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晨彧
(蘇州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江蘇 蘇州 215123)
《三遂平妖傳》[1](以下簡稱“《三》”)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作家羅貫中所著的二十回本長篇小說,此書“用的明代初年的口語”[2]。人稱代詞是指代替人或事物的詞?!度返谝蝗朔Q代詞系統(tǒng)有“我、我們、吾、某、奴、奴奴、奴家、臣、小人、小人們、男女”等11個,種類遠(yuǎn)比現(xiàn)代漢語豐富。本文對《三》第一人稱代詞進行窮盡性統(tǒng)計和考察,從本用、活用的角度展開,具體考察語法功能、語法意義、單復(fù)數(shù)、排除式、包括式、無所指、泛指等使用情況,以管窺明初漢語代詞的基本面貌以及與現(xiàn)代漢語的區(qū)別。
《三》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是“我”,有642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77.72%。
1.作主語。數(shù)量最大,用法最為復(fù)雜,有308例,既單獨作主語,也與其他成分構(gòu)成同位短語、聯(lián)合短語后作主語。如:
(1)我和你去走一遭,且討三杯酒吃。(4回)(2)我卜吉好屈?。?回)
2.作賓語。有151例,既充當(dāng)一般賓語,也充當(dāng)雙賓語的間接賓語、介詞短語的賓語。如:
(3)請我吃了酒飯,又與我三百足錢。(2回)
3.作定語。有131例,既單獨作定語,也與其他成分構(gòu)成同位短語后作定語;與中心語或直接相連,或利用結(jié)構(gòu)助詞“的” “之”連接。如:
(4)左黜雖會變幻,難逃我諸葛之手?。?0回)
4.作兼語。有52例,兼語前有三個特殊的動詞“首(1例)、來(1例)、叫將(1例)”。如:
(5)你把冊兒來我看?。?回)
(6)昨日胡員外叫將我兩個去,一家與了三兩銀子。(4回)
(7)你首我吃官司,我又周全你請了一千貫賞錢。(12回)
5.表復(fù)數(shù)。有35例,“我”不僅用于說話人自稱,還有四種活用:
第一種,“我+數(shù)詞(大于一)+量詞”,該用法最多,有17例。如:
(8)終不成我三口兒直等餓死?(2回)
第二種,“我+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詞+數(shù)詞(大于一)+量詞”,有7例。如:
(9)我夫妻兩口兒倒得安跡。(4回)
第三種,“我+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詞”,有9例,名詞既有單音節(jié)也有多音節(jié)。如:
(10)這姐姐把我貝州人取笑?。?3回)
(11)我軍若勝,則三路并取貝州。(17回)
第四種,“我”單用即表示復(fù)數(shù)。有2例:
(12)乞我皇上圣鑒,早為準(zhǔn)備。(9回)
(13)今王則兵不滿萬,只可敵我一路。(17回)
例(12)中“我”有復(fù)數(shù)意味,因為帝王乃一國之尊,“我皇上”是為表示對皇上的尊敬,這是封建社會皇權(quán)至上造成的。
以上四種情況,第一、第二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消失,現(xiàn)代漢語中說成“我們兩個” “我們夫妻兩個”,第三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僅限單音節(jié),第四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多見。
“我”表復(fù)數(shù)時,有19例不包括聽話方,屬排除式。如:
(14)你如何做這般人,靠米缸餓死,叫我娘兒兩個忍饑受餓?。?回)
有16例“我”屬包括式。如:
(15)又是我夫妻福神重。(3回)
6.表泛指,不確定指代,相當(dāng)于“這(那)個人”,有2例,“我”與“你”對舉:
(16)若干人你看我,我看你。(12回)
7.無所指,實際的指代意義虛化,只增強語勢,僅1例:
(17)這一個如何吃得我飽。(2回)
8.“我+謙稱詞語”?!度分杏?例較特殊,由“我+謙稱詞語”構(gòu)成,作主語和賓語。如:
(18)好個包龍圖,無奈何我貧僧處?。?2回)
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類似用法,但只能謙稱在前“我”在后。①曹煒指出:《金瓶梅詞話》時代“我+謙稱詞語” “我每(們)+謙稱詞語”的用法,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我每(們)+謙稱詞語”的用法還保留,而“我+謙稱詞語”則演變成“謙稱詞語+我”。[3]《三》的3例都是僧人謙稱,我們推測《三》時期只有僧人常用這樣的謙稱,其他身份的人基本不用。
