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杰等
【摘要】目的探討膨肺吸痰法用于預防ICU機械通氣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將ICU機械通氣患者4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1例,對照組按常規(guī)吸痰,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膨肺吸痰護理。觀察兩組吸痰前后生命體征及呼吸參數的變化,比較兩組病人機械通氣時間、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膨肺吸痰法能縮短機械通氣時間,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
【關鍵詞】膨肺吸痰;機械通氣時間;肺部感染
重癥患者,特別是麻醉術后機械通氣的病人常發(fā)生呼吸抑制,導致低氧血癥及高碳酸血癥,因此呼吸支持在幫助患者度過術后呼吸功能下降期有著重要的作用[1]。但機械通氣患者常發(fā)生醫(yī)院內肺炎,文獻報道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的發(fā)生率為10-20例/1000呼吸機一日[2]。膨肺吸痰法方法簡單,可有效預防VAP。其方法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09年6月——2013年8月在ICU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42例,為胸部手術及多發(fā)復合傷后需機械通氣24h以上的患者。其中胸科手術30例,多發(fā)復合傷12例,入院前均未有肺部感染及肺不張存在。
1.2方法
1.2.1吸痰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輔以膨肺吸痰法,由A、B兩名護士共同完成。①吸痰前由護士A將儲氧呼吸囊一端接氧氣管,流量6L/min-10L/min充氧,分離呼吸機與人工氣道,儲氧呼吸囊的接口與人工氣道連接,護士B右手戴無菌手套,拿無菌吸痰管,按無菌操作規(guī)程吸痰一次,時間不超過15s;②護士A從氣管插管注入濕化液3-5ml,連接簡易呼吸器與氣管插管,然后均勻擠壓呼吸囊,潮氣量為患者平時潮氣量的1.5倍左右,頻率10-12次/min,持續(xù)2min后,由護士B按無菌操作方法快速輕柔地左右旋轉導管進行吸痰,每次時間少于15s。③按照“吸痰-濕化氣道-膨肺-吸痰”的循環(huán)過程。
1.2.2吸痰指征血氧飽和度下降,肺部聽診有痰嗚,氣道阻力增高,意識清楚病人自訴有痰時為吸痰指證。
1.2.3監(jiān)測方法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吸痰前及吸痰后30min各參數變化;每2日復查1次胸部CT;記錄機械通氣時間。
1.3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呼吸參數的比較見表1,實驗組較對照組有明顯的變化。
3討論
國內有研究表明膨肺在吸痰中的應用有一定意義,可防止因負壓吸引引起的小肺泡不張,血氧分壓(spO2)上升明顯,癥狀體征明顯低于普通吸痰法[3],同時俞森祥用簡易呼吸囊以較大的潮氣量鼓肺3-5次來防治機械通氣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張[4],這些都是膨肺吸痰法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目前膨肺吸痰法已被逐步完善,其臨床效果越來越好,膨肺治療時緩慢的吸氣使通氣量增加,擴張了小氣道,使原有塌陷萎縮的肺泡得以擴張,促進肺泡保持開放狀態(tài),使肺的順應性增加,氣道阻力下降,呼吸作功減少,有利于自主呼吸的加強和鍛煉[5];膨肺吸痰,能較好的預防和治療肺部感染及肺不張,縮短機械通氣時間,降低了住院費用,實用性強,可以推廣應用于機械通氣患者。
參考文獻
[1]沈凌鴻,郁林杰,李素萍,等.多發(fā)傷的呼吸支持(附63例報告)[J].廣州醫(yī)藥,1998,29(2):17,19.
[2]邱海波.ICU主治醫(yī)師手冊[M].第2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638.
[3]Rothen H,Sporre B,Engberg G,et al.Re-expansion of atelectasis during general amaesthesia:a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 [J].Br J An-aesthesia,1993,71:788-795.
[4]俞森洋.機械通氣臨床實踐[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6.
[5]邱海波,周韻霞.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現代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