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俊明
詩歌的“地下”狀態(tài)在20世紀的發(fā)展中處于一種在國家、民族、戰(zhàn)爭、運動語境中不斷被邊緣化的一種尷尬處境。這在六七十年代更多是一種與主流和政治相對抗的隱伏狀態(tài),而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以來則更多顯現出寫作的“地方主義”和“江湖氣”。文革結束之后以“今天”的創(chuàng)辦為標志的北方詩歌迎來了又一個“理想年代”。這一時期《今天》的創(chuàng)辦以及相關活動對“外省”詩歌的重大影響形成了公共媒體尚未敞開環(huán)境下油印機時代主導性的北方詩學。
1
文革時期“地下”詩歌甚至包括后來的“今天”詩歌帶有的現代性和探索性不是憑空產生的,但是一些詩歌也明顯帶有十七年主流詩歌范式的印記和影響。而這正是我們今天需要重新認識這一時期的先鋒詩歌的入口,而不要盲目地推崇和過高的經典化和美化。推而廣之,當時的很多“地下”詩人的寫作都是存在著“多重性格”的。這呈現了個人話語和集體話語之間的齟齬——有沖突也有妥協(xié)。在長期的烏托邦的幻想與沖動中詩歌語言被浸染上道德判斷和政治色彩,這就形成了過于簡單的善惡對立的二元修辭體系。詩人往往是從階級、斗爭和思想純粹性的立場出發(fā),先入為主地對詞語做出“好壞”的分類——“整齊的光明,整齊的黑暗”。然而在十七年和文革時期的眾口一腔、萬人同調的“戰(zhàn)歌”和“頌歌”的大合唱中早已失效的僵化語言如“青山”、“旭日”、“紅梅”、“大海”、“青松”、“向日葵”、“航船”、“紅燈”等被廣泛使用。這形象地呈現了語言工具論和本質化語言觀的詬病以及其所帶有的先天不足的精神疾病氣味和濃厚的道德氣息。“地下”詩歌仍然是一種經驗型的意識形態(tài)寫作(當然也有一部分詩人的詩作不在此范圍之內),或者更為確切地說這是一種過渡性的寫作。當然這并非意味著這種過渡性寫作沒有意義,甚至在歷史語境中考量其意義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從詩學和語言的層面來看這種夾雜著意識形態(tài)性的經驗型寫作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1975年冬天,文白洋在白洋淀完成了第三本詩集《朝霞集》。在這本詩集中有《童年回響》、《自由之歌》、《雪蓮之歌》、《路》等具有反思性的現代主義色彩的詩作,也收錄了《紀念聶耳逝世四十周年》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四十周年》的“主流”詩作[1]。而這些主流的詩作對于研究文白洋以及其他的白洋淀詩群是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的。換言之,這些先鋒詩人在當時的寫作是雙重甚至多重的,既具有個人反思性意義上的“地下”性質,也有當時普遍存在也不可避免的“地上”色彩。然而我們目前所看到的一些核心的白洋淀詩群的成員所呈現給我們的完全是具有先鋒性、探索性、反抗性、個人性的具有現代主義色彩的“地下”詩作,而那個時代詩人不可避免的雙面性卻被刻意地掩藏了。在文白洋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四十周年》(1975年11月2日)這樣的詩中我們能夠明顯看到毛澤東詩詞和賀敬之的政治抒情詩的影響(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食指),“征途的水啊,征途的山,/ 征途一去四十年。/ 四十年前風雷激,/ 長征二萬五千里”。這從郭世英、張朗朗、黃翔、啞默、食指以及北島、根子、方含、舒婷、江河等詩人的經典性文本的肯定性的直陳式語氣中可以程度不同地看到帶有思想性、箴言性、宣告性、講演性的廣場寫作范式。這種直接的甚至簡單的語式、明顯帶有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語調一定程度上妨害了詩歌的繁復性和多義性。由此可見“地下”詩歌和“今天”詩歌還不完全是求真意志的“成人”式的詩歌寫作,還是一種不成熟的帶有“不純”成分的過渡性寫作。這也暴露出1970年代到1980年代詩歌寫作在語言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的時代局限性。換言之,“地下”詩歌和“今天”詩歌仍然是在“思想—權力”的框架內寫作,仍帶有意識形態(tài)幻覺和“宏大敘事”的影子。當然,詩人是不可能脫離歷史話語場而存在的。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有必要在詩歌本體和歷史層面來考察當代漢語詩歌的問題和生態(tài)機制。
2
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代末期的先鋒詩歌運動,尤其是隨著北京的一些公共空間的逐步敞開,詩人們在聚會的酒桌上以及廣場、街道和公園開始進行詩歌活動。而此前文革時期的“地下”詩歌互動則更多只能在個人住宅的隱秘空間里進行。值得關注的是詩人們頻頻在飯館聚會談詩還與北京人特有的愛吃一口以及北京眾多的餐飲在文革后的大面積興起所形成的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關。北京的先鋒詩歌似乎從一開始就與飲酒和吃食結下了不解之緣。詩人與酒確實存在著某種天然上的切近關系。
當年北島、芒克等人無論是創(chuàng)辦《今天》還是日常的交往和活動幾乎都是在飯局和酒桌上完成的。這些喝得面紅耳赤的詩人們在酒精的刺激下可能找到了思想的活力和文學的激情。在芒克、北島關于這一時期的回憶文字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個遍布在胡同和街道上的大小不等的酒館。老北京特有的飲食文化是否影響了這些詩人可能還不好下定論,但是基于這段詩歌史事實,北京先鋒詩人和飲食文化之間的關系無疑是一個趣味性的話題。盡管這可能會引起那些板起面孔的詩歌史家和研究者的批評和不屑。作為千年古都,金代開始北京就有了大規(guī)模的酒樓(《東京夢華錄》),北京的飲食文化從此開始產生,到明清兩代達到繁榮。我們曾經在民國時代看到梁啟超、魯迅、周作人、郁達夫、胡適、朱自清、徐志摩、林徽因、沈從文、朱光潛等人在東來順、西來順、南來順、老正興、全聚德、都一處、又一順、砂鍋居、烤肉季、便宜坊、鴻賓樓、月盛齋、四大居、淮陽春聚眾暢飲的場景。而隨著文革的結束,一度停業(yè)的北京老字號飯店才紛紛開始營業(yè)。這些檔次不同的飯館也才開始出現了先鋒詩人的身影。
