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守景?陳航燕?林君耀
【摘要】 目的 討論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經食道心房調搏術(TEAP)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39例進行診斷。結果 78例患者為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7例室性心動過速、32例心房撲動、22例心房顫動。PSVT患者中, 46例AVRT, 17例AVNRT, 15例PAT。采用TEAP對PSVT發(fā)作進行誘發(fā)及終止, 72例成功, 6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采用TEAP對心房撲動進行終止, 28例成功, 4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87.5%。采用藥物終止心律失常, 能夠對患者心臟生理相關參數造成影響, 而電刺激治療不會對心臟造成影響。結論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進行診斷, 操作簡便、準確性高、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室上性心律失常;診斷
經食道心房調搏術(TEAP) 是指通過對食管內放置的導管使用心臟刺激儀實施電脈沖刺激, 使左心房除極, 誘發(fā)出現心律失常癥狀, 同時對患者體表心電圖及食管心電圖進行記錄[1]。由于食管心電圖的檢測波形具有不容易被掩蓋、辨識度高的特點, 能夠準確檢測出心臟不同部位的電信號, 從而對心律失常的病變原因和病變機制進行分析, 并且對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梢赃M行終止。由于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及無創(chuàng)等特點, 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討論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在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139例確診為心動過速的患者, 其中, 男76例, 女63例, 平均(43.4±3.5)歲, 有108例患者同時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其中, 32例患有冠心病, 34例患有高血壓, 13例患有擴張型心肌疾病, 10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 19例患有心臟病。4例患者甲狀腺亢奮, 還有32例患者以前患有室上性心動過速。
1. 2 診斷方法 采用TEAP對患者實施診斷前, 要停止服用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颊咴陂_始診斷前首先檢測心電圖, 診斷儀器選擇DF-5A(蘇州東方儀器廠生產)心臟電生理治療儀, 將治療儀上的雙極導管電極通過鼻孔插進患者食管中, 導管插入深度的計算公式是:(檢測者的身高+200)/10=插入深度, 進行調搏的最佳部位是P波振幅最高的位置, 然后將導管電極進行固定, 調博方法共有4種, 包括程控方式、超速方式、亞速方式及促發(fā)方式。當患者經過誘發(fā)出現PSVT癥狀時, 首先采用電刺激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 然后進行再次誘發(fā), 使用美托洛爾等藥物進行終止。如果患者不能采用TEAP進行終止, 可以選擇藥物或聯(lián)合電刺激進行終止[2]。對患者檢查中及檢查后的臨床表現進行觀察。
1. 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出現心動過速時R波的不同形態(tài)和頻率, P波同R波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 對R~P波形的間隔、周期及相應的比值進行檢測;對用藥終止PSVT前后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進行觀察, 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2 結果
2. 1 78例PSVT患者通過實施心電圖檢查及食道心房調搏檢查, 發(fā)生心律失常的不同類型及患者自身疾病情況。見表1。
表1 食道調搏誘發(fā)心律失常的類型及患者自身疾病情況(例)
自身疾病 AVRT AVNRT PAT 心房撲動 心房顫動 室性心動過速
無 37 11 7 14 2 0
甲狀腺亢奮 1 0 0 0 2 0
冠心病 2 3 1 7 4 5
高血壓 6 2 2 5 4 0
擴張型心肌病 3 0 1 3 3 2
病毒性心肌炎 0 1 1 2 0 0
肺源性心臟病 0 0 3 0 7 0
合計 49 17 15 31 22 7
2. 2 TEAP對心律失常不同類型的誘發(fā)和終止情況 采用TEAP對78例PSVT發(fā)作患者進行誘發(fā)和終止, 72例取得成功, 6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采用TEAP對32例心房撲動患者進行終止, 28例取得成功, 4例患者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87.5%。見表2。
2. 3 患者出現PSVT采用電刺激進行終止同藥物進行終止的效果對比 患者出現心律失常采用電刺激終止后, 對其心臟生理相關參數沒有影響。而使用藥物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后, 實施心房刺激檢查發(fā)現, 患者竇房結及房室結在用藥后相關的心臟生理參數發(fā)生改變。將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在用藥前后進行比較, 用藥后的時間大大延長。
表2 TEAP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誘發(fā)和終止情況(例)
心律失常類型 終止 誘發(fā)
PSVT 72 72
心房撲動 28 27
心房顫動 0 22
室性心動過速 1 6
3 討論
TEAP是一種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的無創(chuàng)方式, 其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沒有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較少等, 是目前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比較普遍的方法。
PSVT屬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較常見的一種, 它的發(fā)作特點是具有間斷性, 導致心電圖不能記錄波形, 對臨床診斷造成困難[3]。PSVT可以采用TEAP進行誘發(fā), 對R-P波形和P-R波形之間的關系和相應比值進行準確測量, 從而對PSVT的不同類型以及具體情況進行觀察。本研究結果顯示, PSVT患者共139例, 心律失常終止成功的患者有72例, 6例患者終止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 同國內有關報道終止成功率90%以上相同[4]。而且, 實施TEAP終止心律失常, 對患者心臟相關的生理參數沒有影響, 而使用藥物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后, 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出現延長, 說明TEAP治療效果好于藥物治療。
從結果也可以看出, 誘發(fā)患者出現心房顫動為100%, 但患者經過誘發(fā)后, 采用TEAP不能將其終止, 同有關報道結果相同[5], 因此患者出現心房顫動時不能采用TEAP終止心律失常, 而需要使用藥物進行終止。
綜上所述,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TEAP進行治療, 操作簡便、效果顯著、準確性高、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易.經食管心房調搏術的臨床應用.心電學雜志, 2009, 17(8):214-215.
