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涼樂》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融合中原、西北、西域等各地各民族的多種樂舞,發(fā)展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樂舞藝術。《西涼樂》綜合了多種民族樂舞的因素,具有不同于其它樂舞的演出服飾、器樂伴奏、表演動作,受到了統(tǒng)治階層以及廣大群眾的歡迎。在隋唐盛世,《西涼樂》迎來了它的輝煌時代,并在后世得以遺存。
【關鍵詞】民族融合 《西涼樂》 形成 發(fā)展
從三國、兩晉到南北朝,這短短的四百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難描述的時代。此時,秦漢雄風已逝,而盛唐氣象未至,在這兩大盛世之間,古老的中華帝國四分五裂,任兵家縱橫,鐵蹄踐踏。在這血與火的時代里,從污淖與罪惡中,卻產生了足以與任何“太平盛世”媲美的雄奇魂麗的藝術之果。它破壞與建設并存,光明與黑暗同在,分裂與融合共時。在無數生靈被無情湮滅的同時,一座輝煌耀眼的藝術大夏突兀而起,傲視蒼穹。從此時起, 在先秦時代表一切藝術的“樂”,開始擺脫了“禮”的桎梏,在中國歷史上首次祭起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大旗,而且,幾乎所有的藝術門類都在此時經歷了一條“思想解放”——“個性張揚”——“藝術獨立”的道路而各自獨立。也是從此時起,中國的文化藝術進入了一個大整合階段,各民族、各地區(qū)的樂舞互相融合、互相滲透,互相釆納,形成了多種獨具特色的新型樂舞。
一、民族大融合中《西涼樂》的初步形成
《清商樂》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樂舞的總稱,它承襲了兩漢的樂舞及相和諸曲,主要用于宮室、貴族的宴會、娛樂場合;也用于宮廷的元旦朝會、宴饗、祀神等活動。從漢魏至西晉,是《清商樂》日益發(fā)展興盛的階段,到永嘉之亂(307—312)以后,北方的《清商樂》受到戰(zhàn)亂的影響,趨于衰落。在這次戰(zhàn)亂以后,一部分樂舞隨著東晉政權的南遷傳到了南方,對于南方民間樂舞產生了重大影響,促進了江南的地方民間樂舞《吳歌》和《西曲》的發(fā)展,成為南朝的“新聲”;另一部分《清商樂》傳入了涼州,以后這部分《清商樂》與《龜茲樂》融合成為《西涼樂》。
西晉末年,關中的文人、士大夫紛紛逃到涼州避難,涼州是當時中國北方唯一的安寧地區(qū),也是西北的文化中心,―部分漢族的傳統(tǒng)樂舞得以保存。公元384年,苻堅命令大將呂光平定西域,呂光獲得了《龜茲樂》,并且占領了涼州,建立了“后涼”?!氨睕觥钡木谇蛇d(匈奴族)在412年占領了涼州,沮渠蒙遜信仰佛教,他利用涼州與西域交通的便利條件,不斷引進佛教,西域樂舞隨佛教逐步傳入內地。在呂光和沮渠蒙遜占據涼州期間,將西域的《龜茲樂》和盛傳于涼州的中原舊樂相融合,取名為《秦漢伎》。到北魏太武帝平定河西 (約431年)得到了這部樂舞后,更名為《西涼樂》。融合了西域樂舞和傳統(tǒng)舊樂所形成的新型樂舞《西涼樂》,受到了統(tǒng)治階層以及廣大群眾的歡迎。魏周之際《西涼樂》被稱為“國伎”,魏太武帝將其用于嘉賓大禮,北齊制定宮廷雅樂, 也雜以“西涼之曲”,因為其是“所謂洛陽舊樂者也”。
西涼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先后有漢、匈奴、鮮卑、氐各族的統(tǒng)治者占領過這個地區(qū)。這一地區(qū)不僅接受了漢族傳統(tǒng)樂舞及西域以《龜茲樂》為主的各族樂舞,并且也接受了先后居住在這一地區(qū)的各族樂舞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在各民族大融合的時代中,《西涼樂》是各民族樂舞文化大綜合的典范。