北京作為北方儒家文化的聚集地,尤其是明清以來600余年的歷史性塑造,社會各階層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北京作為中原文明的東部終點,其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顯然對文學起到了相當重要的影響。甚至在中國當代詩歌史上,“今天”詩人成為南方以及其他“外省”詩人長期覬覦和不滿的對象。而北方廣闊的平原和低緩山脈為生活其間的詩人提供了樸素、忠厚和寬容的性格。這從北島和芒克那里能夠得到充分證明。而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文化和北方詩歌所承載的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文化、知識分子文化和市民階層的民俗文化[2]顯然增加了這一地帶的豐富而厚重的屬地性格。endprint
說到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的先鋒詩歌,我們會立刻將視野轉向北方。在白洋淀、杏花村以及北京的13路沿線、西四大院胡同5號、德內大街、北京東四十四條76號大雜院、大雅寶胡同、三不老胡同、朝陽門前拐棒胡同11號、鐵獅子胡同、百萬莊辰區(qū)、北京第三福利院以及玉淵潭、圓明園、頤和園、北海公園、百花山、潭柘寺等這些地理坐標上想到當年的食指、張郎郎、郭世英、北島、芒克、多多、根子、江河、顧城、楊煉、林莽等“北方”詩人們造就的傳奇往事,“從白洋淀到大西洋、太平洋,從北京到整個世界,伴隨著‘今天群體的漫游,這個記憶的河流早已不在同一條河道上,卻總能追溯至《今天》的前史……而且更是那些為‘八十年代的光芒遮蔽了的名字和與詩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日常故事”[3]?!敖裉臁绷艚o我們的已經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尋常故事了。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今天”詩人開始被海外大規(guī)模的譯介和傳播,其頭上的光環(huán)越來越耀人眼目。1992年春天,北島、多多、舒婷和顧城等人參加在美國加州舉行的朦朧詩英譯本Splintered Mirror的活動和巡回朗誦,“記得那天活動安排在我們柏克萊城的一個叫黑橡樹的書店里,書店的地方不大,但來的人很多,有不少聽眾被擠在書架和書架之間站著,盛況空前”[4]。
當時江河居住在宮門口橫二條一個胡同不足八平米的房間內。江河會和來訪的詩人和朋友們到大街上排隊、加塞兒買廉價的啤酒喝。而“今天”的同仁大多居住在13路沿線的左側(巴黎的左岸?),這是一種巧合還是歷史的必然不得而知。而核心人物北島則居住在圍繞13路沿線展開的中段位置——位于廠橋附近的三不老胡同以及胡同深處那幢1950年代蘇聯(lián)風格的紅磚樓,“這種巧合似乎印證了《今天》作為一個小小的地域性的概念所暗含的意味——文化意味著交流,交流有賴于交通的便利。一個不怎么合度的比方是,歷史上那些沿大河流域或地中海形成的文明”[5]。
3
實際上我們還應該關注更廣泛的意義上以北京為中心所展開的“今天”的前史和發(fā)生階段。盡管“今天”誕生于1978年年底,但是在此之前相關詩人和朋友就開始了交往和相關活動。這種交往和活動顯然無論是對于“今天”詩人還是這本天藍色封面的民刊《今天》而言都顯得格外重要。因為這些詩人都來自于北京,所以北京成為這些詩歌活動展開的空間區(qū)域。同時北京特有的政治、文化和文學的絕對權威的核心地位以及特有的地理文化成為了北方先鋒詩歌的搖籃,盡管這些詩人當時或后來對以北京為代表的政治年代有所不滿和反叛。
到了文革后期詩人之間的交往已經不再局限于私人空間,而是漸漸向公園等公共空間延伸。
1975年春天,北島、芒克、趙振先、黃銳等人以及三位手里拿著野花的女性在潭柘寺游玩。
1975年秋天,北島、芒克和蔡其矯、陸煥興、申禮玲等一行人到北京郊區(qū)游玩。有意思的是在這十四個人中竟然有七個女性。這些穿著已經具有個性特點且已經有些時髦的女性在那個年代具有某種象征性。
1976年春天,北島和蔡其矯在北京的景山公園促膝談詩。
1977年春夏之交第一次到北京的舒婷和北島、芒克、蔡其矯、艾未未等人盡興游玩并合影留念(那個年代能用照相機留下影像已實屬不易)。同年10月舒婷再次來北京,在八達嶺長城與北島、蔡其矯等游玩。
1977年夏天,北島、蔡其矯、邵飛(當時北島的女友)等前往北京郊區(qū)的櫻桃溝郊游。
1977年秋天,北島、芒克、蔡其矯、黃銳、趙振先以及另外三位女性在北京郊區(qū)門頭溝游玩。
在這些游歷中我們可以很多次看到蔡其矯的身影。顯然,這位居住于北京和福建兩地的“候鳥”詩人將南北兩地的詩歌信息進行了責任性和及時性的傳遞。而舒婷加入“今天”就是直接來自于蔡其矯的引介。福州、廈門等地的文學青年如舒婷、金海曙等從蔡其矯這里最先了解到北京“地下”詩歌的狀況,而北京的詩歌狀況又最能代表當時全國的政治和文化的最新動向。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公園、北海公園以及玉淵潭公園在當時“今天”詩人活動中曾經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先鋒詩歌在公共空間里的進行正體現了這一時期所特有的啟蒙精神和公眾意識。從詩歌功能而言當時的詩人都希望以詩歌的方式參與民主、自由的群眾性運動。當波德萊爾等詩人在巴黎的各個公園里游蕩的時候,公園就不能不成為這些精神上的波西米亞者一個重要的空間——“公園——詩中提到它們時稱之為‘我們的花園——向城市居民開放,他們陡然地向往著巨大的、周圍封閉的公園。到這些公園去的人們并不全是在游蕩者身邊亂轉的庸眾”[6]。而新文學年代的胡適除了在后門里鐘鼓寺胡同14號的家里與北京以及各地文人交流之外還經常到公園里去與朋友散步交談。而在二戰(zhàn)結束后的日本,尤其是60年代由于經濟和居住條件等諸多問題,很多年輕人在晚上不愿意擠到那些狹小的閣樓上去而來到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的公園里。這些公共空間已經因為那些青年男女的到來而帶有了某種隱秘性,尤其是在夜晚公園黑黢黢的角落里。但是這些青年男女在約會和接吻的時候卻沒有注意到那些帶有夜拍功能的相機早已經對準了他們。當這些照片在媒體上公開的時候,很多日本青年無比憤怒,為此成群結隊的上街游行活動開始了。
