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師范院校實施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4-04-29 14:27:10張玲
理論觀察 2014年2期
關鍵詞:師范院校生命教育實施

[摘 要]教育因生命而發(fā)生,作為畢業(yè)后從事教師職業(yè)的大學生,應具有生命教育意識。師范院校亟需開展生命教育,從文化建設、課程構建、師資培養(yǎng)、社會資源開發(fā)等方面,積極探索具有師范特色的生命教育實施策略。

[關鍵詞]師范院校;生命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2 — 0140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2

[基金項目]本文是濟南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師范生生命教育觀的實踐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125GH273。

[作者簡介] 張玲(1970—),女,山東梁山人。講師,研究方向:教師發(fā)展。

生命教育就是通過增加與生命相關的教育內容,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創(chuàng)造生命價值,以促進學生的生命和諧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活動〔1〕。每位學生都應接受生命教育,師范生的生命教育尤為必要。

學校教育中一些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如:學生消極度日、浪費生命;遭遇意外傷害而不知自救或求救;漠視生命、甚至自殺或他殺等等,這些事件的發(fā)生主要源于校園中重視知識教育的同時,荒蕪了人文精神和生命教育,以致學生對生命及生命價值的認識與理解十分匱乏,“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人為什么而活?人這一生應當如何度過?……”這些問題始終伴隨著人們的成長卻很少有人能駐足思考,一旦遭遇挫折或面臨困境,就會有人因找不到合適的答案而誤入歧途。

作為畢業(yè)后從事教師職業(yè)的大學生,他們對生命教育與學校教育關系的理解,直接影響他們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影響下一代青少年兒童的生命發(fā)展。師范院校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幫助學生從生命的視角來認識與理解基礎教育,樹立教育是為青少年生命的健康成長提供正能量的信念。而目前師范生對“生命教育”所知甚少。筆者曾問卷調查四所師范院校的800名師范生,70.4 %的學生表示 “從未聽說過生命教育”,12.6%的學生“聽說過,但不了解”,10.3 %的學生“有一點了解”,只有6.7%的學生“比較了解”或“有系統(tǒng)了解”。如果師范生連什么是生命教育都不知道,將來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將難以科學地貫徹實施生命教育。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聶正偉認為,“現在老師在上崗之前,有關生命教育的培訓是缺失的”?!?〕因此,師范院校亟需開展生命教育,積極探索具有師范特色的生命教育實施策略。

一、建設充滿生命關懷的學校文化

師范院校的主要使命是培養(yǎng)合格的教師,在這里,學生不僅學習作為教師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更學會博愛:愛生命、愛生活、愛事業(yè)。師范院校更應該充滿生命關懷,充滿昂揚蓬勃的生命氣息。

(一)堅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生命教育是以培養(yǎng)“全人”為目的的教育活動,教育管理作為一種實現目標的手段,是為實現生命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積極條件的,因此,學校管理要強化服務意識,“以人為本”。其基礎是相信每一個人,充分尊重包括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在內的每個人的權利,滿足人的正當積極的需要,促進每個人的發(fā)展。在這樣的前提下,學校的制度由“命令式”轉向“人性化”,由硬性管理轉向柔性管理,把師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同時鼓勵人性的張揚,尊重個性的差異,充分體現對教師和學生的人文關懷,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默默地學會愛和傳遞愛,學會尊重和表達尊重,把充滿生命關懷的人文精神傳承下去。

(二)開展“生命主題”的社團活動

開展以“生命”為主題的社團活動,是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常見的學生社團活動形式有:服務于社區(qū)福利院、敬老院等的義工社團;動物保護社團;各種文體社團;環(huán)保社團等等,這些社團活動目標明確、單純,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服務意識為宗旨。在此基礎上,社團活動的主題升華到“生命關懷”的高度,社團成員懷著熱愛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從事社會實踐活動,能在鍛煉實踐能力的同時,增強對生命的認識和崇敬,并將之內化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一部分。此外,師范院校的學生可以組織成立“生命教育社團”,通過主題鮮明的社團活動,如進行急救或自救的培訓、宣傳生命教育理念、呼吁摒棄反生命的教育行為等,喚醒師生的生命意識,弘揚校園生命正能量。

二、建構師范特色的生命教育課程

師范院校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的目的,一方面使學生受到認識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教育;另一方面,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理念,將生命教育理念與基礎教育實踐相結合,為將來工作中貫徹生命教育理念奠定思想基礎。

(一)以學科的形式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

生命教育課以課堂教學為主,輔以靈活的體驗活動,根據各類學校學生的不同需求,盡可能地滿足學生扣問生命意蘊、渴望成長關懷的需求。有些學者認為高校學生與中小學生不同,他們的思想已經相對成熟,沒有必要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將其滲入“兩課”教育即可。筆者認為,高校尤其是師范院校,設置專門的生命教育課是非常必要的。在調查與訪談中,幾乎所有的師范生都表示,學校有必要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筆者開設的“生命教育”選修課,參與選修的學生人數最多,學生表示,在“生命教育”課上,學會了從生命教育的視角反思現行的中小學教育,重新審思了自己對待生命和生活的態(tài)度。南京師范大學選修博雅課中有一科叫“性科學與人”,自開課以來,這門課的選課狀態(tài)每每“爆棚”。鄭曉江教授在江西師范大學開設“生死哲學與生命教育課”公選課,選課的學生數達到全校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強烈需求呼喚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

