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豫,李 磊
(大連理工大學 哲學系,遼寧 大連 116024)
“納米倫理”這一術語的提出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有關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的爭論異常激烈。爭論主要集中在納米材料的安全問題、納米器件與個人隱私、生物納米技術中的人類增強、納米技術利益與風險的公正分配等問題。從方法論和理論背景角度看,大致有四種研究進路。這四種研究進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當下高科技倫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對納米技術的倫理學反思起源于人們對納米技術風險的恐懼和擔憂。
1986年德雷克斯勒發(fā)表了《創(chuàng)造的發(fā)動機》(EnginesofCreation)一書,在書中他提出了自我復制組裝機這一貫穿全書的核心概念。他的自組織納米機器受到諾伊曼關于自我復制機器和費曼關于分子操縱可能性的早期觀點的啟發(fā)。分子組裝機是一個可以運用程序從簡單化學成分中建造任何分子結(jié)構(gòu)或器件的分子機器。這個納米尺度的組裝機可以將分子以任意方式擺放,構(gòu)建任何化學上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并且能夠由程序設定來創(chuàng)造他們自己的復制品,啟動自我復制將可能導致一個已有組裝機的指數(shù)增長,進而可以構(gòu)造某個宏觀尺度的物體。然而,德雷克斯勒也清楚地看到了這個矛盾的結(jié)果,“運用組裝機我們將能夠再造或毀滅我們的世界”[1],“創(chuàng)造的發(fā)動機”也可能是人類“毀滅的發(fā)動機”。
德雷克斯勒的納米技術概念同時導致了烏托邦夢想和末日噩夢,并在后來的倫理爭論中占據(jù)支配地位。[2]2000年,美國計算機工程師喬伊在《連線(Wired)》雜志發(fā)表了“為什么未來不需要我們”一文,特別指出了納米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基因技術等結(jié)合將帶來的毀滅性力量,“在基因工程、納米技術和機器人中的毀滅性的自我復制威力極有可能使我們?nèi)祟惖陌l(fā)展戛然而止”[3],其危險遠遠超過包括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學武器在內(nèi)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2002年,美國作家克萊頓在其《納米獵手》[4]一書中再次將自我復制的納米技術引入了公眾的視野,書中展示了一群從實驗室逃脫的納米機器進入到環(huán)境后對生物圈的破壞性作用。自此,對納米技術的恐懼、抵觸情緒在全世界蔓延。國際環(huán)保組織ETC(ActionGrouponErosion,TechnologyandConcentration)發(fā)出了“納米技術將我們引向深淵”以及“NoSmallMatter”的呼吁,呼吁中止納米材料的環(huán)境排放和商業(yè)應用,禁止自我組裝納米材料和頒發(fā)納米技術專利。[5]
可以說,從恐懼納米技術到呼吁中止納米技術的研發(fā),這本身就是一個包含著人們的價值評估的行動。人們之所以拒絕納米技術,是因為對其可能帶來的危險后果的恐懼。由于納米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納米技術后果的不確定性,人們對其的評估只能是基于自己的直覺、情感等做出的判斷。這也就是漢斯·尤納斯所說的“恐懼的啟示”(theheuristicsoffear)。在尤納斯看來,當危險是未知的,不知道要保存什么、為什么保存的時候,一種非邏輯和非方法的對要避免什么的感知就是重要的。它更直接、更緊迫地使我們知道什么是我們不想要的“惡”,并確認我們想要的“善”。因此,道德哲學必須首先求教于我們的恐懼來學習什么是我們真正珍視的東西,[6]而恐懼會是一個更好的向?qū)А?/p>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恐懼的啟示”具有明顯的情感主義和直覺主義特征。雖然,將道德判斷訴諸人的情感和直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和共鳴,但是也不得不面對帶有過多的主觀主義和非認知主義色彩的批評。在這種“恐懼的啟示”中所達到的道德判斷的意見一致并不是由某種理性的方法來保證的,而可以說是通過對待不同意見的情感、態(tài)度等造成某些非理性的影響來保證的。這樣一來,對待特定技術的道德判斷很可能就成了個人主觀好惡的表達,缺乏對其背景以及恐懼的時間和空間特征的分析,進而可能瓦解這種道德判斷的客觀性。
