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北京語言大學,北京100083]
斯圖亞特·霍爾與《銀幕》論爭
⊙孫勇[北京語言大學,北京100083]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媒介研究呈現(xiàn)出一個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其中左派媒介研究中影響力最大的有三個地方,分別是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en tre fo r Con tem po ra ry Cu ltu ra l Stud ies,CCCS)、萊斯特大學的大眾傳播研究中心(Cen tre fo r Mass Comm un ica tion Resea rch,CMCR)以及《銀幕》雜志(Screen),其中“中心”與《銀幕》的論爭幾乎貫穿著“中心”媒介研究的整個發(fā)展歷程?!躲y幕》雜志創(chuàng)刊于1969年,其前身是電影電視教育協(xié)會(Socie ty o f Educa tion in Film and Te levision)創(chuàng)辦的《銀幕教育》(Screen Education)。當然其歷史遠不是如此簡單,這份雜志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52年創(chuàng)辦的《電影教師》(The Film Teachers),而且《銀幕教育》在1971—1982年期間又重新發(fā)行了一段時間。本文所要探討的,并不僅限于《銀幕》雜志本身,而是集中探討圍繞著《銀幕》雜志生發(fā)出來的“銀幕理論”(Sc reen Theo ry),尤其著眼于“中心”與之的論爭。
“中心”《銀幕》銀幕理論
1969年《銀幕》創(chuàng)刊之初,正是歐陸理論逐漸引起英國學界重視的初始時期。在這個階段,“中心”、《新左評論》(New Left Review)、《銀幕》都在大量翻譯引進歐陸理論,尤其是結(jié)構(gòu)主義、符號學、語言學、電影評論等一些強烈吸引新左派的歐洲理論,其中諸如羅蘭·巴特、路易·阿爾都塞、索緒爾、弗洛伊德、拉康等人的著作,都有引進和翻譯。從一開始,雖然“中心”和銀幕理論都深受結(jié)構(gòu)主義的影響,但是二者的取向卻有所不同,“當伯明翰文化研究趨向變得更加歷史化、更加關(guān)注特定關(guān)聯(lián)和機構(gòu)立場的時候,《銀幕》走向了反面”①,這可以從二者在《銀幕》《文化研究工作報告》(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等期刊上的交鋒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1969年的“編輯寄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銀幕》雜志的定位,那就是力圖使自己成為一個關(guān)于電影和電視研究的思想交鋒陣地,并且鼓勵發(fā)表那些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批評文章,以便通過這個平臺,對相關(guān)問題進行認真的考察和深入的研究。②由于相近的政治立場和學術(shù)背景,“中心”和《銀幕》的合作和交流還是比較多的,一方面是銀幕的核心成員在“中心”的研討會上做主題發(fā)言,并有相關(guān)文章發(fā)表在“中心”的工作報告之中;另一方面,“中心”成員的文章也可以經(jīng)常在《銀幕》雜志上見到,也可看到銀幕成員對“中心”工作報告的評述以及“中心”的回應(yīng)??梢哉f,二者雖然理論、方法、路徑稍有差別,但是在上世紀70年代前半段還是渡過了一段相對而言的“蜜月期”,可是這一切隨著羅莎琳德·考沃德(Rosalind Coward)在1977年18卷第1期的《銀幕》上發(fā)表的一篇題為《階級,文化和社會形成》(Class,“Culture”and the Social Formation)的文章而宣告結(jié)束。在這篇文章中,羅莎琳德·考沃德以《文化研究工作報告》第7/8期合集以及第9期的一篇文章為例,指出“中心”對“階級文化”概念是未加解釋甚至是有意忽略的,而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維度則被化約成了階級利益和階級地位的一種表達。③遭受到如此的攻擊之后,“中心”隨后在當年第4期《銀幕》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回應(yīng)文章,強烈反對這種將銀幕理論和“中心”對立起來的宗派做法,認為這么做對建設(shè)性的辯論并無助益,且文章僅對《通過儀式進行抵抗》和《時事電視節(jié)目的“整齊劃一”》(The“Unity”of Current Affairs Television)進行分析,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因為這兩篇報告并不能作為“中心”智識工作的代表。④在1977至1978年,“中心”不得不停下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而轉(zhuǎn)而利用后兩個學期時間,集中研究銀幕理論,在充分研究的基礎(chǔ)之上,進一步對所謂的銀幕理論和“中心”的論爭做了詳細解剖,其主要焦點集中在“銀幕理論與現(xiàn)實主義”“銀幕理論與精神分析”“總體批判”“主體的詢喚”以及“意識形態(tài)建構(gòu)”等幾個層面上?!爸行摹痹蛩阋浴坝陀≌撐摹钡男问綄⑦@一期的媒介報告加以出版,可是由于霍爾離開“中心”,以及其他原因,該報告并未公開發(fā)行,也就難得一見,甚為可惜。
