obesity,body-type obesity and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

ZHANG Xiao-mei1,ZHU Yan-bo1,WU Ning-qian2,WANG Qi1,YAO Shi-lin3,YU Xiao-han1,SHI Hui-mei1,JIANG Bo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2.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3.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Anhui 230038,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dominal obesity and body-type obesity and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 for adjusting constitutional bias and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besity.[Methods]Through cross-sectional survey,983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s of two hospitals in Jiangxi and Anhui.The survey of TCM constitution was performed by standardized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Use discriminatory analysis method to judge the Individual’s constitutional type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abdominal obesity,body-type obesity and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Results]Both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one and two showed:Phlegm-wetness typ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isk of abdominal obesity(OR1=2.92,95%CI=1.76~4.86,P<0.01;OR2=2.74,95%CI=1.63~4.60,P<0.01)and body-type obesity(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and Yang-deficiency typ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isk of body-type obesity(OR1=0.36,95%CI=0.20~0.67,P<0.01;OR2=0.38,95%CI=0.21~0.70,P<0.01).[Conclusion]Phlegm-wetness type is the main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abdominal obesity and body-type 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body-type obesity;TCM constitutional type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589.2

A

1672-1519(2014)10-0603-05

2014-04-16)

(本文編輯:馬曉輝,高 杉)

10.11656/j.issn.1672-1519.2014.10.07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資助(20 11CB505403);北京市共建項目。

張笑梅(1991-),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會醫(yī)學與健康評價。

朱燕波,E-mail:yanbo0722@sina.com。

猜你喜歡
濕質腹型陽虛
針灸聯(lián)合療法治療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中老年人痰濕質評分與認知功能相關性研究
陽虛質備孕女性針灸調體的古代文獻研究
分析益氣強心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陽虛水泛證的效果
BMI正常老年腹型肥胖人群脂代謝異常及中醫(yī)辨證治療的研究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濕質患者與瘦素受體和脂聯(lián)素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聯(lián)研究*
瘦素/脂聯(lián)素基因多態(tài)性與痰濕質睡眠呼吸暫停相關性研究
痰濕質與飲食生活習慣的相關性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基于熱掃描成像系統(tǒng)探討易筋經“托天樁”對陽虛質督脈紅外熱成像的影響
宿松县| 林周县| 永寿县| 延川县| 石阡县| 津市市| 陈巴尔虎旗| 手游| 丽水市| 盐源县| 西贡区| 武胜县| 普定县| 北川| 丽水市| 江源县| 青浦区| 宁化县| 长兴县| 河间市| 深泽县| 墨江| 隆昌县| 古田县| 东乡族自治县| 祁连县| 蓬莱市| 樟树市| 黄陵县| 临海市| 喜德县| 赤峰市| 三原县| 晋中市| 吉安县| 江津市| 博客| 大庆市| 抚宁县| 雅安市|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