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義濤
①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教育科研立項重點項目《中學思想政治思行合一教學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2012ZQJK017)研究成果。
摘 要:生命教育是當前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諸多學科中,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具有獨特的生命教育地位和價值。而教學評價是推動和落實生命教育有效實施的重要工具。在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質量監(jiān)測實踐中,分解制定生命教育評價標準,探索以非紙筆測試和紙筆測試相結合的方式,用有效的評價促進思想品德學科生命教育的實施。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生命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評價標準;非紙筆測試;紙筆測試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14)06-0039-05
生命教育是關于生命的教育,更是關注生命、生活、生存的教育,是一種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人本主義的教育。它以人的知識、能力的增長與生命的增長關系作為反思起點,從學生生命價值與生活意義的迷惘、獲得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的途徑、人生的大智慧等問題入手進行追問。因此,生命教育主要不是關于如何保護人之自然生命的教育,而是關于人之人文生命的性質、價值與意義問題的尋找、開掘、確立及光大的教育。生命教育應該幫助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地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fā)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在中小學,生命教育并不是一門獨立課程,但它應滲透到學校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尤其要充分發(fā)揮各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而在諸多學科中,思想品德課程以其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而具有獨特的德育價值,在生命教育中發(fā)揮著特有的作用?;诖?,我們在思想品德學科教學質量監(jiān)測實踐中,嘗試分解制訂生命教育評價標準,探索以評價促進思想品德課中的生命教育。
一、思想品德課程生命教育評價標準概覽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生思想品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因此,在初中階段,我們應該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觀,《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感受生命的可貴,養(yǎng)成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的人生態(tài)度,體會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愛護環(huán)境,形成勤儉節(jié)約、珍惜資源的意識。在內容標準中,“自尊自強”部分涉及大量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聯系學生生活與思想實際,結合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并借鑒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編寫的《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圍繞有關生命教育內容標準,分解制訂了更具體化的評價標準。生命教育評價標準按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能力三維目標進行表述,既有利于教師在實踐中確定教學目標,也便于在教學質量測評中使之具體化、可操作化,以更好地貫徹落實這些目標。評價標準具體見下表(部分)[1]:
表格中的內容標準從各個角度體現了課程標準對生命教育的要求。由于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課程設置中的分量和比例比較小,而且課程內容目標基本屬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類,目標的表述動詞大多是“認識、體會、體驗、養(yǎng)成”等,缺乏操作性和外顯性。這導致在常規(guī)教學準備、課堂教學和評價監(jiān)測中存在比較大的模糊性、隨意性、不穩(wěn)定性,這種特點阻礙了在思想品德課程中生命教育教學目標的設計、實施和達成。[2]
教學評價是矯正和引導教學活動,改進師生雙邊關系,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落實和推動生命教育在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的實施,就必須抓住教學評價這一有力工具。生命教育的內容涉及對學生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觀照,而內心世界的隱蔽性、豐富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我們僅僅依賴傳統(tǒng)的紙筆評價無法實現評價目的。因此,對生命教育成果的教學評價應該有多種方式,如非紙筆測試的觀察、描述、談話、模擬情景、檔案袋、小組評議等[3]。我們要注重評價的導向性功能,不以單一的知識性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思想品德課程學習質量評價的唯一方式,警惕應試傾向的評價方式,避免評價方式偏離本課程目標和理念。因此,在生命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中,我們力求客觀、公正,準確記錄和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發(fā)展狀況,調動學生后繼道德學習、提高生命意識的積極性。
二、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中的生命教育非紙筆測試
