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雙
摘 要: 政治材料分析題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思想性,注重理論和實際的結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提取和獲得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文綜政治高考試題體現(xiàn)時代精神,反映黨和國家的意志,強調理論與實際的具體聯(lián)系,這就要求學生全面掌握解題的步驟與方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解答材料分析題的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 思想政治材料分析題 試題特點 解答策略
政治材料分析題歷來是高考政治試卷的“壓軸題”,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新課標改革的推進,政治材料分析題以其貼近生活、立意深刻、形式靈活等特點,在政治學科考試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它往往取材于反映某一社會熱點或現(xiàn)實問題的背景材料,設問針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或社會普遍關注的時事問題,要求學生就試題背景、角度進行分析說明。這類試題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思想性,注重理論和實際的結合,要求學生具有一定提取和獲得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占據(jù)的分數(shù)比例較大,往往是學生比較頭疼和容易失分的地方。那么學生如何掌握解題過程、步驟、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高考政治科的成績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看法。
一、材料分析題的特點
政治材料分析題一般由集中反映某一社會熱點或現(xiàn)實問題的背景材料和依據(jù)背景材料設置的問題兩部分構成。
從材料呈現(xiàn)方式來看,主要有文字類材料論述題和圖表類材料論述題兩種,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分析、判斷、歸納、概括、整合及應用、表達能力,同時不乏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人生觀和世界觀。
從材料問題來看,主要分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大類?!笆鞘裁础敝饕糜谂袛?,即材料中的重點句判斷,借此引出所學知識;“為什么”主要指關系、地位和意義等;“怎么辦”是掌握知識的落腳點,是材料引入的關鍵。其中,“是什么”和“為什么”屬于基本原理;“怎么辦”屬于方法、手段。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練習中注意選取典型例題進行研究,準確把握試題的上述特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審題、答題的思路、步驟與方法、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
通過平時對學生解題的分析和調查,了解學生對材料及問題的理解情況,我概括歸納了幾點學生失分的原因:(1)審題不仔細,未能抓準材料和設問的“題眼”。許多學生在平時考試或者練習中未能認真審清楚試卷的材料、設問,沒有認真仔細地找出材料或設問中的關鍵詞,找不準設問的切入點,造成解題方向不明而失分。(2)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靠。對教材中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等知識的理解不到位,解題時不能很好地理順材料、問題與教材知識的聯(lián)系,造成所學知識與材料相脫節(jié),答非所問。(3)解題思路不清晰,答案不規(guī)范,思維混亂,答案邏輯性不強,不能很好地運用學科術語和時政語言,使得答題語言不規(guī)范、不簡練。
三、解題的基本思路
1.審問題和材料
先看標題和提出的問題,明確該分析題考查的學科范圍和閱讀材料中的重點段句、關鍵詞。帶著問題閱讀材料,在閱讀材料時,捕捉有效信息,舍棄無效信息,挖掘隱性信息,努力在頭腦中回想相關考點及基本思想。
材料分析題的材料和問題雖然很多,但若仔細分析則會看出,它基本圍繞“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做”三個問題。我們在解答問題時,首先要歸納材料問題到底屬于這三類中的哪一類;其次要仔細比較分析,將材料中提出的問題準確歸入以上三類問題,以求解答案,化難為易,輕松作答。
2.調用知識
把握主題,抓住中心,是成功解答的基礎。但具體運用哪些知識,聯(lián)系哪些實際,才能解決問題,還需要對材料進行轉述整理、分析比較,確定具體考查的范圍和內容。
在平時練習解答材料分析題時,學生要學會分析各種不同類型材料題的特點,采取恰當?shù)膶忣}方法,找準答題的切入點,以調動和運用知識,運用教材知識解讀和處理材料信息。教材試題雖然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教材內容。所以,學生首先應該很熟練基礎知識,其次是讀題時必須判斷答題要用到教材中哪幾課、哪幾節(jié)、哪幾框的內容,縮小思考范圍,找到試題信息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確定答案要點。
3.組織答案
材料分析題在政治學科考試中占據(jù)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組織答案時主要存在如下失誤:①觀點材料缺乏有機聯(lián)系,存在脫節(jié)現(xiàn)象,要么堆砌觀點原理,不進行具體分析;要么就事論事,羅列材料,不見觀點依據(jù)。②條理不清,思維混亂。③文字表述欠科學性、規(guī)范性。有的學生不用政治術語,甚至夾雜口頭方言;有的文字書寫能力太差;有的錯別字太多等。
要避免上述失誤,考生平時就要規(guī)范答題,解答材料分析問題時,要盡可能全面:最好先對材料進行分層,然后歸納出材料主要表達的幾點意思,再加以解答;在解答時要盡量將材料中涉及的知識點答全,每個要點不需要寫太多,但一定要把主要要點說出;答題時還要注意答題的層次和邏輯,不要前后矛盾,把最有把握的要點放為第一點,這就要求學生在組織答案時最好把要點按順序羅列出來,并彰顯關鍵詞,便于閱卷教師很快找到得分點;答題時書寫一定要整潔,一份字跡潦草、要點不清的試卷會讓閱卷老師對其印象大打折扣,即使答得再好,也不會得到太高的分數(shù);答案表述應當準確使用學科術語,不可用日常生活語言;敘述簡練,不可重復累贅。簡單點講,就是做到答案“四個化” :(1)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反對不分段落層次的“一塊板”;(2)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反對使用文學化、生活化語言;(3)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反對語句冗長、畫蛇添足;(4)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反對字跡潦草、錯字連篇(特別提示:突出關鍵詞,突出得分點)。
另外,學生必須明確,文綜政治高考試題應體現(xiàn)時代精神,反映黨和國家的意志,強調理論與實際的具體聯(lián)系。
總之,學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題時要依據(jù)背景材料,聯(lián)系當前社會熱點,鏈接教材知識點,找準問題切入點,生成答案要點。對于答案要點的組織,不僅要緊密聯(lián)系課本知識,還要緊密結合有關政策文件中的具體論述,然后加以整合,生成答案要點,以具體事實理論為依據(jù)分析材料,提高學生解答材料分析題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馬琳.創(chuàng)建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課堂[J].學理論,2010(22).
[2]關文慶.運用多媒體,增強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8(08).
[3]劉勁松.淺談多媒體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利與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4]蘇春喜.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整合初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Z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