因此,雖然從個人的視角出發(fā),當我們不確定納米技術可能的后果的時候,通過恐懼這樣一種情感,可以知道某些后果是我們不想要的和要避免的,這也是保存自我的方法;但是,從整個社會的視角出發(fā),納米技術的發(fā)展絕不是單個人就能決定的,納米技術的發(fā)展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社會系統(tǒng)聯(lián)系密切,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社會行動,如何避免可能的災難性后果,僅僅求助于恐懼恐怕無濟于事?!翱謶值膯⑹尽睅в械膫€人主觀色彩往往將討論限制在烏托邦或敵托邦的幻想中。
認為對新技術的倫理評估最終取決于技術活動所產(chǎn)生的實際后果,這顯然是遵循一種目的論的方法論原則。從目的論出發(fā),唯一能夠作為道德評價依據(jù)的只能是行動本身所產(chǎn)生的實質(zhì)性結(jié)果,某種行為的善惡好壞的性質(zhì)和程度最終取決于該行為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實現(xiàn)或達成了主體的目的。因此,從這種目的論原則出發(fā),對新技術的倫理評估往往把關注的重心集中在特殊行為及其后果,而忽視了行為的活動情境、內(nèi)在動機等,帶有明顯的結(jié)果論或效果論傾向。
對納米技術的利益和風險的爭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被還原到對其可能后果的推測,甚至帶有過多的“未來主義色彩”[7]。對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的爭論不知不覺地陷入了后果主義論證的窠臼,而后果主義論證在很大程度上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技術發(fā)展總是采取一種特別的說服方式:如果我們投資新的科學和技術,它將提升我們的知識以及操縱自然界的能力,而當這些知識和能力引起積極的效果的時候就將最終提升人類總體的幸福。然而,將后果主義論證應用到納米技術中的時候,不得不面臨三方面的挑戰(zhàn):第一,有關納米技術的未來圖景現(xiàn)階段缺乏事實上的可確證性,例如納米技術將幫助接合人類的大腦和計算機,因此僅需要植入一個芯片我們就可以學會法語;第二,有關納米技術的利益和成本比率缺乏可確證性,納米技術的利益和成本比率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還涉及不同人的風險感知差異,如納米技術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專家和一般公眾對風險的看法是不一樣的;第三,有關納米技術的未來是否真的如承諾的那么美好,這涉及不同人的不同價值判斷。這三個方面的挑戰(zhàn)也使后果主義的評估陷入了困境,因為典型的后果主義常常具有強勢的實證經(jīng)驗主義取向,把當下的行為結(jié)果視為唯一的評價根據(jù),而由于納米技術的不確定后果使得這種評估缺少事實上的確證性。
目前,對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的研究,無論是從義務論視角還是從功利主義視角出發(fā),后果主義立場都占據(jù)主導地位。在這里,倫理問題起于納米技術的可能應用,且往往等同于可能的倫理后果。在討論納米倫理問題的早期文章中,或者通過呼吁對其后果的分析(后果主義的)或者提出普遍接受的價值(義務論的),大多數(shù)作者都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利益沖突和極化判斷。[8]例如,在生物納米技術和納米醫(yī)學方面,納米材料學的發(fā)展使得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的醫(yī)療植入物(如整形外科植入物、心臟瓣膜等)成為可能;生物納米器件、生物傳感器等的發(fā)展使器官移植和替換(如人造視網(wǎng)膜、人造耳蝸)以及更高效的信息處理和存儲等成為可能。這些可能性既有可能帶來人類利益和生活質(zhì)量的提升,又有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倫理、社會問題,特別是人類增強問題。