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詠梅
(濰坊學院,山東濰坊 261061)
膠州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重點搶救和保護的地方劇種,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多年來,膠州秧歌一直深得百姓喜愛,被老百姓稱為“地秧歌”、“跑秧歌”、“扭斷腰”、“三道彎”。其悠久的歷史傳承、獨特的藝術特征在中國秧歌群體中堪稱獨樹一幟,“三彎九動,七態(tài)八姿。千年古邑,百載歌吹”便是膠州秧歌的真實寫照。
膠州秧歌的明顯特征是農民藝術。是勞動人民自發(fā)參與、自由宣泄、自覺投入、自娛自樂、自行流變的農民藝術。它的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都表現(xiàn)了最底層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這個特征與膠州秧歌的歷史、起源有關。
膠州是一個歷史底蘊十分豐厚的古城,從出土的三里河文化遺址和里岔趙家莊遺址考據(jù)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從唐宋到明清,膠州以臨海的地理優(yōu)勢,成為中國北方最著名的海港,對內、對外交流十分活躍。因此,不但經濟得到快速發(fā)展,文化也以它特有的融合貫通的特色而獨具魅力。
1.形成
膠州馬店鎮(zhèn)東小屯村素有“秧歌搖籃”之稱。據(jù)該村的秧歌老藝人口頭相傳:大約三百年前,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外地逃荒而來的馬趙兩戶人家迫于生計,沿街乞討,為了養(yǎng)家糊口,多討些剩飯,在乞討路上,以團扇和彩巾為道具,邊舞邊唱,這便是膠州秧歌的雛形。后經幾代人傳承至乾隆年間,逐漸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專門的行當,即“小調秧歌”的雛形,在表演上也由原來的挨門串戶,發(fā)展成為廣場演出。就有了“東小屯馬趙二姓為膠州秧歌的始祖”一說。也有學者認為它的起源和演變更早,應該和元雜劇折子戲雛形時期并存,其形成年代應為宋末元初。
2.變革
“五四”運動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傳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開展促使中國整個文化界面臨新的轉折。期間各種戲曲形式相繼滲入,當時小調秧歌已不能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時代決定了膠州秧歌必須要改革、創(chuàng)新,否則面臨被觀眾淘汰的局面?!鞍插仭钡某霈F(xiàn)很好的扭轉了不利局面。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完善,形成固定的組織形式,“小調秧歌”逐漸過渡到了“小戲秧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時的秧歌戲多達四十多個。
3.發(fā)展
膠州秧歌得到較大發(fā)展且形成南北兩派,是在大約1920年至1936年。南北兩派長期競爭,取長補短,各自不斷完善,均得到很大發(fā)展和迅速提高。由原來的自愈性轉向了營業(yè),由廣場走向了舞臺,逐漸的擴大了觀眾的范圍和流傳地區(qū)。
