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玲珍
摘 要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次必然的抉擇以及我對方言所特有的興趣愛好,我搜集了一些有關(guān)紹興方言量詞的用法,并試圖從“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使語言優(yōu)美動聽”“褒貶分明,富有感情色彩”和“描形給態(tài),形象生動”等方面來簡析紹興方言中量詞的修辭作用。
關(guān)鍵詞 紹興方言 量詞 修辭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037-03
紹興方言中的量詞可以說是“特產(chǎn)”中的“特產(chǎn)”。首先量詞是漢語的特產(chǎn),而紹興方言中的量詞相對于漢語量詞又具有其地方特色。同時紹興方言又屬吳越文化的系屬,對其作一番探討確有必要。下面就紹興方言中量詞的修辭表達效果作淺顯的探討。
一、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使語言優(yōu)美動聽
紹興方言的音調(diào)節(jié)度,抑揚頓挫,富有美感,同時也具有音樂美,讀來瑯瑯上口,能增強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根據(jù)其音調(diào)節(jié)度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排比句式,回環(huán)整齊
例:豬爭一口食,佛爭一爐香,人爭一口氣。
這個句子是個排比句式,鋪排而下,層層推進,勢如破竹。句子又用“一口食”“一爐香”“一口氣”來形象地說明志氣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并且句子本身的音節(jié)對稱,字調(diào)錯落有致,產(chǎn)生一種回環(huán)整齊的音樂美。
平仄相間,抑揚頓挫
例:兵懶懶一個,將懶懶一窠。
這個例句不僅在句子的意義上用“兵懶”的后果與“將懶”的后果進行對比,并在音韻上也充分地加以表現(xiàn),“個”與“窠”,一仄一平,一個短促,一個悠長,使讀者聽來有抑揚之感。
特殊的“個”字,有強烈的聲氣作用
例:“一個不小心”“一個不留心”“一百廿個放心”。
三個“個”字,雖不能算作是單位,但可以表示數(shù)的量,另一方面也可看作是形容詞詞性的詞語,所以這種“個”字現(xiàn)象帶有強烈的聲氣作用。
紹興方言中還存在著量詞疊用的現(xiàn)象,對其進行總結(jié)歸納,有三點共性:普遍性、靈活性和隨意性。如“一擔擔稻谷挑勿完”“一些些東西撥儂”,這種量詞疊用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漢語中屬于較普遍的現(xiàn)象,表示“數(shù)量多”的含義,在紹興方言中也是如此,在第一個例句中就說明有許多稻谷??山B興方言中不僅這樣,看第二個例句,則用“些些”來表示“少”的意思,這種現(xiàn)象純屬紹興方言中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當然它所能起到的修辭效果也是紹興方言中特有的,因為這種用法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錯誤的。紹興方言中這種用法在平時口語中常??梢月牭?,如“儂坐得一些些工夫就走哉”“走得一些些路就吃力煞哉”,這完全體現(xiàn)了紹興方言中用詞的靈活性和隨意性。
二、褒貶分明,富有感情色彩
個別量詞除表示一定的意義外,還帶有明顯的感情色彩。比如平時我們常說“一位尊者”“一位長者”,用“位”來表示我們的尊敬之意,而我們絕不會用作“一位殺人犯”。當然對于毫無關(guān)系的人一般都會采用中性詞“個”來修飾,但紹興方言中還有一個用來修飾人的特殊量詞——“件”,比如說“儂件東西!”(你這人?。┍硎境稣f話者對聽話者的不滿并帶有輕蔑的感情色彩。試想“件”一般用來修飾物品或事件,如“一件衣服”“一件事情”,而這里用來修飾人,把人低級化,人成了物,這句話中自然而然就有了貶低之意。這在魯迅作品中就有明顯對比的例子:“趙府上的兩位男人和兩個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門口論革命?!薄拔弧闭f明趙府上的男人在當?shù)赜泻芨叩纳鐣匚?,而兩個“本家”雖是“真”的,其地位仍不及趙府上的男人,所以用了中性詞“個”來修飾。針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量詞,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大多數(shù)量詞能表現(xiàn)出來的修辭效果是看其在具體語境中的恰當運用。
例如:
“我所目睹的一打以上的總長之中,有兩位是喜歡屬員上條陳的。”
“講講一大套,做做做勿到?!?/p>
(3)“你怎么拕的吤稻?”
