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創(chuàng)
瞪了一眼,換來一生摯愛
張靈甫第一眼看到王玉齡的時候,這個17歲的姑娘正蹲在理發(fā)店的門前,低著頭,在店門旁邊的一小塊花地里,擺弄剛鉆出土的花。她抹抹汗,一抬頭,就看到這個穿著上校軍服的中年男人,正隔著店門玻璃怔怔地盯著自己。
那是1944年的冬天,張靈甫42歲,剛由國民黨軍上校升任駐長沙第74軍第58師少將師長。因為授銜儀式在兩天后就要召開,今天他特意抽空來理發(fā)。
多年以后,王玉齡在回憶錄中寫:“這個軍官怎么這么討厭?一個上校,怎么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地看人家?于是我就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結(jié)婚后,靈甫有次說:那一天,要不是你瞪了我一眼,我就不會有發(fā)了瘋地追求你的決心,當(dāng)時你要是沖我微笑,我可能就沒興趣了?!?/p>
愛,可以如此簡單地開始。簡單離快樂最近吧,太復(fù)雜總會讓人心生疲憊,丟了細細琢磨的心情。
年齡上相差25歲,而戰(zhàn)亂年代的軍人,通常是朝不保夕的。盡管父母極力反對,王玉齡還是決定嫁給這個男人。“我瞪了他之后,他尷尬地笑,卻并不避開我的眼睛,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很安全。”
第二年2月20日,張靈甫在少將的軍階上只停了不足百天,就升任第74軍中將軍長,升遷令附帶著一紙短函:“戰(zhàn)務(wù)緊急,請務(wù)于2月21日赴南京報到。”張靈甫立即給同在上海執(zhí)行任務(wù)的副軍長打電話,簡短地通知了兩件事:一是明天和他一起去南京,二是“把你的西裝和皮鞋借給我,我今晚結(jié)婚”。
“可是,我比你還高一頭,西裝對你來說又寬又長,鞋子也大兩號。”
“沒事,大幾號的衣服鞋子都不會影響我和她的幸福?!?/p>
婚禮只有七個人參加,沒有晚宴,沒有主持人,新郎自己祝自己新婚愉快。他說,“身為軍人,國難當(dāng)頭,即便是婚禮也不宜多講,不宜鋪張。我能說的就一句:我娶了個好老婆,這比什么中將軍銜更重要,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如果我只會討飯,那也很好,那時候,我在前面唱蓮花落,老婆可以在后面給我拿碗?!?/p>
七個人把夫妻倆送到上?;疖囌荆麄兊男禄橹梗粋€睡在上鋪,一個睡在下鋪。
為你,默默種一園含情脈脈忍冬花
74軍是國民黨軍隊的五大王牌戰(zhàn)斗序列之首,“國字第一師”。此次,上級的命令是在三個月之內(nèi),讓軍隊適應(yīng)新配發(fā)的全套美式武器裝備。張靈甫每天忙于訓(xùn)練,王玉齡則搬進了南京郊區(qū)的74軍軍屬樓。她體貼地告訴丈夫:“樓后有一片荒著的菜地,這幾天我整理出來,種些忍冬,這東西宣散風(fēng)熱,善清解血毒又不傷胃,正好對著你的體寒癥?!?/p>
八年抗戰(zhàn),74軍幾乎親歷與日軍所有重大戰(zhàn)役,被日軍稱為“支那第一恐怖軍”。張靈甫在74軍從團長干起,身先士卒,出生入死,戰(zhàn)績輝煌,對日作戰(zhàn)中從未打過敗仗,被蔣介石評為十大抗日名將之—。他多次負傷不肯下火線,僅重傷便多達六次,成為國軍將領(lǐng)中負傷最多、立功最多的“雙多將軍”,也被盟軍觀察團稱為“中國最能打的將領(lǐng)”。而他的74軍,也成為一支抗戰(zhàn)中從無敗績的“抗日鐵軍”。
為抗日,張靈甫付出了許多。幾年前,他的左腿被日軍機槍掃斷,只因無意中看到報紙上登載“戰(zhàn)時軍人不宜在外就醫(yī)”的消息執(zhí)意歸隊,以致耽擱治療,成了“瘸腿將軍”。他左臉上,寸余長的傷口曾流出過數(shù)百毫升腦漿,以致年才四十,已經(jīng)常感體力不支。
“忍冬在我們老家喚作金銀花,因為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成雙成對似鴛鴦對舞,所以又叫鴛鴦藤?!痹谕跤颀g的精心照料下,忍冬長得很好,幾場南京少見的雪過后,更顯青翠,那些耐得住冷的花初開時白如銀,漸漸染成金黃色,細細小小的花黃白相映,絢爛多姿。
他們的愛情也如這花,開得如火如荼。張靈甫閑下來會陪夫人騎馬,在夫人的驚叫聲中把她摟得更緊。他還教她書法,要知道,張靈甫是名副其實的儒將,琴棋書畫俱為上乘,被譽為“國軍將領(lǐng)中第一書法家”。只是,他從不和她談及軍隊上的事,“他從不把自己從前和現(xiàn)在的得意事或是煩惱事告訴我,可能是他覺得我太單純了吧,不想拿這些事來煩我?!?/p>
他也不會和她說太纏綿的情話,他只是喜歡在每一個傍晚,挽了她的手,去花園里伺弄那些忍冬,然后輕聲問她:“等這些花花草草熟透了,我的頭疼應(yīng)該就藥到病除了吧?”
