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現波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鄧小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科學把握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對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昔,再次思索更好實踐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義的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義;路徑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基礎上正式提出的,探析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有助于深入科學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內涵。
一、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
建設社會主義,就必須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否則就會迷失方向,或者走上封閉僵化的老路,或者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鄧小平在十二大開幕詞中說“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盵1]中國的實際不僅包括空間地域所承載的實際,也包括時間階段所處的實際。理解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可以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來把握。
(一)為什么是“中國特色”
從空間的角度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特殊地域上。1988年鄧小平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時說“改革開放必須從各國自己的條件出發(fā),每個國家的基礎不同,歷史不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左鄰右舍不同,還有其他許多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照搬。過去我們中國照搬別人的,吃了很多苦頭,中國只能搞社會主義。”[1]這就鮮明地指出了為什么社會主義在中國就必然帶有中國特色,強調了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的“矢”同我國的具體國情之“的”有機結合起來。從時間的角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階段上。鄧小平在1987年8月29日會見意大利共產黨領導人時精辟地指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fā)達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fā),根據這個實際來制定規(guī)劃。”[1]這同樣是堅持實事求是,強調要科學把握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即不發(fā)達階段的階段性特征。
(二)為什么是“社會主義”
鄧小平在1984年6月30日第二次同中日民間人士會議日方委員代表團談話時說“中國搞資本主義道路不行,必須搞社會主義。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tài)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后的狀態(tài)就不能改變?!盵1]中國近代的歷史雄辯地證明,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才能發(fā)展中國?!吧鐣髁x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是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1]要實現共產主義,必須立足當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大實際集中精力發(fā)展生產力,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為實現共產主義提供扎實基礎。
“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qū)域間的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fā)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fā)展,就可能出亂子。”[1]“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fā)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發(fā)展生產力,成果是屬于人民的。就是說,在我們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會產生資產階級,因為我們的分配原則是按勞分配。當然分配中還會有差別,但我們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要經過若干年的努力,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體現出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走得對。”[1]由此,鄧小平精辟地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盵1]
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了巨大的理論和力量支撐,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光輝發(fā)展歷程。
二、30多年在實踐中出現的矛盾與問題
改革開放后,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人民生活質量大為改善,中國國際地位蒸蒸日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皩嵺`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2]
與此同時,正如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所預料的那樣,“改革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案,問題是要搞得比較穩(wěn)妥一些,選擇的方式和時機要恰當。不犯錯誤不可能,要爭取犯得錯誤小一點,遇到問題就及時調整?!盵1]
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在實踐中凸顯了一些與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相偏差的矛盾和問題:“經濟穩(wěn)中向好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財政、金融等領域仍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行業(yè)產能嚴重過剩,宏觀調控難度增大。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一些地區(qū)大氣、水、土壤等污染嚴重,節(jié)能減排任務艱巨。就業(yè)結構性矛盾較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醫(yī)療、養(yǎng)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遷、社會治安等方面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依然較多,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時有發(fā)生。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腐敗問題易發(fā)多發(fā),公職人員中不廉不勤現象仍然存在?!?[3]這些制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問題,雖然是世界各國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所呈現的普遍問題,但還是引起了一些人對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義的不解和疑慮。
三、更好實踐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義的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盵4]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須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好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牢牢把握中國國情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十八大報告指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盵2]更好踐行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必須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牢牢把握我國國情實際,清醒認識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問題,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分析和解決,扎扎實實,穩(wěn)步協(xié)調地發(fā)展。
(二)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1]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jié)機制,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社會發(fā)展等,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現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更好滿足人民需求,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三)向深化改革要動力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盵1]在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的情勢下,要堅持“向深化改革要動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3]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改革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替代資源消耗拉動經濟增長,以制度創(chuàng)新挖掘穩(wěn)定的內需替代投資和外貿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盵5]更加重視頂層設計,加強重大改革試點工作,做好宣傳和輿論引導,最大限度激發(fā)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釋放改革發(fā)展紅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持續(xù)完善和發(fā)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薄懊裰俏覀兪┱??!蔽覀冇欣碛上嘈?,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能夠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實踐中,更好地踐行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定義,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N].人民日報,2013-03-05.
[4]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18.
[5]成思危厲以寧吳敬璉等.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