《三》中有兩種復(fù)數(shù)形式的第一人稱代詞:“我們” “小人們”,“我們”使用得更普遍?!拔覀儭庇?0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9.69%,僅次于“我”。
1.作主語,有44例,既單獨作主語,也與其他成分構(gòu)成同位短語后作主語。如:
(1)我們夫妻兩個方得快活。(4回)
2.作賓語,有19例。如:
(2)這和尚……好歹被我們捉了。(12回)
3.作定語,有9例。如:
(3)這是我們的職事。(12回)
4.作兼語,有8例。如:
(4)須是交我們搜一搜一看?。?2回)
“我們”僅1例表單數(shù):
(5)癆子口中不說,心下思量道:“我們員外好不曉事!”(5回)
例(1)中的“我們”表單數(shù),指代“癆子”。呂叔湘指出:“在過去的中國社會,家族的重要性要過于個人,因此,凡是跟家族、團體相關(guān)的人或事物,都不說‘我的’、‘你的’,而說成‘我們的’、‘你們的’(‘的’字通常省去)?!盵4]72太田辰夫把這種情況稱為“主觀的復(fù)數(shù)”。[5]
其余79例“我們”均表復(fù)數(shù),有兩種情形:一是排除式,有41例。如:
(6)你不要錯怪我們,這是我們的職事。(12回)
另一種包括式,有38例。如:
(7)他若不肯扶我們出去時,不得不打他了。(10回)
古代漢語中“吾”屬“我”字系列,秦漢以后口語里很可能已統(tǒng)一于“我”,“吾”字只見于書目。[4]2《三》中“吾”有24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2.91%,均表單數(shù)?!拔帷钡氖褂谜叨际怯幸欢ㄉ矸莼蛐摒B(yǎng)之人,植田均認(rèn)為“在‘我’多‘吾’少的作品中,用‘吾’時多有刻意仿古的味道”[6]。
1.作主語,有2例,如:
(1)吾有此女,小字永兒。(13回)
例(1)“吾”指代“仙姑”。
2.作賓語,有1例:
(2)今日被吾捉獲,有何理說?(13回)
例(2)“吾”指代“包大尹”。
3.作定語,有21例,如:
(3)吾師肯相伴先飲數(shù)杯酒么?(11回)
例(3)“吾”指代“太尉”。
《三》中“某”有7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0.85%,主要作主語、賓語,均表單數(shù),既有單用也有與姓氏連用。其使用者有三人:包待制、王太尉、彈子和尚,前兩者是當(dāng)朝正式官員,后者是叛軍國師。馮春田指出“某”等大概只用于書面語及文人士族或比較莊重的話語交際中。[7]如:
(1)包某受職亦然,如包某在開封府?dāng)嗔硕嗌俟隆?1回)
(2)如王某昨日在后花園內(nèi)亭子上賞玩……問某求齋。(11回)
(3)某(彈子和尚)請一萬人馬,當(dāng)取文彥博之頭于麾下。(17回)
《三》中除了“奴” “奴家”,還有一個學(xué)者們均未提及的新形式“奴奴”,“奴奴”較“奴” “奴家”的用例多很多,我們由此猜想《三》中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人稱代詞“奴奴”,這不得不說是該書的一個特色。
《三》中“奴奴”有10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1.21%,均是“永兒”自稱。
1.作主語,有8例。如:
(1)奴奴只得讓一個與婆婆吃。(2回)
2.作賓語,僅1例:
(2)如何還了奴奴?(2回)
3.作定語,僅1例:
(3)車廂里帶得奴奴家去。(6回)
《三》中“奴”有2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0.24%,均作主語,都是永兒自稱。
(4)奴去鄭州投奔親戚則個。(5回)
“奴家”在《三》中有3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0.36%,均是“永兒”自稱。
1.作主語,有1例:
(5)奴家卻不敢都把與你。(2回)
2.作兼語,有2例,兼語前動詞有一例“交叫”較為少見:
(6)媽媽叫爹爹出去告人,只留得八文銅錢,交叫奴家出來買炊餅。(2回)
“秦漢以前在一般人面前表示謙卑也可以自稱‘臣’”[8],后來專用為官吏、百姓對君主自稱?!度分小俺肌庇?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0.73%,均是官吏對君主的自稱,均表單數(shù),都作主語。如:
(1)臣(左丞相)舉一人,乃河?xùn)|汾州人氏,姓文名彥博。(16回)
(2)文彥博奏道:“臣乞曹偉為副將?!保?7回)
“小人”是古代地位低的人對上自稱的謙詞?!度分杏?6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5.57%。
1.作主語,有27例。如:
(1)王則與我(某軍士)小人同鄉(xiāng),自幼結(jié)為兄弟。(19回)