[9]莫爾和維克爾特指出,“理論上,通過納米技術和無線傳輸,一個人的大腦運行可以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竊聽,大腦信息被傳輸,閱讀某人的思想可能比較困難,但是捕捉特定的指示性的心理狀態(tài)可能會相當簡單”[10],即納米器械或納米植入物可能帶來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或他人行動和思想的控制。對于納米人類增強技術對社會的影響,林和艾豪夫指出,我們可以期望增強的人(enhancedperson)具有更強的生產(chǎn)力或更有創(chuàng)造性的突破,但很難計算的是,是否這些收益超過其成本或風險,乃至收益或成本的可能性。[11]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和所有的后果主義論證一樣,它存在兩個重要缺陷:一方面,它難免陷入功利主義的風險與利益權衡,而在一個價值多元的世界里,倫理信念不同于可協(xié)商的利益,人們很難就此達成共識;另一方面,鑒于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從后果出發(fā)的倫理評價由于其結(jié)果的推測性而難免走向烏托邦或敵托邦的幻想,這兩種判斷對納米技術的發(fā)展都是有害的。
由于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對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的義務論的和功利主義的分析得出的觀點各異、莫衷一是。因此,在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研究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傾向,即從技術評估的視角出發(fā)將納米技術不確定的危害性后果主題化為納米技術的風險問題,即納米技術的風險是什么,我們是否應該接受納米技術的風險?進而,把風險看作是從納米技術的應用中興起的唯一問題,其他問題被重新設定為依賴于風險的量級。換句話說,分配公正、增強以及公眾被充分恰當?shù)馗嬷男枰葐栴}被重新描述為技術發(fā)展的傳統(tǒng)風險和副作用的一部分。其后果是,主要的倫理問題僅僅被看作成愿意(或不愿意)接受這些風險的問題。[8]納米技術的風險問題在技術政策和風險管理文獻中被廣泛討論即是這種傾向的表現(xiàn)。例如,卡漢指出,需要系統(tǒng)研究公眾對納米技術風險和利益的感知和態(tài)度等,并以此促進對納米技術的公眾協(xié)商。[12]因此,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被轉(zhuǎn)化為納米技術的風險評估問題。
然而,后果主義的風險評估框架面臨的首要困難是它涉及對科學和技術發(fā)展做預測。這種預測不但要面對未來的推理中的認知不足,而且還要面對其可能后果的不確定性。正如羅森博格所指出的,新技術是以一種非常原始的條件和其效用不能立即識別的特性進入世界的,潛在的應用、系統(tǒng)的整合、問題解決的短視、通過需求測試等使得新技術的預測是不確定的。[13]因此,納米技術的風險評估,包括各種已有的風險評估方法,都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后果主義的風險評估框架求助于假定潛在的負面效應已經(jīng)被識別,但是又不可能在討論中量化這些風險,因為缺少相關數(shù)據(jù)或?qū)ζ洳淮_定的、不精確的本質(zhì)的了解。即使我們能夠量化這些風險,倫理學的意義在此也是成問題的,“如果倫理學是計算,那么每一個倫理問題都能夠被假定為有一個答案,不管我們是否有能力決定它,即使這個計算表明其在實踐中不可能實施”[14]。
綜上,對納米技術的倫理評估和風險評估都難以擺脫后果主義的影響,而對于納米技術來說,其后果的不確定性使得無論是倫理評估還是風險評估都更難以發(fā)揮作用。這種后果主義的評估不但面臨認知上的不足,而且對納米技術的發(fā)展也很難產(chǎn)生積極影響。
對納米技術的評估面對的是一個以不確定性、無知、模糊為特征的認識論上的新情況。這些特征不能僅僅通過評估來完全把握。對納米技術的倫理反思必須超出對其后果的考量,將其放在特定的語境中,關注其發(fā)展的條件和背景、過程和方式等,只有這樣才可能把握住納米技術提出的挑戰(zhàn)的豐富意義。
