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娜
摘 要:高中計算機教程是一門手腦并用的課程,既考驗了學生的領(lǐng)悟能力,又反映了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計算機知識深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罅隙,學好計算機知識是響應時代號召與前進的重要舉措。
關(guān)鍵詞:高中;計算機教學;教學效果
高中信息技術(shù)這門課程是計算機學習者和愛好者的必經(jīng)之路,學好這門課程對以后深入計算機領(lǐng)域的研究與開拓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很多教師為了方便教學和管理,經(jīng)常安排學生兩個人或三個人共用一臺計算機,這樣的管理方式看似簡便,實則削弱了個人的實踐能力,這樣的方法為學以致用的道路增添了許多阻礙。而且學生集聚在一起容易閑談,分散注意力,更不利于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接受。
二、理論課與機房實踐課比例適中
目前,在我國高校中,計算機教學分為理論知識教學和機房動手操作教學。很多學校因為機房緊張等外部因素,導致學生紙上談兵,聽得多做得少,沒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覺得理論與實踐授課的比例是1∶1最為恰當,即一節(jié)理論課一節(jié)實踐課。這樣在知識學完就得以運用,是讓學生真正吸收和領(lǐng)悟知識的最佳選擇。
三、因材施教,全面把握教學課堂
因每個學生的智力差異不同以及學科偏向性的影響,有些學
生偏向文科方向,有些則偏向理科方向。計算機教學無疑是屬于理科方面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熟知學生狀況以及善于引導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對文科思維的學生可以用圖片、幻燈片等形式教授,由文字圖像轉(zhuǎn)化為抽象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對理科思維的學生則簡單多了,只需要按正常步驟教授就可以。
四、建立友好的師生關(guān)系
在大多數(shù)高校中,很少有計算機教師擔任班主任的情況,以至于學生與計算機教師的接觸僅僅是課堂之緣,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愛屋及烏的心理,因為對本門課程的教師沒有太多認識了解和接觸,導致對本門學科的冷淡。作為一名合格的計算機教師,一定不能隨大流,要積極主動與學生交流,打破以往的“課堂之緣”,試著與學生成為朋友,從而在心理上帶動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積極性,讓學生既獲得師生友誼,又能學好課程知識,所謂一舉兩得。
總而言之,世界上沒有笨學生,只有不用心的學生。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基礎知
識,建立師生友誼,這是計算機課程學習中師生共同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趙洪敏.提升高中計算機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J].吉林畫報,2013(09).
(作者單位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中學)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