“中心”與《銀幕》的第一次交集發(fā)生在1973年,當年在《銀幕》雜志第3期上發(fā)表了特里·洛弗爾(Terry Lovell)的題名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對“中心”發(fā)行的《文化研究工作報告》第3期(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No.3 1972)的一篇評論文章的評述,在文中,洛弗爾首先回顧了“符號學”或曰“結(jié)構(gòu)主義”在英國發(fā)展所遭遇的困境,然后盛贊“中心”在第3期《工作報告》中所采取的理論方法,以及運用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神話學》(Myth)進行大眾文化意識形態(tài)分析的努力。在對巴特符號學做了大段分析之后,作者認為,在對大眾文化現(xiàn)象進行意識形態(tài)剖析方面,符號學確實有篳路藍縷之功,但是如果我們不采信符號學家們的分析,從一開始就不認可,比如說,巴特的著名例子,黑人士兵向法蘭西國旗敬禮,是不是所謂的“法國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倒影呢?在這方面,符號學分析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而斯圖亞特·霍爾則試圖采用“開放的”結(jié)構(gòu)主義模式來解決這一難題。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對霍爾的取向還是比較認可的,并且認為研究意識形態(tài),既需要符號學方法也需要社會學理論,二者缺一不可。當然,這也是霍爾的論斷的翻版。⑤1973年10月斯圖亞特·霍爾針對這篇文章撰寫了一篇文章進行回應(yīng)。不知是什么原因,這篇文章并沒有在公開刊物上發(fā)表,而僅存草稿形式,館藏于伯明翰大學卡德伯里研究圖書館特藏室(Cadbury Research Library:Special Collections)。在這篇回應(yīng)文章中,霍爾認為洛弗爾的這篇文章雖然談到了一些重要問題,但是并不夠細致,可以再進行深入探討。首先,霍爾認為他并不能完全理解或者接受洛弗爾的一個論點,那就是洛弗爾認為符號學只可能是在那些成問題的文本中已經(jīng)存在“專業(yè)閱讀”的情況下才可能得以應(yīng)用,因此,符號學家可以依靠那些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應(yīng)該存在的意義富礦?;魻栒J為,雖然巴特曾經(jīng)說過符號學假設(shè)人們從未停止在有意義的詞匯中去澄清這個世界,但是,一個文本究竟包含了什么和如何包含,這些意義都需要我們?nèi)プC明,而且也需要弄明白在文本的顯在面前我們遺漏了什么和超越了什么。我們知道,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概念中,意義之所以能夠成為“意識形態(tài)”,恰恰是因為其超越其自身而化身為一種“自然的”“給定的”以及普適的過程?!懊恳粋€企圖代替統(tǒng)治階級的地位的新階級,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講,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雹迯倪@個意義來說,所謂的“一致性的閱讀”,并不是原本就在“那兒”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的,而是被制造出來的。而所謂的“專家讀者”,其意識形態(tài)角色定位則就是生產(chǎn)出那種優(yōu)先的、主流的、霸權(quán)的文本閱讀,也就是上面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霍爾認為,意識形態(tài)分析恰恰就是要認清這些制造共識、普遍性、主流、霸權(quán)文本閱讀的所謂“專家”“精英”的社會角色定位。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符號學不僅應(yīng)該分析文本的多樣化解讀是如何產(chǎn)生的,而且關(guān)鍵的是,符號學更應(yīng)該分析這種所謂的“專家閱讀”、單一性的理解是如何生產(chǎn)成自然的、“理應(yīng)如此”的閱讀的。而《文化研究工作報告》第3期所做的就是這種去魅工作,可惜的是洛弗爾似乎未能認真領(lǐng)會其中的意涵;第二,洛弗爾認為巴特所說的“神話”(myth)不能等同為“意識形態(tài)”,這是因為“一個物體的前神話、中立的身份”的可能性?;魻柍猩纤觯J為既然他不認可所謂的“純真閱讀”(innocent reading),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專家閱讀”,自然也就不會認可巴特對前神話、純真符號存在的渴望;同樣地,也不認可巴特所謂“零度寫作”,或者其在《S/Z》中提出來的“空洞、可寫的”文本概念?;魻栒J可洛弗爾的關(guān)于“所有的意義層面都包含著意識形態(tài)的意涵”的論點,但是對洛弗爾將“中立/意識形態(tài)”與“外延/內(nèi)涵”聯(lián)系起來表示反對,認為這是兩種不同的范疇。所謂的“指稱意義”,并不是一個“中立”的范疇,與之相反,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應(yīng)用?;魻柾庖矔^續(xù)說“意識形態(tài)意義是特定意指實踐的產(chǎn)物”,但是顯然,洛弗爾在社會實踐以及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等方面的理解尚不夠充分;第三,霍爾認為洛弗爾對他所使用的“開放符碼”以及“封閉符碼”有些誤解。