玉淵潭公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西三環(huán)內。文革時期曾有很多作家和名人在這里含冤自殺,比如著名的國家隊乒乓球運動員、世界冠軍容國團就是在一個清晨穿戴一新在八一湖南岸的一個小土坡的樹林里上吊。而就是在八一湖畔的中心空地上,北島、芒克等人在這里進行迎接一個即將完全解凍的詩歌時代的到來。當時《今天》編輯部成員每人胸前都別著藍白相間的有機玻璃制作的徽章。當時的音響擴音等設備是徐曉從當時所在學校里借出來的,而沒有調好的擴音器不時發(fā)出刺耳的噪音和嘶鳴。北島、芒克等“今天”詩人以及朗誦者在空地的中央,四周的草地和緩坡上是成百上千的觀眾,其中有大學生、工人、游客、無業(yè)者、文藝青年、公安、便衣……。這里面甚至有文革當中的學生領袖和風云人物,還有高干子弟,“還有一些不修邊幅、形象怪異的人。他們剃著光頭、留著絡腮胡,穿著破舊的中式對襟小褂或發(fā)白的中山裝,光腳穿著圓口布鞋”,“他們叼著煙斗(或不叼煙斗)諱莫如深地笑著,在他們的門徒的簇擁下活像是亂民之首”[7]。當時有女孩朗誦方含的《在路上》,陳凱歌朗誦食指的《相信未來》。當江河正在面部繃緊有些緊張地朗誦自己的詩歌時,不遠處的一個女大學生正在翻越草坪的護欄。這次朗誦會現場有眾多的警察和便衣在檢察和維護秩序,這也因此更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參加這次朗誦會。這種自發(fā)而壯觀的“民間”場面在1990年代基本絕跡。會后,北島和芒克為了避難跑到當時陳凱歌在北京電影學院(朱辛莊)的大學宿舍并結識了田壯壯。endprint
4
北島曾經在1980年代初期翻譯過瑞典詩人特朗斯特羅姆的詩《寫于1966年解凍》。顯然對于北島這一代人而言,對文革年代的回憶和反思成了必備的功課。在七八十年代以北京為代表的“今天”詩人和朦朧詩潮顯然成了一種主導性的北方詩學。北方詩歌在漢語詩歌史上呈現出罕見的耀眼光芒。“今天”顯然在經過短暫的禁錮之后迎來了日久彌新的神奇力量,它至今仍然延續(xù)和強化的詩歌傳奇成了二十世紀中國漢語詩歌史上少有的奇跡。難怪柏樺等西南的“第三代”詩人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時至今日,當我們回憶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今天派最活躍的那段歷史時,我們仍然不覺驚嘆:‘今天派帶給我們的神話是罕見的,也是永遠的。它通過幾個人,一些詩就完成了對一個偉大時代的見證”[8]。遠在鼓浪嶼的舒婷在1977年的一個夜晚第一次讀到手抄本的北島詩歌的時候其感受卻不亞于一場八級地震,“北島的詩的出現比他的詩本身更激動我。就像在天井里掙扎生長的桂樹,從一顆飛來的風信子,領悟到世界的廣闊,聯(lián)想到草坪和綠洲”[9]。而自“今天”之后,“第三代”詩人中只北京的顧城、駱一禾、西川以及來自安徽而寄寓昌平的海子等極少數詩人在身后獲得過這種“榮光”。而隨著寫作和時代語境的雙重轉換,一個不再產生“傳奇”和詩歌英雄的年代已經不可避免地降臨。但是即使到了1980年代末期,在南方詩人柏樺眼中“一個外省詩人只有到北京得到承認,才算得上成功”[10]仍然具有某種普遍性。
盡管遠在貴州的黃翔、啞默等人創(chuàng)辦民刊《啟蒙》要早于《今天》且這些西南詩人的詩歌行動要遠遠比北島、芒克等這些北京詩人更激烈、更直接、更非常規(guī)化,但是他們這些“過渡性詩人”[11]以及他們的詩歌遠遠沒有被更廣泛的范圍認可。盡管黃翔和啞默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比如他們多次到北京活動希望爭取更多的人來認可。甚至黃翔和啞默在1980年代來北京的時候還專門找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的王富仁先生,那時北京的高校是貴州詩人重點活動的目標。在1986年8月31日寫給啞默的回信中,可以看到王富仁起初對這些遠道而來的外省詩人是持有戒備和警惕心理的,但是王富仁仍高度肯定了啞默和黃翔的詩歌,“黃翔同志的詩我已經讀了很多”,“他的詩是使我的心靈最受擾動的一個。這是一個紅色的詩境,是從肉里騷動著的不安的靈魂,顫動的靈魂,有時它又是一個混茫的深無底極的幽黑的宇宙,我們人類便在這樣一個幽黑的宇宙中來,又將到這個幽黑的宇宙中去,它就是我們的生命的底蘊,是我們的詩的底蘊,他表現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的奧秘”,“我敢說,黃翔同志的那些好詩,是不帶一點虛偽的真的生命,活的靈魂,奔涌著的人的血與肉”[12]。但是這種來自“北方”肯定的聲音仍然是相當微弱的,仍處于極小范圍的私人之間的交流,而不可能在更廣范圍內傳播和認可。甚至黃翔等西南詩人在當時的詩壇“泰斗”艾青這里還吃了閉門羹。這導致了貴州詩人的強烈不滿,他們甚至聲稱要把艾青埋進棺材里去。
盡管1980年代四川詩人鐘鳴借很多機會向國內和國外介紹黃翔這些詩人,但是直至1990年代這些詩人才首先被西方“認可”,并且黃翔和妻子還遠渡重洋到美國定居。直到今天,在眾多的當代先鋒詩歌選本和朦朧詩選本中,在1990年代以來“重寫”詩歌史的浪潮中較之北島、芒克、顧城等北方詩人,黃翔、啞默等人仍處于邊緣的位置。而反過來同一時期的北島等北方詩人,他們的詩歌傳奇、英雄故事和詩歌文本卻都被罩上了巨大的光環(huán)。盡管他們的詩歌也曾在一個時期內不被官方和主流認可。
