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梅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打造生本、高效的課堂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課題。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打造生本、高效課堂,必須立足于當下語文教學的實際,真正了解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尋覓最佳的應對策略。
一、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
走進語文的課堂,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著實在令人擔憂:學生懶于讀書,懶于思考,口語表達能力太差。好多孩子站起來回答問題,往往冒出來的是一兩個詞語,很難用完整的句子來回答。書寫的基本功也不扎實,雖然天天在練字,但字依然寫得歪歪扭扭,不美觀,不和諧,而且有很多的錯字。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讀書,聲音不夠響亮,節(jié)奏不夠分明,尤其是不能夠自然地朗讀。
為何會如此?顯然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嚴重缺失。學生的基本功缺失的原因何在?原因很多,其中,與我們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關系。有些教師完全憑著自己的興趣教學,不管學生的認知程度如何,不管教材的閱讀價值與教學價值何在。只要把自己所感興趣的講出來,就是萬事大吉。有些教師為考試而教,自認為凡是能夠考的內(nèi)容,都要一一傳授給學生,把語文課文肢解成了各種語文試題的拼盤。有些教師把語文課上成了知識傳授課,認為只要把最重要的問題答案給學生整出來,便完成了教學任務。有的一堂課下來,從字詞的識讀到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再到寫法的學習運用,學生都蜻蜓點水般學過一遍。這令人禁不住蹙眉:課堂容量如此之大,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此之繁,學生到底能夠?qū)W到多少?
歸根結(jié)底,學生的語文基本功之所以會嚴重缺失,在于教師對學生和教材研究不透,把握不準;不關注學生的“學”,心中沒有學生。
二、應對策略
基于這樣的認識,要改變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可以采取以下應對策略。
(一)精心備課,研究學生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文本,領悟文本的價值所在。弄清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第一步,務必自己讀懂課文,弄清楚課文寫了什么,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第二步,想一想,這一課究竟要教什么。確定教學內(nèi)容,即確定教學目標。第三步,想一想,應如何教,理出教學思路。第四步,反思教學目標和教學步驟。是不是體現(xiàn)了“讓學”的思想?是不是能夠讓學生經(jīng)歷由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是不是有所取舍?
研究學生,就要充分了解學情,切實把握學生的認知基礎、情感狀態(tài)??紤]設置怎樣的教學活動,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如何啟發(fā)誘導,學生才能潛心會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才會幫助學生牢記所學并能鞏固提高。
此外,備課時,教師還應準備充足的課程資源,以便面對生成和課堂發(fā)展的實際,對教材內(nèi)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
(二)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努力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讓學生明白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眼睛要看著對方,認為對的,要點頭微笑,不對的可以舉手予以糾正。平時多訓練學生仔細聽講的習慣。
扎實訓練學生的讀書習慣。手捧書本,清楚響亮地念書;注意停頓、節(jié)奏的訓練。想方設法訓練說的能力。明確說的要求,淡化理解,多給說的機會。
認真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教給學生預習的步驟及方法。比如,設計預習單,讓學生依據(jù)預習單進行預習。此外,課堂教學要從檢查預習開始,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同時,這也是以學定教的體現(xiàn)。
(三)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
認知是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的自我建構(gòu)。學習過程中只有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定教,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所以,語文教學課堂,一定要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舞臺。
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我們的教學之所以繁雜、低效,就是因為教學目標不明確、不清晰,尤其是能力目標、方法目標不具體。一旦目標不清晰,教學步驟就會顯得拖沓,面對生成,就會顯得無能為力,不知如何應對。要把握好教學的起點。課伊始難度要低;陡坡起步,學生的思維容易“熄火”和“后退”。當然也不能過低,如果任何教學內(nèi)容都是“零起點”施教,也會讓學生感到無聊。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就要注意研究如何處理好整體感知的教學,注意研究如何由整體切入部分的教學,注意研究如何回歸整體的教學。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我們的課堂一定要努力教給學生一些可以操作的東西,讓學生能夠憑借它去探究,去自主學習。比如,圈畫關鍵詞語,獲取信息的方法。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應有的主導作用,把課堂讓給學生。教師應最大限度地退居幕后,傾聽、點撥、組織、總結(jié)、提升學生的學習。教師要仔細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對學生理解不準確或感悟不透的地方,及時給予點撥;當教學活動需要推進的時候,及時給予組織;當學生各抒己見,且都有些道理的時候,教師應及時給予總結(jié);當學生的認知或情感處于一個較低層面的時候,教師應及時給予提升。該放手時要放手,不要怕學生說錯,不要怕學生的回答對不符合自己心中的答案。但是,一旦學生的認知或價值觀出現(xiàn)了偏差,一定要引導過來。
總之,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自由馳騁,也要努力制造認知沖突,不斷激勵學生前進。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探究,共同經(jīng)歷生命成長的過程。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