[2] 李忠杰.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慢快型房室折返型心動過速的分析與鑒別.心電學雜志, 2010, 21(5):128-129.
[3] 潘松和.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慢快型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體表 ECG與食管電生理的異向.臨床心電學雜志, 2011, 18(9):164-165.
[4] 鄭方勝, 耿洪業(yè).無創(chuàng)性電生理檢查對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評價.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1, 17(8):341-342.
[5] 陽海丘, 張文中.經TEAP觀察不同刺激方法對快速SVT心律失常的療效.實用內科雜志, 2010, 12(8):418-419.endprint
【摘要】 目的 討論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經食道心房調搏術(TEAP)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39例進行診斷。結果 78例患者為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7例室性心動過速、32例心房撲動、22例心房顫動。PSVT患者中, 46例AVRT, 17例AVNRT, 15例PAT。采用TEAP對PSVT發(fā)作進行誘發(fā)及終止, 72例成功, 6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采用TEAP對心房撲動進行終止, 28例成功, 4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87.5%。采用藥物終止心律失常, 能夠對患者心臟生理相關參數造成影響, 而電刺激治療不會對心臟造成影響。結論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進行診斷, 操作簡便、準確性高、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室上性心律失常;診斷
經食道心房調搏術(TEAP) 是指通過對食管內放置的導管使用心臟刺激儀實施電脈沖刺激, 使左心房除極, 誘發(fā)出現心律失常癥狀, 同時對患者體表心電圖及食管心電圖進行記錄[1]。由于食管心電圖的檢測波形具有不容易被掩蓋、辨識度高的特點, 能夠準確檢測出心臟不同部位的電信號, 從而對心律失常的病變原因和病變機制進行分析, 并且對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梢赃M行終止。由于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及無創(chuàng)等特點, 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討論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在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139例確診為心動過速的患者, 其中, 男76例, 女63例, 平均(43.4±3.5)歲, 有108例患者同時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其中, 32例患有冠心病, 34例患有高血壓, 13例患有擴張型心肌疾病, 10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 19例患有心臟病。4例患者甲狀腺亢奮, 還有32例患者以前患有室上性心動過速。
1. 2 診斷方法 采用TEAP對患者實施診斷前, 要停止服用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颊咴陂_始診斷前首先檢測心電圖, 診斷儀器選擇DF-5A(蘇州東方儀器廠生產)心臟電生理治療儀, 將治療儀上的雙極導管電極通過鼻孔插進患者食管中, 導管插入深度的計算公式是:(檢測者的身高+200)/10=插入深度, 進行調搏的最佳部位是P波振幅最高的位置, 然后將導管電極進行固定, 調博方法共有4種, 包括程控方式、超速方式、亞速方式及促發(fā)方式。當患者經過誘發(fā)出現PSVT癥狀時, 首先采用電刺激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 然后進行再次誘發(fā), 使用美托洛爾等藥物進行終止。如果患者不能采用TEAP進行終止, 可以選擇藥物或聯(lián)合電刺激進行終止[2]。對患者檢查中及檢查后的臨床表現進行觀察。
1. 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出現心動過速時R波的不同形態(tài)和頻率, P波同R波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 對R~P波形的間隔、周期及相應的比值進行檢測;對用藥終止PSVT前后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進行觀察, 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2 結果
2. 1 78例PSVT患者通過實施心電圖檢查及食道心房調搏檢查, 發(fā)生心律失常的不同類型及患者自身疾病情況。見表1。
表1 食道調搏誘發(fā)心律失常的類型及患者自身疾病情況(例)
自身疾病 AVRT AVNRT PAT 心房撲動 心房顫動 室性心動過速
無 37 11 7 14 2 0
甲狀腺亢奮 1 0 0 0 2 0
冠心病 2 3 1 7 4 5
高血壓 6 2 2 5 4 0
擴張型心肌病 3 0 1 3 3 2
病毒性心肌炎 0 1 1 2 0 0
肺源性心臟病 0 0 3 0 7 0
合計 49 17 15 31 22 7
2. 2 TEAP對心律失常不同類型的誘發(fā)和終止情況 采用TEAP對78例PSVT發(fā)作患者進行誘發(fā)和終止, 72例取得成功, 6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采用TEAP對32例心房撲動患者進行終止, 28例取得成功, 4例患者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87.5%。見表2。
