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芬
摘 要: 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琴法集體課教學形式,配合小組課、個別課進行全面的人才綜合素質培養(yǎng),是現(xiàn)在最重要的任務。鑒于中職幼教學科與專業(yè)的特點,應該圍繞綜合素質教育對教學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進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從而推動中職幼教琴法課程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中職幼教 琴法集體課 教學改革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中職學校的重視,海西建設步伐的加快,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已成為中職教育改革的主題。中職幼教學科與專業(yè)的特點,應該圍繞綜合素質教育對教學內容、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進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從而推動幼教琴法課程的全面發(fā)展。以下是我對幼教琴法集體課教學中,如何圍繞人才綜合素質教育進行教學改革的見解。
一、中職幼教琴法集體課的必要性
(一)中職學校培養(yǎng)方向對幼教琴法課教學改革的要求
幼教琴法教學如何從單一技能訓練轉向綜合能力的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在短短三年的幼教學科學習中,琴法作為基礎課一般只開設兩年,第三年作為實習工作學年,極少學生會選擇高考班繼續(xù)學習。如果選擇一對一個別授課形式,以單一技能訓練為目的,那么學生整體音樂修養(yǎng)必定會有所欠缺,專業(yè)技術能力受到局限,尤其在對幼兒歌曲進行伴奏課程的學習時,會因為技術能力的限制,遇到較大困難。學生往往因為不會彈奏幼兒歌曲伴奏,而不敢或者不去幼兒園擔任教師工作。我們意識到,中職幼教琴法教學不能按照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應該根據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
很多幼教班開設了琴法課與幼兒歌曲即興伴奏課,但是往往都沒有把這兩門有機結合起來。在琴法課上,教師只負責教鋼琴演奏技能與音樂表現(xiàn),僅僅要求學生完成每首歌曲的基本要求,而不負責教歌曲即興伴奏,不重視學生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由于即興伴奏課教師主要講如何根據不同類型歌曲配置和聲織體,對于學生在彈奏中的技術困難很少講解,也不講如何運用良好的觸鍵彈好不同類型的歌曲伴奏,以及如何與演唱者配合表現(xiàn)歌曲的知識,造成學生在歌曲伴奏中出現(xiàn)許多毛病,或者因為鋼琴演奏技術不過關而造成伴奏中斷。2011年鋼琴小提琴大賽就是把這兩種課程很好地結合起來,比賽過程還是比較成熟完善的。
(二)為了更好地從幼兒園實際工作出發(fā)
中職學校幼教專業(yè)不是培養(yǎng)鋼琴獨奏人才,而是培養(yǎng)從事各種類型、各種層次的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者,這就要求學生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與綜合專業(yè)技能。因此,琴法集體課是提高學生專業(yè)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師琴法教學要在自身范圍作出改革,嘗試將琴法教學法、歌曲伴奏包括即興編配伴奏等內容融入琴法課里面,并且將思想品德與專業(yè)技能的綜合提高作為開發(fā)學生潛力的重要因素,從而使琴法課逐漸變?yōu)榕囵B(yǎng)人才素質的一門琴法教育學科,而不是單純的專業(yè)技能課。
(三)琴法集體課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為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保證教學改革的實施,必須將兩年教學的基本目標與每學期的授課計劃結合起來,還要將標準和學生不同的條件結合起來,靈活制訂進度計劃。
琴法教學以掌握鋼琴演奏技能為基本內容,只有在此前提下,學生才有可能進行歌曲伴奏和教學法的實踐與學習。所以鋼琴基本技能是貫穿兩年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主線。在進行鋼琴演奏技術訓練的同時,增加幼兒歌曲伴奏,包括即興編配伴奏、鋼琴教學法的教學內容。
歌曲伴奏課分理論與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主要講述歌曲表現(xiàn)與伴奏處理的一般常識:怎樣與兒童進行和諧快樂的藝術合作,怎么樣使兒童演唱與伴奏完美協(xié)調,以及如何處理前奏、間奏、尾聲與伴奏的關系。實踐部分是通過學生彈奏歌曲伴奏對其進行音樂表現(xiàn)、彈奏技術、伴奏方法的具體指導。幼兒歌曲伴奏的教材主要選用中等職業(yè)學校幼兒教育專業(yè)教學用書《幼兒歌曲彈唱教程》,并且與即興編配伴奏的教學結合起來進行。我們一般將歌曲伴奏從簡單到復雜劃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中外抒情歌曲;第二類:進行曲風格的歌曲;第三類:活潑輕快的歌曲,包括兒童歌曲;第四類:綜合類的大型歌曲。學生通過學習優(yōu)秀作曲家寫作歌曲伴奏的構思與手段,獲得一些感性認識,幫助他們掌握即興伴奏方法。當然中職幼教學生畢業(yè)后主要從事幼兒教育,所以靈活掌握兒童歌曲伴奏規(guī)律更為重要。在選擇彈奏歌曲的時候,我會挑選一些好彈、好聽的歌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彈奏中學到伴奏知識,如莫扎特的《香檳》。
左手伴奏非常簡單,全曲伴奏就用了主和弦和屬七兩個和弦完成,學生很喜歡,彈得很快,課后我請學生用這首歌曲的左手伴奏編配幼兒歌曲,學生都覺得很簡單,完成作業(yè)的速度非???,彈起琴來十分輕快活潑,曲子彈奏的樂感得到充分發(fā)揮。
