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燁
摘 要: 甲骨文、小篆等古體源字無一不彰顯著先人的智慧,《說文解字》一書在今天仍然起著溝通古今的重要作用。本文從造字、析字的角度,闡述說文解字對語文課堂“語文味”的塑造作用。
關(guān)鍵詞: 說文解字 語文味 塑造作用
新課程改革以來,有效的課堂教學探究正有條不紊地開展著,“生本課堂”開始大放異彩,這是課堂教學之幸。但是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我們在關(guān)注課堂模式變革的同時,仍不能放棄對語文味的探求。上海市著名特級教師陳鐘梁老師說:“語文課是美的,它潛伏在語言的深處,語文課首先要上出語文味來,語文課要上得樸素、自然,向?qū)W生傳遞的是語言深處的美?!?/p>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認為,語文味具體說來表現(xiàn)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今天,我們且從咬文嚼字的角度探討“語文味”的生成。
一、以說文解字為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味的探尋
導入,作為一堂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上課時的“開場白”,是把學生領(lǐng)進新知的第一關(guān),在教學過程中起到鋪墊內(nèi)容、定向目標、激發(fā)興趣和啟迪思維等重要作用。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在較短時間內(nèi)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心理上對新課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期待,從而進入良好學習狀態(tài)。于漪老師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可以說,“課堂導入”的設(shè)計本身就是一種教學藝術(shù)。
以《論語》選讀的教學為例,比如在教授《仁者愛人》一課時,我們可以選擇“仁”和“愛”兩個字作為切入點,進行內(nèi)涵的初步解析:● 、● 、忎。
教師是這樣導入的:在“仁”的演化過程中,有這樣或那樣的寫法,那么“仁”字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內(nèi)涵呢?從最后一個字來看,“仁”字從心從身,上身下心,心上有人的身體,即心中有人的生命,這是“仁”字的本義。所以儒家的各種學術(shù)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仁者愛人”這樣的概念。那么,“愛”字又是怎么回事呢?小篆中是這樣寫“愛”的:● ,我們會發(fā)現(xiàn),“愛”字的構(gòu)形,從心從旡,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從旡是人字的變形。心中思人,這便是愛字造文的本義。所謂愛,就是愛人,仁者愛人也是如此。
借助這樣的導入方式,我們不僅能快速地切入文本內(nèi)容,而且能對文本的內(nèi)涵進行最原始的探討,將感性欣賞與理性解讀有效結(jié)合起來,這對學生的學習無疑是有益的。
又如《克己復禮》一課,我們可以直接選擇“禮”字的構(gòu)型導入:●● ●●。豊字從鼓從玨會意,取意于祭儀所用的鼓樂和禮玉器,以鼓樂和玉以從祭儀,乃是禮字初文豊字本義所在。所以《說文解字》里有“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的說法。我們可以基本敲定,禮字初文本義與祭儀相關(guān),后引申為典禮儀式的通名,又擴大為禮節(jié)、儀式、規(guī)定、制度、法度及關(guān)于“禮”的意識觀念、原則等意義。
《論語》選讀的前言里就對教學目標做了三個方面的闡述,即文字、文章、文化。以往的教學,我們往往偏重于文章的解讀,側(cè)重于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其歷史地位和現(xiàn)實意義,而對于“文字”的彰顯、解說則少之又少。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遺憾,從字的本源入手探討,其實往往可以更清晰地看見它們的真正意蘊。
二、以說文解字為柴,藝術(shù)地豐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漢語言所特有的表意特征,賦予了文字以繽紛的生命,對詞句的咀嚼品味則是鑒賞文本的一把鑰匙。成功的語文課堂,對于這些“牽一發(fā)”而足以“動全身”的字詞,是絕對不會棄之不顧的。成功的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必須會把握這些關(guān)鍵字詞,并合理利用這些關(guān)鍵詞句構(gòu)建起自身課堂所必須具備的語文味。
以蘇教版必修二專題一“珍愛生命”的《我與地壇》為例,《我與地壇》一文無一不充斥著史鐵生對生死的人生抉擇和領(lǐng)悟。備課時,我在想,究竟什么是生和死?我該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史鐵生的“生與死”的概念呢?那時我突然想古人是如何解構(gòu)生與死的,翻開《漢字王國》,● 、● ,躍然紙上。在教學過程中,談到文章第一部分史鐵生在地壇中領(lǐng)悟生死這一部分時,我向?qū)W生出示了這兩個甲骨文讓學生憑著感性去自由想象:死,一個條形的桌子上躺著一個人,邊上還有一個人在探視、在鞠躬?!八馈弊值臉?gòu)造比“生”字復雜,一切都是那么有條不紊,可以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生,枝杈從土里鉆出來,有出土、向上、生機的意向。無論陽光普照還是刮風下雨,小樹苗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向上生長,因此,“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既然如此,我們該積極解決的便只剩下“怎樣活的問題”。
古字出現(xiàn)之初,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解析過程中,開啟學生的想象之門,向?qū)W生彰顯古文字的無限魅力,成為溝通古今漢語的重要媒介。如此對文字的拆析解讀,相信學生都能心有所悟,這樣的課堂還能沒有“語文味”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甲骨文、小篆等古體字無一不彰顯著先人的智慧,《說文解字》一書在今天仍然起著溝通古今的重要作用,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書中依形說義的方法對現(xiàn)代語文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狀態(tài)。如何傳播民族文化,如何弘揚民族精神?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對古文字的欣賞、理解和熏陶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xiàn),這正是“語文味”生成的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09.3.
[2]林西莉.漢字王國.三聯(lián)書店,2007.8.
[3]程少堂.程少堂講語文.語文出版社,2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