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樹奐
摘 要:本文在深入分析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基礎上,結合中小學生的自身行為特征,對如何在信息技術課程中進行德育滲透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 德育 滲透 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6-0-01
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要重視德育的普及,重視德育的方式,如此才能培養(yǎng)出德藝雙馨的合格畢業(yè)生。如何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滲透德育,是擺在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面前的全新研究課題。
1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人一生的成長助益良多,中小學生可塑性較強,正處于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要注意將德育滲透進教學的每一個階段,做到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素質,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應該要讓學生懂得,文化知識受用一時,品德習慣受用一世,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將能夠使學生終生受益。具體來說,在課堂上,教師應當在一點一滴的教學行為中灌輸思想品德教育,適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產生學習和前進的動力。實際教學中,在介紹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時,要強調正確開機、關機和延長計算機使用壽命的關系,讓學生懂得正確操作,不僅有利于自身對計算機的使用,也為其他人的使用帶來方便。
(2)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重要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會對學生造成深刻的影響。從德育角度來看,教師應當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做到以下幾方面:善于發(fā)揮德育主體的引導作用;能夠為學生樹立榜樣;并逐漸改善德育的效能,讓學生潛心學習。具體到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來說,應當要讓學生認識到文件夾建立位置和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關系,讓學生明白把用戶文件夾建立在系統(tǒng)目錄中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如果教師在講授這一知識點時,能夠注重細節(jié),在實際操作中能夠不自覺地分門別類保存文件,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如果教師自身都不注意這個問題,學生自然也會有樣學樣,養(yǎng)成系統(tǒng)文件胡亂擺放的毛病。
(3)方法得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時刻以自身為榜樣,要將有意識地教和無意識的操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應當以身作則,愛護機房設備,嚴格遵守機房的規(guī)則章程,才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習慣。
2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技術道德
2.1 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進課程中
在信息技術的課程中,第一節(jié)往往都是講授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這時就可以結合中國的計算機發(fā)展情況,談一談中國和西方發(fā)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主要強調在操作系統(tǒng)和中央處理器研發(fā)和生產方面中國處于落后地位,從而讓學生產生危機感,激發(fā)學生奮發(fā)圖強的愛國熱情。
2.2 在應用軟件教育中穿插德育
在應用軟件教學中,要注意德育的滲透。例如,在講授文字處理課程、幻燈片制作等課程時,應當要著重介紹中國相關軟件的研發(fā)和進步。在利用軟件制作相關作品時,要鼓勵學生善于利用家鄉(xiāng)的素材,以家鄉(xiāng)或者祖國為主題進行制作。在評分項中適當加入德育評分項,實踐中要注意與歷史事件相聯系,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團隊協作、學會共同生活是21世紀中小學教育中的“四大支柱”之一,我們應當注重學生在日常課堂教育中的協作精神。否則,學生獨立意識過強會影響今后與他人的共同相處,難以融入社會。
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就讓他們缺乏一種和他人溝通的本領。據相關報道,不少學生由于迷戀網絡虛擬世界,平時沉默寡言,僅僅與計算機交流思想而不讓旁人知道他們的真實想法,最終發(fā)展成抑郁癥,難以和他人溝通交流。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和意識教育,要注意觀察,將一些沉默寡言,不善于和其他學生打交道的學生和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搭配成小組,充分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讓學生之間能夠互相帶動感染,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長此以往,整個班級都會朝著和諧向上、活潑好動的良好趨向發(fā)展。
4 注重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
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都是與學生的意志息息相關的,學生自身如果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就能夠較好地適應環(huán)境,克服困難,完成其他人難以完成的目的和任務。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難發(fā)現,自己班級的學生有一部分是意志不夠堅定的,或者說是有較強的畏難情緒的。這種情況下,就應當在教學安排中適當對這類學生加以限制和糾正。例如,可以限制這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的求助次數,讓他們獨立地解決問題,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自主能力。
總之,最好的課程應當是將學知識和學做人融合在一起的,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將德育滲透進學生的教學安排中是最佳的教學之道。我們的最終任務,是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智育德育雙重進步的目的。
(山東省壽光世紀學校,山東 壽光 262700)
參考文獻:
[1]魯潔,王逢賢.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M].
[3]羅勇.德育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滲透[C].中國電腦教育報.
[4]李伯黍.道德發(fā)展與德育模式[J].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李偉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探索[J].廣東教育,2003(1).endprint