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冕
【佳作展示】
【題目呈現】
一項由加拿大蘭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調查在全球32個國家進行,每個國家的受訪人數不少于400人。調查結果顯示,覺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是中國,高達84%。
大材小用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其背后一定會有個人定位、文化心理、社會背景等因素。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多少人擊節(jié)而嘆“天生我材必有用”,渴望為人賞識;多少人憑欄悲慨“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無奈總無伯樂。自古及今,總有那么多人為自己大材小用而悲憤難遣,感慨楊意不逢,感慨香草難配美人,感慨“不問蒼生問鬼神”。然而,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大材”又何懼“小用”呢?
竹林七賢的美名百世流芳,很多人都聽說過嵇康“顧視日影,索琴奏之”的從容脫俗,也聽說過阮藉窮途末路愴然而歌的悲慨,甚至知道劉伶以天地為屋宇的醉態(tài),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阮咸。阮咸是阮藉的侄子,論文章,他的才華總被叔父壓著;論功名,他入世后亦只得一小官,遠比不上山濤諸人。無論是在魏晉還是在今天,阮咸似乎總被人們遺忘,然而,他從不為自己叫屈,即使無人重用,不被賞識,他依然從容淡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彈琴。醉后看星河清淺,揚手撫亂弦上宮商,笑看風流云拂江,情之所往半生相償。終其一生都未得大用,可如今任何一個學習阮的人,都會知道這種樂器是為紀念他而命名的;任何一個彈起《十面埋伏》的人,都在用鏗鏘的音樂緬懷那個竹林中揚手撫琴的風流名士。如此之大材,縱被小用,還是綻放出了溫潤卻永恒的光芒。
辛棄疾亦是一個終其一生未得重用的人。他渴望金戈鐵馬,收復失地;他渴望精忠報國,血灑沙場;他渴望沙場秋點兵,了卻君王天下事。然而,他被安置在一個無足輕重的位置上,他的沙場永遠只能是“夢回吹角連營”;他嘔心瀝血寫出的《美芹十論》蒙上了厚厚的灰塵。英雄無用武之地,他也曾悲問:“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他也曾迷茫:“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他也曾放逐:“富貴非我愿,歸與白鷗盟?!笨墒撬麖牟灰虼蟛男∮枚V箠^斗,他依舊時刻揣著一顆為國赴死的心。如今,有誰能說,被“小用”了的辛棄疾不是華夏兒女心中永恒的義士,不是詩詞史上不朽的豐碑?
《康熙大帝》的作者二月河過去只是一個小小的工程兵,滿腹詩書都被埋到了深深的地底去作挖煤的工具,如此的大材小用之人卻不抱怨,不自憐,一心做事,一心讀書,終于寫成了歷史小說上的鴻篇巨制。二月河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是真正的“大材”,就不會被一時的“小用”打倒。
“大材”何懼“小用”?君不見孔子也曾“去衛(wèi)靈公,遭桓司馬”,君不見李白也曾“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君不見蘇軾也曾“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只要你是真正的“大材”,只要你永遠不放棄自己的堅守,這個時代一定會有屬于你的舞臺。
【另辟蹊徑】 本次作文亦可從“覺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是中國,高達84%”這個角度行文也可從中國傳統文化及傳統心理入手。比如這樣立意:“思維決定位置”“心理預期莫太高”等;也可反彈琵琶,這樣立意:“自信是前進的動力”“我為什么會被小用”等。
(十堰一中 閔長春老師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