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紅兵
【摘 要】兒童詩《大小》的教學給我們的啟示:從“看上去”到“好好看”是兒童深度閱讀的一條重要的教學路徑。教材解讀時,要與文本形成“客觀化距離”,通過全面、比較、整體地看,更好地發(fā)掘文本的價值;教學設計在解讀的基礎上,根據(jù)兒童確定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目標、方式,促進兒童的成長。
【關(guān)鍵詞】兒童深度閱讀 教材解讀 教學設計
大象并不是那么大,
只是看上去很大;
螞蟻并不是那么小,
只是看上去很小。
大象有一個寶貴的生命,
螞蟻也有一個寶貴的生命。
真的,真的,
好好兒看的話,
大象和螞蟻,
大小都一樣。
這是一首題為《大小》的兒童詩。從“看上去”到“好好看”,詩人突破了常人對大象與螞蟻的一般認識,揭示了“生命平等”的重要主題。如果說,“看上去”就是粗略地、表面地、淺顯地看;那么“好好看”就是全面地、深入地、辯證地看。從“看上去”到“好好看”,我們有了新的思考、新的視野、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
不僅認識事物如此,這也給教學以極大的啟示,我們在教材解讀、教學設計、課堂學習中,同樣需要領著學生從“看上去”到“好好看”。這樣,我們的兒童閱讀才能走向深入。正如歌德所說:“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蔽覀兊拈喿x不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不能滿足于內(nèi)容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學生原有的水平,不能止步于簡單的講解……我們需要一定的深度,從“看上去”走向“好好看”正是一條十分重要的路徑。
一、客觀化距離:教材解讀時“看上去”到“好好看”的策略
教師對教材解讀的能力是促使兒童深度閱讀的保證,是教學設計與展開的基礎。那么,如何才能夠不停留于教材的表層,從“看上去”到“好好看”?
法國結(jié)構(gòu)主義符號學家格雷馬斯在談論如何探尋事物意義時強調(diào),需要擁有一段“客觀化距離”,即與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客觀的方式、客觀的言語進行審視與揭示。由此我聯(lián)想到教材的解讀,從“看上去”到“好好看”同樣需要與教材保持一定的“客觀化距離”。這種距離的保持可以排除慣性的干擾,解讀更加客觀;這種距離的保持可以突破思維的閾限,解讀更加開放;這種距離的保持可以踏上更高的平臺,解讀更加深入……說到底,“客觀化距離”是為了更好地去“看”,從而認識“廬山真面目”。
1.全面地看,多視角發(fā)現(xiàn)教材的價值。
同一件作品可以給人不一樣的閱讀感受。作為教師可以不同的身份反復地進行閱讀,多個視角的閱讀,尋找到教材不同層面的理解。
作為教材的閱讀,我們還要學會從文本的內(nèi)容、思想、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方法等多個方面來進行解讀。初讀《大小》,語言淺顯,明白易懂。但是,反復讀,反復想,越來越感到詩中有太多的內(nèi)容值得好好品味。這是一首以“生命平等”為主題的兒童詩,學生雖然可以讀懂詩中所表達的觀點——“大象和螞蟻生命的大小是一樣的”即“大象和螞蟻生命平等”,但對于“生命平等”的認識絕非易事;“生命平等”是個很深刻的話題,然而詩人選擇“大象”和“螞蟻”兩個鮮明的意象來表現(xiàn),一下子讓詩變得淺近起來;詩歌短小,但運用復沓的手法,增強了一種節(jié)奏感,而且整首詩展現(xiàn)著一種情趣美;詩歌對大象與螞蟻大小的顛覆,還體現(xiàn)出認識事物或者現(xiàn)象的方法……如此這般,是我們,更是四年級學生無法一下子感受到的。而這,恰恰是這首詩的精彩之所在,是課堂學習中,教師需要引領學生共同去發(fā)現(xiàn)、學習和思考的。
2.比較地看,類比中拓寬教材的理解。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我們將“篇”置于“類”的比較之中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與啟迪。
比較同一主題的文章。在文本解讀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更廣泛地搜集同一主題的文本進行閱讀、比較。同一主題文本中一定存在著很多的“相同”與“不同”,而這些恰恰是我們進一步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徑。