黃翔在給鐘鳴的一封信中曾激烈地表達對北方詩人和“今天”的不滿,“北京的一些人把中國當代詩歌的緣起總是盡可能回避南方,老扯到白洋淀和食指身上,其實是無論從時間的早晚,從民刊和社團活動,從國內外所產生的影響都風馬牛不相及。食指的意識仍凝固在六十年代末期,至今仍堅持‘三熱愛,無論過去和現在思想都非?!y(tǒng)和局限。他當時的影響僅局限在小圈子里,而不是廣泛的社會歷史意義。我想這是公允的”[13]。顯然這種說法有失公允而過于主觀臆斷。實際上,無論是黃翔當時對《今天》的微詞,還是后來人們對這份刊物的極力追捧似乎都忽略了這份民間刊物的命運并非一帆風順。1985年冬天,北島、芒克、多多、顧城和徐曉等一行人踩著厚厚的積雪到北京大學參加校學生會舉辦的藝術節(jié)。當走進階梯教室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想到大學生對《今天》的了解和認識甚至已經達到了無知和冷漠的程度,“北島開始回憶《今天》。我不知道坐在講臺上的《今天》元老和主力們當時有怎樣的感受,大學生們對這一話題的茫然和冷淡深深刺痛了坐在觀眾席上的我,我覺得受了傷害,并且為這些無從責怪的學生感到悲哀,我甚至想走上講臺,講述我們當年承擔的使命和風險,我們所懷的希望和沖動……那時離《今天》??挥兴哪辍盵14]。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以大學校園為交流空間的校園詩人紛紛油印詩集創(chuàng)辦同仁刊物。1982年貴州“崛起的一代”成員吳秋林、黃健勇、瞿巍和張時榮油印詩集《三簽名》。1982年到1984年時為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生的陳東東、王寅和陸憶敏等創(chuàng)辦不定期的油印詩刊《對了,吉特力治》、《地下餐室》等近20期。這已經成為“第三代”的校園詩歌崛起的重要現象。而這種創(chuàng)辦刊物的熱潮其直接導源就是以北島為首的“今天”的影響,“新一代詩歌正醞釀著。藍色封面的《今天》,給當時許多人帶來了新的顫栗——盡管,這顫栗因各種偶然原因,在我身上反應微乎甚微,傲慢,不善學習,奇思怪想,但它在南方碰撞的痕跡,卻為我親眼所見。這是一條游動的怪魚,皮膚粗糙,但摩擦生電,它的氣泡,直接噴濺到正煥發(fā)的春天的粉刺上。春天,——啊春天,那時正缺乏特征和意義。必須賦予它充實的意義,賦予它正顯露的生動性”[15]。作為北島(北京六建工人)、芒克(造紙廠的臨時工)、江河(街道制藥廠)、舒婷(建筑公司臨時工、宣傳員、統(tǒng)計員、爐前工、泥水匠、織布廠的紗工、擋車工、燈泡廠焊工)、趙南、方含(電焊設備廠)、周郿英(自動化儀表廠)等“工人階級”創(chuàng)辦和參與的《今天》對于以大學生為主體的“第三代”詩歌卻產生了重要影響。發(fā)行1000多份的《今天》已經在全國產生了持續(xù)性的“波動”與震蕩。雪片一樣的讀者來信以及外省的讀者和青年作家來編輯部“朝拜”成為普遍現象。而北島、芒克、趙南等人的家則成為文學沙龍和作品討論的據點,外省的黃翔、韓少功、孔捷生都曾與“今天”發(fā)生關系。而外地的民刊和社團更是頻頻與《今天》接觸,比如南京的“我們”和“他們”。正如韓東所說的“我本人便直接受惠于《今天》的啟蒙,是在它的感召下開始寫作的……《今天》在我看來不僅是一本文學刊物,不僅是一群寫作的人以及某種文學風貌,更是一種強硬的文學精神”[16]?!督裉臁吩谌珖髮W校園的傳播占了主體地位,時在武漢大學讀大學二年級的湖北青年王家新也接觸到了《今天》,并指出“它喚醒并激動了整整一代人”。徐敬亞則回憶了當時自己在吉林大學中文系上學時讀到《今天》的激動情形,“1979年秋,我突然收到從北京寄來的《今天》。是創(chuàng)刊號?!娺€可以這樣寫?!我當時完全被驚呆了。最初,它很秘密地在我們《赤子心》詩社內部傳閱。后來,那本珍貴的油印刊物,傳到了宿舍。最后,我們吉林大學中文系204寢室的12名同學一致決定,由一個人朗誦大家聽:‘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我至今還能清晰地記得那種精神上的震撼。它是一根最細的針的同時它又是一磅最重的錘……那樣的震撼,一生中只能出現一次”,“正是在一種近于癡迷的閱讀沉醉中,我陸續(xù)用筆寫下了我最原始的一些讀后斷想,并命名為《奇異的光———今天詩歌讀痕》。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寫詩歌評論。我把文章寄給了‘劉念春后,竟收到了北島的回信。后來,它被發(fā)表在《今天》最后一期第9期上。在最后一段,我寫道:‘我敢假設:如果讓我編寫《中國當代文學史》,在詩歌一頁上,我要寫上幾個大字———在七十年代末詩壇上出現了一個文學刊物:《今天》”[17]。endprint
5
說到《今天》我們還不得不注意到北島的母校北京四中的重要性。
文革期間《中學文革報》、《新四中》、“新四中公社”以及紅衛(wèi)兵組織“北京四中井岡山革命軍”成為北京四中的標志。盡管《中學文革報》還不能與當時清華大學的《井岡山》相比,但是在全國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影響。當時《中學文革報》接到的全國各地的讀者來信數量巨大(據統(tǒng)計除了西藏和臺灣,各地都有來信),以至于相關人員只能蹬著三輪車到郵局去取。這所全國聞名的重點中學以及在北京公共空間里的重要性都使得北島無形中獲得了空間上的優(yōu)勢和文化資源。
當時北島(68屆高一5班學生)和同學牟志京(北京四中67屆高二2班學生)與當時因寫作《出身論》而聞名的風云人物遇羅克之間有著密切的文學交往和讀書活動。北京四中68屆初一2班的陳凱歌赴云南插隊前夕與父親陳懷皚專門到天安門廣場前合影。面對鏡頭,父親笑逐顏開,而陳凱歌的眼睛卻有意避開了鏡頭,表情沉重,目光有些迷茫。1967年4月《中學文革報》??螅仓揪?、陶洛誦、遇羅文、楊百朋、吳景瑞、王建復等一行離開北京前往成都。峨眉山、洗象池、報國寺以及九老洞為這些北京的中學生提供了一次少有的放松機會。然而已進入武斗階段的成都給這些北京的紅衛(wèi)兵小將們也帶來也空前的緊張感,“位于四川盆地的成都房屋、商店、機關、飯店……凡能涂漆的地方都被刷上紅油漆,美其名曰:‘紅海洋,紅心向著紅太陽。去年十一月初碧珳來時,人們的狂熱僅僅限于夜里聽見‘最高指示頒布,從被窩里爬起來游行歡呼。事隔不到半年,成都已經變成一個戰(zhàn)場,兩派忙于建墻頭堡壘、戰(zhàn)壕工事,推土機像坦克一樣橫沖直撞,‘叭‘叭的炮聲不斷,飛機場被沖擊,人們互相警告:‘水井里被投了毒,小心。大街上,有一派抬著一個年輕姑娘的鑲黑框的肖像游行,武斗中,她是位勇敢的機槍手,在掃射對方的時候,中了流彈犧牲,成為她所屬派別的哀悼對象和學習榜樣。”[18] 牟志京和毛子(在陶洛誦的小說中二人被化名為瑞陽、童志俠)甚至在貴州某車站被查處,無奈之下冒險爬火車。甚至更具有傳奇性的是牟志京等人居然偷渡到越南并且還受到了越南軍人的熱烈歡迎。顯然這些熱血激蕩的年輕人受到了切·格瓦拉“國際共產主義”精神的巨大鼓舞——“晚上宿營時,估計已進入越南,百感交集,我在手電筒下寫了很長的日記,其中有對父母的歉意,對祖國的離別之情,以及對前景的期望。夜里夢到西貢,夢見電影院門口有許多外國電影海報”[19]。這與歐洲的那些不斷漂泊和動蕩的“迷惘的一代”是何其相似!1969年春天,牟志京與鮑有悌前往白洋淀去找插隊的吳世陸。而更富有戲劇性的是牟志京竟然此后稀里糊涂的開始了白洋淀的插隊生活。透過后來牟志京插隊白洋淀時期的一張照片,這個北京的高中生已經和當地農民沒有太大區(qū)別。