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東
摘 要 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開展德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對提高德語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德語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把原版德語電影引入德語教學的重要意義,篩選原版德語電影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使用原版德語電影進行德語教學的全過程控制方法三個方面入手,通過教學實踐,逐步形成具有鮮明特點的教學風格。
關(guān)鍵詞 原版電影 德語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roa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riginal German
Cinema into University German Teaching
XIE Xiaodong
(Zengcheng College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63)
Abstract Teaching method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tasks. German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German,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German. In this paper, the whole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introduced from the original German cinema into German teaching, several issues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original German film, using the original German movies in three aspects of teaching, teaching through practice, and gradually form teaching style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original cinema; German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在大學外語教學中,德語一直作為小語種而存在。但德語因其天然的優(yōu)勢,正變得越來越受學生的歡迎,這無疑對德語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德語的教學有別于英語的教學。大學生學習德語基本都是零起點,教師如何把學生引入這一門學科,真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應是德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嘗試把原版德語電影引入到大學法語教學之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實踐效果。
1 原版德語電影引入法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在德語教學中,引入原版德語電影的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學者,在課堂上不能純粹地講授語法知識,為了提高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可以引入德國電影,從德國文化著手。德國柏林電影節(jié)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從德國電影的發(fā)展史開始了解,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再到當代德國電影。這樣一個清晰的發(fā)展歷程,一方面很好地梳理了德國的電影史,更重要的一面是學習了原汁原味的德語,培養(yǎng)了很好的語感。Das Leben der Anderen《竊聽風暴》、In drei Tagen bist du tot《死于三日之內(nèi)》、Der Tunnel《逃出柏林》等德國經(jīng)典電影,就是一場學習德語的奢華夜宴。
其次,在德語教學中,引入原版德語電影的教學,能有效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可以學到許多在書本上或者是字典上無法解釋,但在德國人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詞匯,并且有些詞語的表達,卻更為簡潔、實用和地道。這樣學生就能快速地融入到德語的學習語境中來,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第三,在德語教學中,引入原版德語電影的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感。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學生可以跟著模仿臺詞,或者是嘗試記錄臺詞并進行翻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糾正學生的發(fā)音,讓學生更直接地接受更地道、更口語化的德語。
2 篩選原版德語電影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電影的主題要有標準。不是所有的原版德語電影都可以作為教學內(nèi)容。比如,我們不適宜選擇話題比較沉重的或者是歷史話題的電影,這樣的電影不管是在詞匯上或者是時代語言的表達上,都比較難讓學生接受。另外政治性內(nèi)容,可能會引起學生反感,需要謹慎選擇。
二是電影的情節(jié)要有取舍。有些電影故事性太強、場面太火爆,這些片段不宜選擇作為教學內(nèi)容,可以跳躍過去。
三是電影的語言難度要控制。原版德語電影是德國人真實生活的再現(xiàn),對于初學者可能語速過快,發(fā)音也不夠清晰。選擇影片時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否則可能“欲速則不達”,反而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
3 使用原版德語電影進行德語教學的全過程控制方法
一是播放電影前,教師應先熟悉影片的歷史背景和故事情節(jié)等內(nèi)容。由于學生的德國文化背景知識畢竟有限,如果什么都不講就直接播放,難免會讓一部分學生一頭霧水,霧里看花,會使他們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教師能事先有所提示,學生觀影的效果會更好。
二是播放電影過程中,教師不必按原版德語電影的播放順序,從頭看到尾。教師應有所選擇,適當?shù)奶S可能效果更好。不妨先看簡單的對話,再看有難度的對話;先看簡單的內(nèi)容,再看復雜的內(nèi)容;先看有字幕提示的,再看無字幕的等等。這個過程教師可以視情掌握進度,不必拘泥于故事情節(jié)的完整。
三是播放完電影后,應分角色模仿,進一步增強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根據(jù)電影的情節(jié),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進行模仿表演。比如,學生可以是銀行的職員,市場上賣菜的小販,蛋糕店的師傅等,切實讓學生都能融入到電影情景中去,挖掘?qū)W生的語言潛能和表演天賦,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調(diào)動所有的器官投入到語言的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 Fischer, H.F. / Mandl, H. (2000): Lehren und Lernen mit neuen Medien. (Forschungsbericht 125.) M黱chen: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鋞, Lehrstuhl f黵 Empirische P鋎agogik und P鋎agogische Psychologie. S.239.
[2] Kerres, Michael (1998): Multimediale und telemediale Lernumgebungen. Konzeption und Entwicklung, Oldenbourg Verlag. M黱chen. S.51-52.
[3] Mandl, H. / Gruber, H. / Renkl, A. (1995): Situiertes Lernen in multimedialen Lernumgebungen. Forschungsbericht Nr. 50. M黱chen: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鋞, Institut f黵 P鋎agogische Psychologie und Empirische P鋎agogik. S.8.
[4] Schaper, Niclas (2007): Lerntheorien - Theories of Learning. In: Schuler, H. / Sonntag, Kh. (2007): Handbuch der Arbeits- und Organisationspsychologie. G鰐tingen: Hogrefe. S.49-50.
[5] Terhart, E. (1999): Konstruktivismus und Unterricht. In: Zeitschrift f黵 P鋎agogik 5/1999, S.48-629.
[6] Tulodziecki, G. (1997): Medien in Erziehung und Bildung. Grundlagen und Beispiele einer handlungs- und entwicklungsorientierten Medienp鋎agogik. 3. Aufl., Klinkhardt. S. 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