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膠州秧歌的演員隊伍遍布城鄉(xiāng),形成了一支強大的群眾文化隊伍。隨著膠州秧歌多次參加全國的文藝調演,知名度越來越高,全國各地的專業(yè)文藝團體和院校來膠州拜師學藝的達2000多人次,全國各地的舞臺也隨之出現(xiàn)了風格獨具的膠州秧歌舞蹈。
五十年代膠州秧歌就被舞蹈學校列為學習教材,在教學中廣為傳播。舞蹈工作者也把膠州秧歌舞蹈的精華,融入了祖國大江南北舞蹈藝術的創(chuàng)作之中。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開場舞蹈“葵花向陽”,就采用了膠州秧歌的舞蹈形式表演;電影《紅日》的插曲《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的音樂也借用了膠州秧歌的曲調;1959年應山東電影制片廠之邀,《膠州秧歌》拍成紀錄片,在全國各地上映,膠州秧歌逐漸從土生土長的民間舞蹈走向了舞蹈藝術的高雅殿堂。
2004年,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的健身節(jié)目中,采用了膠州大秧歌的音樂和舞蹈,向全國和世界播放,影響更遠,宣傳范圍由國內走向世界。
2006年膠州秧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國家重點搶救和保護的地方劇種。
從膠州秧歌誕生之日起直至建國前,從教練到演員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演員大都十四五歲從藝,全是文盲,沒有學名,只有乳名,一直呼到老,從藝的目的是維持生活,養(yǎng)家糊口。
膠州秧歌有72出本戲,口頭創(chuàng)作流傳至今,戲劇的語言全是地道的膠州方言,有話即長,無話則短,一戲一事,結構簡單。
從目前已經發(fā)掘出的二十幾出秧歌小戲中,就其內容來說,沒有老爺、夫人、公子、小姐、丫環(huán)角色;沒有紗帽、蟒靠等服飾;也沒有“公子遇難花園贈金”、“狀元及第”等戲劇情節(jié),可以充分看出其“農民藝術”特征。
膠州秧歌演出組織傳授形式,和其他秧歌的組織形式也有所不同。它是以嚴格的收授辦班形式進行的,名曰“安鍋”。每年農歷的十月初秋收結束,秧歌的組織者“秧歌爺”,也稱“班主”、“老板”,把選拔出的優(yōu)秀的十四五歲的窮家男孩子集中起來,由專職教師擔任教學訓練指導,聞雞起舞,苦練基本功至深夜。這種形式標志著秧歌的傳承方式從家傳到村傳的建立,同時標志著“安鍋”基本上具備了專業(yè)化的性質。正是這種嚴謹?shù)慕虒W方式,使膠州秧歌得以不斷的繼承、發(fā)展并成熟。第一個秧歌“安鍋”1864年由劉彩創(chuàng)立于膠州樓子埠村。
膠州秧歌的演員隊伍主要由六種角色組成,分別是翠花(青衣兼老旦)、扇女(花旦兼青衣)、小嫚(花旦)、鼓子(老生兼丑)、棒槌(末,也就是現(xiàn)在的小生兼武生)和膏藥客組成,其中鼓子、棒槌、膏藥客是男性,其余都是女性,每種人物在演出時都是雙數(shù)參加演出。六個行當人物扮相如下:
因身背“翠花包”而得名,是彩旦角色,在小戲中也充當青衣或老旦。其動律特點是潑辣、幽默、開朗大方。服飾特點:深藍色大襟大衣、鑲淺藍色布條、黑色繡花圍裙、淺藍色圓口鞋、帶綠穗頭。額前扎繡花黑帶,附有一排珠簾,簾上帶絹花一串,頭戴簇花綢子二條,額前頭花一串,頭上有網(wǎng)子,腦后帶發(fā)髻、發(fā)圍子。
是戲劇中的花旦或青衣角色,常在小戲中充當少婦或中年婦女。其動律特點是細膩多姿、溫柔嫻靜、含而不露。服飾特點:粉紅色大襟上衣、綠色繡花兜兜、綠色便褲、粉紅色圓口鞋、帶綠穗頭,頭飾與翠花相同,只是頭戴綢子簇花為粉紅、淺綠二色。
是情竇初開的少女,在戲中往往扮演閨門旦角色。其動律特點是活潑俏麗,含蓄柔韌。服飾特點:大紅色大襟上衣、大紅色便褲、大紅色圓口鞋、帶黃色穗頭,額前扎繡花黑帶一條,附有一排珠簾,簾上帶絹花一串,頭戴簇花綢子二條,額前頭花一串,腦后一條長辮。
