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忖+張淑艷+曹金娟+張金紅+蘭娜+朱曉蕾
摘要:通過分析“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現(xiàn)狀,找出影響和制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主要問題,從“教學做一體化”項目內容選取、硬件設施建設、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設計、教學管理機制與學生考核評價體系健全完善等方面研究探討解決對策,為縮小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學用”差距、推進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體系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學用”差距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3-0002-03
近年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它將教學內容項目化,變“教”為“做”、在“做”上“教”,化“學”為“做”、在“做”上“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融“教、學、做”于一體,對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脫節(jié)、學用分離的弊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起到了革命性作用。但作為職業(yè)教育教學領域的一項顛覆性改革,無論是在理論框架的構建上還是在實踐應用探索上,都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改進。
一、制約高職院?!敖虒W做一體化”教學效果的主要問題
1.項目內容選取方面。有些項目與實際職業(yè)能力要求脫節(jié),仍偏重于對知識尤其是基礎知識的訓練,只不過把基礎知識模塊從形式上變成了“項目”。有些項目即使來源于行業(yè)企業(yè),但缺乏應有的“代表性”“典型性”,項目之間往往相互孤立,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連貫性及拓展性。
2.硬件設施建設方面。多數“教學做一體化”教室是由原來的實驗室或實訓室改造而成,實訓設備與項目不配套,甚至有些項目沒有相應的實訓設備。即使是新建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室也往往分為理論教學區(qū)和實訓區(qū),布局、設備擺放等不適合邊“做”邊“教”,教師教學中不得不仍然把理論和實踐分開進行,不能很好地將二者融合在一起。另外,教室環(huán)境職業(yè)特色不濃,學生不能“身臨其境”,難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人才與社會需求“零距離”。
3.教學實施方面。很多教師仍受“傳道授業(yè)”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仍然被動接受知識;教師也少有甚至沒有動手實踐過,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受過專門的職業(yè)訓練,沒有熟練的操作技能。教師自身動手能力不強,不能很好地將理論和實踐、知識和能力融合在一起,致使高職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則難以落實。即使有一部分教師具備較系統(tǒng)的專業(yè)理論知識,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但缺少應有的人文素養(yǎng),甚至不通物情,在如何根據不同項目采取不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方面有很大欠缺,培養(yǎng)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自主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4.教學質量評價與激勵機制建設方面。教學質量評價沿用學科體系的教學管理方法,評價標準重在考察教師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程度,忽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課時上對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教學的教師不增反減,不僅不能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調動積極性,反而挫傷積極性。教師是否參與課改,與薪酬、收入沒有關系;課改成果,也與職稱晉升關系不大。
5.學生學習質量評價方面。評價方式仍多以考試為主,很大程度保留了“知識本位”的考試評價方式,偏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對學生考核仍偏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注重結果考核,不注重過程考核,致使許多學生不注重“做”,不注重技能培養(yǎng),“高分低能”屢見不鮮。即使有的學校加入了過程考核,但往往由于班容量大,過程考核工作環(huán)節(jié)不細,考核成績不能全面體現(xiàn)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完成任務情況,形同虛設,有的甚至成為給成績不及格學生加分的理由。
二、提高高職院?!敖虒W做一體化”教學效果的對策
1.緊緊圍繞職業(yè)崗位需要選取項目內容。[2]深入企業(yè)調查,分析專業(yè)及課程對接崗位需求,結合行業(yè)企業(yè)標準,確定課程能力要求。要借鑒項目教學的成熟經驗特別是德國高職院校課程開發(fā)方法,強化崗位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堅持以培養(yǎng)崗位職業(yè)能力為核心,融入企業(yè)技術標準和職業(yè)技能鑒定要求,充分考慮知識、技能的連貫性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序化出由簡單到復雜遞進、由單項技能培養(yǎng)到綜合職業(yè)能力發(fā)展的學習項目及相關任務,并細化出既能包含相關知識點又能鍛煉相關職業(yè)崗位技能點的任務單元。要充分考慮學生職業(yè)成長需要,以“理論夠用”為度,注重實踐能力培養(yǎng)、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要兼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在真實項目的基礎上搞好內容延伸、擴展,并隨著行業(yè)技術進步及時補充和調整項目內容。
2.建設與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相適應的教學場所。[3]建設集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場所,是實施“一體化”教學的基礎保障。教學場所要有真實或仿真的職業(yè)氛圍,教室的布局、設備的擺放適合邊講邊練,室內環(huán)境體現(xiàn)職業(yè)特色,適合講解、實訓、小組討論、實物展示等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硬件設施與實施職業(yè)崗位教學的項目、任務配套,硬件設施緊跟行業(yè)技術發(fā)展、與行業(yè)設施設備更新同步。
