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帥森
摘 要 字體設計作為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是奠定設計高塔的重要基石,也是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重點之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幫助他們奠定扎實的字體設計基礎,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這門課的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思考與嘗試,力求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得課程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和教學方法活潑多樣,適應不同學生的認知特征。
關鍵詞 字體設計 教學方法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ry and Thinking about Font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HE Shuaisen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106)
Abstract Font design as a professional art and design disciplines basic course is designed to lay the cornerstone of the tower, is also one of the key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individual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help them lay a solid basis for font design, the author made some thinking and try on teaching methods in teaching practice, strive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making the presentation of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lively and varied to suit different student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font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thinking
字體設計是一門研究字體的設計方法、總結設計經驗的應用型學科,它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對隨后開設的書籍裝幀、海報設計、包裝設計、CI設計等課程起著奠基石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字體設計能力成為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重點之一,作為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幫助他們奠定扎實的字體設計基礎。以下僅就筆者在教授字體設計課程中的一些對教學方法的思考和嘗試與大家分享。
1 讓學生做學習的探索者
備課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教好字體設計這門課的理論部分?因為藝術類學生大多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不喜歡上理論課,有些同學甚至反映看見大篇的講稿就打瞌睡。但我認為,這是由于理論課比較枯燥,不夠吸引人所致,需要適當調整教學方法。
所以我決定用豐富的資料和趣味的圖片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每位同學都以一種探索者的心態(tài)來學習。課前,我通過互聯(lián)網、資料室、圖書館拍攝、收集整理了“結繩記事”的傳說、美洲印第安的“文字畫”、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和漢字變化形成的過程等圖片或資料在課堂上展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講授漢字演變的時候,我通過電子教案向同學們展示了一些甲骨文圖片,讓大家當一回“考古學家”,辨認這是什么文字,并講出原因?對于“猜謎游戲”,學生都顯示出極大的樂趣,爭先恐后地舉手說出自己的看法,大部分的象形字都被認了出來。但在“力”字的演變上,同學們未能由原圖形“耕田所用的犁”聯(lián)想到這是什么字,我和大家分析了在古代農耕社會時期農田的重要性,解釋了用農耕用具的象征來代表“力”的淵源。
在展示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蝌蚪書和龍書的時候,很多學生對這種奇異曼妙的文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還有幾位同學在課下繪制了一些自己設計特征化漢字的設計稿,這時候我們的課程才剛剛開始。這些作品雖然稚嫩簡單,但我在課堂上表揚了這些有設計意識的學生,而且課程的考核中,這幾位同學的作品也獲得了較為優(yōu)異的成績。
2 把鑒賞和思考作為積累
在字體設計的第一堂課上,我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要學習字體設計這門課程?
當時,學生們說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有的說是為了書寫出美觀的字,有的說是為了設計出一些新型的字體,還有的說為學習字體與設計的關系。從學生給出的答案來看,雖然很多學生都沒能全面了解這門課程的意義,但至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等我向大家講述我的觀點時,同學們就能夠通過對比自己的想法去更為專注地吸收和理解。
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把藝術設計的課程比喻為學習烹飪的話,那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網頁設計等課程就是燒出的一盤盤“好菜”,字體和圖片是構成一幅作品的“原料”,我們現(xiàn)在學習的字體設計就是幫這些“主菜”配好基本元素,所以說這門課程是專業(yè)學習的基礎。
我收集篩選了一些著名的字體設計作品,在課上和同學們一同分析品鑒,通過這些新鮮的創(chuàng)意不斷的沖擊,盡可能使得他們在今后設計的時候不受理論的束縛,最終達到游刃有余的設計境界。
3 適時把講臺讓給學生
首先,我讓全班同學自由組合為8個小組,每組3個人,利用課余時間到商場、超市、街邊店鋪等地方用照相機記錄下我們身邊的一些字體設計作品,在課堂上以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并說明該作品的優(yōu)劣。
課堂上,大多數小組能夠收集到豐富的作品,并且繪聲繪色地講述他們的觀點,對有些作品還提出了獨特的修改意見,個別還非常具有獨特性和建設性。由于要上臺講解,學生都準備得比較充分,臺下的同學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踴躍,這樣的學習效果不是教師“滿堂灌”所能達到的。這節(jié)作品分析課上,每組展示作品20余張,共有200件作品通過同學們的品鑒。同學們都說,這堂課過得真快。endprint
這樣的課程在設計練習后還做過一次,我將同學們的創(chuàng)作練習拍成圖片,以不記名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對每幅作品“評頭論足”。由于知道會在全班公開展示,作品都代表了學生個人的較高水平,品評過程中給出的意見也比較切實可行。
4 練習宜精不宜多
私下里,很多同學抱怨,作業(yè)太多,每天晚上都要加班“趕工”。我經過思考,覺得設計練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怎樣找到學生課業(yè)量與練習效果的平衡點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曾經在閱讀一本教學方法的書籍時看到這樣一句話:“把題海留給老師,把時間還給學生?!辫b于此,我認真篩選了一些創(chuàng)作練習,不求數量求質量,精挑細選出一些“創(chuàng)作題目”,如:單字設計,組合字體設計和特征化漢字設計等。雖然作業(yè)不多,但要力求每張作品都是精品。
5 透析字體結構,讓設計更“簡單”
漢字設計是字體設計教學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難點所在,要做出有深度、有價值的作品,必須對字體的結構有一定了解,這樣在進行筆畫拆分和具象變化的時候才會得心應手。
首先,我向學生講解了宋體、黑體、仿宋體、楷體等漢字印刷字體的基本字體的特點,并給出一些基本變形效果以供參考。隨后,提出繪寫漢字的一些構成原則,并揭示其緣由,如:滿收虛放,即對于單個漢字而言,在書寫的時候,滿的一邊要向內收,虛的一邊要向外放,這樣才能使方塊字的形體在視覺上大小均勻。
字體結構課后,我安排布置了3幅字體摹寫練習,基本涵括了單體結構、復合結構、兩大部結構、三大部結構,要求學生帶著設計的思路進行臨摹,為日后的設計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絕大多數臨摹作業(yè)的質量很好,體現(xiàn)了“中線為準、左右平衡;上緊下松、上小下大;有爭有讓,適當穿插”的字體構成原則。
6 重視作品的識別性和實用性
字體設計無疑需要創(chuàng)意和藝術感,但如果失去了“傳遞信息”這個最根本的作用,即使效果再完美、色彩再豐富,也是失敗的。
為防止出現(xiàn)這樣的作品,我要求學生在設計出作品后先拿給周圍的同學、朋友、家人看,如果他們能讀懂、覺得有創(chuàng)意,那就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如果出現(xiàn)識別度下降,就要重新考慮設計表現(xiàn)是否過于夸張,以及時調整。
這門課結課前,我國發(fā)生玉樹大地震,于是最終的設計作業(yè)命題就是圍繞“災后重建”為題材的字體設計,大多數很多同學能夠活學活用,做出了許多識別度高、內涵深刻的作品,達到課程學習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