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瓊
【摘要】漢語中的能愿動詞“能”和“會”與英語中的情態(tài)動詞“can”在語法和語意上能有一定的對應,然而在意義涵蓋的范圍卻也存在明顯的差別。因而,母語為英語或受英語影響較深的外國留學生在習得能愿動詞“能”和“會”的時候,容易受到英語情態(tài)動詞“can”的干擾,從而產(chǎn)生遷移性的偏誤。本文根據(jù)“能”和“會”以及英語情態(tài)動詞“can”的語義對比,分析留學生的習得偏誤,探討其習得規(guī)律和方法。
【關(guān)鍵詞】能愿動詞 英語情態(tài)動詞 留學生 母語遷移 偏誤分析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11-02
一、英語情態(tài)動詞“can”和漢語能愿動詞“能”及“會”的語義對比
情態(tài)動詞can和能愿動詞“能”和“會”在用法上很相似,在表肯定的陳述句中都可以用于動詞前。但在語義上卻有著復雜的交叉關(guān)系,這種不完全對應的關(guān)系使母語為英語或受英語影響較深的留學生在習得“能”和“會”的過程中比一般留學生更容易發(fā)生偏誤,尤其是掌握“能”和“會”的用法和使用語境。因此在這里,我們著重討論“能”“會”和“can”的語義對比。
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以及《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中,對能愿動詞“能”和“會”的義項,總結(jié)出“能”和“會”的相關(guān)義項如下:
“能”的義項
能1:表示具備某種能力
他一頓能吃三大碗飯。
能2:達到某種效率
她一分鐘能打一百五十個字。
能3:恢復某種能力
他病好了,能走路了。
能4:表示對尚未實現(xiàn)的現(xiàn)象的推測
這雨能下長嗎?我這樣寫能行嗎?
能5:表示有條件或情理上的許可
明天的晚會家屬也能參加。
“會”的義項
會1:表示懂得怎樣做或有能力做(多半指需要學習的事情)
小弟弟會走路了。
會2:表示擅長,具備某種技能或能力
會寫會畫的人倒不太講究紙的好壞。
會3:表示有可能實現(xiàn)
樹上的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
會4:在名詞前,表示熟習、通曉
我會法語。
而根據(jù)《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1994)中對can的解釋,總結(jié)出以下的用法和義項:
Can1:表示能力(indicating ability)
I can run fast. 我能跑得很快。
Can2:表示獲得的知識或技能(indicating acquired knowledge)
They can speak French. 他們會說法語。
I can drive. 我會開車。
Can3:表示許可(indicating permission)
You can bring only one friend to the party.
你只能帶一個朋友參加派對。
You cannot take my money. 你不能拿我的錢。
Can4:表示要求(indicating requests)
Can you help me with the box? 你能幫我弄這個箱子嗎?
Can5:表示可能性(indicating possibility)
That cant be Marry, shes in hospital.
那不可能是瑪麗,她在醫(yī)院里。
Can6:用以提出建議(Used to make suggestions)
We can eat in a restaurant if you like.
你愿意的話,咱們可以去飯館吃。
I can take the car if necessary. 必要時我可以開車去。
綜上所述,情態(tài)動詞can的語義覆蓋面明顯要大于能愿動詞“能”“會”,以下是can和“能”“會”在語義上對應的義項:
Can1——能1、能2、能3、會2
Can2——會1
Can3、Can4——能1、能5
Can5——能4、會3
由上可見,can的含義涵蓋了能愿動詞“能”表示能力、許可、要求及可能性等義項,同時也能對應“會”表示擅長、能夠以及表示否定的可能性的含義,因此能證明can的含義覆蓋了漢語的能愿動詞“能”和“會”的相關(guān)義項。這種語言分化的差異,屬于對比分析差異等級的最高級,即第一語言中一個語言項目,在第二語言中有兩個或多個語言項目與之對應。這也說明了,在習得“能”和“會”的過程中,由于can的干擾,學習者能完全掌握“能”和“會”的難度會增大,而且可以推測出,學習者容易混淆“能”和“會”的用法和使用語境。
二、使用“能”和“會”的常見偏誤類型及分析
通過對情態(tài)動詞can和“能”“會”對比分析,我們能推測出學習者會出現(xiàn)混淆“能”“會”的偏誤。而且,通過上表的義項對比,我們還能知道漢語的能愿動詞“能”和“會”在表示能夠或能力的義項上有相同的部分,但在使用的語境和用法上卻有細微的差別。因而更增大了學習者對于“能”“會”誤用的幾率。因而,我們選取了中山大學中介語語料庫里的英語為母語的留學生習作中“能”和“會”的誤用、混用的偏誤典型,從二語習得的角度嘗試探討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
①*我去哪個商店會買到便宜而好看的電器?
