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張文雅++陳雙
摘要:本文針對武漢地鐵4號線及其沿線的主要旅游景點,結合武漢各地域的特色文化內涵,基于文化旅游角度,分析武漢地鐵4號線及其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價值,以及對周邊景點的旅游促進作用。對于武漢地鐵4號線潛在旅游價值的探究,試圖構建武漢地鐵4號線的特色都市旅游系統(tǒng),提出優(yōu)化建議與框架。
關鍵詞:地鐵4號線;地下空間;文化旅游;武漢特色;都市旅游
引言:由于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交通壓力的日益突顯,武漢開始進入地鐵時代,武漢是中國內地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后第五個擁有地鐵的城市。而武漢地鐵4號線主要溝通了武漢三鎮(zhèn)的漢陽與武昌(武漢火車站——黃金口),4號線的開通,標志著武漢形成“工”字形地鐵軌道交通網。
地鐵起初僅作為交通工具,這是地鐵利用的第一個層次。隨著對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特別是地鐵站商業(yè)區(qū)的開發(fā)建設,地鐵的利用進入第二個層次。地鐵利用的第三層次,本文認為是地鐵本身和地下空間結合特色區(qū)域文化,旅游與商業(yè)等融為一體的高效協(xié)調的地下系統(tǒng),成為城市內涵的載體與傳輸者。在都市旅游日益蓬勃發(fā)展的宏觀環(huán)境下,在不久的將來,地鐵以及地鐵拓展出來的地下空間和地鐵旅游將成為武漢都市旅游發(fā)展中的重要平臺與區(qū)域性“流動藝術館”的載體。
一、概念的引入——地下空間、文化旅游、旅游資源
對于地下空間的概念國內外存在許多觀點,本文認為地下空間是指地表以下將土體和巖體作為主要介質的天然形成或者經過人工加工而形成的空間。地下空間不僅能開拓人類的生存空間,而且可滿足某些在地上空間不能實現(xiàn)的人類對空間的需求,但由于它構造的特殊性,地下空間為難以再生資源,所以在對其開發(fā)利用時要注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1]。
本文所稱的文化旅游,是從旅游資源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文化資源的表達、展現(xiàn)和傳播形成吸引力以滿足旅游者文化交往與體驗需求的社會過程[2]。文化旅游將以它獨特的資源為依托,成為未來旅游業(yè)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根據(jù)中國國家旅游局2003年頒布的《旅游規(guī)劃通則》,將旅游資源定義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為旅游業(yè)開發(fā)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各種事物現(xiàn)象和因素。西方國家則將旅游資源稱做為旅游吸引物,與我國不同的是,它不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資源,而且還包括接待設施和優(yōu)良的服務因素,甚至還包括舒適快捷的交通條件。事實上,旅游資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本身是帶有發(fā)展性質的概念,具體表現(xiàn)在某些事物在其存在之初并沒有被作為旅游資源,但隨著旅游者需求的變化,它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而旅游資源的核心是其吸引力,結合西方國家對于旅游資源的定義,綜合國內各學者對于旅游資源的研究,本文認為地鐵不僅可以作為一種城市交通方式而存在,地鐵本身及其地下空間也可以作為城市內部重要的旅游空間資源。
武漢當?shù)匚幕鳛榍G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鐵作為交通業(yè)的后起之秀和新興的城市空間旅游資源,兩者融合協(xié)調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二、國內外地鐵文化旅游的先進經驗分析
1.藝術與文化的融合,增強旅游娛樂體驗;各站點地下空間的設計風格和主題都對應著該站的地面景點。斯德哥爾摩地鐵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藝術畫廊”,其中的“鋼琴樓梯”最令人稱道,人們每走一個臺階,就相當于按下一個琴鍵,揚聲器就會播放出相應的音調。巴黎地鐵與眾不同之處就是讓游客能夠通過每個站點的設計了解巴黎每個地域的歷史與文化,如盧浮宮站就效仿盧浮宮博物館,月臺上陳列著許多博物館的復制藝術品。坐著地鐵品讀巴黎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在潛移默化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堅持以規(guī)劃為先導,重視人性化設計理念。在日本,地鐵與商業(yè)開發(fā)的結合非常普遍,許多城市的地鐵地下空間都形成了大規(guī)模的地下城,各具特色。日本地鐵中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世界上也屬前列,例如:日本名古屋地鐵入口處的導盲磚,在大雨來襲時,可自動抬起,作為擋水裝置。還為女性設有化妝室、為情侶設置地鐵專座。獲得過多項設計獎的飯?zhí)飿蛘菊宫F(xiàn)了動植物的奇妙世界,站內的綠色燈管被設計成藤蔓的樣子,通道的造型有如動物骨骼,甚至連列車的外殼都用彩繪展示著東京的著名景點。在東京、西安、成都的地鐵票上的圖畫設計都有旅游文化因素的體現(xiàn),這種地鐵票的紀念版具有收藏價值,也可作為旅游商品銷售。