相當于戲劇中的小丑角色,在小戲秧歌中也常常扮演老生角色。其動律特點是幽默詼諧、粗狂狂放、富于表現(xiàn)力。服飾特點:黑色對襟白鑲邊上衣、黑布扣、胸前及兩肩鑲白云花、有一尺二寸長的白色水袖、白色腰帶、黑色燈籠褲、黑鷹嘴鞋、黑氈帽、黑帶扎頭、左側系扣、額前系有英雄巾,右側鬢角插一大紅絨球、戴黑卡胡。
相當于戲劇中的文小生和武小生,有時在秧歌小戲中也充當娃娃生。其動律特點是英武、矯健、利落、脆快。
又稱傘頭,老藝人有時簡稱“頭兒”,相當于報幕員或主持人。服飾特點:著清代便裝、擎羅傘、手拿串鈴?;哪⒘嫜览X,善于即興發(fā)揮是其律動特點。
這些人物的設置不同于一般秧歌的耕、讀、漁、樵的扮相。演員的人物扮相,重點是以演出秧歌劇本為符合小戲中角色所設置的,注重形體傳情,著力刻畫人物內在心態(tài),明顯的區(qū)別于其他廣場秧歌塑造人物的方法,其舞蹈韻律也是為了塑造小戲中人物動態(tài)的需要而產生的。
膠州秧歌最顯著的特征為“三彎九動十八態(tài)”,簡稱“三道彎”。“三道灣”是膠州秧歌的女性動作,以身體姿態(tài)的曲線美與內在的韌性美結合而產生的舞蹈動作,使舞蹈姿態(tài)在保持身體持續(xù)變化“三道彎”的同時,呈現(xiàn)了身體舞蹈上下左右九個部位的優(yōu)美姿態(tài)。這種優(yōu)美的舞蹈姿態(tài),奠定了膠州秧歌女性動作的嫵媚婀娜、柔美流暢的風格和善于表達細膩情感的動作特征,老藝人俗稱“活動起來扭斷腰”。
“三道彎“既不同于“鼓子秧歌”的粗獷豪邁、氣勢磅礴,也不同于“海陽秧歌”的紅火熱烈、歡快奔放。當時膠州作為一個商貿口岸,膠州秧歌也匯集了大江南北的優(yōu)秀特質,男子的剛毅正是我國北方民族豪放、剛毅的特征,而女子的柔細則是融入了江南水鄉(xiāng)女子秀麗、委婉、婀娜的身姿而更具魅力。男女動作形態(tài)這種強烈的對比,更給人以震撼、啟迪和遐想。膠州秧歌所呈現(xiàn)的“三道彎”姿態(tài),雖然也是提胯拔腰、屈膝腆胸,卻是以人體相關部位為互動,從人體部位的整合上,有身體的九個部位的動作運行,在十八個不同方向運行過程中而產生的“三道彎”,由此,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風格特征和顯著的民間舞蹈代表性。其中:小嫚:正反扭三步,音樂是六拍;扇女:撇扇、音樂是六拍;棒槌:由許多單一的棒花組成組合,一拍一花極為對稱、音樂是四拍;翠花:扭三步,音樂是三拍;鼓子:只有基本動作,沒有固定次序,每次表演都不一樣,基本動作和姿態(tài)是四步袖花、音樂是四拍。
膠州秧歌的音樂節(jié)奏、旋律,是其舞蹈特征形成的重要條件,舞蹈具有動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其豐富多彩、較固定的表達感情和塑造人物的音樂曲牌,貫穿于整個秧歌舞蹈的表演之中,彰顯了節(jié)奏的實踐性和力度性。
小戲音樂是整個膠州秧歌音樂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由十一個風格不同的曲牌組成。這些曲牌幾乎都能表達各類人物的性格和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理狀態(tài)。還有一種曲牌則能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如曲牌《南鑼》。秧歌戲《雙拐》中的唱法,前者表現(xiàn)的是歡快、跳躍且?guī)c風騷的情調,后者卻是悲傷、憂愁和哀怨。在唱腔處理上,輕重緩急、昂揚頓挫表現(xiàn)的更是恰到好處。在演唱處理上,藝人們所用“襯詞”之多,進一步凹顯了膠州秧歌音樂的鮮明風格特點。有的襯詞比唱詞還多,襯詞安排合理,很好的起到了上關下聯(lián)的作用。如《上廟》(衣呀哎咳哎喲嗎)就是如此,襯詞中尤以“噢好咹”居多,我們認為,雖然這與膠州地方戲曲——茂腔有相似之處,但主要還是在方言的吐字、發(fā)音腔調、聲韻的基礎上產生而形成的。城南九龍鎮(zhèn)的秧歌藝人劉洪足在演唱時豪放、嘹亮的“山歌味”演唱風格,源于他家鄉(xiāng)居山嶺地理位置。所以藝人們常常說秧歌戲的唱腔是在方言“說語味”的基礎上形成的。