在白洋淀的堤岸上,他穿著一件襯衣,頭頂一個草帽。而當時北京四中插隊到白洋淀的人不在少數,比如史康成(68屆高一5班)等。趙京興認為當時插隊的地方有兩個是特別迷人的:一個是白洋淀,一個是東北的莫力達瓦,“這兩個地方不僅收入高,而且風景優(yōu)美適于生存,一個是草原牧區(qū),一個是北方的魚米之鄉(xiāng)。”[20]北京四中66屆初三3班的趙京興和插隊到白洋淀的女友師大女附中的陶洛誦后來因言獲罪在1970年1月一同入獄則成了轟動一時的事件[21]。趙京興在日記中曾有這樣極具挑戰(zhàn)性和預見性的話——“伴隨著人們的地下活動,將會出現新的歷史舞臺”。后來,陶洛誦將入獄和文革期間的讀書、寫作和串聯(lián)的相關情節(jié)寫進了自傳性小說《留在世界的盡頭》。在陶洛誦看來趙京興更像是一個哲學家,正如她在寫給趙京興的信里所說的“少女面前站著一個十八歲的哲學家”。而1968年10月趙京興寫完著作《哲學批判》后在扉頁上寫下的是:“獻給我親愛的朋友,不倦的真理探索者陶洛誦”。陶洛誦早于趙京興半年出獄,迷茫和痛苦中的她踏上了去往白洋淀的火車。她在邸莊做起了民辦教師。
6
文革結束后,在1978年10月到1979年6月間風起云涌的民主運動中民刊成為爭得自由和話語權的重要渠道。在1978到1979年之間從北京到外省的各種傳單、小冊子和民刊簡直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而到1979年底和1980年初風起云涌的民刊潮漸漸平息。而在眾多的民刊中,1978年末出現的《今天》無疑是影響最大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今天》有效的傳播方式。換言之,《今天》是相當重視詩歌的傳播功能和社會效應的。無論是《今天》編輯部的成立(1978年10月)、《今天》的創(chuàng)辦(1978年12月23日)、“今天”叢書、3期非正式刊物,還是規(guī)模巨大的詩歌朗誦會、讀者交流見面會、民刊之間的聯(lián)誼會以及詩人之間的日常交往都從不同側面凸顯了這一刊物的廣泛影響力。
民刊的創(chuàng)辦以及仍然帶有“地下性”的方式不僅在當時全國各地的詩歌圈子中迅速傳播,而且對1980年代中后期大面積涌現的詩歌民刊無疑有著很大的影響。于堅等“第三代”詩人就認為沒有《今天》就沒有朦朧詩,而沒有《今天》也沒有《他們》與《非非》。北島在《今天》創(chuàng)刊號上的發(fā)刊詞《致讀者》可以看出一代人不無強烈的詩歌史意識并且張揚出新一代人強烈而迫切的希望登上時代舞臺的心理,“歷史終于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唱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裉?,當人們重新抬起眼睛的時候,不再僅僅用一種縱的眼光停留在幾千年的文化遺產上,而開始用一種橫的眼光來環(huán)視周圍的地平線了。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價值,從而避免可笑的妄自尊大或可悲的自暴自棄。我們的今天,根植于過去古老的沃土里,根植于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信念中。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尚且遙遠。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講,今天,只有今天!”[22]現在看來《今天》以及由此形成的“今天”詩群已經在新詩史中確立了經典地位,但是這份“同仁”刊物由于一代人的整體性格特征和顯赫的時代政治背景而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盡管這一傾向是通過“先鋒”的姿態(tài)和啟蒙的立場來實現的[23]。這種政治傾向不是通過黃翔那樣直接和政治對抗的手段,而是采取了文學的方式,即通過詩歌和小說來表達這種政治情緒和懷疑立場以及反抗精神。《今天》創(chuàng)辦第一期后,七位編委中除了北島和芒克其余五人的退出,其分歧不僅在于這些作品自身不無強烈的與主流對抗的現代主義色彩和個人化的懷疑和反抗立場,而且也與當時的其他民刊更為激進的政治立場有關。而早在1972年2月北島在寫給友人的信中就已經表達了同《今天》的立場一樣的個人信仰和“政治”態(tài)度,“你忽略了一點,沒有細看一下你腳下的這塊信仰的基石是什么石頭,它的特性和它的結實程度,這樣就使你失去了一個不斷進取的人所必需的支點——懷疑精神,造成不可避免的致命傷”,“我相信,有一天我也不免會有信仰,不過在站上去之前,我要像考古學家叩叩敲敲,把他研究個透徹”。在北島等人組織的第一次詩歌朗誦會上,也就是1979年10月21日,北島特意選擇了非常具有政治性和挑戰(zhàn)性的詩歌進行朗誦?!督裉臁返陌l(fā)刊詞以及將刊物命名為“今天”都帶有極強的在時代轉折點上為自己“占位”的時間進化論傾向。甚至還帶有將《今天》以及“今天”詩人的寫作與此前的寫作方式對立和割裂的時代特征。而這種特征顯然更為符合此后文學史對“新時期”文學的認定與評估。隨著時代語境的變更1990年代的詩歌民刊和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民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由歷史語境的差異構造出的刊物和詩人的意義和價值明顯不同。endprint
而在空間構造上考察,《今天》自誕生之日起其宣傳的重點就是西單民主墻、天安門廣場、王府井、圓明園、北沙灘文化部大院、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這樣最容易引起公眾效應的“敏感”地帶。
