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中圖分類號:G623.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8-0062-0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而漢字作為語文課程的基礎,其掌握的數(shù)量、程度將直接影響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水平。
小學階段的識字量是最大的,大約要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要求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運用。這2500個漢字,在一二年級就要掌握1600~1800個,占整個小學識字量的四分之三。低年級又是人生的啟蒙階段,是培養(yǎng)良好識字習慣和形成初步識字能力的重要時期。對于剛上小學的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漢字是枯燥的,怎樣才能認得清、記得牢,而且能正確運用這些看似枯燥的漢字呢?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利用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特點進行教學是比較有效的。
1.激發(fā)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寶寶"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chuàng)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2.課中引導學生遵循規(guī)律識字
字形是學生識記漢字的難點 , 要突破這個難點就要教給學生認識筆畫、偏旁、部首、基本字 , 掌握構字規(guī)律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記憶字形 , 提高識字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漢字字形無論繁簡難易都是由各種筆畫構成的 , 這些基本筆畫是分析記憶字形 , 正確書寫的基礎 , 所以在教獨體字之前 , 要先教學生認識和寫橫、豎、撇、捺、提、豎彎鉤、橫折等基本筆畫。
基本字是構成合體字的基本部件 , 有的常常在合體字中起表音或表義作用 , 它是學習合體字的基礎 , 所以在教獨體字時要使學生準確地掌握每個字音、形、義 , 扎扎實實地進行基本功訓練。
偏旁部首是構成漢字的重要部件 , 認識和掌握偏旁部首就會簡化識字的分析和記憶的過程。
在學生掌握獨體字、合體字的一般構字規(guī)律和寫字規(guī)律的基礎上 , 同時滲透漢字構字特點 , 如教 " 青 " 字表音的 " 清 " 、 " 情 " 、 " 請 " 字時 , 我引導學生先看拼音 , 聲母、韻母都相同 , 只是聲調不相同; 再看字形 , 每個字里都有 " 青 " 字 , 進而指出 " 青 " 在里面起表音的作用 , 然后通過對偏旁的分析揭示偏旁表義的作用。教 " 清 " 字時 , 我首先指出它是 " 清潔 " 的清 , 搞好清潔衛(wèi)生離不開水 , 所以用 " 氵 " 做旁 , 然后再教教材上的 " 清早 ", 指出清早的空氣像水洗過一樣清新 , 所以 " 清早 " 的清是 " 氵 " 旁。通過分析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偏旁表義、基本字表音的形聲字概念。
意字是由幾個獨體字組合起來構成的 , 教這類字時我注意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 , 理解字義。如教 " 拿 " 字時 , 我先張開手去拿東西 , 又張著手抬起 , 怎么也拿不起來 , 而把手一合就拿起來了 , 我再啟發(fā)學生想出記憶的辦法。合手為 " 拿 ", 學生留有深刻印象。學生通過分析比較 , 輕輕松松地記住了字形 , 讀準字音 , 了解了字義。
把同旁字和有共同表音的形聲字進行歸類 , 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其構字特點 , 如 " 狼、娘、糧、浪 " 都有 " 良 " 表音 , 這些字都因有了共同表音部分所以形相似、音相近。由于偏旁不同所以又各有不同含義和用法。
在分析字形時我注意啟發(fā)學生動腦想辦法記憶字形 ,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掌握漢字的能力。如學 " 馱 " 字時 , 我告訴學生馬長大才能馱東西 , 所以 " 馬 " 字加 " 大 " 念 tuo 。學 " 漿、槳、獎 " 三個字時 , 學生說船槳一般是木頭做的 , 所以槳是 " 木 " 字底;打漿糊要加水 , 所以漿是 " 水 " 字底;有了大的進步或做出大的成績才能受到獎勵 , 所以 " 大 " 字做底的是獎勵的獎 , 雖然三字易混 , 但學生掌握了漢字構字規(guī)律 , 就分得很清楚了。
字形比較難辨的 , 要教給學生幾種分析字形的方法。如 : 基本字按筆畫記、合體字按部件記、按構字規(guī)律記、細心觀察找出易錯部分有意識的重點記等。
3.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
3.1讀文識字。讀文識字就是生字新詞的出現(xiàn)和講解都結合看圖,閱讀課文,并在閱讀過程中識字。初讀課文時,重點解決字音,滲透字形和字義;講讀課文時,重點解決字義,鞏固字音,繼續(xù)滲透字形,講讀課文后,重點解決字形。此外,讀文識字還可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例如"滿"和"謝"可組成"長滿"、"花謝",然后將所組成的詞語用在具體的句子里"樹上長滿了果子","秋天,月季花謝了"。學習很容易理解,同時,教師在字形上適當加上點拔,這樣學生在講讀課文的過程中就學會了這些生字。
2.2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并引導學生應用學到的字詞,做到學以致用。例如"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媽媽,想想,該怎樣說呢?"讓學生說說小壁虎怎樣把向小魚、老虎、牛、燕子借尾巴的事告訴媽媽的。這樣不僅讓學生復習了課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了"告訴"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更加掌握"訴"的寫法,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其寫法,"告訴別人需要發(fā)言,左邊先寫言字旁,斤字在右加一點,寫時別忘這一點。"
此外,還可采用"送生字回家"、"看生字做事"、"帶生字出門"的識字策略來激發(fā)學生識字。"送生字回家"即用兩類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劃出生字,然后通讀全文。"看生字做事"是讓學生仔細地讀全文,看看這些生字詞在"家"做了些什么(即表達了什么意思)。"帶生字出門"是讓學生自己想方設法識記字形,待它們像朋友一樣,看清外貌。
實踐證明,只要學生有興趣識字,并且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再通過少寫多認多復現(xiàn)進行鞏固,他們就可以輕松完成新《課標》提出的識字要求,為閱讀和作文奠定良好基礎。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