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榕
摘要:近三十年以來,我國媒體對于公共危機的報道取得長逐的進步,從2000年至今的這十多年是我國公共危機報道最為迅速的時期。市場因素對于我國危機報道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商品屬性的確立釋放了媒體主體性,為媒體的危機報道發(fā)展提供了動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強了中國融入世界話語體系的需求,信息公開作為WTO的基本精神受到重視,促進了危機報道。
關鍵詞:市場 危機報道 推動
近三十年以來,我國媒體對于公共危機的報道取得長逐的進步。在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前,國家根本不承認有危機一說,也就談不上危機報道。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中國處于轉型時期,其政治、經濟、文化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社會內部各層矛盾凸顯,因此,中國政府不得不開始面對眾多危機事件的考驗,重視危機報道。從2000年至今的這十多年是我國公共危機報道最為迅速的時期。
我國的改革是從經濟改革肇始的,經濟改革成為推動其它領域改革的引擎,媒體改革也無法脫離這個窠臼。本研究試圖分析,市場因素對于我國危機報道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一、商品屬性的確立釋放了媒體主體性,為危機報道發(fā)展提供了動力
進入20 世紀90年代后,隨著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與經濟的市場化同步的是,中國媒體也邁開了市場化步伐。1993年6月,中央發(fā)布《關于發(fā)展第三產業(yè)的決定》,媒體正式被界定為第三產業(yè),由此確立了報業(yè)的商業(yè)屬性,但同時指我國媒體實行“事業(yè)單位,企業(yè)管理”。雙重屬性的確立使媒體具有了獨立的經濟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我國媒體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中,市場使媒體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和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媒體由黨的單純的宣傳部門開始過渡為國營信息產業(yè),這為媒體在公共危機傳播中能夠與政府進行博弈提供了“資本”。由于市場意識的建立,媒體的從業(yè)理念開始由傳者本位向受者本位轉變,表現為媒體由過去單一重視宣傳和指導性,開始重視受眾對服務性和趣味性的需求,監(jiān)督性報道也實現了初步地探索。
市場經濟的改革對于危機報道的推動,還表現為其通過促進政府職能的轉換,使得政府放松了對媒體的剛性管制。1993年和1998年我國分別進行了兩次大的政府機構改革。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開始了由統(tǒng)治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實現政企分開。由此,政府開始對傳媒放權松綁,改變其在媒體領域從宏觀的政策把握到微觀的經營、編輯等權力的全面控制,開始把媒體的經營、編輯等權力還給媒體自身,但仍然保持對其宏觀的管理職能,同時把管理的方式向行政、經濟等多元手段改進。
進入21世紀后,為了既保持我國媒體一貫地對黨的政策忠實地貫徹和宣傳力度,又能夠讓媒體進一步適應全面進行市場經濟建設的步伐,政府于2001年到2005年將黨媒和一般媒體進一步分離,將黨媒的市場性角色淡化的同時強化宣傳功能。政府為彌補黨媒因為市場角色淡化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繼續(xù)給予其財政上的支持;與此同時,將除黨媒外的其他類型媒體全面推向市場,按照市場規(guī)律運作,但以堅持黨的管制為前提。這樣一來,整個新聞媒體的結構被更加鮮明地區(qū)分為了兩大部分:黨媒與市場化媒體。這樣的媒體結構劃分,實際上讓渡給市場化媒體在新聞實踐上更大的自由空間。市場媒體因為要在市場上尋求生存的出路,勢必更加關注公眾的需求,這讓新聞媒介作為大眾傳播機構的功能得已更大限度的發(fā)揮,在政治權利話語居首要地位的前提下,新聞媒介對于公眾知情權、表達權的滿足更加重視。公共危機事件作為直接沖擊公共利益,又能夠吸引受眾眼球的題材,受到媒體的普遍重視。
第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強了中國融入世界話語體系的需求,信息公開作為WTO的基本精神受到重視。
201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這標志著我國社會在市場經濟的軌道上將不可逆轉地持續(xù)發(fā)展。雖然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政治主導下進行,但加入WTO后世界經濟規(guī)則的巨大力量,使得政府角色發(fā)生轉變——由過去經濟發(fā)展的完全掌控者,逐步走向經濟發(fā)展的調控者、市場運行機制的守護者、“市場失靈”的彌補者以及社會經濟的管理者和社會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就必須遵循《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來進行經濟的運行以及政府管理的配套。這些文件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信息公開,這一要素是多邊貿易體制的一個基本要求。而信息公開,是實現媒體進行危機報道的前提。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還意味著中國更加緊密地嵌入了全球化的世界趨勢中,增強了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的需求。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的需求對于媒體的危機報道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國際新聞慣例的影響。對于已經加入國際體系,并且致力于日益發(fā)揮重大國際影響的中國而言,如何處理國內的危機直接關系到國際形象。例如汶川大地震前發(fā)生的“西藏3·14事件”讓中國政府陷入被動,國際輿論普遍指責中國封鎖媒體報道,這讓政府多少感受到壓力。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中國政府果斷放開了媒體,允許外國媒體進入第一現場進行報道,得到了國際社會好評。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對于國際輿論的重視;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媒體的 “企業(yè)屬性”將得到進一步確認,媒體公信力將成為媒介生存的最重要的條件,這也促使媒體更加重視報道的公開透明。媒體要想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在公共危機事件報道上下足功夫,對事件是否及時、準確、充分、周全的報道,成為衡量一個媒體的策劃水平和綜合實力高下的重要標準。
參考文獻:
[1] 趙士林:《突發(fā)事件與媒體報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 薛瀾、張強、鐘開斌:《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 陳學明:《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論”評述》,重慶出版社,1996年版。
(責任編輯: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