比較同一作者的文章。教師在教學名家名篇時應該對這個作家以及作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夾竹桃》是季羨林先生的一篇散文,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我搜集了大量的關(guān)于季先生的資料,閱讀《季羨林散文精選》。季先生的人品、學識、才情、意志都深深地感染著我。于是,我對季先生筆下的夾竹桃自然有了新的認識與感受。
比較改動前后的文章。不少文章在入選課本時在文字等方面會有一些改動。而刪改的背后,體現(xiàn)的是編者對課文主題、結(jié)構(gòu)、語言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在解讀課文的過程中,我們適當?shù)貙@些變化做一些比較,探尋背后的原因,不僅可以成為我們進一步理解課文的策略,有時還可以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一種資源。
3.整體地看,框架內(nèi)明確教材的意圖。
正如“盲人摸象”一樣,如果在文本解讀中,我們沒有整體的意識,也會影響對課文甚至語文教學的理解與把握。與日常的文學閱讀不一樣,每一篇課文雖然是獨立的,但它是作為整個教學系統(tǒng)內(nèi)容的一個部分?!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diào)“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顯然,這里特別加入了“教科書編者”,因為在系統(tǒng)的構(gòu)成方面的思考顯然融入了參與教科書編寫的專家、學者的智慧。我們在閱讀教材的時候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需要關(guān)注單元這一整體。林海音《竊讀記》收入人教版時,將作者寫店員留書讓“我”閱讀的溫馨回憶全部被刪去,什么原因呢?將其置于單元之中馬上就可以明白:這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該單元是“我愛讀書”的專題。顯然,這樣的刪改正是為了凸顯這個主題。
我們需要關(guān)注年段這一整體。首先是將一篇課文由一個單元進而擴展到整本書,再到整個年級、年段進行考慮。其次是可以跨學科的,一所學校曾推行這樣的做法:開學前,同一年級各科教師圍坐在一起,介紹各自學科教材的主要內(nèi)容、特點以及自己的認識、思考或者疑問。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而且有意義的事情,相互之間有不少的啟迪。如音樂老師在介紹了《二泉映月》的欣賞課后,語文老師覺得這對課文的理解該是多么重要。
當然,文本的解讀,我們不應該是個體的“奮斗”。一方面,我們可充分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廣泛地了解他人對文本的理解,汲取眾家之所長;另一方面,我們可充分利用各類平臺,在學校備課組、共同體內(nèi)交流分享,在網(wǎng)絡論壇、博客等空間討論。這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群人手牽起手,讓我們對文本解讀走向無限之“大”。
二、尋找關(guān)聯(lián):教學設計中的“看上去”到“好好看”的關(guān)鍵
客觀化距離讓教師與文本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間,為了是在“更高、更遠”處從不同視角、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解讀教材,其深度與廣度是沒有邊界的。但很顯然教學不等于解讀,需要篩選,需要轉(zhuǎn)化,這樣才能讓課堂學習真正從“看上去”走向“好好看”,讓兒童閱讀具有自己的深度。我以為,其關(guān)鍵就在于將教材解讀與兒童之間建立起關(guān)聯(lián),確定我們所需要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
1.與兒童的需要關(guān)聯(lián),選取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
新課改以來,圍繞“教”與“學”這一組課堂中的兩種重要行為有過十分激烈的討論。我認為,重要的不是擯棄任何一種行為,而是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即應該堅持“以學為核心的教”,教源于學,教為了學。也就是說要基于學生的“學”以及“學的需要”來確定教。那么,教學內(nèi)容的取舍就不是首先從知識體系出發(fā),而應該將“兒童的需要”作為首要的標準。
