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永芝蘭
要使農(nóng)村學生敢說、想說、會說,教師就要想教、敢教、會教。只圖工作輕松,“怕”字當頭,不下苦功,那是行不通的。要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質(zhì),明確訓練目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若不加強自身的進修,多看、多聽、多學和多實踐,提高業(yè)務(wù)素質(zhì),不斷用新鮮血液來充實自己,光靠吃老本,靠老一套進行照本宣科是行不通的。因此,首先要了解當前教育教學的新信息,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領(lǐng)會,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的全面綜合分析。明確教學目的,針對學生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語言訓練教學目標。
二、改變教學觀念,加強學生的語感訓練
培養(yǎng)學生語感是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要多讀、多寫、多背誦、多復(fù)述、多記憶,把課文中的語言逐步融化,使之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一旦遇到實用之時,學生就可再現(xiàn)出較豐富恰當?shù)恼Z言來。如,一年級學生學過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一文后,我布置了《乖寶寶》的看圖寫話,一名學生這樣寫道:“媽媽洗了很久也沒有洗完,頭上布滿了汗珠,仍不肯休息。我為媽媽沖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媽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笨?,通過熟讀課文,學生已能將課文中的句子靈活運用。我們的課堂教學要切實關(guān)注語言文字的訓練,把以往課堂教學的重心改一改,讓學生從聽、說、讀、寫中去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wù)。
三、深鉆教材,精心設(shè)問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語言文字訓練應(yīng)貫穿于整個語言教學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就必須領(lǐng)會教材各單元每一課的編寫意圖,圍繞教學中心抓住教學重難點,精心設(shè)計出每課時的課堂思考和提問。由淺入深,通過語言訓練,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如,在教學《秋天的雨》中描寫銀杏樹和楓樹的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啊飄啊,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睍r,教師提問:“秋天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致呢?”學生說出了這樣的句子:“它把黃色給了麥田,黃黃的麥子像海上的波浪,蕩啊蕩啊,蕩出了豐收的喜悅。”提問時堅決杜絕隨意發(fā)問、小題大問、齊問齊答、明知故問等不良的訓練形式,以免造成學生不動腦、不動口等懶惰的無目的思維。
口頭語言訓練和其他訓練一樣,教師必須設(shè)計靈活多樣、有趣味、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回答,獲取一定的知識,得到一定的獎勵。持之以恒,學生的語言表達才會由不敢說、不想說、不會說變?yōu)楦艺f、想說、會說。
編輯 董慧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