這些帶有政治、文化與文學象征意義的空間顯然在當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盡管《今天》企圖以純文學刊物的姿態(tài)出現,但富有意味的是,《今天》的誕生、傳播和相關的活動卻帶有非常鮮明的“地下黨”式的極強的目的性與策略性。當這份油印的刊物以散頁的形式張貼在重要的公共空間的坐標和節(jié)點上的時候,這種特殊形式的詩歌傳播形態(tài)在當時時代的轉折點上不能不引起當時讀者甚至官方的好奇心和關注,“在一年中天黑得最早,也是北京最冷的日子里,我在出版社門口看到幾個正在張貼油印宣傳品的青年,其中一個就是趙振開。他們蹬著平板三輪車一天內跑了幾十里路,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張貼自辦的文學刊物。天已大黑,看不清刊物的內容,但自辦刊物這種形式本身足以使我興奮和激動”[24]。值得注意的是,收藏《今天》以及眾多文革時期先鋒詩歌資料的趙一凡就住在朝陽門前拐棒胡同,而胡同口即是人民文學出版社。趙一凡的住所是“地下”的油印和手抄詩歌的資料庫和傳播基地,而咫尺之遙的即是國家最重要的文學出版機構。前者和后者之間的這種奇妙甚至緊張的空間關系,現在看來是富有強烈而豐富的象征意味的。這也是《今天》這樣的刊物在當時選取的一個最好的觀察角度和精神基點。位于朝陽門內大街166號的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由東四頭條4號文化部東院遷入現址)已經成為當代文學的一個象征。這座五層樓高的建筑盡管已經顯得有些低矮,但是因為這里曾聚集了馮雪峰、聶紺弩、牛漢、綠原、巴人、樓適夷、嚴文井、韋君宜、秦兆陽、舒蕪、孟超、林辰、蔣路等知識分子群落(這一群落由作家、詩人、翻譯家、編輯家、評論家組成)而成為當代中國文藝運動中一個重要的公共空間。人民文學出版社作為當時最高和最具權威性的國家級文學出版機構(甚至被稱為“皇家出版社”)已經成為中國作家和知識分子心中的一個“圣殿”。這也是為什么在1978年冬天北島和芒克等在這里張貼剛剛油印完畢的《今天》的原因了。而北島和牛漢的詩歌交往顯然值得注意。在老一輩詩人中牛漢和蔡其矯對北島等“今天詩人”予以了相當多的關注和扶持。牛漢和北島在文革的后期結識并迅速成為忘年交,北島經常到人文社和牛漢在八里莊的家里談詩。牛漢是為數不多的在第一時間能夠讀到北島詩作的讀者,《今天》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原稿北島都曾讓牛漢過目并提建議。
7
而《今天》之所以能在青年詩人、大學校園尤其是南方的校園和大學生中產生如此廣泛甚至不可思議的影響(比如于堅、韓東、柏樺、鐘鳴、王寅、陸憶敏、翟永明、歐陽江河等等代表性的“第三代”詩人)一定程度上來自于它占據北京的空間文化上的優(yōu)勢和資源。當1983年顧城要到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最大的階梯教室做詩歌講座的消息在校園和上海詩歌圈子傳開來的時候,甚至當時正在播放最受年輕人喜歡的鄧麗君歌曲的四喇叭的收錄機都被狂熱的詩歌青年扔在了一邊。而當時的陳東東和王寅故意不想參加顧城的演講可以體現出南方詩人對北京詩人的集體性的焦慮——崇拜和挑釁,嫉妒與不滿。結果卻是陳東東和王寅仍然抵擋不住巨大的誘惑,當他們從階梯教室的后門悄悄走進來的時候火熱的場面仍然出乎意料,“階梯教室里黑鴉鴉的坐滿了人,最下面的講課區(qū),顧城并沒站在中間,而是斜坐在邊角一張高背椅子上。日光燈的關系吧,他的臉色跟他身上那件過大的米色風衣十分接近。他在小聲說話,似乎在自言自語,離他最遠的我們一點都聽不清。我們中有人發(fā)出了不耐煩的聲響。那聲響太大,黑鴉鴉里面很多人吃驚地回過臉來。那么我們就趕緊撤離,耳邊刮到歷屆生阿姨的一句不滿:‘格幫小赤佬啊……”[25]。而在一些南方詩人看來,《今天》的成功與《啟蒙》的失效在于前者的核心人物更為深謀遠慮,對政治懷有警覺,地理位置也占上風。在一個仍然沒有完全開放的年代里,地理位置在當時的民刊和詩歌運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確實是有很大差別的?!督裉臁肥潜本┑目?,而北京作為與外省相對的一個權威文化空間顯然獲得了天然的優(yōu)勢和話語權力。無論是王府井、天安門,還是西單民主墻顯然都成了文化和文學的坐標,“近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在北京,要醞釀很久,而風頭,卻常常起自沒什么醞釀過程的外省,最后,自然又在北京形成高潮和結果(例子是“五四”和“四五”運動)。在不嚴格的歷史學意義上,‘朦朧詩也應驗了這點。從規(guī)???,‘白洋淀詩群,北京60年代到70年代的沙龍,較之外省,似乎更有說服力”[26]。在1978年,西單民主墻成為政治控訴的地帶,各種大字報和傳單吸引著上下班的人們和外國的記者。盡管當時人們仍穿著藍色或灰色的衣裝,但是個性和自由的氣息已經開始顯現。而張貼在這里的《今天》作為文學刊物顯然在眾多的政治性大字報中具有某種新奇性和特殊性。這也成為那一年代受禁錮的人們接受和追捧這一刊物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還在于《今天》這份刊物的傳播方式以及其所負載的文學功能填補了當時日漸開放卻缺少真正文學刺激和文學營養(yǎng)的真空。精神上嗷嗷待哺的青年,剛剛走出慘烈的政治運動不久的一代人正需要這種文學的啟蒙以及自由、開放精神的叩擊。同時在一體化的公共媒體時代,這些散發(fā)著油墨清香的“民間”刊物以溫暖的方式撫慰了年青人的精神吁求。《今天》上所發(fā)表的作品,尤其是詩歌和為數不多的小說,這些帶有現代主義特征、理想主義情懷、浪漫主義和啟蒙立場的作品與當時校園和社會上流傳的文學作品之間仍有不小的差異。這種差異、個性和陌生化的強烈刺激在當時的語境之下更是被夸張性地呈現出來,甚至在越來越廣泛的傳播和接受過程中《今天》和“今天”詩人的這種差異、個性和陌生化被經典化、傳奇化和歷史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種詩歌民刊的傳播都會有重要的“中介人”和“交通員”,比如趙一凡、周忠陵、黃貝嶺(貝嶺)、孟浪(原名孟俊浪)。黃貝嶺在北京圈子之外傳播《今天》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個留著披肩長發(fā)、穿著相當時髦的北京青年經常大包小包的背著《今天》這樣的民刊到全國各地交流。以上海而言,陳東東、王寅、孫甘露等人都受到了黃貝嶺所攜帶的《今天》等民刊以及北方詩歌的影響,“他提起最多的名字是北島,愿意以北島的發(fā)言人姿態(tài)在我們這些遠離中心的初出茅廬者面前講一些引人景仰的話。他曾語焉不詳地說起北島看我們小雜志的反應,印象中那似乎是沒有反應。他要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是,‘北島知道你們,他覺得這對我們是鼓勵。當時,對我們這也的確是鼓勵?!盵27]endprint