3.科學組織和實施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要從指導學生—引導學生—學生獨立完成三個階段中逐漸減弱,學生技能要從初學者—有能力者—熟練者三個階段中逐步增強,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應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提升。[4]第一,設置合理的教學情景,恰當引出項目,明確“任務”,讓學生知道“做什么”,感覺所學東西“用得上”。目前的課改,項目內容選取雖然基本做到了“學的東西要有用”,但是“讓學生學起來”的問題(教學方法改革創(chuàng)新問題)遠沒有從根本上很好解決?!白寣W生學起來”,首先要讓學生體會到任務的實用性。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通過多媒體幻燈片展示項目在行業(yè)企業(yè)中的廣泛應用、案例說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感受、現(xiàn)場參觀等,設置合理的教學情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開展思維,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第二,透徹分析項目和“任務”,制定“施工”方案,明確實施步驟。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完成任務需要分幾步”,“每步做什么”,明確完成項目和“任務”的大致步驟,并準備相關資料。根據項目和“任務”的難易程度,特別是完成新的較難的項目時,要給學生暗示或提供合適的切入點,使學生“踮起腳尖能夠得著”、做得成。要運用類比法,拿生活中的例子或其他案例作比喻,引導學生理解領悟、從中受到啟發(fā),確定實施步驟。第三,結合教學內容和職教學生特點,科學設計教學方法。學生完成“任務”與企業(yè)員工完成任務有明顯差異。企業(yè)員工接到任務后只需從自身儲備的知識和技能“庫存”中找出相應的一部分應用即可,是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無需專門再從中攝取新東西;而學生則需要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和能力寶庫,否則,就失去了完成“任務”的意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而“教學做一體化”一改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教”的角色,變“教師”為組織者與協(xié)調者,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就是引導學生找到完成“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在“動手”實踐中,掌握專業(yè)知識,習得崗位職業(yè)技能,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因此,設計教學方法要針對職教學生“善于形象思維,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自身優(yōu)勢。比如,捕獲一個新的知識點,可先讓學生做,觀察現(xiàn)象;教師提問“這個現(xiàn)象說明什么”,引導學生從實踐總結;再引導學生分析結果如何產生的,引出新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新知識解釋現(xiàn)象。通過類似的任務驅動式教學,讓學生盡可能參與到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中,使接受知識的過程變?yōu)樘剿髦R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過程。再比如,教授難以理解的新知識時,先講授大概,然后引導學生“做”中理解新知識、掌握新知識?!白觥鼻吧僦v,“做”中多啟發(fā)學生領悟、理解新知識;“做”后重點講解,使學生學會從“做”中分析問題,從“做”中獲取新知識,實現(xiàn)“教學做”的真正融合,形成以學生自學為主、獨立獲取知識的教學模式。第四,啟發(fā)學生談收獲,幫助學生總結并拓展知識,與學生共享經驗和“教訓”。組織學生就如何依據已有知識對新問題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如何通過“做”獲得新知識新技能、如何通過“做”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等方面自由發(fā)言,使大家分享知識、技能,領悟自主學習和自主構建知識的方法。教師針對整個“任務”或項目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集中講解,并將學到的新知識拓展到其他項目,使學生感覺“用得上”“學得會”“能發(fā)展”。
4.建立健全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教學評價與激勵機制。[5]對教師教學質量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是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包括“一體化”教學考核制度、“一體化”教學質量標準、“一體化”教學能力測評標準等在內的一整套“一體化”教學管理制度和相關輔助制度。教學工作量計算及計酬辦法向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成績突出的教師傾斜,積極引導、激勵教師投身于“教學做一體化”、醉心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評價體系要注重考察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如參與教學的程度)、學生學習效果(如教學中是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是否將“教、學、做”真正融合在一起)等反映教師“一體化”教學能力等方面,客觀公正地對教師教學效果作出評價,使真正付出勞動、取得實績的教師得到肯定和認可,甚至可以把“教學做一體化”工作成效作為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的一項較大權重列入對教師的總體評價,充分激發(fā)其提升教學層級的工作熱情,推動“教學做一體化”持續(xù)發(fā)展。
5.建立健全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相適應的學生評價機制。[5]這是充分調動學習主體積極性、提高“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的關鍵舉措。提高“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必須跳出單獨采用試卷進行考核的傳統(tǒng)定式,建立以就業(yè)為導向、突出學生服務社會技能、旨在對學生做出全面評價的考試考核體制。不僅要考查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考查其情感、職業(yè)態(tài)度與價值觀念以及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對任何一個方面的忽視都可能造成學生發(fā)展的偏頗。要注重過程考核,突出學生在完成每一個項目或任務過程中的情況(包括出勤情況、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知識和技能、探索與實踐能力、合作、交流、作業(yè)任務完成情況等)。要豐富過程考核評價形式,建立能夠促進學生開放性個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的、合理的測評方法,實現(xiàn)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職業(yè)能力的自我提高。通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通過“內因”作用的挖掘,促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殷曉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院?!皺C械制造技術”中的應用[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12,(7):96-98.
[2]楊軼霞.《PLC應用技術》“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論與心理學,2012,(9):263-265.
[3]孫志剛.“教、學、做”一體化課程的研究與設計[J].教育與職業(yè),2012,(14):148-149.
[4]李五坡,董海霞.高職教育“教學做”一體化模式改革探析[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13-15.
[5]李勛.教學做一體化下的學生學習與考評[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6-8.
基金項目:2013—2014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提高“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效果的研究》(HB13JY046)。
作者簡介:李蘭忖(1967-),女,河北深州人,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為工業(yè)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研究與工業(yè)自動化控制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