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語文學習的主要模塊是識字教學,然而識字教學內容多,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怎樣才能讓孩子對枯燥的識字教學產生濃厚學習興趣呢?多年的教學讓我深深體會到教者一定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只有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才會在課堂教學中喚起孩子快樂識字、主動識字的愿望,才會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才會培養(yǎng)孩子識字能力。究竟如何來設計識字教學,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聲音、圖畫、顏色等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順應兒童的心理,開課伊始教師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新奇而富有趣味的情境,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借住拼音來幫忙,把課文讀通順。
2. 教師范讀課文。聽準字音和節(jié)奏。
3. 多種讀的形式引導學生練習。
4. 讀課文,標小節(jié),圈生字。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嘗試拼讀在先,根據學生的拼讀情況,教師范讀或學生之間糾正讀。
這里要特別提醒的是:當學生第一次讀課文時,應該采用自由讀的方式,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速度讀課文。這第一次讀課文盡管許多孩子讀起來會有些困難,但他在一字一句慢慢讀的過程中,是一次很好的認讀所學漢字的機會,而遇到不認識的生字也可以停下來借助拼音讀一讀,又是一次復習鞏固拼音的好時機。當每個學生自由讀完成后,再分層次提出一些學習要求,邊讀邊完成,要體現每次讀有不同的要求,從而達到初讀階段的學習目標。
三、精讀課文,隨文識字
隨文識字最大的難點就是處理好識字與閱讀的關系,我的原則就重在識字,淡化分析。在設計識字時,努力做到以下三方面:
1. 方法多樣化,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識字興趣是關鍵?!耙\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效率。”
一堂課,要預設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更具有趣味性、直觀性:
(1)演示法——學習“尖”字利用鉛筆演示上面小,下面大。如,雙臂伸直、雙腿并攏,就是一個“十”字;再打開雙腿就是一個“大”字;站直了打開右臂就是一個“卜”字等。
(2)猜謎法——“三人看日落”(春);“田里長出草(苗)”;“三橫三豎三撇三捺(森)。
(3)編順口溜法——教者在教“炮”時,就以熟字“包”為聲旁,抓點帶面的作法,引出“炮、泡、飽、抱、跑”等字連起來學。告訴學生這樣記憶:“點火為放炮,有水冒汽泡,有食就吃飽,有足就會跑,伸手去擁抱”。
(4)字理識字——如教學“肉”字,利用動畫展示漢字形體的這一變化,集趣味性與形象性于字形教學之中,能迅速激起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教學中教師設計多種識字方法和形式,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 教給識字方法,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漢字的形體千變萬化,字字都有差異,但是漢字作為音形義的結合體,又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教師根據漢字的構字特點,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提高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能力。如,學習“森”字時,教師提示“森”是品字結構,引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品字結構的字,“晶、品、眾”等。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圖畫演變而來的,教學時就可以充分利用象形字與實物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盡快掌握這類漢字。形聲字都是由聲旁和形旁兩部分組成,而且這些字的聲旁都是相對固定的,只是根據字意的不同來匹配形旁,如“青”字家族的字,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加偏旁、換偏旁等形式識字,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積累識字的方法。
3. 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新《課標》指出:“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設計識字教學時,教師要預設出如何激發(fā)學生隨時主動識字意識的環(huán)節(jié)。教學“霜”字時,某個學生用“雷”換部件識記時,“雷”字學生在學習“霜”字之前沒有學過,教師就趁勢追問:“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或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字?”然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識字途徑大加贊賞:“你能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可真了不起!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這樣,受到表揚的學生識字的勁頭會更足,進而激勵其他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引導學生不斷地在生活中自主增加識字量。
四、趣味游戲,復習鞏固
低年級識字量大,兒童識記生字記得快,忘得也快,在學完字詞和課文后,要及時復習鞏固。因此,要開展多種生動有趣的練習形式,在游戲中訓練對學生生字的熟練度,體會識字的成就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加了興趣,還達到了識記目的,可以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五、指導書寫,展示評議
新《程準》中指出:“評價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的寫字訓練”。由此,可見對寫字教學的重視。我們長春版教材將寫字教學劃分為三個步驟:“一看、二寫、三對照”。寫字教學,筆者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設計。
一看:(1)觀察位置,看清每一筆在虛宮格中所占的位置。
(2)交流匯報,你認為寫好這些字應注意些什么?
二寫:(1)教師范寫,指導學生清楚每一筆在格中的位置。
(2)學生臨寫,師巡視指導。一要糾正姿勢,二要糾正寫得不規(guī)范的地方。
三對照:展示、評議、修改。
寫字教學,不是讓學生簡單的抄寫,而應指導學生自主觀察、自主發(fā)現,同時教師重點點撥,親自示范,不斷激勵評價,這樣寫字教學也就有了實效。
六、引導拓展,課外識字
識字不單單是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要注意課內外、校內外的溝通,充分利用學校、社區(qū)、家庭的課程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針對作業(yè)設計來說的。如,學習完《動物樂園》一文,可設計如下實踐性作業(yè):可以把你喜歡的動物畫一幅畫;可以搜集有關動物的成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名字寫在識字手冊上;也可搜集一個有關動物的故事讀一讀。
這樣的作業(yè)設計,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閱讀能力,拓寬了學生識字的渠道,增加了識字量,調動了學生課外識字的積極性。
總之,在識字教學這片天地中,如果你的設計能夠給孩子們一點空間,他會帶給你一份驚喜;如果你的設計能夠給孩子一點自由,他會給你創(chuàng)造無限奇跡;如果你的設計能夠解放孩子們的思維,讓孩子們快樂識字,那么識字的天空將是一片明麗與燦爛。
作者簡介:陶巖(1978-),女,吉林省長春市東光學校,小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