例(1)中的“一打”是計物的數(shù)量詞,等于十二個,例如常用作“一打襪子”、“一打毛巾”等等,這里用計物的數(shù)量詞來計北洋軍閥政府的總長,除從表面含義上就看出這類“總長”人數(shù)之多,并且濫多,又表達出作者對這些人的奚落、貶斥的感情,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至于后面的“位”就是從這里順勢一筆帶出的褒義貶用,更加強了諷刺的效果。例(2)中的“一大套”是動量詞,“套”是指同類事物合成的一組,用在這里可表示一個人講出來的話富有邏輯性。聯(lián)系“做做做不到”來看,這個說話者有一種夸??诘囊馕叮@句話對那些大話三千三的人有貶斥之意。例(3)中的諧音“揪”,意為“只有”;“拕”諧音為“奪”;“拿”的轉(zhuǎn)音詞;諧音為“薦”的意思是一小捆,原不帶感情色彩,而在例(3)中的“諧音為‘揪的”與“吤”相連而用,可以明顯體會到說話人對聽話人不滿之意,埋怨聽話人,即拿稻者拿的稻束太小了。
三、描形繪態(tài),形象生動
語言作為文學的外部形式,其主要任務(wù)是鮮明生動地表現(xiàn)藝術(shù)形象,將抽象的概念、情感、意志等形象化。高爾基也曾說:“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語言的真正的美產(chǎn)生于言語準確,明晰和動聽,這些言詞描繪出作品中的圖景、人物性格和思想?!苯B興方言確有如此效果。
(一)化虛為實,虛實相生,增強語言的形象美。
例如:
骨頭嘸有三兩重。
經(jīng)一道手,剝一層皮。
讓理一寸,得理一尺。
例(1)中的“三兩”來修飾“骨頭”,似乎挺合乎常規(guī),但這“骨頭”是一個人一身的全部骨頭,這實在太夸張了,再說一個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稱出其所有骨頭的重量呢?透過語表看語里,可以看出這里運用了同義同形的諧音雙關(guān),由“輕重”的“重”來點化“莊重”的“重”,形象而含蓄地說出一個人輕浮的表現(xiàn)。例(2)中的“一道”,一般用來修飾“門”“關(guān)卡”等,現(xiàn)在用來修飾“手”,使手無比巨化,成了一道道關(guān)卡,那些貪官污吏對老百姓的盤剝以手的巨化來體現(xiàn),同時表現(xiàn)出作者對貪官污吏的不滿情緒和嘲諷之意。例(3)則用長度單位來修飾抽象的“理”,使“理”具有可視性,特別是用“一尺”與“一寸”的對比,使“讓理”和“得理”的可比性在現(xiàn)實中顯得明確無誤。endprint
藝術(shù)貴于新奇,語言上尤其貴于“平字見奇,常字見新”。賀拉斯在《詩藝》中說:“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戶曉的字便會取得新義,表達就能盡善盡美?!苯B興方言的量詞中就有這樣的平字、常字,能見其新奇之意。
例如:
賭氣勿賭財,戲文做兩臺。
看《三國》一肚子計,看《岳傳》一肚子氣。
人情留一線,日后好見面。
“一眼泉水”“一眼洞”
例(4)意思是指對立的雙方為顯示各自財勢,在同時同地各做一臺戲,以壓制對方,俗稱唱對臺戲。常引申為兩派勢力互不相讓。一般常用“出”“場”“折”等詞來修飾“戲”,這句話中卻用“臺”來修飾,用具體的做戲地點(也可以說是做戲的大道具)來形化戲劇,也可以說是采用以局部(或者說是具體)象征整體(抽象)。在一般城市的劇院里都有一戲臺。在紹興的農(nóng)村里則流行社戲,這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一般都在春節(jié)里鄉(xiāng)村用竹或木頭臨時搭個戲臺子,邀來一些戲曲演唱者做戲,只是現(xiàn)在不再用來祭祀,而是讓農(nóng)民們熱熱鬧鬧過個年,這幅畫在魯迅先生的《社戲》里早已作成。