3.地鐵旅游專線。香港地鐵迪斯尼線是全球唯一專為迪斯尼主題公園而設的地鐵專線,迪斯尼地鐵列車設計簡潔而現(xiàn)代化,共有四節(jié)車廂,車窗設計為米老鼠頭形狀,在以開放式園林設計的月臺內,隱藏了近200個“米老鼠”頭。這條地鐵專列的車廂布置極具迪斯尼特色,是到迪斯尼樂園的第一個景點,其本身也獨具特色和吸引力。
以上這些案例許多因素都可在武漢地鐵建設中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嫁接與升華。反觀武漢地鐵發(fā)展的現(xiàn)狀,目前還處于最低層次,即僅把地鐵作為交通工具,武漢地鐵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建設完全可借鑒以上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實現(xiàn)武漢地鐵資源與文化旅游的聯(lián)動發(fā)展,從而促進武漢都市旅游的全面發(fā)展。
三、武漢地鐵建設與旅游開發(fā)的現(xiàn)狀分析
武漢地鐵4號線沿線分布著武漢市的許多景區(qū)景點,如武漢歡樂谷、東湖風景區(qū)、湖北省博物館、楚河漢街、黃鶴樓、紅樓、辛亥革命博物館、歸元寺、古琴臺和武漢動物園等。由此可見,4號線將武漢最具代表性的景區(qū)景點都串聯(lián)起來。由于地鐵交通的便捷性,各串聯(lián)景點也隨之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在已運營的4號線一期工程沿線站點中,武昌火車站的“楚漢星河”圖,展示了神農氏、李時珍、張之洞等與湖北相關的風云人物;洪山廣場站的“楚風古韻”彩繪墻和“書山有路”的中小學生瓷磚畫藝術墻等。值得注意的是,在4號線的一些地鐵站閘口旁放置著免費領取的報刊、地圖和書籍。在每個站點地下空間內建設有地鐵圖書館,旨在打造“書香地鐵”,從而響應武漢市打造“書香城市”的號召,這無疑是提升文化品位的創(chuàng)新之舉。
本文認為武漢地鐵4號線的旅游資源在開發(fā)與發(fā)展文化旅游方面目前存在以下缺陷:
1. 在不同的文化區(qū)域內,各地鐵站點的地下空間設計并沒有與地面景點相結合,也沒有周邊景點的介紹與宣傳,4號線各站點的浮雕壁畫沒有突出站點所在地域的文化,如鐵機路站的壁畫過于抽象,不但缺乏解釋其內涵寓意的文字,而且介紹的文字為白色,與背景的白色瓷磚融為一體,不仔細尋找,很難看到,而搭乘地鐵的人們大多行色匆匆,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煞費苦心設計的浮雕或壁畫的用意。
2.文化品位虛有其形,“書香地鐵”的宣傳推廣力度不夠,目前沒有被很多人所知所用,擺放的書籍種類少。
3.沒有深刻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地下空間的設計與布局比較簡單、空洞和商業(yè)化。
4.宣傳方式傳統(tǒng),旅游宣傳力度不足。雖有地鐵電視播放武漢旅游宣傳短片,但夾雜在許多廣告中,無法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對旅游者的吸引力較弱。4號線各站點的地下空間內,有電子服務終端,但搜索到的景點極少。
5.人性化服務營銷意識較差。例如,在武昌火車站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地鐵站放置著地圖及相關城市簡介的架子空空如也,卻沒有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及時的補充。
四、對武漢地鐵4號線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設想與建議
武漢地鐵4號線旅游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開發(fā)價值,結合文化旅游的內涵與游客需求,依托于武漢地鐵旅游資源,下面從文化旅游品位、文化旅游營銷、文化旅游體驗三方面提出設想與建議。
1.文化旅游品位方面:地下空間和車廂內的設計與地域文化結合。借鑒巴黎地鐵的設計理念,挖掘站點所在的地域文化,建設相協(xié)調的地下浮雕、壁畫,車廂內可適當增加文化元素,如一些手繪的武漢特色景點,精致的漢銹作品等。也可借鑒日本地鐵的外殼彩繪手法,將武漢的著名景點彩繪到地鐵的外殼或內部;地鐵旅游票的設計可仿照西安和成都地鐵的創(chuàng)意,將湖北的著名人物和旅游景點印上地鐵票面,發(fā)行武漢地鐵旅游票紀念版;借鑒迪斯尼地鐵專線地鐵的設計,在黃鶴樓和岳家嘴等站點設計獨具特色的旅游專線;“書香地鐵”的創(chuàng)建結合地鐵虛擬圖書館,讓乘客能夠通過瀏覽地鐵虛擬圖書館的書籍,了解相關書籍簡介,若有興趣可以在虛擬圖書館購買電子版的書籍或者出站時在“書香地鐵”處借閱。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