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
摘 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所明確的奮斗目標。在黨的群眾路線方針下培養(yǎng)高中生的各項能力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艱巨任務。
關鍵詞:群眾路線;方針;高中生;能力a
培養(yǎng)高中生的各種能力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方針下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艱巨任務。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參加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政策的學習,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培養(yǎng)高中生以下幾種能力。
一、培養(yǎng)高中生具有團隊合作能力,引導學生不回避競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競爭觀
在黨的群眾路線方針下的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團隊合作意識。而競爭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這是首先要讓學生形成的意識。尤其是高中生即將面臨選擇,或升入大學,或走向社會,我們更應該讓他們樹立這種意識。
二、培養(yǎng)高中生崇尚追求自我的個性發(fā)展的能力
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提出的要保障和提高群眾的政治權利,落實到在高中學校教育中,就是要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同樣,引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也就是要求教師在心目中不能有“優(yōu)生”和“差生”之分,強調教師在教育中寬容學生的過錯、接納學生的差別、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當然,這里的“自由、平等”并不是放任學生的不良習慣,而是要求教師扮演亦師亦友的平等角色,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三、培養(yǎng)高中生樹立較強的主動參與競爭的能力
如,積極主動要求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參與學校的學科競賽以及其他一切評比競賽。在班里,要求每位學生都給自己找一個競爭對象,或學習上的,或班級管理上的,甚至是某一門學科的都可以,從而在班里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同時在班里還確立班干部輪換制,方式是自我推薦,競選上崗。期限是半學期。通過學生上臺演講、自我介紹、自我推銷,競相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才能。通過這一過程,為每一名學生的成功提供了競爭機會,提升高中生的競爭能力。
四、在踐行群眾路線中培養(yǎng)高中生民主、文明、和諧的理念,增強高中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和諧并不等于依賴,依賴他人的人永遠不會成功。成功者需要自信、自強和自立。在具有這種能力的基礎上再與他人合作才有意義。競爭和合作是相輔相成的,合作是競爭的基礎。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必須注重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庇脤嵺`群眾路線的理念來培養(yǎng)高中生的能力,不管是從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還是從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角度而言,都是我們在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上始終探索的話題。
(作者單位 遼寧省建平縣第二高級中學)
?誗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