(二)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闡釋生命教育

利用專題講座、論壇、沙龍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關注的話題進行比較靈活的生命教育,是實施生命教育的常見形式。生命教育主題講座主要有“人生與信仰”、“生命與死亡”、“生命與責任”等等。在專家的引導下,學生進行深入的人生剖析,化解心中的生命困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責任,規(guī)劃人生的目標和方向。

(三)以學科滲透的形式進行融入式生命教育

師范院校的人文課程,如思想修養(yǎng)、文學、哲學、歷史、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藝術學等等,都可以滲入生命教育內容,這些學科的某些內容都隱含著關于生命、生命價值、生命意義和生命責任等等主題資源,深入挖掘各學科素材中的生命教育意義,直接影響學生的生命觀和生命教育觀,同時間接地引導學生,在將來的教學工作中,自覺地為他們自己的學生揭示教學素材中的生命意蘊,促進下一代的積極成長。

三、提升教職員工的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理解和對話,生命教育的成效取決于生命教育者的執(zhí)著追求和堅定信念,取決于所有教育者的生命態(tài)度和素質。首先,教育輔導員和從事學科教學的教師要把生命關懷的理念滲透入教育教學工作,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生命影響。在筆者的訪談中,有學生表示:當她的老師在課堂中適時地滲入生命教育的思想,她就會產生把這種思想傳遞下去的強烈愿望,并且堅信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做到。其次,學校領導及所有后勤管理服務人員要有生命關懷的意識。師范教育工作者都應做到“學高為師,身正是范”,學校內所有的教職員工都是教育者,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校長對學生和善地說聲“早上好!”;保安人員對學生道一聲“請注意安全”;宿舍管理員貼心地說“天冷了,請多加衣服”;餐廳服務員囑咐“慢點,別燙著”……舉手投足、只言片語流淌著生命的暖意,溫潤學生的心田,這是無形但有力的生命教育。

四、開發(fā)生命教育的家庭和社會資源

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構成教育的合力,“生命教育”源于家庭并回歸家庭,豐富于學校,拓展于社會。家庭是最直接、最深刻的生命教育資源,學生從家庭成員間的親情中感悟生命的溫暖和珍貴,從成長歷程中學會共情與感恩。學校和家庭的生命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以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影響人、教育人,正是教師應有的思想素質。

生命的氣息處處存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學校應多與社會相關部門聯合,進行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與艾滋病預防教育、環(huán)境教育、生命與死亡的教育等,活生生的現場教育能更好地喚醒師生的生命意識,引導師生反思生命、珍視生命、理解生命,從深刻的“育己”延伸到自覺的“育人”。

五、引導見習、實習中“準教師”生命教育理念的落實

教育見習和實習是師范生正式入職前的實踐演習,是檢驗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寶貴機會。初涉講壇的“準教師”往往將注意力集中于知識的傳授和課堂進程的完整,難以同時關注教育主體——學生的身心體驗,把平時樹立的生命教育的理念拋到九霄云外。“一個師范生的書桌與一位教師的書桌之間的距離,雖然在直線跨度上很短,但它卻是年青人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所要跨越的一段最長的心理歷程?!薄?〕但是,“準教師”前期初步形成的教育理念已經潛隱于認知結構中,只不過被突然面對的復雜的課堂情境暫時屏蔽,需要學校和指導教師的悉心觀察和及時啟發(fā)。為了幫助“準教師”們更從容全面地實現教育目標,見習、實習開始前,學校就應提醒學生注意教學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提醒學生關注“人”勝過關注“知識”,關注“成長”勝過關注“成績”,激勵學生努力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見習、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要精心觀察、仔細記錄“準教師”的課堂表現,捕捉課堂中閃耀靈動生命活力的精彩瞬間和無意間流露的漠然眼神或失當的言行,并及時做好課后反饋。通過自身的反思和指導教師的啟發(fā)引導,“準教師”在短短的見習、實習期間實現由理念到行動的質的跨越,品味初為人師的生命喜悅,滿懷信心地步入幸福成功的人師境界。

〔參 考 文 獻〕

〔1〕 張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2〕 趙婀娜.生命教育,如何不缺位(記者觀察)〔EB/OL〕.http://edu.people.com.cn,2010-04-21.

〔3〕 Ralph Fessler &Judith C.Christensen.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Allyn&Bacon Publishing,Boston.1992:60-69.〔責任編輯:侯慶?!?/p>

猜你喜歡
師范院校生命教育實施
有效滋養(yǎng)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人力資源管理在水利水電建設中的有效實施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yōu)化路徑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1:57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0:23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師范院校畢業(yè)生就業(yè)觀念對就業(yè)選取的影響
新課標背景下師范院校文學理論教學反思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
毕节市| 鹤峰县| 集安市| 临清市| 左贡县| 金乡县| 措美县| 高雄县| 虹口区| 普陀区| 临洮县| 苍山县| 彰化县| 凤山县| 乐都县| 铁力市| 平潭县| 永川市| 普定县| 九龙坡区| 乐都县| 潼关县| 浪卡子县| 区。| 锦屏县| 钟祥市| 乐陵市| 义马市| 永定县| 敖汉旗| 南宁市| 宝山区| 嵩明县| 天气| 上林县| 西乌珠穆沁旗| 胶州市| 阿图什市| 海门市| 雅安市| 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