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靈娥
摘 要: 新課程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中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的提問式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guān)鍵詞: 課堂教學 提問式教學 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新課程的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探究過程中獲得親身體驗和感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情感、個性、需要和發(fā)展的愿望。由于班級大,學生的差異也大,加大了教師在課堂中提問的難度,因此,課堂中提問應有技巧性,教師應準確把握時機,精心設(shè)計問題的難易程度,并靈活運用各種提問方式。
一、學生預習教材,教師精心設(shè)計問題,把握課堂提問時機
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xiàn)的。因為這種發(fā)現(xiàn),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nèi)在規(guī)律、性質(zhì)和聯(lián)系?!毙抡n程要求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主動學習的方法,充分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英語新課程教科書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程度與活動任務的設(shè)計等,都較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如友誼、旅游、語言、音樂、衛(wèi)生、體育、文學藝術(shù)、幽默、娛樂、節(jié)日、克隆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話題,都易于引起高中學生的思想共鳴,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預習新課,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上課時適時地、有意識地精心設(shè)計并提出一些問題,可以有效地控制好課堂,既訓練學生的聽說和思維能力,又有效地組織好教學。教師要靈活地設(shè)計好問題,問題可分為:導入式、講解式和復習式問題。
以高中英語必修3第二單元Healthy eating為例,課前可以設(shè)計好如下問題作為導入式問題(Pre-reading):
1.Whats your favorite food?2.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
3.Do you know what food contains more fat(fibre/sugar/protein)?
這些問題由易到難,與我們有密切的關(guān)系,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日常飲食是否健康,使課堂氣氛活躍。提問時應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大膽地、開放地回答問題,并適當?shù)丶右栽u價。接著提出講解式問題(While-reading):
1.Was Wang Pengweis restaurant usually full of people?
2.Did Wang Pengweis restaurant provide a balanced diet?Why?
3.Did Yong Huis restaurant serve a balanced diet?
4.Did Pengwei admire Yong Huis restaurant when he saw the menu?
這些問題以一般疑問句為主,可降低學生回答的難度,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和樂趣,同時,可增加幾個相對難點的特殊疑問句,鼓勵學生回答,如:
1.If you eat at Wang Pengweis restaurant,what will happen?What about at Yong Huis restaurant?
2.Wha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oes Wang Pengweis restaurant have?
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問和回答,學生加深對本篇課文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多關(guān)注自己的飲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教師要正確把握時機,及時提問,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復習式問題(Post-reading):
Whats your opinion of Yong Hui?Is what she did right?Why?
二、適當控制問題的難度,注意突出主體,發(fā)展思維
雖然課前預習很重要,但是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等的主要途徑,要求教師對全體學生的聽、說、讀、寫進行全面培養(yǎng)。教師可精心設(shè)計問題,使各種程度的學生都獲取所需信息,從而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滿足,同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以高中英語必修5第二單元The United Kingdom為例,可以嘗試按課文順序設(shè)計問題:
1.How many countries are there in Britain?What are they?
2.The Union Jack flag unites the flags of three countr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Which country is left out?Why?
3.Which is the largest country in the United Kingdom?
4.How many zones is England divided into?
5.How many groups of invaders influenced London?What are they?
其中,1、2、3、4題相對比較容易,適合基礎(chǔ)較薄弱的學生,只要細心,就能從課文中直接找到問題的答案,而第5題相對難點,適合基礎(chǔ)好的學生,當然,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難的問題簡單化,把特殊疑問句變成若干一般疑問句。
三、課堂中運用靈活多變的提問方式和適當?shù)脑u價。
英語課堂中的提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師應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選擇確定不同的對象,在對基礎(chǔ)知識的內(nèi)容提問時,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學生,而對知識難點提問時,可面向中上程度的學生,因此,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問題的角度、深度和廣度,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靈活性和激發(fā)性。同時也要考慮到課堂上出現(xiàn)的“意外”,就是教師原認為會回答的問題卻答不上來,因此,要靈活地調(diào)整提問對象。提問時應給學生留有思考時間,留出的時間是否適當,會直接影響學生回答的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課堂上可以采用多種的提問方式,如:(1)個別學生回答,再由大家一起來評價。(2)小組討論,由一個代表回答,再由其成員補充。(3)全班同學一起討論,最后得出結(jié)論。
例如:以高中英語必修5第5單元First aid為例,設(shè)計如下問題:
1.What can skin do for our body?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getting burnt?
3.How many types of burns are there?What are they?
4.What characteristics do you think each type of burn has?
5.How can we treat these types of burns?
其中,1、2、3題比較容易,可以由個別學生回答,而4、5兩題相對復雜,可以先由全班同學一起討論,最后得出結(jié)論,第5題的答案可能多樣,需要學生動腦筋,通過學習,學生對于自救的知識就得到掌握。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及時適當?shù)亟o予評價,肯定其勇于回答問題、敢于發(fā)表個人見解的精神,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僅主動性得到發(fā)揮,而且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英語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組織形式,符合教學規(guī)律,值得大力提倡,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共同進步、互相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應注意自己的提問方式、提問的多樣性、提問的難易程度,對學生的回答應充分肯定,給予鼓勵,以保護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個性化的學習,學生充分體驗完成任務后的成就感。在這樣的活動中,每個學生,無論英語基礎(chǔ)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勵,英語學習的動力也能得到長期保持。
參考文獻:
[1]張洪生.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性.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