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官益
在史鐵生的寫作中,有一個關鍵詞頻繁出現(xiàn)——宿命,如《原罪·宿命》。這一關鍵詞也出現(xiàn)在《我與地壇》中,在第一部分第二段,作者說“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第四段“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什么是宿命?史鐵生在一次訪談中談道:“命運的力量相當大,人很根本地有一種宿命。所謂命運它不是人可以改變的,人只能在一個規(guī)定的條件下去發(fā)揮人自身的力量,這種規(guī)定的情景就是宿命……比如說我這腿,它就癱了,你毫無辦法,只能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人的主觀力量只能在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后做一些事情,你所謂接受的這個事實就是宿命?!彼^宿命,頗有些無奈成分,或者說宿命就是無奈。史鐵生認為他與地壇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因為五十多年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在它周圍,而且越離越近了。但是在這里,對于地壇,史鐵生運用宿命所要表達的卻并不是無奈,從其語氣、口吻,我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感激。
當史鐵生剛剛腿癱時,他悲憤、迷惘、絕望,不能與自己相處更不能與他人對話,而這時地壇以其沉靜、博大迎接他的到來。地壇成了史鐵生的精神家園,是史鐵生可以逃避現(xiàn)實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整天呆在園子里,獨坐、冥想,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人為什么要出生?生命中為什么有這樣或那樣的變故?活著是為了什么?這幾個問題一直糾纏著他。當巨大的痛苦從天而降,沒有人可以幫到他,上帝使他失去了雙腿,他也關上了與外界溝通的大門,轉(zhuǎn)向了自我審視。首先,他必須得想明白這個痛苦,或者說找到理由讓自己接受這個現(xiàn)實。他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想關于死、關于生的問題,這樣想了好幾年,在地壇的滿園沉靜光芒中,他看到了迷茫的小昆蟲、霧般的蜂兒、想透了的螞蟻、不耐煩的瓢蟲、寂寞的蟬蛻,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生命喧囂不已、生生不息。這一切都給了史鐵生強烈的震動,在這些小生物的啟示與感召下,史鐵生悟到了一個詞——宿命。出生是宿命,殘疾是宿命,死也是宿命,人無法改變,只能接受這個規(guī)定的情境。這樣一想,史鐵生就能說服自己,是的,史鐵生對自己進行了一番開解和說服。所以我們在第六部分中看到敘述的人稱并不一致,一會是“我”,一會是“你”,一會是“您”,這幾個人稱交叉出現(xiàn)。當史鐵生還沒想透、還沒接受的時候,他只能把自己當成第三者,拉開自己與自己的距離,從而客觀理智地與自己對話,分析現(xiàn)狀。殘疾是命,除了接受,別無他法,只能接受這無奈,接受這樣的悲劇背景。但是深刻如史鐵生,他對殘疾的思考并不止于此,而是把它哲學化。在史鐵生的所有作品中,有一個很明顯的主題——殘疾,但是這種殘疾并不是指向殘疾人,而是指人的殘疾?!澳蔷褪侨说膹V義殘疾,即人的命運的局限。”(《致〈文學評論〉編輯部的信》)史鐵生認為,每個人都有生命的困境與局限,這種局限就是殘疾,每個人只能在這樣的局限中試圖去超越。
悟到這點,史鐵生自然也就明白:“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史鐵生決定活下去試試。既然決定要活下去,便得給自己找一條路。這條路不是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生活,為活下去做支撐。而作為殘疾人,選擇面很窄,寫作是其中不錯的一個。一開始寫作是因為作家是兩個被人看重的字,他想在眾人眼中重新“站”起來,所以,他中了魔似的,完全為了寫作而活著,可很快史鐵生就意識到自己的狀態(tài)不對,活得像個人質(zhì),不知哪天就被處決了。他越來越恐慌,隨時都有完蛋的感覺,于是他又想到了死,“不如死了好,不如不出生的好,不如壓根兒沒有這個世界的好”,但是他最終卻沒有去死,而是活了下來,因為他想活,因為欲望。史鐵生說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想活下來是想得到些什么。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命題。因為欲望想活下來,因為欲望所以寫作,又因為欲望而成為了寫作的人質(zhì),這正如史鐵生所說的人生三大困境之一:“人生來就有欲望,人實現(xiàn)欲望的能力永遠趕不上他欲望的能力,這是一個永恒的距離。這就意味著痛苦?!痹谧鳛槿速|(zhì)的痛苦與恐慌中,史鐵生逐漸明白“寫作,你尋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榮,棄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問,豈不還是阿Q的傳統(tǒng)?倘寫作變成瀟灑,變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資,它就不要嘲笑喧囂,它已經(jīng)加入喧囂。尤其,寫作要是愛上了比賽、擂臺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譴責什么‘霸權?它自己已經(jīng)是了”。他堅信“寫作由之出發(fā)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于的尋求,即靈魂最初的眺望”。(《想念地壇》)“痛苦使人存在,一旦到了殘疾的地步,驚濤駭浪也好,崎嶇坎坷也好,你就深刻地感覺到,至少你得給自己找一條路。找一條路,如果不僅僅是謀生的路的話,那你不可能不涉及到譬如說終極的問題,你一定勢必要往那兒走、往那兒想了,你到底活著?!保ā丁坝辛艘环N精神應對苦難時,你就復活了”》)寫作就是從人生的困境出發(fā),關注困境,追問生命的意義,走向終極關懷和人文精神。而這一切感悟的獲得,與地壇的啟示分不開,地壇不僅是史鐵生的精神家園,更是史鐵生堅守的零點。
“人生來不想死,可是人生來就是在走向死。這就意味著恐懼?!保ā蹲匝宰哉Z》)生命最終是虛無的,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沒有人可以改變這個事實,但生命并不因其終極的虛無而荒誕,我們不應陷入到這種虛無中而找不到方向。不承認生命的虛無,不承認這種悲劇背景,那是傻瓜;承認了這種悲劇背景,而不在悲劇背景上做喜劇演出,那是懦夫。如果注定是悲劇,那你要表現(xiàn)出你的力量;如果是一個騙局,一個幻覺,那你要讓這個幻覺很美。 “有悟性的人會想:既然只能走在這條路上,為什么不在這條路上縱情歌舞一番呢?于是一路上他不羈不絆,揮灑自如,把上帝賜予他的高山與深淵都笑著接過來玩了一回,玩得興致盎然且回味無窮,那他就算活出來了,生命其實只是一個過程?!保ā端廾c反抗》)目的是虛無的,應虛化目的而追求過程,把目的過程化,過程即目的。唯有這樣,才能把生命審美化,活著才能有價值,一如史鐵生在《命若琴弦》中所要表達的那樣。重視了過程,那生命就更有質(zhì)量,史鐵生稱這種境界為舞蹈,一旦真正跳起了這種舞,人的困境就會退避三舍,一個歡樂的天地卻向你敞開:“你要是跳起來你就知道了,你就會看見全世界都跟著你跳。”(《我之舞》)
參考資料:
1.史鐵生、王堯《“有了一種精神應對苦難時,你就復活了”》,《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
2.史鐵生、謝華《宿命與反抗》,《理論與創(chuàng)作》1997年第2期。
3.王瑩《“孤獨”“痛苦”和“恐懼”——史鐵生生命體驗散文的三重主題》,《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