“迄今識別出的與納米技術有關的倫理問題,都并不是單純或主要由納米技術領域的本質(zhì)特征所引發(fā)的,而是由于納米技術在微觀、中觀和宏觀社會語境上的偶然的外部特征所引發(fā)的”[15]。舒默也指出,納米技術的新奇之處并不在于其技術上的特殊性,而在于它所表現(xiàn)的科學和技術在社會中的角色的遠景。對他來說,納米技術的獨特性在于它采取了一種圍繞著社會建立起來的邊界(如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和人工的,甚至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上嬉鬧的獨特形式。[16]因此,在STS(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視域下,通過對納米技術產(chǎn)生于其中的社會和文化語境的理解,我們可以擺脫對納米技術風險的后果主義評估的困境。
鑒于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和對它的認知局限,倫理學可以作為審慎的復雜形式(sophisticatedformsof prudence)發(fā)揮作用。這表現(xiàn)在關注納米技術創(chuàng)新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嵌入性,關注納米技術發(fā)展的動機和范圍,思考如何可持續(xù)和負責任地發(fā)展納米技術等??梢哉f,這里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不再被理解為風險和利益的權衡,而是作為一種以倫理的方式處理納米技術不確定性的嘗試。[8]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報告中提出的要反思科學的結(jié)構(gòu)、公眾信任和負責任等問題[17],歐盟委員會在其《納米研究行動守則》中提出納米技術發(fā)展要遵循公眾易于理解的、預警的、可持續(xù)的、包容的、透明的等原則[18],這些審慎的行動指南關注的是納米技術所提出的挑戰(zhàn)的復雜的和整體的維度。除了呼吁參與到負責任發(fā)展中,還有學者從認識論和社會角度反思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指出要從更寬廣的視角超越風險問題。如紹姆貝格強調(diào)“集體責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意外后果和集體決策中個人的負責和發(fā)展超個人的評估機制。[19]
還有學者提出必須要發(fā)展新的倫理反思形式,關注納米技術歷史的和哲學的根源以及科學和技術在我們的社會中的地位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把握納米技術提出的問題的復雜性。迪皮伊和格林鮑姆也認為納米技術的真正挑戰(zhàn)是其風險的不確定維度。為了從根本上理解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我們不能停留在考察其可能的后果,而應該探究促動納米技術研究項目的“形而上學研究計劃”(MetaphysicalResearchProgramme)。這種方法致力于通過探究納米技術所承載的圖像的社會和文化維度厘清納米技術所代表的遠景、觀念、自然觀等。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獲得一種倫理反思的不同模式,一種超越審慎的倫理學,即“持續(xù)性規(guī)范評估”(ongoingnormativeassessment)[20]。
可以說,上述這些研究都試圖打開納米技術發(fā)展的“黑箱”,展示納米技術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系。當代技術哲學研究已經(jīng)表明,技術發(fā)展不是直線型的、完全自主的,而更多地是在技術與社會系統(tǒng)的框架下的一種社會建構(gòu),即技術發(fā)展與社會的發(fā)展是同步的、共同進化的,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社會互動的隨機結(jié)果。特定技術產(chǎn)品的開發(fā)和設計是在其影響的社會領域中發(fā)生的,涉及不同行動者的不同的愛好、目標、資源和權力等因素。借助于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等社會科學方法可以厘清技術發(fā)展與社會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更好地描述技術與社會文化等因素的沖突,從而能夠為技術政策的制定和技術沖突與風險的管理、溝通等提供行動上的依據(jù)。