純粹的紙筆評價無法實現思想品德學科評價的全部要求,非紙筆測試則基本能夠彌補這種缺陷。近年來,我們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中,就生命教育部分如何進行有效監(jiān)測的非紙筆評價方式進行了設計探索。這些評價方式力求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并參考教科書內容,每一個試題立意和考查目標都依據相應的課程內容標準的生命教育部分。以下,擷取部分例題,探討我們對非紙筆測試命題的探索:
【評價方式】談話
例1.請你根據下面情景作出正確選擇,并口頭說明理由。(5分)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是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的。假如在突發(fā)地震時你正好在室內,正確的逃生做法是:
A. 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B. 立即打開房門外逃
C. 緊貼高大的墻壁站立過去
D. 人員眾多時要爭先恐后向室外跑
【答案】 A B
【評分標準】學生凡是選擇CD的給0分。能選出其中一個正確答案給1分,選出兩個正確答案給2分;再能口頭說明其中一個的理由給3分,再能口頭說明其中兩個的理由給4分,再能說明錯誤答案的理由給5分。
【試題綜合質量分析】
平均分 難度 標準差 區(qū)分度 信度
3.4 0.68 17.9 0.22 0.84
此題難度適中,區(qū)分度和信度都偏低。無論一般學科成績如何,對于這類求生問題,學生通常會作出正確反應。由于不可能對全體學生同時進行口頭測評,因此信度不高。
【試題解析】此題對應課程內容中的“2.2 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題目說明,通過人為的積極行動,是可以在地震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具體列舉的逃生方式都是在地震發(fā)生時人們通常會在驚恐慌亂中采取的行動。其中包括無效和有效的方式,意在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地震災難發(fā)生時自救自護的基本技能。為了避免出于本能反應而盲目逃生,我們還進一步要求學生說明做出某種選擇的正確理由,這可以幫助學生在理性的基礎上作出判斷和選擇。學生盡管了解了一些生命自護的常識,但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學生在與教師談話時會有不同的認知、選擇和分析,從而導致該評價在有一定難度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區(qū)分度,分別進行談話才能保證比較高的信度。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口述該問題的表現水平給出定性或定量評價。
【評價方式】模擬情景
例2. 在考試時,當同學請求你配合他一起傳遞小紙條作弊,你會怎么辦?(5分)
【答案要點】學生要采取一定的“行動”展示、表演,不僅僅是口述,學生應表現出“立即嚴厲拒絕并警告,根本不予理睬,并在考試結束后對同學進行批評教育,還要把此事報告老師”,等等。
【評分標準】根據學生的現場表現,“迫不得已配合作弊”的給0分,“猶猶豫豫地拒絕配合的給1分”,“立即嚴厲拒絕并警告”的給2分,“根本不予理睬”的給3分,“在考試結束后對同學進行批評教育”的給4分,“還要把此事報告老師”的給5分。
【試題綜合質量分析】
平均分 難度 標準差 區(qū)分度 信度
2.4 0.48 24.3 0.35 0.79
此題難度更大,標準差也大,區(qū)分度適當,由于測試環(huán)境不能密閉,導致信度更低。
【試題解析】此題對應課程標準內容中的“2.3 自尊、自愛,不做有損人格的事”“2.4 體驗行為和后果的聯系,懂得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后果,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2.5 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試題考查目標的綜合性強,將學生置于具體的學習生活情景現場,要求其在短時間內作出行為反應。情景設計非常富于挑戰(zhàn)性,通過學生的具體行為反應,教師可以透視其內心世界,評判學生在健全人格、自我負責、分辨是非等生命教育方面所達到的水平。答案設計在體現課程標準要求的同時,根據模擬情景的理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層次性和區(qū)分度。
根據教學評價的實際需要,我們進行了非紙筆評價方式的設計探索,但其應用和成熟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長期思考和探索,既要依據課程標準、參考教科書內容,又要從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特點出發(fā),避免為實驗而實驗,才能提高評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與我們熟悉的紙筆評價方式的組織過程明顯不同的是,非紙筆評價的組織過程非常重要,它是通過對學生語言、表情、動作的觀察,分析其內心世界,從而給出相應的達標評價的過程。因此,教師如何才能有效安排考查形式、觀察分析學生的外在表現,又成為一個新課題。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監(jiān)測技術指標的科學性,提高評價的學科效度和信度,非紙筆考查方式須盡量在同一評價環(huán)境下,分別對個別學生或微型小組開展。
非紙筆評價方式在實際實驗中,都是由教師在任教班級進行,對參考答案的理解、評分標準的把握和觀察學生的深度、角度都帶有較強的個體性和主觀性。因此,我們難以統(tǒng)一得出考試的質量數據。
三、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監(jiān)測中生命教育紙筆測試
非紙筆評價彌補了紙筆評價的不足,但這并不意味著拋棄和否定紙筆考試形式。因此,我們在設計評價方案時,要以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為依據,體現思想品德學科的評價特點,準確體現生命教育內容目標,綜合考慮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jiān)測形式;要體現紙筆測試在多種評價和質量監(jiān)測中的獨特作用,搜集學生學習的完整信息,客觀評價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和生命教育成果。以此要求教師總結與反思評價結果,改進教學,進而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
例3. 發(fā)生在校園的“滑滑梯”現象(右圖)說明,青少年要作好自我保護,首先責任在 (2分)
A. 社會 B. 家庭 C. 學校 D. 自己
【答案】D
【試題綜合質量分析】
平均分 難度 標準差 區(qū)分度 信度