兒童詩《大小》借助“大象”和“螞蟻”這一組鮮明的意象來表明詩人的觀點,這種表達方法的學習是否應該成為教學的內(nèi)容呢?“意象”這一概念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太抽象,顯然不是兒童的需要。但是借助一些形象來表明自己的觀點是學生完全能夠理解并可以運用起來的。課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詩人是怎樣將‘生命平等這個深刻的問題說得那樣的明白易懂的呢?”學生雖不能講出“意象”一詞,但這種方法是有感覺的。進而,學生圍繞“美丑”“貧富”“高矮”等尋找兩個形象,模仿《大小》進行創(chuàng)作。寫《美丑》的學生找到的形象十分豐富:青蛙與蟾蜍,白天鵝與癩蛤蟆,公主與女仆,蝴蝶與毛毛蟲,水晶與玻璃,等等。顯然,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這種表達的方法。
2.與兒童的發(fā)展關(guān)聯(lián),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
兒童的發(fā)展需要深度的引領,而這個深度同樣也不是文本解讀的深度,是有“度”即邊界的要求的。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我們應該將此作為教學目標確定的一個區(qū)域。據(jù)此,我曾提出過“兒童深度”,也就是“站在兒童的立場上,以兒童的思維進行學習時所能夠達到的程度,具體表現(xiàn)在語文教學的目標、要求、內(nèi)容等方面”。教學目標既要能夠順應兒童的發(fā)展,又要能夠引領兒童的發(fā)展,這一目標是著眼于兒童當下的發(fā)展水平,又指向兒童未來可能的發(fā)展水平。
仍以《大小》為例,詩歌的主題“生命平等”是十分深奧的,可以說涉及哲學、倫理學、社會學等方面。如何根據(jù)兒童的發(fā)展來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呢?備課中,我與學生進行個別的交流,傾聽他們對生命的認識,分享他們對生命的感覺。學生對生命有感知但又是模糊的,“生命平等”的理念是聽說過的,但說不清其中的原因,而且常常也不能夠表現(xiàn)在對每一個生命尊重的行為之中。基于此,我將這一目標確定為“進一步認識生命無大小之分,從生命的視角感受大象與螞蟻并無差別,進而體會生命的重要性,不因美丑、貴賤等其他因素而改變”。課堂上,我選擇了一組組大象與螞蟻的畫面,讓他們感知螞蟻與大象一樣有歡樂、有悲傷、有家族……有屬于自己生命的光彩。進而由大象和螞蟻擴展開去,學生模仿創(chuàng)作,表達對“生命平等”的認識。通過這一首詩的學習,學生表示不去傷害弱小的螞蟻,學會保護受傷的小鳥,懂得欣賞野花的芬芳。
3.與兒童的特點關(guān)聯(lián),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
教學方式是教學內(nèi)容與目標得以落實的關(guān)鍵,因此教學方式的選擇同樣十分重要。符合兒童需要的內(nèi)容,著眼兒童發(fā)展的目標需要契合兒童特點的教學方式。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兒童好動、好問,感情純潔而豐富,有著無限的想象力。游戲是兒童的喜好,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因此,我們應努力在教學中多一點游戲的精神與游戲的形式。
游戲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富有情趣而充滿挑戰(zhàn)。在指導《大小》朗讀時,我進行了一些這樣的嘗試,朗讀的效果比較明顯。學生在自由朗讀,初步把握了詩的節(jié)奏與韻律后,我引導學生去感覺:“詩人提出了一個與一般認識不大一樣的觀點,我們仿佛能夠聽到詩之外的一種聲音?,F(xiàn)在,老師就來擔任詩外的角色,請你用詩句來反駁我。”這樣的設計,學生很新奇。我說“大象很大”,學生立刻反駁“大象并不是那么大,只是看上去很大”;我說“螞蟻很小”,學生立刻反駁“螞蟻并不是那么小,只是看上去很小”……我變換著語氣與語調(diào),學生也變換著語氣與語調(diào)“反駁”我。幾個來回之后,我讓學生自己想著那個聲音讀詩,不知不覺中就將這首詩讀得越來越好了。
如此看來,解讀時的“看上去”到“好好看”更多強調(diào)的是教材價值的深度挖掘,而教學中“看上去”到“好好看”則是尋找一條兒童深入學習的絕佳路徑。就像那扶搖直上的風箏,既需要風的托舉,又需要線的拉拽,看似矛盾卻有著共同的指向——兒童深度的閱讀,最終實現(xiàn)兒童的不斷成長。
注:本文獲2013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獎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