如舒默對語言、文化傳承、經(jīng)濟與政治等社會文化因素怎樣影響人們對納米技術倫理問題的感知的研究[21],文森特對納米技術的兩種文化的區(qū)分[22],加斯科爾等人對歐洲和美國的公眾對納米技術創(chuàng)新背后的文化支持要素的實證研究[23]等。但是,技術沖突并不只是關于技術手段和工具的沖突,也是關于未來圖景、人性圖像以及社會規(guī)劃的沖突,因此技術沖突具有道德含義。[24]只做描述性的努力必然無法把握技術沖突中的規(guī)范維度。如果這個規(guī)范的維度導致了與個人或社會團體的道德信念相沖突,那么對技術的倫理反思就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語境主義的審慎主要是從STS的技術研究視角揭示納米技術的發(fā)展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從而期望為納米技術的發(fā)展指明道路。然而,這種對待技術發(fā)展的審慎并沒有把握住技術沖突的道德內(nèi)涵,也即往往停留在對其做靜態(tài)的描述性努力,而缺少必要的規(guī)范性反思。進而,倫理學的反思在應對納米技術沖突中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納米技術是不確定性的技術。首先,納米技術本身的不確定性,包括其定義、范圍等。眾所周知,納米是一個尺度概念,但這個尺度單位的技術定義融合了學科之間的界限。幾乎所有的學科都有納米的蹤影,科學家們可以從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角度研究納米,這直接導致了研究方法的不確定性,從而人們也很難完整地認識其特性;其次,納米技術的應用與后果的不確定性,納米技術又被稱為“促能技術”(enablingtechnology),可能改善幾乎所有領域中的現(xiàn)有技術,幾乎可以應用于從航空航天到實際生活的任何領域。與傳統(tǒng)技術的明確的、直接的目的相比,納米技術的目的性并不明確,尤其是在所謂的“會聚技術”中,其發(fā)展的目的、方向和結(jié)果更是難以預測;再次,納米技術的倫理的、法律的、社會的后果的不確定性,納米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屬于未來的、可能的技術。有關納米技術的所有可能性都有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但由于我們的認知局限等使得不確定它將帶來何種社會倫理問題。
由于納米技術本身的應用與后果的不確定性等,恐懼的啟示與風險的評估往往陷入對納米技術的未來可能性的推測,忽視具體的技術發(fā)展;而語境主義的解釋又經(jīng)常是靜態(tài)的對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經(jīng)驗性描述,缺少規(guī)范維度和必要的對可能性的思考。加之,行動是一個鏈條,我們必須認識到納米技術涉及研究、設計、開發(fā)、應用以及后處理的整個過程,而不僅僅是行動的結(jié)果,納米技術研發(fā)的過程性和動態(tài)性決定了以往靜態(tài)的倫理評估模式的過時。納米倫理研究中有兩種廣為流行的模式:倫理在先模式(ethics-first model)和倫理在后模式(ethics-lastmodel)。這兩種廣為流行的模式都陷入到了一個錯誤的二分法之中,納米倫理不是某種我們可以在先或者在后完成的東西,而是需要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對潛在后果的更好理解持續(xù)不斷進行的。也即,需要一種動態(tài)的倫理學方法。[10]當前,倫理學如何擺脫被動評估并發(fā)揮積極引導的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艱巨任務。
對納米技術發(fā)展的語境主義理解,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當前技術文化具有很強的動態(tài)特征,然而,現(xiàn)有的哲學和倫理學都沒有合適的詞匯來適應這個動態(tài)特征。應用倫理學完全集中在人及其行動以及規(guī)范上。這種倫理理論的出發(fā)點不是行動后面的預設就是行動的后果。對于前者,問題是行動背后的原則是否滿足倫理標準,特別是它能否普遍化;對于后者,問題是行動是否能夠增進大多數(shù)人的幸福等。由于其人文主義的和人類中心主義的自我圖像,加上其技術盲區(qū)(technology blindness),應用倫理學不能再繼續(xù)前進。從而,停留在主要把技術看作是工具,一種中立的資源,或者把技術描寫成威脅。[25]這不但是一個理論上的無能,而且對于技術發(fā)展具有不利影響。