1.94 0.97 6.2 0.08 0.93
此題難度很低,標準差也小,區(qū)分度不明顯,但由于測試形式的封閉性,其信度較高。
【試題解析】此題對應課程內容中的“2.4 體驗行為和后果的聯系,懂得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后果,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題目以發(fā)生在校園的某種現象為背景,以生動形象的漫畫形式出現,考察學生在面臨生命安全問題或發(fā)生危險情況下,如何認識自身的行為與后果的關系,從而懂得在許多自主性生活中,應主動避免危險;保護自己的生命,首要負責人是自己而非他人,避免在什么情況下都相信他人、依賴他人,從而樹立生命第一、自己第一的自我保護的生命意識。
例4. 材料:喬布斯是美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商人之一。因家庭經濟困難,從大學退學到2011年的35年間,他將IT科技產業(yè)發(fā)展到極致,其創(chuàng)辦的蘋果電腦公司陸續(xù)推出個人電腦、applestore、 iPhone、iPad等,這些產品帶來了不可復制的成功。喬布斯在其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在與癌癥病魔斗爭多年中,喬布斯依然堅持工作,終于不幸在2011年10月去世。有人評價他說:“喬布斯的天才、激情和能力豐富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為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和成年人都帶來了快樂。他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看這個世界的方式,世界因為他變得更美好。
請結合材料,運用有關生命的知識,多角度評價喬布斯的人生。(12分)
【答案要點】(1)喬布斯延伸了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對社會的貢獻。他的生命雖然已經結束,可他為社會所作貢獻卻讓后人受益無窮;他以成功的科技創(chuàng)新豐富和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世界因為他變得更美好。
(2)喬布斯的生命具有獨特性。他根據自己的個性(家庭條件),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風采,為社會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他主動從大學退學,在IT科技產業(yè)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3)喬布斯珍愛生命。珍愛生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會輕易放棄生的希望;他堅強地與病魔做斗爭多年。
【評分標準】答案從生命價值、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三個角度評價喬布斯的人生,每項答案中的觀點給2分,結合材料分析給2分,共12分。
【試題綜合質量分析】
平均分 難度 標準差 區(qū)分度 信度
5.6 0.47 14.3 0.38 0.91
此題難度偏大,標準差適中,但區(qū)分度良好,并有較好的信度。
【試題解析】此題對應課程內容中的“2.6 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到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試題以美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商人喬布斯的人生軌跡和社會影響為背景,綜合考查學生對有關生命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材料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的組織表達能力、思維的邏輯推理能力等,從珍愛生命、認識和創(chuàng)造生命的獨特性、延伸生命價值等生命教育的(下轉第33頁)(上接第42頁)多維度,分析說明了喬布斯的人生給自己和人類社會帶來的積極意義。學生在閱讀思考和回答問題過程中感嘆、贊美他人,反思激勵自己,受到崇高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一種永不過時的正能量教育。
在生命教育的測試和命題工作中,我們盡量堅持命題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堅持中等難度、中等區(qū)分度、適中標準差、較高信度的原則。但是,由于試題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隨機性,測評手段和測評對象的難控制性,實際測評結果有相當的不穩(wěn)定性。然而,測評的形式和結果分析也帶給我們許多領悟和啟示:如在日常教學中,如何有效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環(huán)境,如何找到生命教育的切入口,如何創(chuàng)造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形式,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進行珍愛生命的自我教育,關心他人生命,逐漸懂得提升生命品質和生命意義的途徑和方法,等等,評價過程和結果能讓教師更深入地把握生命教育的內涵。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生命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測數據的使用和反饋是一把雙刃劍,誤用濫用監(jiān)測結果會給學校和教師帶來不良壓力,容易導致教師的后期教學功能的應試異化,削弱生命教育的人本意義。[4]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生命教育的教學評價,防止教學質量監(jiān)測走向誤區(qū)將是需要突破的難題。
參考文獻
[1]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課學科學業(yè)質量評價標準[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8.
[2]崔允漷.基于標準的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79.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0.
[4]胡興松.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廣州市蘿崗區(qū)教育科研與發(fā)展中心廣東廣州 510530)
責任編輯 毛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