音樂中大量存在的附點音型,是舞蹈動態(tài)表演力度處理和時值分配的一個重要條件和標志。膠州秧歌常用的舞蹈曲牌中,“得勝令”、“水浪吟”及“翠花”專用的“掂包扭子”鑼鼓音樂最為明顯。如常用的曲牌“水浪吟”,在樂譜中大量的附點節(jié)奏型音符出現(xiàn)和連續(xù)運用,與女性“扭三步”一拍一動的舞蹈動作,恰好都在音樂每拍的前四分之三時值里展開,而后四分之一則是收勢。動作和音樂的力、時值處理是完全一致的,這種時值的分配已經能夠展示力度的對比了。加之前四分之三又在重拍,讓重力點在一種寬裕的天地里展開來,從容而舒展,使力度的展開有一種延伸感。音樂強拍的后面加附點,打破了原有的強拍的力度規(guī)律,使舞蹈的著力點穩(wěn)定,繼續(xù)延伸和同步進行舞蹈動作的體、推、蹍、擓,使舞蹈動作內含“抻”的力感和諧,給人一種把曲調拉長的感覺。一拍的后四分之一的時間作為收勢,增強了同步進行的舞蹈收勢的急迫感,與收勢動感的短、快、輕相吻合。如果我們把膠州秧歌音樂所顯示的功能看作是一個場,舞蹈流動的線性顯示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場,這兩個場與人的心理場共同形成一個統(tǒng)一場這是膠州秧歌達到“物我同化”、底蘊豐厚的理想境界。
膠州秧歌的打擊樂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開場鑼鼓(冒失鬼和出場鐃鈸)和掂包扭子外,還有一個包括四個扭子的秧歌牌子,《二段》、《三段》、《三點頭》、《菠蘿翠》。這四個扭子的開頭,節(jié)奏音型均為XXXX|XX|XX‖,但演奏卻各有千秋,尤以《二段》和《菠蘿翠》最為典型(具體見鑼鼓譜)。
開場鑼鼓
掂包扭子
2/4
鑼鼓譜
冬.不龍冬|乙冬冬|倉 才|冬.不龍冬|乙冬冬|倉 才|冬.不 龍冬|乙冬冬|倉才|乙冬冬|倉 倉|龍倉乙|冬.不龍冬|乙冬冬|倉才 倉才|倉 0||
秧歌牌子
三點頭
2/4
鑼鼓譜
冬拉個冬|倉 才|倉 才|倉.個龍冬|龍倉 乙龍|倉乙撲|乙撲乙|倉倉.個|龍倉 乙龍|倉倉.個|龍倉 乙龍|倉00|倉 -|倉 -|倉 才|倉 才|倉乙撲|乙撲乙|倉乙撲|乙撲乙|倉 倉.個|龍倉乙龍|倉 倉.個|龍倉 乙龍|倉-|冬.個龍冬|倉0倉.個|龍倉 乙龍|倉0||
張桂林在他的《故事引起的思考》中說:“民間藝術的生命哪怕是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似乎都不能以年計,而是以百年或千年計?!蹦z州秧歌經歷了漫長的形成過程,一直活躍于民間,保持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以其輝煌的藝術魅力蜚聲全國,其獨特的藝術生命久盛不衰。它的存在,為中國戲劇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白更勝.山東秧歌、《秧歌》[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
[2]呂文斌,等.膠州大秧歌[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3]張劍.膠州民歌論述[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