但是到目前為止,對于上述問題已經(jīng)開始有新的嘗試。如實用主義倫理學就對應對當前技術文化的動態(tài)特征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實用主義的道德核心直覺圍繞著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可能性。實用主義倫理學中的以過程為導向的“沖突管理”對于我們應對技術文化的動態(tài)特征具有重要意義,它強調(diào)的是倫理討論中的參與者絕不可能脫離生活的文化形式的地點和時間限制視角,其目標在于發(fā)展出提高相互尊重和促進平等共存理念的工具。通過漸進化打破二元論和相對化僵硬的二分法,考慮程度而不是界限,只有這樣才可能在一個多元社會中保證不同倫理信念的平等共存。技術發(fā)展的評估與評價經(jīng)常揭示出深層的、根本的價值沖突。目前,對于納米技術的倫理評估和技術評估所呈現(xiàn)出的多種多樣的價值沖突,表明在不同的個人或社會團體中形成一個共同的倫理信念是不可能的。因此,尋求不同價值觀念之間的平等共存也許是走向合作解決沖突的最重要的起點。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米哈爾·洛克,對于如何處理納米技術的倫理、法律和社會問題,他提倡公眾參與和教育,以及建立全球性的協(xié)商與合作機制等,以此來促進納米技術的可持續(xù)和負責任的發(fā)展。[26]
基于中國哲學中關于行與可行性的思考,我們認為對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研究要想走出所面臨的知識困境和道德兩難,必須從可能性出發(fā),尋找和探索可行性——可能性實現(xiàn)——的邊界條件,從而構(gòu)建一個切實可行的倫理框架,引領納米技術的發(fā)展走向我們可以接受的方向。對于納米技術可行性的考察可以從誰認為可行、對誰可行、什么可行、可行性的外在條件有哪些、可行性的內(nèi)在條件有哪些以及可行性的依據(jù)是什么等六個方面來分析;在對納米技術進行可行性分析時還要把握具體化、即時性、動態(tài)性、整體性等戰(zhàn)略性原則[27];最后,還要在可行性研究中引入公眾的可接受性[28],因為公眾的可接受性能夠反映技術沖突中的規(guī)范性維度,展現(xiàn)技術活動的文化的、倫理的邊界條件。因此,鑒于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基于可接受性同時面向可行性的引導框架,既關注技術活動的經(jīng)驗的、事實的、描述的層面,又關注其非經(jīng)驗的、價值的、規(guī)范的層面;同時,又試圖把握技術活動的動態(tài)性和過程性,發(fā)揮規(guī)范性和程序性的價值引導、制度保障作用。
目前已有的方法對于納米技術的不確定性或者無能為力,或者不能把握其豐富意義。這一方面是由于高科技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動態(tài)特征,另一方面是應用倫理學本身的定位存在問題,它從不去適應這個動態(tài)特征。因此,未來的技術倫理學應該主動參與到技術活動的社會建構(gòu)中去,關注技術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和過程性,兼具靈活性和連貫性;同時發(fā)揮規(guī)范性的價值引導和程序性的制度保障作用。當務之急是構(gòu)建一個動態(tài)的、具有可行性的行動框架?;诳山邮苄酝瑫r面向可行性的行動框架有望滿足上述要求,但也還需要具體內(nèi)容和步驟上的論證和細化。
]
[1]Drexler K E.Engines of Creation:The Coming Era of Nanotechnology[M].New York:Anchor Press/Doubleday,1986.
[2]Bert Gordijn.Nanoethics:From Utopian Dreams and Apocalyptic Nightmares towards a more Balanced View[J].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2005,11(4):521-533.
[3]Bill Joy.Why the future doesn't need us[EB/OL].Wired,issue 8.04,Apr 2000,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8.04/joy.html.Accessed on 9 July 2013.