例(5)中的“一肚計”與“一肚氣”,這里把名詞“肚”活用作量詞,用具體的肚子來裝灌“計”和“氣”,即使“計”與“氣”能讓人感覺到,同時又寫出了兩者的虛無縹緲,因為肚子里裝得東西實為常人不易見到的東西,更何況是“計”與“氣”呢!如此虛實相生,其趣無比。例(6)中用“一線”來修飾“人情”,用“線”的空間實物的細長來描寫時間虛物的“情”的細長,似涓涓溪水,長流不息,同時又以“線”的絲絲縷縷來具象化“情”的絲絲縷縷,纏綿悱惻,因此用“線”來修飾“情”就顯得簡煉形象且富有深意。例(7)中的“眼”,既能表示計量單位,又能作為喻體,是“泉水”和“洞”的喻體?!叭毕瘛把劬Α?,使人想見一泓清水,清澈見底,汩汩而涌的情態(tài),并讓人馬上聯(lián)想到眼睛與水有密切關(guān)系的成語——望穿秋水。洞像眼睛,可以想見洞小而黑。同一喻體,二樁巧喻,盡管所構(gòu)成的比喻迥然而異,但共同之處在于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各運匠心,生動地再現(xiàn)了本體事物的形貌特征,充分體現(xiàn)其藝術(shù)個性。
縱觀例(1)到例(7),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例(1)到例(3)是用修飾甲事物的量詞來修飾乙事物,一般來講,甲事物為具體的事物,乙事物是抽象的事物,以甲事物的具體形象來充實乙事物的抽象意象。而例(4)至例(7)則是通過詞類活用,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活用作量詞,以活用的量詞的原義來填補抽象事物不能具象化的空白。這兩種用法達到了以實狀虛,以虛襯實,虛實相生,朦朧又真切的修辭效果。
(二)以靜寫動,動靜結(jié)合,增強語言的動態(tài)美。
動詞作量詞,除了表示物的單位以外,總帶有動感。
例如:
“一貼膏藥”
家有三擔糧,勿做孩子王。
頭煎苦,二煎補,三煎楦楦肚。
例(1)的“貼”是由“貼膏藥”的“貼”而來,動詞活用作“一貼膏藥”的量詞,兩者相依而存,平樸的量詞就帶上了動態(tài)美。例(2)中“一擔糧”的“擔”也能讓人馬上聯(lián)想到用戶挑著兩籮筐稻谷的動作——一個人挑著稻谷,隨著步伐的前進,扁擔的兩頭有節(jié)奏地一顛一顛上下抖動著——好一幅收獲的勞作圖。例(3)指熬藥,紹興方言中常稱“煎藥”,意為一帖藥,第一次熬的藥汁是苦的,第二次則是補的,第三次只是如同喝茶一般。這句話中在個“煎”能讓人想見一鍋藥,在爐火中燒了又燒,藥汁是沸了又沸,直到只有一小碗為止。雖然這個行為本身并無美感,但作為量詞的“煎”已經(jīng)具有了動感,使本無生氣的事物有了生氣。
(三)寓莊于諧,莊諧相映,增強語言的含蓄美。
清人沈祥龍說:“含蓄者,意不淺露。語不窮盡,句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詞論隨筆》)巧妙地運用量詞,可以讓讀者透過量詞的表層含義,感受出其深層意味,從而獲得“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劉勰《文心雕龍·隱秀》)的美的感受。
紹興民諺中有很多這樣的用法。如“寧挖一座墳,勿破一門婚?!边@是的“門”實在用得妙極了。門是一戶人家的臉面,是一個家的象征。還有這樣的話:“你出了這門,我就跟你斷絕XX關(guān)系?!遍T在這里成了親與非親的界線??梢婇T的重要性。在紹興,一般總是女子出娘家門,入夫家門,組成一個新家,當然又有新“門”。門是最常見的顯得很普通的,但又顯得如此深沉、沉重,如“國門”等,平實中顯出一種負荷。
(責任編輯 劉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