例(1)出現(xiàn)“小人+謙稱詞語”的用法,該用法在“小人”中僅出現(xiàn)1例,現(xiàn)代漢語說成“小人我”。
2.作賓語,有5例。如:
(2)便拷打小人至死,端的屈殺小人!(5回)
3.作定語,有6例。如:
(3)饒小人之罪,小人能斬王則首級。(19回)
4.作兼語,有8例。如:
(4)知州只得令小人下來。(7回)
在稱數(shù)上,“小人”可表復(fù)數(shù),在《三》中僅1例,屬排除式:
(5)小人兩個是夜巡軍人……(5回)
“小人”后還可加“們”構(gòu)成“小人們”表復(fù)數(shù),有3例,均是排除式,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0.36%,用作主語和兼語。如:
(6)小人們并不曾認(rèn)得這個人。(5回)
《三》中“男女”作為第一人稱代詞有3例,占全部第一人稱代詞的0.36%,均作主語,均是“李二”的自稱,以顯示其身份的卑微:
(1)男女有件機密事,特來見觀察。(12回)(2)男女近日因病了,不曾做得道路。(12回)
上文未述及之處,詳見表1。
《三》第一人稱代詞表單數(shù)的占大多數(shù)(708例,表復(fù)數(shù)有118例)?!拔摇?“小人”單數(shù)形式表復(fù)數(shù)的占所有復(fù)數(shù)用例的三分之一強,不外乎四種方式:①人稱代詞+數(shù)詞(大于一)+量詞;②人稱代詞+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詞+數(shù)詞(大于一)+量詞;③人稱代詞+表示集合概念的名詞,名詞既有單音節(jié)也有多音節(jié);④人稱代詞單用即表復(fù)數(shù)?!拔摇北韽?fù)數(shù)兼具以上四種,“小人”表復(fù)數(shù)只有第一種方式。第一、二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均已消失,第三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限于單音節(jié),第四種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不多見。
表1 《三遂平妖傳》第一人稱代詞語法功能及常見用法例 個
排除式(64例)多于包括式(54例)。“我” “我們”表復(fù)數(shù)時既有排除式也有包括式,排除式多于包括式;“小人” “小人們”表復(fù)數(shù)時都是排除式。
“我”用法最豐富,可表無所指和泛指,這是其他第一人稱代詞沒有的。除了“奴” “奴家”,還有一個學(xué)者們均未提及的新形式“奴奴”,比“奴” “奴家”的用例還多,這是該書的一個特色。
第一人稱代詞作兼語的數(shù)量很多,兼語前還出現(xiàn)了幾個特殊的動詞:著(1例)、得(2例)、將(2例)、把(1例)、首(1例)、來(1例)、叫將(1例)、交叫(1例)。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它們已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1]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M].馮夢龍,補改.劉紫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
[2]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27.
[3] 曹煒.《金瓶梅詞話》虛詞計量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1:31.
[4] 呂叔湘,江藍(lán)生.近代漢語指代詞[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85.
[5] 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M].蔣紹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87:112.
[6] 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漢語語法研究[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1999:261.
[7] 馮春田.近代漢語語法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28.
[8] 王力,岑麒祥,林燾,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4版.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