[4]Michael Crichton.Prey[M].New York:Harper Collins,2002.
[5]ETC Group.Nanotechnology:ETC'S View[DB/OL].http://www.etcgroup.org/issues/nanotechnology.Accessed on 9 July 2013.
[6]Hans 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In Search of 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7]Alfred Nordmann,Arie Rip.Mind the gab revisited[J].Nature Nanotechnology,2009,4(5):273-274.
[8]Arianna Ferrari.Developments in the Debate on Nanoethics:Traditional Approaches and the Need for New Kinds of Analysis[J].Nanoethics,2010(4):27-52.
[9]Fabrice Jotterand.Beyond Therapy and Enhancement:The Alteration of Human Nature[J].Nanoethics,2008(2):15-23.
[10]James Moor,John Weckert.Nanoethics:Assessing the Nanoscale from an Ethical Point of View[M]//D Baird,A Nordmann,J Schummer(eds.).Discovering the Nanoscale.Amsterdam:IOS Press,2004:305-306.
[11]Patrick Lin,Fritz Allhoff.Untangling the Debate:The Ethics of Human Enhancement[J].Nanoethics,2008(2):251-264.
[12]Dan M Kahan.Nanotechnology and society:The evolution of risk perceptions[J].Nature Nanotechnology,2009,(4):705-706.
[13]Nathan Rosenberg.Why Technology Forecasts Often Fail[J].The Futurist,1995,29(4):16-21.
[14]Jean-Pierre Dupuy.Some Pitfalls i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Nanoethics[J].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32:237-261.
[15]McGinn E R.What's Different,Ethically,about Nanotechnology:Foundational Questions and Answers[J].Nanoethics,2010(2)115-128.
[16]Joachim Schummer.Nanotechnologie:Spiele mit Grenzen[M].Suhrkamp,Frankfurt a.M.,2009.
[17]UNSCO.The ethics and politics of nanotechnology[M].Geneva,UNSCO,2006,17-19.
[18]European Commission.A code of conduct for responsible nanosciences and nanotechnologies research[DB/OL].A 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of 07/02/2008.http://ec.europa.eu/research/consultations/nano-code/consultation-en.htm.Accessed on 10 July 2013.
[19]Schomberg,R.From the ethics of technology to the ethics of knowledge assessment[M]//Guojon P.et al(eds).The information society:innovation,legitimacy,ethics and democracy[M].Boston:Springer,2007.
[20]Dupuy J-P,Grinbaum A.Living with uncertainty:Toward the ongoing normative assessment of nanotechnology[J].Techne,2004(8):4-25.
[21]Joachim Schummer.Cultural diversity in nanotechnology ethics[J].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2006,31(3):217-230.
[22]Bernadette Bensaude-Bincent.Two Cultures of Nanotechnology[J].HYLE-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Chemistry,2004,10(2):65-82.
[23]George Gaskell,Toby Ten Eyck,Jonathan Jackson,Giuseppe Veltri.Imagining nanotechnology:cultural support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J].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05(14):81-90.
[24]Grunwald A.Die Bew?ltigung von Technikkonflikten:Theoretische M?glichkeit und praktische Relevanz einer Ethik der Technik in der Moderne[J].Zeitschrift fur philosophische Forschung,1996,51(3):437-452.
[25]Jozef Keulartz,Maartje Schermer,Michiel Korthals,Tsjalling Swierstra.Ethics in Technological Culture:A Programmatic Proposal for a Pragmatist Approach[J].Science,Technology&Human Values,2004,29(1):3-29.
[26]Mihail C Roco,Chad A Mirkin,Mark C.Hersam.Nanotechnology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societal needs in 2020:summary of international study[J].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2011,13(3):897-919.
[27]王國豫.納米技術:從可能性到可行性[J].哲學研究,2011(8):97-103.
[28]王國豫,李磊.納米技術倫理研究的可行性與可接受性[J].道德與文明,2012(4):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