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瑪央珍
摘 要: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guī)律,是某種人或事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所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作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心理效應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心理效應 班級管理 四個效應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人和人心靈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觸?!卑嘀魅喂ぷ鞲且婚T心靈的藝術。每個班級總有一些習慣不好、不愛學習,但情商很高,能量過剩的孩子,我所任教的班級也是如此。采用管理辦法后,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他們終于有了一些進步,我班獲得了學校的認可,多次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班集體。越是走近他們,越是深入他們的心靈,就越能感到心理教育對于他們的重要性和帶好班級的重要性。我一直在嘗試、在探索心理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結合近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下面我談談具體做法。
一、自我介紹中的“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它是指當人第一次與某人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xù)的時間長,對于一個人整體認識產生作用最大,因此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心理學強調:“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薄敖處熍c學生初次見面,特別是頭幾堂課給學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弊鳛樾掳嘀魅?,我對和學生的第一次見面做了精心安排,預設目標和環(huán)節(jié),面帶笑容地在班門口迎接每一個新生,新生黑板簽名,拍下進班的第一張照片,作為送給孩子們的禮物。我在介紹自己時,首先告訴學生我很優(yōu)秀,然后展示自己的成績,運用心理光環(huán)效應,提高學生對自己的認可度。學生日后這樣評價:“我們的班主任氣場強大,她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師,她是一個很有經驗的班主任。”看到這些,我知道預設目標實現,頭開得不錯。
二、批評教育中的“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相約比武,看誰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脫掉。于是北風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而南風則不同,它輕輕地吹,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暖和,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北風和南風都是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于態(tài)度和方法不同,結果大相徑庭?!澳巷L效應”給我的啟示是:批評教育要適度,“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而是有缺陷的教育,必要的批評是控制學生不良行為的有效信號”。心理學的研究顯示獎懲的比例為5:1時效果最好。批評教育要人性化,用語得體,尊重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我是這樣做的:針對缺乏恒心、毅力但自尊心強的孩子,采取酒心巧克力批評法。就是將批評夾雜在肯定和贊揚之中,像酒心巧克力一樣。先贊揚對方的優(yōu)點和取得的成績,待孩子防衛(wèi)心理松弛下來后再批評,最后友善地予以鼓勵,這樣的批評易于接受而不致引起反感。我班有一名男同學性格懦弱,經常被其他同學欺負,甚至有一次在強迫下拆開女孩的衛(wèi)生用品讓其在班里展示。經了解,一個男同學是主謀,該生月考進步,借此機會找他談話,首先要表揚他,是個有責任心的男子漢,答應媽媽月考成績要提高就做到了。其次是有責任心,是一名會保護兄弟姐妹的同學,不會拿簸箕打同學的臉,不會把脫掉鞋子的腳放到同學的桌子上……話沒說完他的臉就紅了,主動向我保證再也不欺侮同學,而且以后要像保護弟弟一樣保護他。從此班里再沒出現欺侮同學的事。
三、后進生轉化中的“鯰魚效應”
漁夫將鯰魚用作保證長途運輸沙丁魚成活的工具,就是“鯰魚效應”。在后進生轉化中應用鯰魚效應效果不錯。三名同學的成績都由原來的倒數后十名進步到三十名左右。后進生缺乏自信,成績差,愿意與其他后進生在一起,在班級中容易形成一個特殊團體。但這些學生并非一無是處,比如他們特別活躍,在同學中有一定的號召力等。對于我班的后勁團的團長一方面鼓勵他,經常讓他跑腿干體力活,借機拉近距離。另一方面用激將法讓他學習,有一點進步就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很關注他。在潛移默化中,他正視自己并努力改正自身缺點,高一學期末整個人都變了,而且成績也一點點提高了。鯰魚培養(yǎng)成功,“后進生集團”隨之土崩瓦解,其他學生看到他的進步,紛紛開始模仿學習,收到奇效。
四、目標激勵中的“門檻效應”
男生在追求心儀的女孩時,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與對方共度一生,而是通過看電影、吃飯等小要求逐步達到目的。這就是門檻效應。為了因材施教,我認真分析班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預計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針對學優(yōu)生、中等生、學困生的知識基礎與表現,給他們提出不同層次的、具體的目標建議,鼓勵他們在目標的制定和實施上采取分解法,使他們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我班有一位女同學,入學成績在班級中只處于中間位置,但目標明確,要考上全縣最好的學校。根據“門檻效應”,幫助她分析學習中的優(yōu)勢和劣勢,將她的遠期目標分解不同的小目標。第一次期末考試結束后,她的成績排在班級第二十幾名,實現了一個小目標,她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更加努力。如今這個孩子成績目前已經穩(wěn)定在我班前十,最好的成績是我班第二。我相信她離自己的大目標越來越近了。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們的本性是很好的。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孩子們養(yǎng)成好習慣,改掉壞習慣非易事,總需要一些時間。面對一個班級中這么多學生,不可能在一兩次的教育下就見成效,而需堅持、長久。小學生畢竟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心理機能還未發(fā)育成熟。即便是自控能力較強的成年人,也未必都能做到。我們要堅持,不能因為他們有壞習慣、表現不好,就輕易放棄。班主任必須不拋棄、不放棄,一直幫助他們,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