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慶慶
摘 要:《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明確,地理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互助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以滿足社會對新型優(yōu)秀人才的需求。主要探究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學方式的構建與優(yōu)化。
關鍵詞: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學方式;構建優(yōu)化
互助合作是指學生在團隊或小組中為一目標和任務努力探究且有明確分工的互助學習過程?;ブ献饔兄谡n堂學習信息的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交流,同時有效地將學生間競爭學習的關系轉變成“組內合作”“組際競爭”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互助合作性,全面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互助學習,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互助探究能力。
一、精心設計,引導合作
唯有初中地理教師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地理互助學習背景,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互助學習,提高教學成效。如,探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時,我提出:每逢春節(jié)廣東人都會舉辦“迎春花展”,但哈爾濱卻舉辦“冰燈游園會”,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為什么夏季我國東部烏蘇里江海面上晨光滿撒時,西部帕米爾高原地區(qū)卻明月高懸?物質富饒的非洲沒有實現(xiàn)經(jīng)濟上的富饒,這是為什么?經(jīng)過地理問題的精心設計,引起了班上學生的高度注意和強烈興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我根據(jù)“同組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合理分組,讓不同優(yōu)勢的學生分到一組,發(fā)揮不同學生的優(yōu)點,互補所長,共同合作探究問題的實質。通過小組形式互助合作,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共同探究問題,搜集資料,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的同時積極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互助學習,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分析、比較、表達能力。
二、質疑問難,辯論競賽
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主要采用“課堂教師講授、考試,學生記背內容”的模式,但初中地理具有重要的學科地位,它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初中地理教學要側重加深學生對人文地理知識的了解,相應地初中地理教材也增加一定篇幅內容。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疆域,課前我先將學生分成8個小組,再為每組準備好等量剪成我國各行政區(qū)的小紙片,在課堂上以“組間競賽、組內互助”的原則要求學生共同合作將眾多零碎的小紙片拼成我國的疆域輪廓。此時我會明確競賽目的和競賽內容,哪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得又快又準確,完成任務后,我和全班同學再綜合評選出“最佳互助合作小組”“表現(xiàn)最突出小組”。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學習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三、組織討論,鼓勵合作
新課標鼓勵學生互助合作,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學習氛圍。在初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我鼓勵學生互助合作,共同組織討論,平等交流,活躍學生思維,對于學生經(jīng)過討論交流也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就會適時地給予點評、講解,通過師生參與共同解決學習問題。如,探究“地球是個球體”這一說法的真實性,我就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共同討論,互助合作,列舉一些能證明或反對地球是一個球體的有力證據(j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資料搜集及整理,學生在課堂上列舉足以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jù):甲同學認為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從歐洲出發(fā)一直向西航行,最后在歐洲結
束航行;乙同學認為每當月食時,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影子為一球形;丙同學認為人從存在明顯曲率的遠處走來,會先看見頭部、再看見身體、最后看見腳,以上三個學生都列舉有力證據(jù)證明地球是球體。通過探究性學習過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熱衷于探究討論,樂于互助合作,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
四、交流成果,激發(fā)興趣
通過互助合作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僅能親身體驗到互助合作、共同學習的樂趣,還能充分掌握知識方法、學習技能。為有效地激發(fā)學生互助合作的學習興趣,我會積極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師生的肯定評價,滿足自己的心理成就感。學習成果展示包括組內展示和組間展示,組內展示指學生通過資料查找,得出相關結論,并在小組間展示交流,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組間展示指小組通過互助合作,意見交流達到一致觀點后,派小組代表在師生面前展示小組學習成果的過程。若一個學生能向小組同伴、向其他人說清楚、講明白一個問題的實質,也表示他真正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學生經(jīng)過教材閱讀、資料查找、采訪以后,共同合作,做好學習成果交流的準備工作。
總之,在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師要積極構建“互助合作”教學模式,并對其進行合理優(yōu)化,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互助學習、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唯有如此,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馮才.探究如何優(yōu)化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學模式[J].基礎教育研究,2011(28).
[2]郭云康.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5).
編輯 謝尾合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