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教唆犯是否可以被認定為脅從犯的問題,我國刑法在共同犯罪章節(jié)沒有明文規(guī)定,學界也沒有統(tǒng)一的認定,筆者從定義和特征入手,結(jié)合罪刑法定原則,通過分析實踐中的案例,得出教唆犯非脅從犯的結(jié)論,以期對共犯理論中教唆犯的規(guī)定有更好的理解。
[關(guān)鍵詞]教唆犯;脅從犯;罪刑法定
一.教唆犯是否可以是脅從犯
我國刑法對教唆犯是否可以被認定為脅從犯,沒有給出具體的明文規(guī)定,對于這個問題,刑法理論上持有肯定說和否定說兩種不同的觀點??隙ㄕf認為:在教唆犯所犯之罪同時具備脅從犯的特征時,亦可以被認定為脅從犯。否定說則認為:對教唆犯,應(yīng)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進行處罰,教唆犯可以是主犯、從犯,但不能是脅從犯。筆者贊成否定說。
二.教唆犯非脅從犯觀點的認定
筆者認定教唆犯絕不可以是脅從犯的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刑法》第29條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yīng)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yīng)當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一法條對教唆犯規(guī)定了以下三個處罰原則:就共犯教唆犯而言的一般性處罰;教唆犯從重處罰的條件;對教唆未遂的處罰標準。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wù)院法制辦公室等對條文的權(quán)威解讀中提煉出來的關(guān)于教唆犯的觀點為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必須主觀上有教唆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教唆行為;對教唆犯,應(yīng)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進行處罰,教唆犯可以是主犯、從犯,但不能是脅從犯。故據(jù)此筆者認為,單從這一法條的權(quán)威解讀中即可找尋到答案。
其次,從各自的定義和特征來看,教唆犯是通過勸說、利誘、收買、威脅等方法,向沒有犯罪意圖或犯意不堅定的人灌輸犯罪意圖,使其最終實行自己所勸說、授意的犯罪,從而達到其犯罪目的的人。教唆犯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從主觀方面看,行為人存在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故意。二是從客觀方面看,行為人存在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三是從教唆對象看,教唆對象應(yīng)當沒有犯罪意圖,并且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脅從犯,顧名思義,是受他人的威脅而非自愿參加共同犯罪的人。脅從犯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較?。ù斡趶姆缸饔茫?。在認定脅從犯時,要注意與以下兩種人區(qū)分:一是符合緊急避險條件的人;二是徹底失去意志自由而實施某行為的人。脅迫的緊迫性只說明在被脅迫者的精神上被強制的一種持續(xù)狀態(tài),并不必然地表現(xiàn)為被脅迫者的服從是其逃避危險的唯一方法。這是由脅迫的本質(zhì)特征所決定的,作為一種強制,脅迫“一方面是要有施加損害的威脅,另一方面是要有通過這種威脅使他人按強制者的意志采取某種特定行動的意圖?!泵{迫并不必然地帶來被脅迫者服從的后果,只要在被脅迫者的心理上達到某種程度的強制,脅迫就已經(jīng)成立。
第三,根據(jù)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行為時,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共同犯罪人按照作用分類法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根據(jù)分工分類法分為組織犯、教唆犯、實行犯和幫助犯。我國刑法以作用分類法為主,并結(jié)合分工分類法,將共同犯罪人分為兩大類四小種:一類為主犯、從犯、脅從犯;另一類為教唆犯。根據(jù)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刑法》第29條的權(quán)威解讀,上述兩大分類有重合交叉關(guān)系:教唆犯可以是主犯,也可以是從犯,但不能是脅從犯。教唆犯一般起主要作用,故一般按主犯處罰,但并不排除作用較小按從犯處罰的可能。
最后,在實踐中舉例說明。教唆犯與脅從犯的唯一交叉點就在于當一個人被脅迫接受教唆,之后又被迫去教唆別人犯罪。對此,有些學者提出最具典型的案例,如:甲因受到嚴重的人身健康威脅,被迫接受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者乙的命令,去教唆授意丙故意殺人,丙在甲的慫恿下最終將受害者殺死。此時,甲的行為與丙的故意殺人罪之間是否成立教唆?對此,有的學者認為,此時的甲既是教唆犯又是脅從犯,推定出結(jié)論:教唆犯可以是脅從犯。我們知道,脅從犯的認定,有一點特別關(guān)鍵,那就是,盡管行為人因身體完全受到強制,但是其精神意志必須是自由的,也就是說之后的行為,仍然是實施者自己能親自思考決定是否實施犯罪,而不是在徹底喪失了意志自由的條件下來實施。從這一角度來看,上面案例中甲雖受到來自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者乙的人身威脅,但并非意志完全喪失,故之后的行為符合脅從犯的認定標準,成立脅從犯沒有異議。根據(jù)我國《刑法》第29條的規(guī)定,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務(wù)院法制辦公室等對該條文的權(quán)威解讀可知,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而對于上述案例中的甲而言,僅僅是對丙客觀上實施了教唆的行為,但其主觀上并沒有教唆的故意,不符合教唆犯的特征,所以甲不能被認定為教唆犯,他的教唆行為僅僅是在被乙威嚇之后,將乙的犯罪意圖傳達給了犯罪實行者丙,所以真正的教唆者應(yīng)該是乙而并非甲。據(jù)此分析后,該案例中的甲僅僅構(gòu)成脅從犯,而不構(gòu)成教唆犯。在此案例中教唆都無法構(gòu)成,得出教唆犯可以是脅從犯的結(jié)論自然更不能成立。因此,筆者認為,教唆犯與脅從犯的交叉點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被脅迫接受教唆授意之后又教唆別人犯罪的行為,僅僅成立脅從犯,而不可能是教唆犯,這點不符合教唆犯首要的基本特征,因其主觀方面并沒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三.總結(jié)
綜上所述,就我國目前刑法理論以及司法實踐而言,筆者贊成教唆犯不可以被認定為脅從犯的觀點。對二者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要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綜合考察進行具體比較分析,以進一步明確區(qū)分教唆犯與脅從犯的刑事責任大小,從而對行為人作出公正量刑,最終實現(xiàn)司法公正。
作者簡介:鞏芳(1987——),女,漢族,山東新泰人,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2012級碩士研究生,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