“開放”并不意味著就是“隨意”,可以被任意解釋和應(yīng)用;最后,霍爾對洛弗爾的關(guān)于意識形態(tài)分析必須要有歷史的和社會的知識背景這一論斷表示完全同意,并認為文化研究就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的領(lǐng)域,二者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考沃德1977年的這篇長達三十二頁的文章中,一開始肯定了“中心”作為一只馬克思主義分析力量的積極意義以及“中心”工作報告持續(xù)不斷接合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文化形成分析所取得的成功,隨后則認為“中心”在對階級概念,特別是階級文化概念的分析上還是存在明顯不足。當然,這首先是一篇替銀幕理論正名的文章,而不是一篇刻意要攻擊文化研究的文章,只不過彼時文化研究風頭正勁,而且在多個領(lǐng)域和銀幕理論的研究領(lǐng)域有交叉,選擇文化研究的兩個項目作為批判對象,顯然也是經(jīng)過精心策劃的結(jié)果。作者在文章中這樣寫道:“毫不奇怪的是,正是由于《銀幕》的猶豫不決,才使得文化研究得以呈現(xiàn)出更加‘馬克思主義’的對意指實踐和社會形成的分析?!雹哒亲髡哌@樣的態(tài)度才使得后來霍爾等人在回應(yīng)文章中稱其為“宗派主義”,削弱了建設(shè)性論爭的可能性。以此為出發(fā)點,“中心”認為,如此將兩個“陣營”對立起來是不適當?shù)?,且考沃德文章中引用的兩個項目是如此不同,而且由于其理論背景及其立意、分析對象是非常不同且又具體的,也不能代表“中心”復雜而多樣的研究工作。《通過儀式進行抵抗》是“中心”對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文化霸權(quán)理論的一次應(yīng)用,而“時事節(jié)目的‘整齊劃一’”應(yīng)用的則是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理論以及普蘭查斯的“國家”論述;《通過儀式進行抵抗》是對英國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工人階級青年文化的分析,而《時事電視節(jié)目的“整齊劃一”》則是對1974年關(guān)鍵時期時政電視節(jié)目的研究;《通過儀式進行抵抗》將一些文化現(xiàn)象與階級形成問題和霸權(quán)的建構(gòu)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而“時政節(jié)目的‘整齊劃一’”則試圖精確地建立電視意指實踐的“相對自主權(quán)”概念,而不是簡單地將之等同于某個同質(zhì)化階級的“利益”劃分。⑧
至于考沃德對“中心”做出的諸如“經(jīng)驗主義”“唯心主義”“霍加特主義”“利維斯主義”“還原主義”“盧卡奇主義”等等的攻擊,“中心”認為需要通過具體事例佐證來進行理論論述,不能簡簡單單地以貼標簽的方式進行處理。至于理論是否闡釋清楚、論點是否得當,則可以進行討論。在霍爾等人的回應(yīng)文章中多次質(zhì)疑考沃德的馬克思主義立場以及她利用“中心”文章作為墊腳石而實際上是為了宣揚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憤慨,并且在文章結(jié)尾處嘲諷考沃德,“如果想要宣稱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那么請在文章中表現(xiàn)出信仰和忠誠以及行動來”⑨。在《銀幕》同期,考沃德針對霍爾等人的文章做了回應(yīng),并認為撇開“對女性的攻擊”不談,首先,自己的文章是對將語言視為一個問題的研究和并不做如是考慮的研究進行的一個比較研究,而且自己并不是為了做《銀幕》的宗派辯護,相反,自己的文章中也有或明或暗的對《銀幕》的批判;其次,她認為“中心”的辯護走錯了方向,他們并不了解她的論證基礎(chǔ)在于“中心”文章所使用的“文化”概念其實與之所使用的意指和意識形態(tài)理論并不兼容,對之的拒絕會造成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精神分析之間巨大的空洞;第三,她認為“中心”拒絕他人討論“中心”的研究成果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第四,作者堅持認為其在阿爾都塞以及赫斯特之間的理論停留對于意指理論和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研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①Richard Johnson,"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Anyway?", Ann Gray,Jan Campbell,Mark Ericson,etc.:CCCS Selected Working Papers,Volume 1,Oxon:Routledge, 2007:677.
②‘Editorial’,Screen 10(1),1969:3.
③⑦Rosalind Coward,‘Class,“Culture”and the Social Formation’,Screen 18(1),1977:75—106.
④⑧⑨Iain Chambers,Lidia Curti,John Clarke,StuartHall, Ian Connell,Tony Jefferson,‘Marxism and Culture’, Screen 18(4),1977:109—119.
⑤Terry Lovell,‘Cultural Studies’,Screen 14(3),1973:115—22.
⑥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頁。
作者:孫勇,北京語言大學2009級在讀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文化研究。
編輯: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