相比照《今天》全國范圍的廣泛傳播,貴州的《啟蒙》就更多是“自產自銷”。盡管貴州詩人嘗試到北京等敏感地區(qū)進行傳播,但最終其傳播范圍和社會影響是有限的。而當時《今天》在中國的影響是難以想見的,幾乎成了風向標的作用。后來成名的幾個先鋒小說家如蘇童和孫甘露以及陳染、林白等最早寫詩都是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北島等人的影響。當時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上學的蘇童經中學同學王寅影響,最早嘗試寫作詩歌,甚至在與王寅以及其他朋友的通信中他經常抄錄一些詩歌作品。
我們今天研究“今天”詩群的時候幾乎完全將視野和光環(huán)投注在北島、芒克等這幾個人身上,而曾經以青春、熱情的無私奉獻和義務勞動方式的參與過《今天》活動、刊物出版的“無名”者中只有極少數的幾個被《今天》的當事人在回憶文章中提到過名字。而更多的則可能永遠沉默于歷史冰山下的無聲漩流里。徐曉、鄂復明、周郿英、李南等參與《今天》的人物我們已經在《沉淪的圣殿》和《持燈的使者》等書中看到了他們當年依稀的身影。而小英(崔德英)、李鴻桂(桂桂)、陳凱燕、程玉、陳彬彬、張黃萍以及其他不知名的“今天”外圍的年輕女性則幾乎被其他“今天”詩人英雄般的高大身影隱沒于歷史的黑暗之中。我們只能在少得可憐的相關回憶和敘述中看到她們極為模糊的場景和不多的細節(jié)。
場景之一:狹窄的房間里一個身段苗條、穿著發(fā)白的軍上衣的漂亮女孩在爐子上煮著面條。旁邊是芒克和嚴力[28]。
場景之二:桂桂是一名護士,也是詩歌愛好者,她與北島在大街上的“接頭”暗號就是手里拿一本《今天》。
場景之三:小英當時是北京一家國營棉紡廠的普通女工,為了參與《今天》經常請假曠工,最后被工廠除名。后來她竟然患上精神分裂癥,時至今日仍在精神病院。
8
而“今天”的廣泛傳播除了一般意義上我們經常談論的詩歌和小說等作品以及這些“今天”詩人的交游和活動有關之外(比如北島等人曾數次到南方宣傳“今天”,即使距北京3000多華里的貴陽也在北島的視線之內),還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圍繞著“今天”以及在“星星畫展”和中國繪畫史占有一席之地的先鋒畫家們,如鐘阿城、栗庭憲、曲磊磊、周邁、王克平、馬德升、嚴力等人。這些先鋒畫家為《今天》所做的插圖以及天藍色的封面(當時北島等人最初將《今天》的封面設計為黑色,遭到印刷廠的拒絕,顯然黑色帶有更強的政治隱喻色彩)今天看來仍然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沖擊效果。這種比詩歌更為直觀和形象的畫面無疑在很大程度上以更為有力的方式成為引領和影響當時青年人的宣傳方式。我們可以看看曲磊磊的兩個木版畫,《捆縛在我手臂上的太陽》和《我贊美祖國英雄的降臨》。高大的巨人英雄,強壯的體魄,伸展的雙臂,長城、星星、太陽、鎖鏈、嬰兒、高山都成為那個時代最具標志性的形象和標識。從這兩幅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青年藝術家身上和當時的“今天”詩人一樣帶有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其不無張揚的啟蒙立場和精英意識是對五四以降而在建國后被長期中斷的現代主義傳統(tǒng)的重新接續(xù)。
同時,北島和芒克的性格和個人魅力在“今天”的傳播著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當南方詩人鐘鳴在1983年第一次在歐陽江河家里見到北島的時候,北島留給鐘鳴的印象應該在南方詩人中具有代表性,“我們開始交談。他的分寸感,很快就讓我明白,他何以會成為佼佼者。而且會永遠隨身成為道德的力量。他近乎枯燥的嚴肅,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29]。在北島和芒克身上我們看到了純正的北方性格,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他們具有更強的理性精神和深厚的力量。這可以從北島一生中所有照片中幾乎同樣的不茍言笑的矜持和嚴肅的表情中可以看到。這非常像北京話與四川方言之間的巨大差異,前者更為注重腔調和分寸感。這正體現了北京文化的委婉、謙恭和溫雅。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從早期貴州的野鴨塘沙龍再到后來的“啟蒙”、 “解凍社”、“崛起的一代”,還是更為復雜的四川詩歌的“莽漢”、“非非”、“新傳統(tǒng)主義”之間的分歧和各自的“圈地運動”都呈現了南方詩人的“內訌性”、極強的個性和某些偏激的成分。實際上當時的眾多民刊都是倉促上陣并迅速夭折,不團結和短命成了這些民刊繞不過去的悲劇命運。盡管《今天》在第一期的時候也出現了分歧并且七位編委中除了北島和芒克,其他人(黃銳、劉禹、陸煥興、張鵬志、孫俊世)都宣告退出,但是很快就被重新洗牌后統(tǒng)一得步調一致了[30]。而更為重要的還在于在眾多的民刊中《今天》上發(fā)表的作品是第一個甚至也是唯一的被當時官方的主流刊物所接受的,如后來的《詩刊》、《安徽文學》等都轉發(fā)過《今天》上的作品。所以,黃翔等人尷尬的詩歌命運成了“外省”處境的象征,即使在此過程中有詩人不遺余力地推捧黃翔但是仍然效果微弱[31],“黃翔最后艱難而幼稚地犧牲在他的地理位置上,——外省詩歌變成了一場自制的政治革命,付出的嗓音和胸腔共鳴,‘死亡朗誦不光是音量問題,也不光是農業(yè)型的赴京告狀”[32]。較之貴州這些外省詩人的急躁和急功近利的過于自我膨脹,北島等這些“今天”詩人因為地理上的天然優(yōu)勢和對北京政治和文化形勢的最為準確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冷靜的姿態(tài)而贏得了那個時代和歷史。幾次大型的詩歌朗誦會和讀者見面會顯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以特殊的方式將《今天》的影響推向了一個高潮,也從而在更大范圍內產生影響。盡管黃翔等貴州詩人曾在70到80年代六次進京,以大字報、朗誦、演講等形式在天安門、王府井和西單進行詩歌宣傳,但是其后來以及在當時的影響都很難和北島們比肩。這除了《今天》和《啟蒙》的辦刊方向以及創(chuàng)辦者的性格、思路的差異之外,還在于北島等北京詩人獲得了一種天然的地理和文化的優(yōu)勢。北島等人組織的幾次大型的公開的詩歌朗誦活動盡管也有大量的警察、便衣和安全部的人在現場“管理”,但是每次都如期和圓滿舉行。這很大程度上在于當時的公檢法和文化部門對北京本土詩歌和文學活動的“網開一面”,而對于像黃翔等這樣的“外省”詩人的活動則要嚴酷得多。這從黃翔等人當時的命運遭際可以很清晰地呈現出來。