二、《西涼樂》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
《西涼樂》是“涼人所傳中國舊樂而雜以羌胡之聲也”,又是“變龜茲聲為之,號為“秦漢伎”,說明《西涼樂》綜合了多種民族樂舞的因素。
《舊唐書·音樂志》載,《西涼樂》的舞蹈有《白舞》《方舞》。《白舞》是一人舞;《方舞》是四人舞,四人各站一方。據《通志略》所載宮中演奏曲目:“《西涼》五曲:《楊澤新聲》《神白馬》《永世樂》《萬世豐》《于闐佛舞》?!背龑m廷樂舞外,此外還有大量《西涼樂》樂舞流傳于民間?!段鳑鰳贰贩棿笾聻椋何枞祟^戴假髻,插玉支釵,身穿紫色絲褶,白色大口褲,袖子是用五色絲布橫斷接袖。《西涼樂》所用樂器主要有:臥箜篌、琵琶、豎笛、腰鼓、笙、拍板、箏、鼗鼓、雞婁鼓、橫笛等。
甘肅酒泉丁家閘晉墓壁畫的“宴居行樂圖”記載了有關《西涼樂》表演時的形象資料,右方畫墓主人坐于廡內,前有一男伎手執(zhí)鼗及短棒。中有二女伎,一舞伎頭戴漆髻,穿三色(黃、紅、綠)裙,束腰,五彩接袖,兩手各執(zhí)一方扇,揚臂而舞。另一舞伎著單色(綠)裙,五彩接袖,雙臂旁舉,弓步,回首,作騰跳舞姿。左方有樂工四人(一男三女),男樂師戴冠,彈臥箜篌。三女樂工,一彈琵琶,一吹豎笛,一拍腰鼓。舞伎下方女伎倒立。從樂隊的組成和舞人的服飾上看,這是鮮卑族風格的《西涼樂》。另一形象資料見于敦煌第297號窟的北周壁畫——“供養(yǎng)人伎樂”,描繪的是西涼地區(qū)群眾性的舞蹈,此圖最具特色。在清涼的樹陰下三人奏樂,二人舞蹈,奏樂者一彈箜篌、一彈琵琶、一人吹笙。笙是從中原傳入西域的,在西域樂部中只有《龜茲樂》使用這一樂器。兩個舞人的動作甚是奇特,雙手都是高舉在頭頂上,一人還在頭頂上雙手相握。另一特點是扭身出胯,臀部上翹,胸腹向反方移動,頭部又與肩胸反向移動,形成強烈的三道彎曲線。二舞人一個交足曲膝而立,一個叉步前行,展現出一個縱情酣暢的勁舞場面。而奏樂的三人,持笙者與彈琵琶者二人側身相對,一個仰身而吹,一個俯身而奏,持弓形箜篌者,面對舞者兩手撥彈。舞者神情飛動,奏樂者如聞其聲,旁邊的叢樹,曲枝盤繞,花葉翻動大,大自然也為之動容。這幅精美的行樂圖,十足地展現了《西涼樂》的本土風貌。這種舞蹈還見于陜西省興平縣南北朝古佛座畫像石刻樂舞圖,在蓮花座左旁有一深目高鼻的胡人,著窄袖胡服,雙手上舉,吸左腿繃腳,沖身、出胯而舞。樂隊有橫笛,排簫、琵琶、箜篌等樂器。以上說明了雙臂上舉(合手或不合手),都是為了突出地表明胸、腰、胯形成的曲線,而雙手的高舉正是延長了S曲線的發(fā)展。因此,扭腰出胯,沖身出胯,或沖身、擺胯的單一動作,都是這一類型舞蹈的特色。還有并不做雙手齊舉的動作,只揚起一袖,一袖自然下垂,身段做沖身、出胯動作(見隋代舞俑)。這種沖身、出胯身體呈S曲線形的舞蹈,從地域來說流行很廣,這種舞蹈風格正是來自西域的龜茲。類似這種形象的,還見于敦煌第112號窟(中唐)經變圖中的伎樂,舞一人,樂隊八人,都是以舉雙臂合手,沖身、出胯,成三道彎曲線的舞蹈。
第三、隋唐盛世中《西涼樂》的發(fā)展與流傳
《西涼樂》經過了三百多年的孕育發(fā)展,在發(fā)展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各民族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養(yǎng)分,大量舞蹈樂曲互相滲透,互相釆納,合而有分,同中有異,在隋唐時代形成了《西涼樂》樂部。隋唐時代有喜愛胡風的習俗,元稹詩:“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西涼樂》成為一個時代的審美風尚,并且愈傳愈盛。《舊唐書·音樂志》載:“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p>
