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可見,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和關(guān)鍵。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編者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編寫成教材,這便是孩子們課堂識字的主要材料。我們教師應(yīng)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jié)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是不可能完全割裂開來的,二者的融會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正確的教學方法應(yīng)該是把課文作為一個識字的載體,“隨文識字”。 同時,字理識字也應(yīng)該貫穿隨文識字之中,讓孩子初步了解漢字的這個本質(zhì)特點,以字理為中心,理解每個漢字構(gòu)形的道理;以字理為中心,體現(xiàn)漢字音、形、義的統(tǒng)一性;以字理為中心,尋求漢字與漢字的聯(lián)系。
所以,我認為低年級識字應(yīng)該隨文與字理并行,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一、初讀,隨文正字音
讀準字音是識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學中,讓孩子利用各種辦法讀準字音。聽讀,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樣隨文正音呢?就是在學生初讀課文的時候,由于課文大多比較短小,老師可以隨機檢查預習,指名讀課文,抽出讀錯或者讀得不準的字音進行糾正,把容易讀不準的音提出來,加以提示或反復讀幾遍,例如平翹舌音、邊鼻音、前后鼻音。而對于一些容易讀準的音,就沒有必要強調(diào),不要每個生字都要提出來強調(diào),這樣會浪費時間,這就需要在備課的時候?qū)ι诌M行梳理,分析重、難點,以便在課堂上做到心中有數(shù)。讀準單個字音,再讀準詞語,再把詞語放進課文讀。這樣初讀課文便能準確摸清學情,而且孩子們還在讀文中復習舊生字,好學生還能拓展新生字。課文的正確朗讀,足以說明生字的字音過關(guān)了。
例如教師教學認讀“縫”字。
師:(出示課文插圖)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看看這股清泉是從哪兒流出來的?
生:石縫。
師:對!瞧(指著插圖),“石縫”就是——
生:石頭的縫隙。
師(出示卡片):讀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生:“縫”是后鼻音,不要讀成前鼻音。
師:那請你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這個字。(生帶讀)
師:石頭的縫隙叫——石縫;門的縫隙叫——門縫;墻的縫隙叫——墻縫。
這樣隨文讀準字音,圖文結(jié)合還理解了字意,列舉例子還在擴詞中反復練讀了后鼻音。音、形、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二、暢讀理解,隨文熟字形
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識字量大,如果集中識記字形會增加難度,也不科學。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分散識字。會認的字僅僅要求認識,也就是說在這里認識,換個語言環(huán)境也認識。認識是為了掃清讀文的障礙,是為學文打基礎(chǔ)的。那么是否有必要對生字“細致”地分析呢?我認為大部分生字是靠整體認讀,如果非得要把生字嚼細,必然加重識字教學負擔。其實也沒有必要,識字不是靠一時集中的效率,是在不斷反復認讀中記憶和理解的,課文讀多了,自然也就加深了生字的印象。有的老師見生字就分析字形然后組詞造句的做法,是在浪費課堂的資源。比較好的做法是對每個生字各有側(cè)重,有的字音是重點,有的字形是重點,有的字義是重點,在教學的時候,要對學生的認知有個充分的估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做就優(yōu)化了識字過程,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請看下面的《日月潭》教學小案例。
師:(出示中午時的日月潭圖片)剛才我們欣賞的是日月潭清晨的美景,請你猜猜這是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生回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圖中陽光燦爛,景物清晰……
(師圖片下方出示詞語──清晰,學生認讀。教師在圖片下方出示文中句子:“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師生合作讀句子。)
師: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怎樣了──(學生跟讀)
師:中午,什么變得清晰了?(學生練讀句子)
師:(出示雨中日月潭的圖片)雨中的日月潭更有一種特別的美,對比晴天時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兩幅圖片對比:如果說晴天的日月潭景色清晰可見,那么雨中的日月潭就是一片朦朧。出示詞語:清晰──朦朧,再讀讀這兩個詞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它們是一組反義詞。
師:“朦朧”還可以換一個詞就是──隱約(生答);這是一組──近義詞(生答)。誰來為我們解說雨中的日月潭?
(在圖片下方出示句子:“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好像童話中的仙境?!睂W生讀句子。)
(教師出示詞語:仙境,學生練讀詞語。)
師:聯(lián)系你聽過的傳說、看過的故事,說說什么是“仙境”?
生:傳說中神仙住的地方。
教學中,教師將文中要求會認的生字“隱”“筑”“晰”“境”“朦朧”等隨文識字。這種在語境中識字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多種方式感知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學生在認讀生字時,生字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再配上背景中出示的日月潭風光的圖片,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生字的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白植浑x詞,詞不離句”,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學生既知字音、認字形,又能借助語言環(huán)境解字義、明用法,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對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悟讀,隨文明字理,解字義
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也是低年級語文重要的教學任務(wù),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要利用多種方法理解字詞的意思,這種理解不同于高段教學中的解釋詞語,而是要讓孩子大概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要區(qū)分詞語的含義,對于一些重點的、關(guān)鍵的字詞不要模糊概念,要體會到位。理解詞義的時候要注意形象化,學生才會感到有趣,才會形象地體會到意思。
人教版小學語文2年級上冊的識字4,是一篇以韻文形式安排的詞串識字課文。三組詞串分開來看,是一個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有共同意義的詞語組;連起來讀,又像是一首音韻和諧的小詩。教師在引導學生將詞串讀正確、讀連貫以后,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想象體驗,在讀中識字。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受教者,而是和教師一起經(jīng)歷一段生活及情感體驗的伙伴,在體驗中認識世界,在體驗中感悟真情,在體驗中發(fā)展能力。
四、拓讀,歸字族悟規(guī)律
在我們教材的集中識字課文中,也大多是以“詞串”的形式安排,將生字穿插其中。這樣的識字課,教師可以依據(jù)教材的特點,巧妙安排拓展詞串,凸顯造字規(guī)律,或者編輯韻文,將漢字按不同字族歸類,拓展識字。
孩子們在識字中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形聲字,而形聲字是引導學生拓展識字的一個著眼點。因為同一字族的各個生字貌同實異。要求兒童在快速中求扎實,在大量中求精細,就必須創(chuàng)設(shè)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利于兒童區(qū)別比較,明辨差異,加深理解,強化記憶。
例如: 學習了“坡”,想給孩子拓展識字,于是我編輯了下面的小韻文:
皮字朋友多
有土堆成坡,有水波連波。碰石皮擦破,走路跛一跛。
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玻璃窗前望,夕陽染山河。
外婆來看我,帶來甜菠蘿。
皮——坡波破跛披被玻婆菠 。
小韻文將字的音、形、義、用的比較融為一體,學生只要熟記課文就能掌握,認錯、寫錯、解錯和用錯字的現(xiàn)象就會大大減少。體現(xiàn)了“母體字——字族——字族文”呈擴展狀態(tài)的三個理論層次,溝通了字、族、文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并將漢字的音、形、義三個信息源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顯示出獨具的優(yōu)勢:依托母體字擴展識字,變筆畫識字為部件識字;依托字族組塊識字,變個體識字為群體識字;依托字族文情境識字,變低效識字為高效識字。這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發(fā)展了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讀寫能力。
總之,識字是為了讀書,所以讀書過程就是新字的再現(xiàn)過程,就是學生鞏固新字的過程。教師要認清識字與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和寫作,它為閱讀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條件,而通過閱讀和表達等練習又鞏固了識字。明確了這一點,就能使我們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既貫徹識字為重點,把課文的閱讀練習服從于識字,又不忘識字目的,使學生所學的字詞在閱讀練習中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從而為閱讀和習作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