注 釋:endprint
[1] 類似的1976年文白洋還寫有《慶祝揪出四人幫》、《除害益民頌》、《地震》、《聞除四害為民伸冤》等比較浮泛的詩作。
[2] 楊東平:《城市季風》,東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205頁。
[3] 見劉禾主編的《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一書的封底,汪暉語。
[4] 劉禾:《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頁。
[5] 田曉青:《13路沿線》,《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頁。
[6] 本雅明:《發(fā)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譯,張旭東校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92頁。
[7] 田曉青:《13路沿線》,《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頁。
[8] 柏樺:《今天的激情:柏樺十年文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頁。
[9] 舒婷:《生活、書籍和詩》,《沉淪的圣殿:中國20世紀70年代地下詩歌遺照》,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頁。
[10] 鐘鳴:《回顧,南方詩歌的傳奇性》,《北回歸線》,1995年。
[11] 謝冕:《20世紀中國新詩:1978-1989》,《詩探索》,1995年第2輯。
[12] 《大騷動》,1993年第2期。
[13] 鐘鳴:《旁觀者》(第2卷),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68頁。
[14] 徐曉:《<今天>與我》,《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頁。
[15] 鐘鳴:《旁觀者》(第2卷),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685頁。
[16] 見劉禾主編:《持燈的使者》一書的插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7] 徐敬亞:《中國第一根火柴》,《南方都市報》,2008年6月1日B33版。
[18] 陶洛誦:《留在世界的盡頭》,電子版。
[19] 牟志京:《似水流年》,《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島、曹一凡、維一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版,第41-42頁。
[20] 趙京興:《我的閱讀與思考》,《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島、曹一凡、維一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版,第354頁。
[21] 據趙京興自己的說法入獄時間是1970年1月,北島在相關文章中認為是1970年2月?!侗╋L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島、曹一凡、維一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年版。
[22] 《今天》,第1期,第1-2頁。
[23] 例如當年《今天》在北京的玉淵潭公園舉行的第二次詩歌朗誦會照之第一次朗誦更具政治傾向,而1979年10月1日為抗議“星星畫展”被取締而游行前芒克的發(fā)言和游行后北島在北京市委門口被成百上千的群眾所簇擁的演講顯然更具政治沖擊力。再有如徐曉所說的“《今天》曾以與官方文學抗衡的形象,以反叛者的姿態(tài),進入中國主流文化的格局,成為反主流的主流,因此她的影響力和意義是不容忽視的”,參見《<今天>與我》,《沉淪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李潤霞則認為《今天》是“非政治化”的“純文學立場”的刊物,而這顯然與事實相悖。參見李潤霞:《“文革”后民刊與新時期啟蒙運動——以<啟蒙>與<今天>為例》,《新詩評論》,2006年第1輯。關于《今天》的研究文章可參閱柏樺:《早期民間文學場域中的傳奇與占位考察:貴州和北京》,《今天的激情——柏樺十年文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 徐曉:《<今天>與我》,《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頁。
[25] 陳東東:《雜志八十年代》,《收獲》,2008年第1期。
[26] 鐘鳴:《旁觀者》(第2卷),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69頁。
[27] 陳東東:《雜志八十年代》,《收獲》,2008年第1期。
[28] 田曉青:《13路沿線》,《持燈的使者》,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頁。
[29] 鐘鳴:《旁觀者》(第2卷),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815頁。
[30] 第二期《今天》的編委除了北島和芒克外,增加了周郿英、徐曉、鄂復明、陳邁平、劉念春。
[31] 詩人張嘉諺在與鐘鳴的信中就談到從1980年到80年代中期無論是辦《崛起》還是1986年北京大學的首屆藝術節(jié)他都一直大力支持和宣傳黃翔,但最終都以失望和失敗告終。
[32] 鐘鳴:《旁觀者》(第2卷),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76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