隋唐都是統(tǒng)一的大帝國,經濟文化全面恢復發(fā)展,南北之間、中外之間樂舞文化交流空前通暢。陏文帝重視制禮作樂,對朝會儀式宴饗樂舞作了重大調整。開皇九年(589)前后,楊堅確立完備朝會宴饗“多部樂”上演體制,依據“華夷兼?zhèn)洹薄耙匀A領夷”原則,按樂部形式依次上演中原傳統(tǒng)樂舞及少數民族樂舞、外國樂舞。楊堅確立以“國伎”(西涼伎)為首的多部樂體制,將“國伎”(西涼伎)、“清商伎”、“高麗伎”、“天竺伎”、“安國伎”、“龜茲伎”及“文康伎”等七部伎樂作為核心,亦稱七部伎,按以上固定順序上演。300年來東、西、南、北各自發(fā)展的樂舞文化,第一次得到重大整合,空前交融,影響極其深遠,也為唐代所遵循沿襲。
隋煬帝楊廣繼位后,調整充實了多部樂制度。首先調整了七部樂順序,改《國伎》之名為《西涼伎》,并將《清商伎》列為第一部。其次又擴充七部樂為九部樂,他所確立的隋九部伎樂上演順序是:清樂(清商樂)、西涼(國伎)、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原文康伎〉。唐高祖登極之初,沿用隋“九部之樂”。貞觀年間,太宗將九部樂改為“十部樂”。定制后的唐十部伎樂,上演順序為:一、《?樂》;二、《清樂》;三、《西涼樂》;四、《龜茲樂》;五、《安國樂》;六、《康國樂》;七、《高麗樂》;八、《疏勒樂》;九、《天竺樂》;十、《高昌樂》。這種“以華領夷”依次進行的九部樂、十部樂盛大表演,雖有短暫中斷,但一直延續(xù)到晚唐,至五代時猶見遺存。
歷經千年的滄桑,時至今日,在我國西北一些地區(qū)仍可見到《西涼樂》的遺存?,F如今甘肅省臨夏地區(qū)的民間舞中有一種搖擺步,行進時向左右沖身、擺胯,形成全身的曲線擺動。甘肅的民間舞《拉花》,也是這種律動,左手上托花籃,右手揚掌向右旁推,同時向左沖身,向右出胯。這種S形擺動的韻律,很可能就是古代《西涼樂》律動的遺存。無獨有偶,甘肅河西武威的民間舞《滾燈舞》又名《頂燈舞》,據說傳自千年以前,據1959年冬調查,《滾燈舞》是男子舞蹈,在燈節(jié)時演出。演出時每人頭上各頂一蓮花燈,雙手又各托一蓮花燈,一般是在晚上表演,有一人獨舞,也有群舞?;緞幼魇请p腿半蹲,一起一伏,左右擺胯進行?!皾L燈”之名來自這個舞蹈的特殊表演技巧,頂燈舞人躺在地下翻滾,而燈不翻不滅。佛教“燈”喻佛法,寓意佛法如燈望遠傳照。武威正是古西涼地區(qū),這個古老的舞蹈,至今猶在當地代代流傳,武威的《滾燈舞》確是《西涼樂》遺存無疑了。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及隋唐幾百年的發(fā)展,南北藝術和中外各民族藝術,經過長期交流,最終實現了高度融合。尤其雅、胡、俗樂,從鼎立到結合再到全面融合成為新的俗樂,在宮廷宏大壯觀的表演中大放光彩,引導盛唐樂舞登上古典樂舞藝術的輝煌頂峰,《西涼樂》正是這一輝煌時期的一顆明珠。
參考文獻:
[1](唐)魏征等.《隋書·音樂志》卷十三[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后晉)劉昫等.《舊唐書·音樂志二》卷二十九[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 (北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卷二十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
作者簡介:曹曉晶,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音樂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