2. 3 患者出現PSVT采用電刺激進行終止同藥物進行終止的效果對比 患者出現心律失常采用電刺激終止后, 對其心臟生理相關參數沒有影響。而使用藥物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后, 實施心房刺激檢查發(fā)現, 患者竇房結及房室結在用藥后相關的心臟生理參數發(fā)生改變。將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在用藥前后進行比較, 用藥后的時間大大延長。
表2 TEAP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誘發(fā)和終止情況(例)
心律失常類型 終止 誘發(fā)
PSVT 72 72
心房撲動 28 27
心房顫動 0 22
室性心動過速 1 6
3 討論
TEAP是一種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的無創(chuàng)方式, 其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沒有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較少等, 是目前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比較普遍的方法。
PSVT屬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較常見的一種, 它的發(fā)作特點是具有間斷性, 導致心電圖不能記錄波形, 對臨床診斷造成困難[3]。PSVT可以采用TEAP進行誘發(fā), 對R-P波形和P-R波形之間的關系和相應比值進行準確測量, 從而對PSVT的不同類型以及具體情況進行觀察。本研究結果顯示, PSVT患者共139例, 心律失常終止成功的患者有72例, 6例患者終止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 同國內有關報道終止成功率90%以上相同[4]。而且, 實施TEAP終止心律失常, 對患者心臟相關的生理參數沒有影響, 而使用藥物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后, 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出現延長, 說明TEAP治療效果好于藥物治療。
從結果也可以看出, 誘發(fā)患者出現心房顫動為100%, 但患者經過誘發(fā)后, 采用TEAP不能將其終止, 同有關報道結果相同[5], 因此患者出現心房顫動時不能采用TEAP終止心律失常, 而需要使用藥物進行終止。
綜上所述,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TEAP進行治療, 操作簡便、效果顯著、準確性高、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易.經食管心房調搏術的臨床應用.心電學雜志, 2009, 17(8):214-215.
[2] 李忠杰.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慢快型房室折返型心動過速的分析與鑒別.心電學雜志, 2010, 21(5):128-129.
[3] 潘松和.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慢快型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體表 ECG與食管電生理的異向.臨床心電學雜志, 2011, 18(9):164-165.
[4] 鄭方勝, 耿洪業(yè).無創(chuàng)性電生理檢查對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評價.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1, 17(8):341-342.
[5] 陽海丘, 張文中.經TEAP觀察不同刺激方法對快速SVT心律失常的療效.實用內科雜志, 2010, 12(8):418-419.endprint
【摘要】 目的 討論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經食道心房調搏術(TEAP)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共139例進行診斷。結果 78例患者為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7例室性心動過速、32例心房撲動、22例心房顫動。PSVT患者中, 46例AVRT, 17例AVNRT, 15例PAT。采用TEAP對PSVT發(fā)作進行誘發(fā)及終止, 72例成功, 6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采用TEAP對心房撲動進行終止, 28例成功, 4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87.5%。采用藥物終止心律失常, 能夠對患者心臟生理相關參數造成影響, 而電刺激治療不會對心臟造成影響。結論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進行診斷, 操作簡便、準確性高、安全可靠,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室上性心律失常;診斷
經食道心房調搏術(TEAP) 是指通過對食管內放置的導管使用心臟刺激儀實施電脈沖刺激, 使左心房除極, 誘發(fā)出現心律失常癥狀, 同時對患者體表心電圖及食管心電圖進行記錄[1]。由于食管心電圖的檢測波形具有不容易被掩蓋、辨識度高的特點, 能夠準確檢測出心臟不同部位的電信號, 從而對心律失常的病變原因和病變機制進行分析, 并且對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以進行終止。由于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及無創(chuàng)等特點, 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討論經食道心房調搏術在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139例確診為心動過速的患者, 其中, 男76例, 女63例, 平均(43.4±3.5)歲, 有108例患者同時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其中, 32例患有冠心病, 34例患有高血壓, 13例患有擴張型心肌疾病, 10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 19例患有心臟病。4例患者甲狀腺亢奮, 還有32例患者以前患有室上性心動過速。