收了兩茬金銀花,王玉齡除了煎水給丈夫喝外,還特地做了藥枕,“要調(diào)去華東戰(zhàn)場了,把這個枕頭帶上,每晚就可以睡個好覺了?!?/p>
1946年8月,74軍開拔,王玉齡把那枕頭用新采的金銀花滿滿貯好,“跟過去書生趕考,出趟遠門一樣,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回來了,枕著這枕頭,就像枕著我的胳膊。”
她每天習(xí)慣在花園里靜坐,坐在一片長勢很旺的忍冬花叢里,等張靈甫的信。而夫君的信里依舊透著軍人的嚴肅,幾乎從不會纏綿,他會很婆媽地叮囑她家里的魚別養(yǎng)死掉了,水要勤換;除了忍冬,還可以種些梔子之類的,“等我回來,還要挽著你在花園里伺弄花草,那時候,滿天月色,滿天的花香?!?/p>
半年后,王玉齡生下了一個男孩。她打電話給前線的丈夫報喜,并把自己和兒子的合照寄過去。電話里,丈夫笑得很大聲:“兒子的哭聲響不響?長得像我小時候,對了,我還沒見過你小時候的照片?!?/p>
只是,她想不到,丈夫今生無緣抱一抱自己的兒子。從1947年5月中旬開始,所有的報紙都不再送,自己的家門口還多了衛(wèi)兵站崗,丈夫的電話也好久沒有打過來了。王玉齡坐不住了,鄰居的官太太們則嘻嘻哈哈:“沒事,打仗嘛,一兩個月沒消息很正常。沒什么好擔(dān)心?!?/p>
王玉齡信了。就像當(dāng)初隔著理發(fā)店的玻璃門,那一刻,她相信這個男人是值得托付終身的。
沒能說出口的三個字,成了一生的傷
夏天又來了,長了一冬的金銀花又成熟了。她依舊采下來收好,準(zhǔn)備晾干了做成枕頭。聽說友鄰的100軍軍參謀、丈夫的老同學(xué)楊達回南京公務(wù),她特地找人請他來家,想請他把枕頭帶給丈夫。
楊達進門后先是敬了個標(biāo)準(zhǔn)的軍禮,然后就摘下軍帽,跪下來。她看到這位年輕的上校軍官的臉上,兩行熱淚。
1947年5月16日,張靈甫陣亡。臨死,手中握著她和兒子的合影。
“別再想他了,你們結(jié)婚才一年半,他連你都不管就自己死掉,這算什么?”父母勸她回娘家住段日子。她不肯:“他是軍人,軍人有軍人的天職,他吃了這碗飯,就要把屬于自己的這件事做好,至于是生是死,由不得他?!?/p>
每天,她會到馬房看那匹他們曾經(jīng)一同騎過的馬,偶爾會跨上去,慢慢地沿著軍屬大院走上幾圈,耳邊還回響著當(dāng)年快樂又驚恐的笑聲。她依舊伺弄那些長得越來越高的忍冬,看那些花依次生長,看那些花蕊雙宿雙飛地纏繞,和梅花菊花一起熬過殘冬,在百花盛開的時候,暗自凋零。
后來,王玉齡帶著兒子去了美國,傷心之地,還是遠離為好。1973年,周恩來總理特地安排王玉齡母子回國省親。
再回故地,記憶又鋪天蓋地而來?!按蛉毡救耍麖膩頉]打過敗仗。三義砦阻擊土肥原師團時傷在了額頭,命雖保住了,右上額卻留下一道難看的疤。都知道他外貌俊朗,平時對自己的軍容儀表十分在意,額頭的傷疤讓他覺得破了相,為了遮擋這道疤,從此剪頭理發(fā),右額頭總是要留一縷頭發(fā)?!睂⑷绱思毿〉氖挛锢斡浶念^,可見相思之深,然而,王玉齡仍一臉平靜,內(nèi)心的波濤讓人無法窺見。
2003年,王玉齡在上海浦東玫瑰墓園給夫君立了衣冠冢,墓碑上刻著她的一首詩:“當(dāng)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四七硝煙傷永訣,凄凄往事怯重溫?!?/p>
兩年后,由于兒子選擇在上海經(jīng)商,王玉齡也隨之定居上海。
2007年,她意外接到了當(dāng)年華野指揮官粟裕大將的侄子粟剛兵邀請,邀她前往孟良崮。當(dāng)年與張靈甫對壘的解放軍一方的指揮官,正是粟裕。對方原本擔(dān)心她不答應(yīng),她淡然一笑,“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你說我能恨誰?我的先生是職業(yè)軍人,戰(zhàn)爭本來就是殘酷的?!?/p>
79歲這年,她終于到了孟良崮,在丈夫戰(zhàn)死的山洞里,放下了一束金銀花纏繞的花環(huán),也說出了深埋于心的話:“17歲我就嫁給你,三年后你便殺身成仁,也許是你從不在我面前表現(xiàn)你的柔軟,我從沒跟你講過,從沒親口說過‘我愛你’這三個字。你走了之后,這成了我的傷。我這個人怎么能這么吝嗇啊,連一句夫妻間最簡單的纏綿話都不會講,不曾講。雖然相守只有三年,而這三年中又沒有幾天真正生活在一起,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人生苦短,能曾有你這樣一位夫君為伴,亦是我三世修來的姻緣善果?!?/p>
兒子已經(jīng)長大了,夾著一只塞滿了金銀花的枕頭,跟在母親身邊。望著墓碑,他說:“母親時常說,您喜歡唱秦腔,沒事的時候也唱《滿江紅》等一些古詩詞。當(dāng)時的南京城,據(jù)說很多店鋪里懸掛著您的書法作品……”他跪下來,輕輕撫摸著枕頭,“這枕頭陪著母親幾十年了,沒有它,母親睡不著……”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