中職琴法集體課教學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第一是有效地將琴法課的有限時間集中使用,擴展教學內容。通過集體教學中每個人學到的不同曲目,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第二是學生集體意識明顯增強,營造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氣氛。第三是在集體課中每位學生匯課都可以當成舞臺實踐,鍛煉學生的舞臺心理素質。第四是集體課教學導向準確,組織有方,對學生品德修養(yǎng)與智力潛能的開發(fā)具有積極作用。
二、如何把中職幼教琴法課上得更好
(一)明確幼教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宗旨
剛剛進來中職學校的學生,一般都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琴法課訓練。這需要琴法教師有耐心、有愛心、循序漸進地給學生講解并且示范演奏,學生在教師講完課后戴上耳機的同時進行練習,教師在巡視中進行個別指導,然后對學生彈奏中共同存在的問題集中進行講評。舉個簡單的例子,學生對高音譜號與低音譜號存在混淆現(xiàn)象,我就找來這首五線譜歌謠:
記清楚高音譜表,再認識低音譜表,學生會覺得學起來很輕松,也很樂意學習五線譜,消除原來對五線譜的恐懼心理。在以后每一課新樂曲的彈奏中,都給予肯定鼓勵,避免學生討厭琴法課,讓學生自己喜歡彈琴就已經成功了第一步。
(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琴法集體課形式
根據中職幼教琴法教學年限短、任務重的實際情況,為了科學利用師資和課時,在琴法教學中應該創(chuàng)新琴法集體課教學形式。琴法集體課教學相對于一對一教學來說,在教學形式上更能推陳出新。因為教師的教學對象不是單一的學生,所以在教學形式上能采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在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享受音樂、學習音樂。齊奏、輪奏、接龍等形式的演奏都是集體課中必不可少的。通過齊奏能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正因為每個學生在家彈奏樂曲的速度不一,而在課上卻要求十幾個人彈奏得整齊劃一,漸漸對他們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有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輪奏和接龍是集體課中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方式,通常老師把一個曲子分成好幾句或者幾個段落分配給幾個學生演奏,這需要學生注意力相對集中,并對曲子十分熟悉。通過這些趣味性的演奏方式,學生不僅能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音樂知識,更對他們的節(jié)奏感和集體感有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琴法集體課教學形式,配合小組課、個別課進行全面的人才綜合素質培養(yǎng),是現(xiàn)在最重要的任務。
三、中職琴法集體課改革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一)教師是琴法集體課教學改革的關鍵
中職幼教琴法教學在兩個學年中,要將鋼琴演奏技術、歌曲伴奏和鋼琴教學法等內容集中進行,并保證一定的教學質量,具有很大難度。為了做好這項教學改革試驗,除了一些必要條件,如需要保證新生入學質量(音樂素養(yǎng)好,有一定的鋼琴基礎),在整個教學計劃中,除充分保證學生用于鋼琴學習的時間外,教師更是課堂改革的關鍵。我呼吁幼教學科的老師在課余時間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教師除了掌握一般和聲、曲式、復調音樂理論基礎外,還要有實際演奏和伴奏的能力和經驗,這樣才能理論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全面指導,讓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2.注重師德。教師在教學中熱愛教育事業(yè),教書育人,以培養(yǎng)眾多合格幼兒園教師人才為重,樂于奉獻;關心、愛護不同資質的每一位學生,鼓勵幫助每一位“差生”,讓他們學會熱愛音樂、熱愛生活。3.教學方法的更新。要培養(yǎng)和造就新的幼兒教師人才,必須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覺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琴法集體課上還要提倡學生互教互學。當學生相互探索、解決不了某些彈奏中的具體問題時,教師除了解決問題外,更重要的是將解決問題的方法教給學生。啟發(fā)、引導學生研究問題,這種研究具有相互交流見解和意見,并且學會相互尊重的積極影響。所以,啟發(fā)式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二者應該有機結合。
(二)學校對琴法課器材的重視和擴建
有了良好的師資和學生,還需要校方的關心和重視,才能使琴法集體課更好地進行,鋼琴、電鋼琴、琴房的擴建是發(fā)展壯大琴法集體課的關鍵所在。
我個人認為,在中職幼教琴法教學中,應主要采取集體課教學形式,根據實際情況,穿插少量小組課與個別課。只有教師真正發(fā)揮了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集體課的教學形式才可以發(fā)揮作用,這樣中職幼教專業(yè)的學生肯定可以學好鋼琴的基本彈奏法,彈好每一首幼兒歌曲。
參考文獻:
[1]王秀敏.鍵盤樂器演奏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劉萍.鋼琴教學的幾點體會.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