1. 2 診斷方法 采用TEAP對患者實施診斷前, 要停止服用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患者在開始診斷前首先檢測心電圖, 診斷儀器選擇DF-5A(蘇州東方儀器廠生產)心臟電生理治療儀, 將治療儀上的雙極導管電極通過鼻孔插進患者食管中, 導管插入深度的計算公式是:(檢測者的身高+200)/10=插入深度, 進行調搏的最佳部位是P波振幅最高的位置, 然后將導管電極進行固定, 調博方法共有4種, 包括程控方式、超速方式、亞速方式及促發(fā)方式。當患者經過誘發(fā)出現PSVT癥狀時, 首先采用電刺激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 然后進行再次誘發(fā), 使用美托洛爾等藥物進行終止。如果患者不能采用TEAP進行終止, 可以選擇藥物或聯(lián)合電刺激進行終止[2]。對患者檢查中及檢查后的臨床表現進行觀察。
1. 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出現心動過速時R波的不同形態(tài)和頻率, P波同R波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 對R~P波形的間隔、周期及相應的比值進行檢測;對用藥終止PSVT前后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進行觀察, 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2 結果
2. 1 78例PSVT患者通過實施心電圖檢查及食道心房調搏檢查, 發(fā)生心律失常的不同類型及患者自身疾病情況。見表1。
表1 食道調搏誘發(fā)心律失常的類型及患者自身疾病情況(例)
自身疾病 AVRT AVNRT PAT 心房撲動 心房顫動 室性心動過速
無 37 11 7 14 2 0
甲狀腺亢奮 1 0 0 0 2 0
冠心病 2 3 1 7 4 5
高血壓 6 2 2 5 4 0
擴張型心肌病 3 0 1 3 3 2
病毒性心肌炎 0 1 1 2 0 0
肺源性心臟病 0 0 3 0 7 0
合計 49 17 15 31 22 7
2. 2 TEAP對心律失常不同類型的誘發(fā)和終止情況 采用TEAP對78例PSVT發(fā)作患者進行誘發(fā)和終止, 72例取得成功, 6例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采用TEAP對32例心房撲動患者進行終止, 28例取得成功, 4例患者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87.5%。見表2。
2. 3 患者出現PSVT采用電刺激進行終止同藥物進行終止的效果對比 患者出現心律失常采用電刺激終止后, 對其心臟生理相關參數沒有影響。而使用藥物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后, 實施心房刺激檢查發(fā)現, 患者竇房結及房室結在用藥后相關的心臟生理參數發(fā)生改變。將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在用藥前后進行比較, 用藥后的時間大大延長。
表2 TEAP對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誘發(fā)和終止情況(例)
心律失常類型 終止 誘發(fā)
PSVT 72 72
心房撲動 28 27
心房顫動 0 22
室性心動過速 1 6
3 討論
TEAP是一種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的無創(chuàng)方式, 其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沒有創(chuàng)傷、并發(fā)癥較少等, 是目前對心律失常進行診斷比較普遍的方法。
PSVT屬于快速型心律失常比較常見的一種, 它的發(fā)作特點是具有間斷性, 導致心電圖不能記錄波形, 對臨床診斷造成困難[3]。PSVT可以采用TEAP進行誘發(fā), 對R-P波形和P-R波形之間的關系和相應比值進行準確測量, 從而對PSVT的不同類型以及具體情況進行觀察。本研究結果顯示, PSVT患者共139例, 心律失常終止成功的患者有72例, 6例患者終止失敗, 終止成功率為92.3%, 同國內有關報道終止成功率90%以上相同[4]。而且, 實施TEAP終止心律失常, 對患者心臟相關的生理參數沒有影響, 而使用藥物對心律失常進行終止后, 患者竇房結恢復時間及竇房傳導時間等指標出現延長, 說明TEAP治療效果好于藥物治療。
從結果也可以看出, 誘發(fā)患者出現心房顫動為100%, 但患者經過誘發(fā)后, 采用TEAP不能將其終止, 同有關報道結果相同[5], 因此患者出現心房顫動時不能采用TEAP終止心律失常, 而需要使用藥物進行終止。
綜上所述,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采用TEAP進行治療, 操作簡便、效果顯著、準確性高、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易.經食管心房調搏術的臨床應用.心電學雜志, 2009, 17(8):214-215.
[2] 李忠杰.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慢快型房室折返型心動過速的分析與鑒別.心電學雜志, 2010, 21(5):128-129.
[3] 潘松和.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與慢快型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體表 ECG與食管電生理的異向.臨床心電學雜志, 2011, 18(9):164-165.
[4] 鄭方勝, 耿洪業(yè).無創(chuàng)性電生理檢查對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評價.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1, 17(8):341-342.
[5] 陽海丘, 張文中.經TEAP觀察不同刺激方法對快速SVT心律失常的療效.實用內科雜志, 2010, 12(8):418-4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