我去哪個商店能買到便宜而好看的電器?
②*我不能游泳,你能教我嗎?
我不會游泳,你能教我嗎?
③*阿里在不在家?他不能在家,他在學校
阿里在不在家?他不會在家,他在學校。
英語中,can能表示推測或可能性(Can5),而“會”和“能”的表可能性的義項在漢譯英中都能用can表示。但“會”和“能”雖然都能表示可能性和推測的結(jié)果,但“會”側(cè)重于因慣常而使某事有發(fā)生的可能性,如“看樣子天會下雨”。而“能”的推測性則建立在是否具備成事的條件,如“看,黑壓壓的烏云,待會天能放晴嗎?”而根據(jù)賴鵬(2006),在疑問句中,“能”用于任何人稱,而“會”多用于第三人稱。
“能”和“會”都能表示“具備某種能力”,然而兩者的不同在于“會”是專指通過學習而獲得的能力或能力,而“能”則涵蓋了“具備能力”的其他方面,包括恢復某種能力、達到某種效率等,如“經(jīng)過手術(shù),她能走路了”“她一天內(nèi)能寫一萬字”,這些都不能用“會”來描述的。而在英語中,無論是表達“具備能力”的哪種情況,can都能涵蓋其含義。因而例2中應用“會”而不用“能”。值得注意的是,在白話中,可以在名詞前加“會”,表示熟習某事物(會4),而“能”在表示能力的時候只能用于動詞前。
例3中的“不能”和“不會”在英語中都可以用can的否定式“cant”來表示,表示不可能。但使用有推測和可能性義項的能愿動詞表達不可能性時,不能簡單地在動詞前加“不”?!安荒堋北硎尽皸l件上或情理上的不許可”或“能力的不足夠”,是表示“能1、能2、能3和能5”的否定;而“不會”則可以表示“沒有某種能力”以及“某事不可能發(fā)生”。在例3中,表示說話人因為知道阿里在學校,而推測他不可能在家里,因而用“不會”。
三、小結(jié)
根據(jù)以上英漢語言間的對比分析,情態(tài)動詞can和能愿動詞“能”“會”之間的語義、語用及語境使用上都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的情況,而其對應部分又有著交叉的復雜對應關(guān)系。賴鵬(2006)認為,這種交叉對應是學習者在“對應”和“內(nèi)置”這兩個認知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生偏誤的主要原因。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學習者將語言點與已習得的知識相結(jié)合和對應,然后在使用和練習的過程中,將其轉(zhuǎn)化為內(nèi)在的語言機制。但在完全習得之前,認知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從而產(chǎn)生偏誤。但除此之外,教科書的誤導作用也應是造成偏誤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教科書中“能”和“會”的英文都翻譯為can,這也使學習者形成“can=能=會”的概念,從而不注重區(qū)分“能”和“會”之間的差別。
參考文獻:
[1]賴鵬. 漢語能愿動詞語際遷移偏誤生成原因初探[J]. 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6(5)
[2]盧福波. 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M].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3]宋英. 英語母語者使用“能”“會”的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J]. 廣東白云學院學報, 2009(4)
[4]王振來. 能愿動詞的偏誤分析及對策[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7(5)
[5]葉盼云, 吳中偉. 外國人學漢語難點釋疑[M].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6]周小兵. 對外漢語教學導論[M]. 北京. 商務印書館學生就業(yè)(卓越職場人生系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